搬開職場的絆腳石——「學校思維」,你才會更進步

2023/08/08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這個道理我最近才深刻的懂了,剛好昨天看到朋友在討論這個議題,也寫一篇文章分享給大家。

讓我們一起在職場中成長!

讓我們一起在職場中成長!

我相信各位一定常看到「不要對面試官說『我會好好學習』」或是跟老闆承諾「我的個性好學」,因為在職場/商場中,有能力的人一定好學,好學只是基礎,不是特長,公司要的是「能夠拿出成績的人」。至於你學習認不認真,只能是「好印象」。

為什麼說這是會阻礙你職場的「學校思維」?

或者我們應該說,這不是學校思維,而是「還沒長大的思維」

1.努力就好,成果其次,請務必把結果放前面

請不要把這句話拿來安慰自己。職場要的,就是成果,我們直接換位思考,如果你是客戶,付錢訂了8/10月餅要送到指定地點,你能夠接受對方突然說:「不好意思,機器突然故障,無法在指定時間送到。」的說詞嗎?

你會希望對方努力將成品趕出來,如果真的趕不出來,對方提出的其他方式「退款、改期」你才會接受,對吧?

職場也是如此,大家拿公司的薪水,或是案主的費用,就是希望對方可以協助完成某些事。每個人都很努力,這是基本的配備。

2.沒有段考、期末考,沒有標準,你要為自己訂下目標

學生時期,我們的目標由「外力」訂定——你的父母,或是導師,你會知道做了什麼、分數達到多少,可以獲得什麼,如果沒有,會怎麼樣。

但職場,不一定。

好的公司,會訂定出相對應的挑戰和加薪、升遷的條件,讓員工可以自行選擇要不要挑戰。(致瑋老師的EAS九大循環—薪酬制度,就有這一環,老師的公司,或是輔導案,都進行薪酬透明或是職級和薪酬的聯動設定,不過這是屬於制度部分,給高階管理層參考)

但一般未引進制度的公司,不會給你這麼清楚的方向,於是,我們需要學習自己為自己設定目標。

你不能等著外力為你設定,如果你不想在原地踏步,找個你信得過的對象——長輩、朋友或是導師,去討論你的未來前景可能怎麼做,或是對方怎麼做。

對方的路線不能完全複製,還是必須依照自己的人格特質和狀態、專業領域做安排。

3.覺得把事情做好就好,其他不用管,但人脈,也很重要

能力是一個,但更重要的是「人和」。

不是要和他人打成一片,變成朋友,而是需要學習彼此合作,因為在職場上,彼此的工作都會有連動,你的工作可能會影響下一個人,而另一位同事的工作,可能會影響你的進度。

保持和他人的友好關係,不代表成為「便利貼」,而是與人為善,你有來我有往,工作上幫一把。

也要留點時間給工作上會時常互動的對象,有禮貌、尊重對方,花點時間互動,深耕彼此的感情,累積自己的人脈。有一天,萬一你有需要幫忙,也才有援手。

結論

職場的身價是由自己經營的。它不會隨著時間增長,隨著時間主動成長的只有年齡,能力和經驗的深度需要刻意練習和累積,我喜歡主動勝於被動。

也希望你會喜歡,一起積極的經營自己的未來。


我是Tera,人生到了中年,開始回顧與持續的修正、學習,不管何時,我們都能自己的人生「跨領域、跨狀態」,創造一片新的天空。

31會員
23內容數
中年轉職,從文科跨領域對商學感到興趣,一路走來如何將原本陌生的商學,融合自己的生活經驗和職場觀察,開始覺悟與省思,願我的紀錄可以給你一些回饋和不一樣的切入點看世界,從不一樣的角度看職場,實現個人願景。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