富蘭克林說:「時間就是金錢」,這句話至今影響著21世紀的我們,他們包裝自己同話語一般令人著迷,他們鼓勵我們儲蓄時間,用時間追求成就和財富。
儲蓄的方法很簡單,目標是節省時間,方法是不做浪費時間、沒有意義的無聊事,像是滑手機、看電影、不去沒意義的社交、不睡懶覺等等,只要跟目標不相關的事都不要做或少做,把時間省下來做能產生更多利益的事!
奇怪的是大家越是節省時間,就會發現生活變得單調:起床,工作,睡覺。賺錢後,在時間節省思想慣性下又在享樂與工作之間出現心理上的掙扎,當無法馬上決定要享樂還是工作就會轉向網路查找或聽家人、朋友說,而嘈雜的聲音、建議往往使自己更加混亂,索性不去想,開始刷視頻,讓自己暫時逃離焦慮的心情,至少當下開心。或是自己決定,但不管選哪個心情已經破壞了,不順心的感覺一直伴隨著,如果結果不如預期(通常是,因為注意力、意志力消耗太多)就會很懊惱自己為什麼當初不選另一個決定。
默默這本書講了這個現象,時間盜賊偷走大部分人的時間,而主角默默的時間他們偷不走。時間被偷走的人生命是空虛的,日復一日年復一年,大家都厭惡這樣的感覺,但大部分人都是這樣,自己只能撐下去。
而默默挑戰大部分人,挑戰''正確的''世界觀,當他不段挑戰下,發現一個謎語。
三個兄弟住在同一間房子裡,他們雖然完全不同,可是,當你想分辨他們的話,又會發覺他們長的一模一樣。
大哥不在,不久後才會出現。
二哥也不在,剛剛出去。
只有三弟一個人在家。
如果三弟不在家的話,其餘兩個人就不可能存在,不果三弟之所以能夠存在,是大哥能夠化身為二哥的關係。即使你想看到三弟,眼睛所能看到的,只有大哥和二哥而已。
他們三人共同治理一個國家,而且他們就等於那個國家。
這個謎語答案在書中,大家可以去找找看 !
正確使用時間的方法是溶入正在做的事,我很喜歡一句話,不避每個時刻自律,但要抓住每個自律的時刻。在這個時間點做這件事要絕對專注,而感受將在你的行動中產生正向改變,大家可以嘗試看看。
該工作還是該享樂,當遇到這個問題,我推薦《五秒法則》這本書裡說的一個概念 : 我們通常是先有想法再來行動,然而感受常常在這之間擾亂我們。譬如上課時,我有問題(想法),我該做的事是舉手發問(行動),然而在這之間會想,我這樣突然舉手會不會打擾上課;我問的問題會不會太簡單(感受)。所以五秒法則就是把感受給去除掉,有想法就去做,讓這樣的模式成為慣性,困擾大家的想法一定會解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