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診斷為不可逆的「公主病」以後,我還有選擇?

閱讀時間約 14 分鐘

假若「被診斷為現在不可逆的『公主病』以後,我還有選擇」這句話是真的,卻充滿矛盾,因為「公主病」的事實,並不存在「要或不要」的選擇權,以及「逆轉公主病」需要醫藥專業發展的躍進,並非我們能左右的事情。這時有人會問:「你到底在說什麼?」我要說的是,在不可逆的「公主病」下,我還有選擇,但並不是人們馬上想到的「去除」公主病的標籤或「沒病」,而是與公主病「共處」的真實選擇,讓我知道當腦中出現「應該、只能、不可能」的字眼時,要特別注意,必須告訴自己「我至少有做『不得不』事情,以及改變」兩個選擇。但請不要妄想每次都有「無傷」的選擇,凡有選擇必有承擔,越長大越知道沒有百分百無痛的選項。以下分成「無暇思索只能配合『公主病』的治療、陷入『只能』被動接受現實的改變、接納自己的改變並主動做出可選擇的應對」三個階段,分述之:

一、無暇思索只能配合公主病的治療

面對全然陌生的「公主病」生活,幾乎180度地調整自己的作息,改變飲食和運動習慣,如「兩個禮拜內接受公主病標籤的原因?」這篇文章的內容所示。在這個階段,「要或不要」疾病的標籤並不是最重要的事,因為當下,只殷殷期盼「藉由調整作息和習慣,能讓指數降下來?」然而,這樣的想法隱藏「想要跟以前一樣,回到原本的自己」這顆核級未爆彈,可參考「確診『公主病』後,如何應對服藥初期的轉變?」這篇文章。這樣的念頭凌駕一切,包含當下對專業病名的排斥及服藥後的極度不適應,都告訴自己「忍一忍,加油!」題外話,為什麼專業病名的定義,總讓人覺得不舒服?因為要統一適用多元的情境,比如適用美國和臺灣不同的國情文化,它必須盡量客觀和理性地陳述,但直白不諱的字眼卻常常讓人感到絕望。「去情境化」的專有名詞,完全沒有顧及「當事人的情緒感受」,例如:「『公主病』是一種慢性、全身性和發炎性的關節病變,目前沒有辦法完全治癒。你的指數那麼高,一直這麼高,你的關節很容易被破壞,先吃藥看看,看能不能把紅字消除。你要準時吃藥,不吃藥關節容易變形。不熬夜、適當的運動、不要吃辣的和油炸的。」有發現嗎?主詞是「你」,成功地把「疾病歸咎在個體本身的問題」,已經感覺孤單的我們,隨著醫生每講一個「你」,雖然都是事實,卻感受到自己被吊在半空中,一吋吋地墜入冰洞,只有冷風和刺骨的無助感。

在深刻體驗到「醫療專業術語」的冷漠後,才解開長久以來對特殊教育服務的兩個困惑:(1)為什麼特殊教育老師秉持善意幫學生進行疑似身心障礙學生的鑑定,但因為沒有事先取得家長的同意,而被家長告上教育局〔現在必須徵得家長的知情同意才行,否則違法,如《特殊教育法》(2023)第20條所示〕;(2)為什麼正在解釋障礙類別定義的特殊教育老師,話才說到一半就被身心障礙家長打斷,並對他說:「老師,你完全沒有同理心!根本不知道家長的難處。」

為什麼身心障礙學生的家長感覺不到老師的善意呢?因為不論是誰,面對無預警地、接二而連三地打擊,真的很難不變刺蝟,保護自己和家人。第一個解惑是,老師的善意對家長而言,是無預警的突襲,「他們原本對於孩子的未來充滿期待,卻因為身心障礙的標籤,開始煩惱孩子未來該怎麼活?」因為「身心障礙」不是一個標籤,而是家長和孩子方方面面的生活挑戰。比如自閉症的學生有味覺敏感的問題,只吃特定的食物,家長能不管孩子成長所需的營養問題嗎?答案顯而易見,不能。這麼說吧!部分覺察孩子與同儕不同的家長,縱使有心理準備,仍覺得「晴天霹靂」,何況是被老師突襲的身心障礙家長?生氣地告到教育局,人之常情。

第二個解惑是,家長打斷特殊教育教師對於身心障礙定義和特徵的介紹,是因為「家長在老師的陳述中感受不到對人的關懷」。為什麼呢?我們以《身心障礙及資賦優異學生鑑定辦法》(2013)第3條的「智能障礙」為例,「個人之智能發展較同年齡者明顯遲緩,且在學習及生活適應能力表現上有顯著困難者」。大家有感受到「人的溫度」嗎?應該是沒有,身心障礙學生家長需要的不是這些定義,而是希望和陪伴,例如:「每個孩子有不同的潛能,像是孩子的學長姐可以選擇音樂或烘焙,現在也有很多企業主特別喜歡這群認真不偷懶的孩子,所以,先不用擔心未來。現在我們要做的就是調整好自己的狀態,因為您不穩定,孩子肯定沒有辦法穩定的成長進步,有空的話,可以參加家長團體或相關的協會,都能提供資源和支持。我們一起走,一起加油!會越來越好的!」等諸如此類的話,讓家長看到希望、感覺到陪伴,他們才有力氣和勇氣向前走。

二、陷入「只能」被動接受現實的改變

經過服用藥物後的昏昏沉沉階段,身體慢慢地適應不同的生活節奏。原本壓抑的情緒,卻在不知不覺中,慢慢地累積和發酵,等待最後一根稻草引爆「想要跟以前一樣,回到原本的自己」這顆炸彈,如「確診『公主病』後,如何應對服藥初期的轉變?」這篇文章所呈現的絕望無助。然而,以作者得到「公主病」為例,那是長年累月超支身體的結果,卻想要在短短的幾個月或半年中看到病情、雙腳行動不便有明顯的改善,真的有點不切實際,但就診的初期,因為沒有類似或可參考的經驗就會給自己莫名的壓力。為什麼?為了留住熟悉的自己,只能給自己壓力和拚盡全力,否則,接下來迎接我的是「茫茫然的人生、無助的自己」。因為「公主病」出現後,不僅打亂我對於未來的所有計畫和憧憬,人生似乎陷入「不斷地服用藥物、不斷地失去、不斷地放棄」的魔咒。更重要的是,它在瞬間抹殺曾經萬分努力和不惜代價達成目標的自己,埋藏所有的亮點,只剩對自己的質問:「我是誰?我還是我嗎?我還是值得期待的我嗎?這樣的我,還有名叫「未來」的可能嗎?」

這個階段除了與自己的情緒拔河外,生活的磕磕碰碰仍是層出不窮。以大家習以為常的「走路」為例,下樓梯時,必須一階一階下,就會不自覺地問自己:「還要多久,才可以像以前快速地下樓梯?」;與親朋好友同行,疼痛拉慢走路的速度,我會跟自己說:「再快點!痛本來就會痛!你看,人家都在等你!」;走路走到一半時,膝蓋突然卡卡的,我會說:「搞什麼?才走一小段路就這樣,以後怎麼工作?」有發現嗎?當時的自己,只認為「過去行動自如的自己」才是「好的」,現在的轉變都是「不及格」的狀態,批評是理所當然的事情。不但如此,醫生說過的「公主病」症狀,如「按時吃藥,否則,關節容易變形」、「雨天,關節會比較不舒服,二十年後,你就知道」及「即使好,仍有『公主病』這個『因』在身上」這三句話,頓時間成為揮之不去的夢魘。

對應上面醫生所說三句話,衍伸出的具體恐懼有三:(1)「萬一關節變形怎麼辦?」這樣的想法導致我變得草木皆兵,時刻都在關注手腳的每個關節的變化,稍有風吹早動,就會嚴重影響思緒;(2)「糟了!氣象預報說颱風天要來了,我要怎麼度過難熬的雨天?」這種「遇事先擔心」的狀態,讓害怕佔領了大腦所有的思緒,就會特別關注和放大「雨天」對關節的所有影響,形成「雨天等於雙腳疼痛」的惡性循環;(3)「如果現在無時不刻都能感覺到雙腳關節的不適,二十年後的加倍情況,我要怎麼辦?會不會痛不欲生?」、「若沒有辦法消除『公主病』的紅字,該怎麼辦?」,或「若幸運地消除『公主病』的紅字,但它還是有可能復發,那我該怎麼辦?」對當時的自己,「無法根治」這四個字,再再加重對未知的恐懼。

「自身絕望的情緒」和「時時感受到的生活恐懼」真的會把我們慢慢推向「攸關生死議題的深淵」,尤其在看不到未來希望的情況下。我們都聽過「只要有一絲希望,我絕不放棄」,但「公主病」的初期,因為醫療專有名詞的冰冷、因為身上的亮點似乎都成回憶、因為每天都得面對的身體不便,幾乎看不見「希望」的微光。就算看見,也是一瞬間的事情,很快又被巨大的身心挑戰給吞噬。因此,以作者自身的經驗為借鏡,請主動向外求助專業的心理諮商,或可信且能同理的親友,不要自己扛,不要自己扛,不要自己扛。因為很重要所以講三遍,因為多數的我們常常扛不住,反而增加治療的難度,比如出現「憂鬱或躁鬱症」的共病情況。

三、接納自己的改變並在限制下嘗試做出不同的選擇

曾以為自己已經接納現實的改變,其實沒有。在「兩個禮拜內接受公主病標籤的原因?」這篇文章中,只描述自己「接納病名標籤和治療」的「改變」,但這不是真正的接納自己,因為仍有說不完的抱怨和批評。直到看完大姐推薦「公視誰來晚餐」的「『我曾覺得,我很認真教,他們可以變正常』兩個星星兒的媽媽」以後,我才意識到,「現實就是如此,但假若連自己都不心疼自己,而是一味地用『以前的自己』批判『現在的自己』,我只能得到難受和自責,快樂和幸福根本沒有辦法走入生活』」。因此,我問自己:「面對無法改變的『公主病』及維持不變的指數紅字,你要隨著指數高高低低生活?還是在現有的條件下,朝著自己想要的生活前進?」我選擇與所有現實改變「共處」,「公主病」和「指數紅字」重要,但更重要的是,「盡力且踏實地度過每一天,享受當下的生活」。

話說得輕巧,但做起來並不容易,因為這個過程需要時間,並且需要挑戰許多自己的「信念和習慣」,第一次面對或說出口,真的、真的、真的很難,但慢慢就會學到很多經驗,習慣成自然。以「上廁所」為例,我永遠忘不掉第一次找不到「坐式廁所」,尿急的當下,只能將就「蹲式廁所」。那天,穿著長褲跪在有點濕轆的地板上,雙手再顫巍巍地抓著舊式沖水馬桶的水管,一點一點地站起來。這個看似簡單的動作,讓我在寒冷的冬日,滿頭大汗,卻不敢流下眼淚。因為我知道眼淚會刺痛所有愛我的人,只能假裝生氣地說:「第一次感覺到上廁所很難,都滿頭大汗了!這個地方也太爛了!連無障礙廁所都沒有。」但現在的我,有選擇,隨身攜帶女性的尿袋或使用衛生棉,不管有沒有蹲式廁所,都無所謂。也會告訴自己:「上廁所就是單純的上廁所,沒有必要牽扯有的沒的,如『我連蹲這個簡單的動作都不行』或『我真沒有用,連上廁所都滿頭大汗』。只要好好上廁所,解除生理需求即可。」

又或以「走路」為例,「走到半路疼痛時,就停下腳步和稍微放鬆小腿肌肉」、「當走路速度無法跟上同行者,平常心地說,『你們先走,我等等就會趕上』」、「雨天不舒服時,使用簡單的動作放鬆筋骨和暖暖包,緩解不適」,或「完成每件事都有它需要的時間,急不得,下樓梯而已,別想太多」。有發現嗎?在這個階段,明明白白地承認「行動不方便」的存在,但那又如何?總能想到辦法緩解和調整,它就是生活中的一部分,不需要批評,也不需要自責。發生的事情就是發生了,沒有發生的事情,就是還沒有發生。不需要貶低自己,不需要恐嚇自己。話雖如此,上個階段的恐懼該怎麼拆彈?以下僅是作者的個人經驗,無法適用所有人,只是提供不同的思考方式:

1.若無法消除「公主病」的指數紅字,該怎麼辦?

想怎麼過就怎麼過,盡力把每天過好,就功德圓滿。因為世界瞬息萬變。我們永遠不知道明天和意外哪個先來,例如:「吊臂砸中捷大學助理教授跌出車廂慘死」和「冷氣砸死21歲女政大生」兩則新聞內容。

2.萬一關節變形怎麼辦?或雙腳關節不適,二十年後該怎麼辦?

因為無法確定關節變形的部位和嚴重程度,若可以,就置換關節和使用輔具(如可直立的電動輪椅);若不行,到時候就會有不行的辦法,經驗豐富的我們,更可以為自己選擇適合的作法。現在擔心也於事無補,因為不知道要擔心什麼(事情雖然發生但還沒有到需要治療的地步)?因為不知道能不能活到那時候?一切都是個未知數,以及現在醫療日新月異,二十年後說不定打一針就解除病痛,所以不用想太多。

3.萬一「公主病」再復發怎麼辦?

「公主病」和現代許多疾病相同,比如「憂鬱症」,都沒有明確的「恭喜你,已經恢復健康」的時間界線,所以,我們得有跟「疾病」相處一輩子的心理準備,而不是期待虛無飄渺的「病痊癒」。只要最大限度地過著自己想要的生活,跟「公主病」和平相處一輩子,沒有什麼大不了。就跟我們戴眼鏡或胎記一樣,不需要如臨大敵或草木皆兵,就是生活的一部分。那如果復發呢?就求助專業的醫護治療,說不定到時候醫療大躍進,治療方式更多元且期程更短。人生免不了一死,重點是珍惜當下。連現在都把握不住,談什麼未來?

4.雨天引起雙腳的不適,該怎麼辦?

辦法總比問題多,不能根除就想辦法緩解,例如:雨天使得部分手指不靈活時,就用其他身體部位或輔具幫助自己,沒有那麼可怕。因此,與其說是「下雨時引起雙腳強烈的不舒服」,還不如說是「心理的魔鬼在作祟」。怎麼說呢?以前的我,非常喜歡在雨天聽歌,總覺得雨聲搭配音樂,別有雅趣。然而,自從聽到醫生說「雨天,關節會比較不舒服」以後,雨天還沒來,就自己嚇死自己,總會特別關注自己的疼痛,一整天,什麼樂趣都沒有。還記得那天,剛運動完,大汗淋灕,準備洗澡的時候,外面突然下起滂沱大雨,原本輕鬆的我不自覺地開始緊張,只因為「醫生說」。然而,洗熱水澡的那一刻,身體不自覺地放鬆,並沒有像醫生說的那樣。就在那一刻,想通了。「醫生說」並不代表是此時此刻我一定會遇到的事,只是經驗值。而未來就交給未來經驗豐富的我,不用太擔心,於是又重拾雨天聽音樂的樂趣。

「真正接納自己的公主病及其帶來的所有轉變」是一段非常不容易、需要他人支持,以及常常需要自我覺察和找策略的應對過程,否則,很容易被「自己想像的可怕未來」吞噬。在這種情況下,我們要學習把任何複雜或簡單的事情,一律「簡單化」,不要自己腦補或無限上綱地想像,給自己製造無謂的恐懼和焦慮。真真實實地體驗每個過程,並學著具體明確地說出每個細節,比如「不要籠統地說『身體不舒服』,而是學著說『因為服用藥物對心臟有影響,胸口覺得悶悶的,一口氣上不來的感覺,容易感覺到疲累』,需要暫停一下」。當詳細地說出來以後,我們就會比較清楚哪些是可以著力的地方,像「使用擴胸伸展或墊高胸部的方式,緩解胸口悶的不舒服」。每個人都不容易,學著善用策略和轉念讓自己舒服一點,是現代人的生命課題,一起加油吧!以上,我們下次見嘍!一起換個腦袋「想通」生活大小事吧!

恐懼無處不在,希望也時時相隨。


目前「公主病」多是「醫生說」或「預防疾病說」,而沒有診斷後的「相處說」。作者以病患的身分和特殊教育專業的角度,分享治療過程的點滴和因應策略。雖然沒有辦法適用所有情況,但希望給大家另一種思考方向,讓我們換個「腦袋」想通生活大小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以前的我絕對贊成「報喜不報憂」,因為把憂慮告訴父母,他們會把憂慮放大;甚至當你不開心的時候,他們覺得自己不配開心。因此,要更新善後,有時不如不說。但診斷為「公主病」以後,我常問自己,是嗎?「報喜不報憂」的目標在於,讓「愛我們的人」(比如父母或姐妹)安心,但如果這樣做沒有辦法達到「心安」的目標,該怎麼
剛開始發作但沒有得到明確診斷以前,走路總是一跛一跛的(明顯的行動困擾),即使擁有特殊教育專業,仍無法避免對「異樣眼光」的敏感。比如搭乘大眾運輸工作時,走路和上下車都必須慢慢來,所有路人投射的眼光都會被我解讀為「他覺得我很奇怪、他覺得我太慢,擋到他」等負面的言語。但真的如此嗎?
以前的我因為家族遺傳的超能力,不論在陌生的環境或任何姿勢都能睡著。但診斷為「公主病」以後,「沒有睡好」四個字開始偶爾出現在我的生活中,該怎麼幫幫自己呢?
這篇文章是跟自己和解的開始。是我第一次在睡前毫不考慮地發文。曾經想用正能量和專業知識鼓勵自己和大家,但這樣的想法,大大限制發文的題材。為什麼呢?因為必須經歷過以後,消化以後,想通以後,才能寫出來。被情緒困住的當下,我能寫什麼?那不符合專業冷靜和正能量。
習慣或對事物可以預測的控制感是,我們安全感的來源。舉例而言,在7-11超商前,垃圾車每天晚上7點到,我只要在這時間點回到家,提垃圾就可以。不需要煩惱哪裡有垃圾車或什麼時候才能倒垃圾,這樣的安定感或大腦自動化思考,讓我們有更多時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以及規劃未來。
即使接受自己生病的事實,不代表可以馬上進入狀況。用藥以後,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有顯著的變化。剛開始用藥的時候,藥物的作用幾乎讓我處於昏昏沈沈的狀態,並早早就寢。不僅如此,吃藥以後,自己彷彿有厭食症,因為原本習慣或喜歡吃的食物,都不想吃。加上每天的用藥,都在提醒自己,「你跟以前不同,很大的不同」,真的很
以前的我絕對贊成「報喜不報憂」,因為把憂慮告訴父母,他們會把憂慮放大;甚至當你不開心的時候,他們覺得自己不配開心。因此,要更新善後,有時不如不說。但診斷為「公主病」以後,我常問自己,是嗎?「報喜不報憂」的目標在於,讓「愛我們的人」(比如父母或姐妹)安心,但如果這樣做沒有辦法達到「心安」的目標,該怎麼
剛開始發作但沒有得到明確診斷以前,走路總是一跛一跛的(明顯的行動困擾),即使擁有特殊教育專業,仍無法避免對「異樣眼光」的敏感。比如搭乘大眾運輸工作時,走路和上下車都必須慢慢來,所有路人投射的眼光都會被我解讀為「他覺得我很奇怪、他覺得我太慢,擋到他」等負面的言語。但真的如此嗎?
以前的我因為家族遺傳的超能力,不論在陌生的環境或任何姿勢都能睡著。但診斷為「公主病」以後,「沒有睡好」四個字開始偶爾出現在我的生活中,該怎麼幫幫自己呢?
這篇文章是跟自己和解的開始。是我第一次在睡前毫不考慮地發文。曾經想用正能量和專業知識鼓勵自己和大家,但這樣的想法,大大限制發文的題材。為什麼呢?因為必須經歷過以後,消化以後,想通以後,才能寫出來。被情緒困住的當下,我能寫什麼?那不符合專業冷靜和正能量。
習慣或對事物可以預測的控制感是,我們安全感的來源。舉例而言,在7-11超商前,垃圾車每天晚上7點到,我只要在這時間點回到家,提垃圾就可以。不需要煩惱哪裡有垃圾車或什麼時候才能倒垃圾,這樣的安定感或大腦自動化思考,讓我們有更多時間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以及規劃未來。
即使接受自己生病的事實,不代表可以馬上進入狀況。用藥以後,生活作息和飲食習慣有顯著的變化。剛開始用藥的時候,藥物的作用幾乎讓我處於昏昏沈沈的狀態,並早早就寢。不僅如此,吃藥以後,自己彷彿有厭食症,因為原本習慣或喜歡吃的食物,都不想吃。加上每天的用藥,都在提醒自己,「你跟以前不同,很大的不同」,真的很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牙痛到不行,去到診所卻被醫師用一袋止痛藥打發」、「不管多早到候診室,都是最後一個接受檢查」、「看診前要先等診療椅被包膜才可以坐上去」、「明明診所就在住家附近,總要千里迢迢去到生活圈外的地方就診」,這些看似不可思議、不合常理的就診經驗,卻是HIV感染者的日常!根據愛滋感染者權益促
Thumbnail
這6個不同花樣的蝴蝶結中,哪一個最吸引你呢?請依直覺從以下選項中選一個。 1號蝴蝶結:依賴 傾向於沉迷於某事的你,無論是逛街還是談戀愛,似乎都很容易上癮,容易失去對理智的控制。即使知道不能做也停不下來。購物成癮小心傷錢包,戀愛上癮更是要小心遇到渣男啊!永遠記得靠自己最實在! 2號蝴蝶結:警戒 📷
Thumbnail
張添皓醫師請問... 「張醫師,這是我醫師開的轉診單,請我來找你評估顯微根管治療哩 ?說我的牙齒阻塞鈣化很嚴重,無法打通。」​ 「添醫師,我的左下第二大臼齒七八年前有做過根管治療,現在又長出膿包,醫師說我這是 C型神經管,很難處哩,要找牙髓醫師用顯微鏡比較好!」​ ​ ▰▰▰▰▰▰​ ​ ​
Thumbnail
不過這次的排寒反應走得很快,大約躺了兩個小時,身體不再發冷並開始流汗,感覺到熱,精神變好活力四射。 經過這次我對排寒開始變得更加有信心,重新上李璧如醫生的網誌認真的再看過一遍,記下出現排寒反應可以應對的方法(之後很快就用上)。 然後開啟蝦皮訂了幾包杜仲茶。 為什麼沒有染疫?
Thumbnail
沒想到他先聽見了我的腳步聲,緊張的回頭,一手摀著口罩一手抬了起來說:你不要過來,我確診了,但你不要害怕。阿你不要跟別人說我生病哦!好嗎? 這個瞬間我突然回想起在我生病時,許多附近長輩都提醒我不要提自己生病的事情,以及不斷要我趕快好起來的感受。 但暫時先把自己的感受收起來,先來面對眼前的對話。 -
Thumbnail
看起來「一定比例的全民確診」,將會是台灣的未來趨勢。​甚至,我在台中的家人,也都做好了「總有一天會確診的心理準備、物資準備」。
Thumbnail
許多長輩有定期到醫療院所回診的需求,但每一次的看診,對於年歲已高的年長者而言就有些困難,擔心在人來人往的診間迷路、等待時間過長、不曉得何時輪到自己。更重要的是,面對疾病時不知道該如何詢問、對於未來治療方向也不清楚…
Thumbnail
這幾天,日本千葉縣柏市一名孕婦確診後,在家養病期間早產。早產男嬰因為沒有辦法即時受到醫療照顧,不幸死亡。這起事件在日本境內引起很大的迴響。
Thumbnail
日本大阪市生野區的一家醫院爆發包含醫務人員和病患在內超過120位確診的大規模院內群聚感染。 然而該家醫院一位護士被確診武漢肺炎後,仍被院方要求在醫院繼續工作到隔天早上,院方的說法是因為找不到替代人力只好讓這名護士繼續執勤夜班工作。 院方表示這名確診護士只有接觸確診病患,並沒有與未感染者接觸。
Thumbnail
住院醫師當了兩年半,急性闌尾炎看了不下五百個(尤其是在病房、急診,一天看五個都不稀奇)。乍聽之下是很簡單的診斷,但表現方式千變萬化,被誤診的不少。我就親眼過兩三個足以被當作M&M case報的例子。 其中最該注意的是被當成急性腸胃炎、便祕、泌尿道感染處理的急性闌尾炎。 嘔吐、發燒、腹痛是腸胃炎跟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牙痛到不行,去到診所卻被醫師用一袋止痛藥打發」、「不管多早到候診室,都是最後一個接受檢查」、「看診前要先等診療椅被包膜才可以坐上去」、「明明診所就在住家附近,總要千里迢迢去到生活圈外的地方就診」,這些看似不可思議、不合常理的就診經驗,卻是HIV感染者的日常!根據愛滋感染者權益促
Thumbnail
這6個不同花樣的蝴蝶結中,哪一個最吸引你呢?請依直覺從以下選項中選一個。 1號蝴蝶結:依賴 傾向於沉迷於某事的你,無論是逛街還是談戀愛,似乎都很容易上癮,容易失去對理智的控制。即使知道不能做也停不下來。購物成癮小心傷錢包,戀愛上癮更是要小心遇到渣男啊!永遠記得靠自己最實在! 2號蝴蝶結:警戒 📷
Thumbnail
張添皓醫師請問... 「張醫師,這是我醫師開的轉診單,請我來找你評估顯微根管治療哩 ?說我的牙齒阻塞鈣化很嚴重,無法打通。」​ 「添醫師,我的左下第二大臼齒七八年前有做過根管治療,現在又長出膿包,醫師說我這是 C型神經管,很難處哩,要找牙髓醫師用顯微鏡比較好!」​ ​ ▰▰▰▰▰▰​ ​ ​
Thumbnail
不過這次的排寒反應走得很快,大約躺了兩個小時,身體不再發冷並開始流汗,感覺到熱,精神變好活力四射。 經過這次我對排寒開始變得更加有信心,重新上李璧如醫生的網誌認真的再看過一遍,記下出現排寒反應可以應對的方法(之後很快就用上)。 然後開啟蝦皮訂了幾包杜仲茶。 為什麼沒有染疫?
Thumbnail
沒想到他先聽見了我的腳步聲,緊張的回頭,一手摀著口罩一手抬了起來說:你不要過來,我確診了,但你不要害怕。阿你不要跟別人說我生病哦!好嗎? 這個瞬間我突然回想起在我生病時,許多附近長輩都提醒我不要提自己生病的事情,以及不斷要我趕快好起來的感受。 但暫時先把自己的感受收起來,先來面對眼前的對話。 -
Thumbnail
看起來「一定比例的全民確診」,將會是台灣的未來趨勢。​甚至,我在台中的家人,也都做好了「總有一天會確診的心理準備、物資準備」。
Thumbnail
許多長輩有定期到醫療院所回診的需求,但每一次的看診,對於年歲已高的年長者而言就有些困難,擔心在人來人往的診間迷路、等待時間過長、不曉得何時輪到自己。更重要的是,面對疾病時不知道該如何詢問、對於未來治療方向也不清楚…
Thumbnail
這幾天,日本千葉縣柏市一名孕婦確診後,在家養病期間早產。早產男嬰因為沒有辦法即時受到醫療照顧,不幸死亡。這起事件在日本境內引起很大的迴響。
Thumbnail
日本大阪市生野區的一家醫院爆發包含醫務人員和病患在內超過120位確診的大規模院內群聚感染。 然而該家醫院一位護士被確診武漢肺炎後,仍被院方要求在醫院繼續工作到隔天早上,院方的說法是因為找不到替代人力只好讓這名護士繼續執勤夜班工作。 院方表示這名確診護士只有接觸確診病患,並沒有與未感染者接觸。
Thumbnail
住院醫師當了兩年半,急性闌尾炎看了不下五百個(尤其是在病房、急診,一天看五個都不稀奇)。乍聽之下是很簡單的診斷,但表現方式千變萬化,被誤診的不少。我就親眼過兩三個足以被當作M&M case報的例子。 其中最該注意的是被當成急性腸胃炎、便祕、泌尿道感染處理的急性闌尾炎。 嘔吐、發燒、腹痛是腸胃炎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