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報喜不報憂」不管用時,該怎麼辦?

閱讀時間約 5 分鐘

以前的我絕對贊成「報喜不報憂」,因為把憂慮告訴父母,他們會把憂慮放大;甚至當你不開心的時候,他們覺得自己不配開心。因此,想到要更新善後,有時不如不說。但診斷為「公主病」以後,我常問自己,是嗎?「報喜不報憂」的目標在於,讓「愛我們的人」(比如父母或姐妹)安心。但如果這樣做沒有辦法達到「心安」的目標,該怎麼辦?

以前我不懂事。當被診斷為「公主病」時,第一時間,母親跟我說正面積極鼓勵的話,就以為「沒事」。殊不知,當我慢慢調整心態,積極面對疾病時,卻發現她仍留在原地,並放大對疾病的憂慮。為什麼我知道?因為有天,她跟我說:「最近睡不好」,然後再哭著跟我說:「我們有什麼不好(『無常』),她比我們還難過」。我就知道我沒有做好更新善後的工作,並讓事情慢慢地發酵。即使事後,我和大姐不斷地開導和安撫她,恐懼仍在。

為了解決這個問題,我深刻地了解到宗教信仰的重要性,祂們是沒有專業證照,但深入人心的心理諮商師,跟他們傾訴:「不用擔心周遭的眼光、不用煩惱會不會傷害到誰、不要求面對面(在脆弱的時候,眼神接觸可能會產生無形的壓力)」,可以閉上眼睛把心裡所有的困惑寄託給他們,甚至可以透過抽籤或問事,請祂們給予安慰或方向。但要特別注意!特別注意!特別注意!因為很重要所以講三次。社會上有成千上萬的神棍詐騙,專門利用我們的脆弱不安,賺取最大的利益。當我們的大腦被恐懼和害怕挾持時,特別容易「別人說什麼,就聽什麼,沒有理性客觀的判斷」。不得不防!

作者建議尋求專業可信的心理諮商師,但通常聽到「收費」或「需要看其他門診時(另一個不利的標籤)」,我們總會下意識排斥。在診斷為「公主病」的初期,我們的生活圈和可運用的資源會大幅縮減,期待「免費」的診療是人之常情,但以作者的經驗,「免費的」最貴;而「其他門診掛號」這件事情,請告訴自己「醫生需要多元客觀的數據,才能做出最適合我們的判斷」,但不要勉強自己做什麼,等有心理準備以後再說。即「把它放在未來行事曆上,但不用放心上,以減少莫名的焦慮」。

剛開始對於宗教儀式或活動,我相當排斥,即使是正派的宗教信仰。那為什麼會參與呢?因為不忍看著母親夜夜失眠,以及已把「安撫的話」說完,例如:「我會活得比你久」這種虛無飄渺的保證都說出來。不建議這麼做,因為生死有命,不歸我們管。在參與的過程中,不免有抱怨,尤其看到母親代替我跪在神祇面前(我無法跪坐),兩個小時不動,我無法無動於衷。才終於換來一句,母親說:「我昨天睡得很好」和臉上的微笑。若問我值得嗎?我會說:「CP值超高。」但仍忍不住感嘆,為什麼我「有嘴講到無涎」(台語),花了三、四個小時以上,卻抵不過神祇的一句話?果然我是小小的人類。

不說,父母就不擔心嗎?不可能,可能更擔心,只是嘴上不說。之前因為在父母眼中看到濃得化不開的憂與愁,我滿心滿眼的想,怎麼樣讓他們安心,甚至成為我另一個壓力,因為我不是他們,也無法替他們做主。該怎麼做呢?把到醫院看診的事情趣味化,例如:「打鐵劑至少需要1個小時」,我們可以抱怨被治療困住或打鐵劑很麻煩。但也可以換個角度想:「因為打鐵劑半途中想上廁所,才能體驗到點滴架設計的便利,像是可以單手推,就不會弄到插針的另一手。」或「分享護理師聊的時事和生活八卦」。當我以為自己成功時,母親突然問:「這個『公主病』究竟要多久才能好?」突然淚崩,因為我不知道。到那一刻,才知道「報喜不報憂」不完全適用,或許斟酌分享「不美好」的醫療進度,讓父母的擔憂有抒發的管道,是必要的。

但要怎麼拿捏呢?對於我們沒有辦法改變的病情(即「非人力可控制或充滿未知的狀態」),不說;分享我們稍微可以著力的內容,如「醫生說我要打鐵劑,以及鐵劑打完,人真的有比較輕鬆」;「腳還是卡卡的,但運動流汗以後,覺得比較舒服」,有頭有尾。不要只拋出「我們都做不到的問題」,這會讓「愛我們的人」產生「使不上力或無可奈何」的愧疚感。請想一想:「我們想要的未來是樂在其中,還是自怨自艾?」我想要的是「享受人生」,以及希望我愛的人都可以快樂,我們才有力氣創造多元的回憶。坦白說:「生病的我不是最苦的,最苦的人並沒有說話。他們彷彿走在高空鋼索上,卻想盡辦法支撐我,並在心中默默地忍受著。」

現在若看到父母憂慮的眼神,我會主動關心和主動分享目前的病況,並更新善後地說:「我真的太重要了,沒辦法,誰叫我人見人愛呢!該說的我都說了,妳還是不放心,我也不知道該怎麼辦?只能說妳是我媽,注定得為我擔心一輩子,所以,妳擔心吧!要不然能怎麼辦?妳說說?」這時母親就會幽默地說:「(孩子)親生的,親生的!真是幸福的孩子!」然後,我會雙手合十,逗趣地回應:「天公伯,3Q!3Q!」謝謝正在陪著我走的您們,這條路的時間不確定也不容易,但為了您們,我會一步步踏實地走,享受人生各個階段的風景!以上,我們下次見嘍!一起換個腦袋「想通」生活大小事吧!

謝謝正在陪著我走的您們!



目前「公主病」多是「醫生說」或「預防疾病說」,而沒有診斷後的「相處說」。作者以病患的身分和特殊教育專業的角度,分享治療過程的點滴和因應策略。雖然沒有辦法適用所有情況,但希望給大家另一種思考方向,讓我們換個「腦袋」想通生活大小事!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