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心得]鈍感力-推薦給生活中敏感的人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我平時不是一個看書的人,

最近會開始拿起書來看,是我清晰的認知道我的神經質已經不是能依靠簡單地透過親友的打氣、取暖能緩解的。

我內心的糾結不可名狀,在內耗了幾個月後,哭也哭過了,也沒有勇氣逃跑,我決定透過看書來直面我的內心。

我自己不了解的事,世界上那麼多本書,總有一個作者,可以以文字的形式,闡述我心靈的缺口。

這也許沒有盡頭,或許也找不到答案,但這個開始對我而言,意義重大。

正文開始:

會拿起這本書是因為,我很喜歡中國知名主持人-何炅,他曾經在節目上提過一個詞"鈍感力",這個詞彙當時是我第一次聽到,基於好奇上網搜索,我發現他的由來是一本書。

作者是日本的渡邊淳一老師,當然由於平時我不大看書,吸引我的顯然不是作者名氣(抱歉,我叫得出的作者名,恐怕只停留在學生時期的詩詞古人),而是這本書的封底印著"不要甚麼都往心裡去",著實是乾涸的我所需要的水源,當然全書只有約200頁,更是讓閱讀小白的我,有自信可以堅持看完的份量。

這本書共分為十七章,內容遍及了鈍感力在人生中不同的方面產生的效果,如:

  • 職場:面對他人的批評,有堅韌的內心可以迅速恢復狀態。
  • 生理:對於外部刺激,身體機能不會過度反應,不對生活造成困擾。
  • 愛情:在戀人相處中,需要彼此包容,感情方可長久。
  • 女力:女性在重大環境變化時,其實反而可以迅速重振旗鼓。
  • 母愛:母親對自己的孩子,可以是一切苦痛為無物的本能。

那"鈍感力"究竟為何?

鈍感力就是適應環境的力量。

人生中總會遭遇大大小小的風雨,無論這衝擊的是內在還是外在,我們總有痛苦但仍無法逃避或不願放棄的時刻。

而這時"敏感"就會成為你向前進很大的阻礙。

比如當你職場上遇到不好的同事或主管,對你的狀態造成困擾,而你又無法逃離這種情境,為了生存下去,你勢必要忍受這個環境。

愛情也是,你跟另一伴總有不合的時刻,是要為此分手嗎?但想想也不是涉及到原則性問題的重大問題,敏感的自己也容易為此夜不能昧。

當然上述這些講起來容易,做起來難,但老實說再為此困擾的時刻,拿起這本書真的能讓人內心輕鬆不少。

作者在這本書並未提及該如何鍛鍊這種能力,只是提及了這股力量可以充當人生的潤滑劑,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所以我就舉兩個對我最有幫助的兩個章節吧。

其一是作者以前當手術助手時(作者有從醫經驗),當時指導主任是一名說話嘟嘟嚷嚷的人,當手術中他人的輔助不到位時,便會出言訓斥,例如"手腳太慢""快點兒,拿牢靠些""你眼睛往哪看呢?",都是些可大可小的小抱怨,但是想像自己是當眾被指責的人,多少會走心,若是抗壓性較低的人,或許還會萌生出"我是不是不適合這行的?"的自我懷疑。

當時作者的前輩S醫生,是指導主任的第一助手,相比其他人待得更久,不知是否因為外表給人好欺負的感覺,事實上遭主任最多的訓斥、哀最多的罵。

但S醫生有一個特質,當被指責時,他總會以"是、是"的輕輕兩字回應主任,而當這種回應一來一往重複久了,氛圍中傳來規律的"是、是",不免讓人有種看小品的感覺,甚至讓周圍的人也放鬆下來了,S醫生表現出油鹽不進、一拳打在棉花上的感覺,甚至讓作者產生了這個手術能順利進行下去,都是託了S醫生的福。

當然旁人心情舒坦了,讀者總會可憐當事人S醫生,總覺得他心裡總有疙瘩在吧?哪有甚麼都不放在心上的人,但作者轉述每次見到S醫生手術完,下班也仍是跟大夥一起談笑風生,絲毫看不出剛剛在眾人面前被訓斥感到丟臉的痕跡,最後的S醫生也成為進步最快的學生,往後甚至在一間大醫院當上院長及名譽董事。

而到了這種境界的S醫生,真的不得不說鈍感力的才能在他身上表現的淋漓盡致。

這則小故事給我的感受是,能力跟心態同等重要,外在環境的衝擊或多或少的對我們會造成影響,但是我們得清楚目前對我們重要的究竟是甚麼?這些負面的東西真的有讓你內心世界荒蕪的價值嗎?我想讓人們對於生命中的傷害給予價值,肯定是毫無價值,既然如此就不要因為不值一提的東西傷害自己。可以傷心個一天,但別把他當一輩子傷口反覆折磨自己。

而另一個章節則是得意忘形的力量。

得意忘形總讓人產生負面印象,但是作者在新人作家時,常常被退稿,無法刊登自信之作,這種被否定的感覺肯定難受,但作者常去的酒店媽媽桑總是在這種時候說"不會啊,我覺得你很有才華",並大力地拍這作者的背加油打氣,而這一來一往久了真也成了作者的自信源泉,就像加了油的車一樣,又能行萬里路。

另一個例子則是作者曾問一名A畫家一個問題,"你怎麼成為一名畫家?",A畫家的答案其實我聽過很多畫家或漫畫家都有類似的經歷,小時候A畫家(簡稱小A)的鄰居大嬸看到小A的畫作總會說"小A畫的真漂亮啊,大嬸我大吃一驚阿。"而下一次看到新作品時,又會說"真了不起,你畫得比以前更精美了。",這些良性的互動成為了小A成為畫家最初的芽。

這個章節讓我感觸很大的原因是,我小時候也有相似的經驗,大人給我的評價常常是聰明、優秀,甚至我跟A畫家一樣從小都被誇過很擅長繪畫,但分歧點在於我從小就是嚴重的冒牌者症候群,我總覺得大人給我的評價只是基於愛,也不是專家、不夠客觀,我自己知道我程度在哪,那怕到現在我都有這個症狀的影子。

但反過來說,文中的媽媽桑和大嬸難道就是大文豪或大畫家嗎?顯然不是,而這就是面對這種誇獎所需的鈍感力,不要總覺得我自己不匹配,或是質疑對方的誇獎,當你覺得自己不配,那就真的會照這個劇本走下去,能力不發揮是會被上天收回的。

而且當別人批評會沮喪,表揚卻又懷疑,那旁人確實也挺不好做人的,我看了都難受,所以坦率地接受他人的表揚,你所需要的應對不過是一句羞澀且又自信的"謝謝"。

結語:

鈍感力讓我們在生活中可以不要執著於苦痛而自暴自棄,不要做出讓往後的自己都後悔的決定,不要敏感,不要焦慮,你雖然沒有成功,但你也不失敗,慢一點決定,鈍一點面對,我想這是文明社會裏需要重新提倡的價值。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好書嚴選 #高敏感是種天賦《暢銷經典版》+《實踐篇》 蘇絢慧 諮商心理師 這世界上有不少性格纖細、敏感的人,我也是其一。 據統計,全球高敏感族大約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到二十。其特徵是在生物學上對周圍環境的細微變化更加敏感,會在情緒、社交、心理或物理上展現出更強烈的反應。 在我成長過程中,
Thumbnail
《鈍感力》是一本我一直想讀的書,但實際讀了後,又有一種「咦?」的心情,甚至一度懷疑起是不是版本的問題(我閱讀的是簡體中文版),讓我對這本期待已久的書籍有著這麼複雜的感受。​​ 書中有些段落,讓我在看的時候產生「真是如此嗎?」的疑問。但考慮到這本書是一本類似散文集的書籍,而非勵志或是科普類書籍,
Thumbnail
作為高敏人一名,對於不確定性的惡懼、對人際交流的過度解讀、對視線的敏感程度,我是一樣不落。作為朋友間的想太多代表,這本書由不同角度創作出的練習,實作下確實讓生活能更輕鬆。
Thumbnail
這是最近看的另一本高敏人相關書藉,說實話讓我能夠更好地了解自己以及認知自己一些感覺的由來。《高敏感人天賦的鈍感練習》是更廣義地讓所有高敏人的生活都更輕鬆,而《高敏感是你的超能力!》就更專注於隱性高敏族(HSS型HSP)的困難和解決練習。
Thumbnail
本書提供瞭如何擺脫過分的高敏感天賦,瞭解社會價值,找出事情的根本,發揮鈍感天賦並做出大破大立的決定的方法。書籍易讀性高值得一讀。
Thumbnail
你時常被貼上「想太多」的標籤嗎?或是對於身邊的人事物,擁有十分敏銳的感受力嗎?他人的情緒宣洩,也容易感同身受的同理對方嗎?擁有高敏感能力的人,也會較偏向心思細膩且偏感性層面的類型。擁有高敏感的情緒感受力,是一種天賦,也正因為敏感度拉高,如果沒有經過覺察和練習,也會讓自己比一般人更容易陷入情緒的漩渦裡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作為一個身處資訊爆炸時代的現代人,除了現實面對面的交際應酬,還要在社群軟體內的時不時地作社交互動,喜怒哀樂等過量的情緒反應都消耗著人們的時間跟精神。究竟怎樣才是「做自己」?怎樣才能過得開心?都成了現今探討的主題。
Thumbnail
近年來關於「高敏感」的研究及書籍已經日益為眾人所知悉,而這項與生俱來的特質除了盡可能找到對的領域充分發揮,有沒有可能透過練習的方式來讓高敏感的特質變得稍微鈍感一點呢? 「鈍感力」其實指的並不是一個人展現愚笨遲緩的樣子,也不是一個人對很多事情的態度都散慢且漠不關心,而是懂得在不需要杞人憂天的
Thumbnail
早幾年網絡掀起了有關「鈍感力」的討論,我作為高敏族自然深感好奇,希望從這書深入了解這套生活態度。 所謂「鈍感力」就是大智若愚,學習對生活各方面的感知遲鈍一點,避免多慮敏感,身心就不易受到各種挫折傷痛的影響。 怎想到我閱讀這書時,一直都摸不著頭腦。因為我以為這書會有嚴謹的推論去説服讀者,詳述鈍感力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好書嚴選 #高敏感是種天賦《暢銷經典版》+《實踐篇》 蘇絢慧 諮商心理師 這世界上有不少性格纖細、敏感的人,我也是其一。 據統計,全球高敏感族大約占總人口的百分之十五到二十。其特徵是在生物學上對周圍環境的細微變化更加敏感,會在情緒、社交、心理或物理上展現出更強烈的反應。 在我成長過程中,
Thumbnail
《鈍感力》是一本我一直想讀的書,但實際讀了後,又有一種「咦?」的心情,甚至一度懷疑起是不是版本的問題(我閱讀的是簡體中文版),讓我對這本期待已久的書籍有著這麼複雜的感受。​​ 書中有些段落,讓我在看的時候產生「真是如此嗎?」的疑問。但考慮到這本書是一本類似散文集的書籍,而非勵志或是科普類書籍,
Thumbnail
作為高敏人一名,對於不確定性的惡懼、對人際交流的過度解讀、對視線的敏感程度,我是一樣不落。作為朋友間的想太多代表,這本書由不同角度創作出的練習,實作下確實讓生活能更輕鬆。
Thumbnail
這是最近看的另一本高敏人相關書藉,說實話讓我能夠更好地了解自己以及認知自己一些感覺的由來。《高敏感人天賦的鈍感練習》是更廣義地讓所有高敏人的生活都更輕鬆,而《高敏感是你的超能力!》就更專注於隱性高敏族(HSS型HSP)的困難和解決練習。
Thumbnail
本書提供瞭如何擺脫過分的高敏感天賦,瞭解社會價值,找出事情的根本,發揮鈍感天賦並做出大破大立的決定的方法。書籍易讀性高值得一讀。
Thumbnail
你時常被貼上「想太多」的標籤嗎?或是對於身邊的人事物,擁有十分敏銳的感受力嗎?他人的情緒宣洩,也容易感同身受的同理對方嗎?擁有高敏感能力的人,也會較偏向心思細膩且偏感性層面的類型。擁有高敏感的情緒感受力,是一種天賦,也正因為敏感度拉高,如果沒有經過覺察和練習,也會讓自己比一般人更容易陷入情緒的漩渦裡
Thumbnail
情緒勒索這個詞,從2017年開始在台灣火紅之後似乎就一直沒有停下過,我第一本說書就是在探討情緒勒索的主題,欸...等等...真的別回去看了...我不是做效果,拜託黑歷史就別回頭了。通常面對情緒勒索,大部分的書籍都是建議撕票或者溝通,但多數環境其實是不允許我們這麼做的,畢竟還是有人情壓力債對吧。
Thumbnail
作為一個身處資訊爆炸時代的現代人,除了現實面對面的交際應酬,還要在社群軟體內的時不時地作社交互動,喜怒哀樂等過量的情緒反應都消耗著人們的時間跟精神。究竟怎樣才是「做自己」?怎樣才能過得開心?都成了現今探討的主題。
Thumbnail
近年來關於「高敏感」的研究及書籍已經日益為眾人所知悉,而這項與生俱來的特質除了盡可能找到對的領域充分發揮,有沒有可能透過練習的方式來讓高敏感的特質變得稍微鈍感一點呢? 「鈍感力」其實指的並不是一個人展現愚笨遲緩的樣子,也不是一個人對很多事情的態度都散慢且漠不關心,而是懂得在不需要杞人憂天的
Thumbnail
早幾年網絡掀起了有關「鈍感力」的討論,我作為高敏族自然深感好奇,希望從這書深入了解這套生活態度。 所謂「鈍感力」就是大智若愚,學習對生活各方面的感知遲鈍一點,避免多慮敏感,身心就不易受到各種挫折傷痛的影響。 怎想到我閱讀這書時,一直都摸不著頭腦。因為我以為這書會有嚴謹的推論去説服讀者,詳述鈍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