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書報告】渡邊淳一:《鈍感力》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raw-image

早幾年網絡掀起了有關「鈍感力」的討論,我作為高敏族自然深感好奇,希望從這書深入了解這套生活態度。

所謂「鈍感力」就是大智若愚,學習對生活各方面的感知遲鈍一點,避免多慮敏感,身心就不易受到各種挫折傷痛的影響。

怎想到我閱讀這書時,一直都摸不著頭腦。因為我以為這書會有嚴謹的推論去説服讀者,詳述鈍感力這套人生哲學。結果這書只是隨意舉了幾宗事例,強銷大家去培養鈍感力,甚至講解如何培養鈍感力的方法也欠奉。全書就是不停重申鈍感力對生理健康到事業發展都百利無一害。

最令我意外的是渡邊淳一竟是以醫生身份去撰寫大部分內容。雖說渡邊老師曾是骨科醫生,但我閱讀這書並非為了學習醫學知識呀⋯為何會由渡邊淳一這位知名情色作家跟我説鈍感力可預防癌症,然後又講解男女生理結構大不同???

撇開生理健康的內容,我對部分觀點也無法贊同,難怪有人指責這書貶低女性。例如女性戀愛時就該練好鈍感力,避免心思太過敏銳而揭發對方出軌的事實。

啊???問題的癥結在於出軌吧⋯唉,渡邊老師還真是三句不離本行,總要提及出軌🤗

然後渡邊老師每次讚揚女性具鈍感力,都只會與懷孕或當母親的事件相關,説什麼為母則強,母愛偉大。其餘時間提到女生就是多疑敏感又愛嫉妒的生物。啊?所以女性最大的優點就是生育和相夫教子麼?

啊,我也忽然明白到《冰紋》一書會是這樣的結局。唉,我之前還覺得渡邊老師心思細密,對人性的黑暗面與慾望看得相當透徹,結果還是將人性劃分成男女呀⋯

可幸這書的篇幅簡短,一頭霧水的我還是一下子就讀完了。啊,我祈望下本書會是a good read。

avatar-img
2會員
88內容數
From HK to UK // Instagram: yuduyujian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予讀愚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唔⋯我該如何評價此書才好?其實整個閱讀過程,我的思路都在文學分析與推理解謎之間徘徊不定🧐 從書名到故事內容,這無疑是一本傳統本格派推理小說,只不過書中的敘述方式和人物性格都帶有強烈的無賴派特色。非說兩者不能並存,只是我當初本著翻開推理小說的預想,一下子冒出十多個放浪形骸的角色,我實在無法專心推理
為求一洗去年的頹廢,第一本就特意選了最愛的小說類型和最喜愛的作家。結果東野老師不負我所望,我超速完成每月一書的目標✅ 先此聲明,我屬於伽利略系列的劇迷,原著反而讀得少(don’t judge me,ok?)。因為我偏愛東野老師的長篇小說,曾讀過好幾本短篇小說,都是失望居多。
容我開門見山說一句,我對於這本書說不上喜歡,不過這書對我有特別意義。 仍記得我於多年前隨手翻閱,讀到盧梭描述自己遭遇眾叛親離的心情,坦率的揭露內心那股強烈的憤恨和孤獨感。雖然我當時對盧梭的著作、主張和經歷毫無認識(現時也不見得有多熟悉💁🏻‍♀️),不過當時陷入情緒谷底的我對於這一段非常感觸
我本身就是東野老師的書迷,又見書腰的宣傳字句寫到「顛峰之作」「今後的目標,是超越這部作品。」嘩,看來不能錯過欸👀 期望甚高的我,結果有否感到失望?唔⋯我對此需要好好思考📝🧐
事緣我去年閱讀有關批判思考的書籍後大受啟發,希望再補充閱讀更多思考謬誤的例子。吁,結果這本書拖拉了近四個月才讀得完。雖然背後原因眾多,但我不得不承認有部分原因是基於這本書實在令我提不起勁去翻閱。
話說最近我的閱讀意欲十分低迷,就連每月一書這般簡單的目標都嚴重落後😢 可怕在我購買新書的慾望仍然高漲,早陣子就用消費券又買了兩本書🤦🏻‍♀️啊~我根本就是喜愛購物🛒 陷入閱讀疲憊期,大家總會問到我是如何重拾閲讀的興致。其實我也説不出明確的方法,倒不如藉著這次閒話探討一下。 話說我自小學開
唔⋯我該如何評價此書才好?其實整個閱讀過程,我的思路都在文學分析與推理解謎之間徘徊不定🧐 從書名到故事內容,這無疑是一本傳統本格派推理小說,只不過書中的敘述方式和人物性格都帶有強烈的無賴派特色。非說兩者不能並存,只是我當初本著翻開推理小說的預想,一下子冒出十多個放浪形骸的角色,我實在無法專心推理
為求一洗去年的頹廢,第一本就特意選了最愛的小說類型和最喜愛的作家。結果東野老師不負我所望,我超速完成每月一書的目標✅ 先此聲明,我屬於伽利略系列的劇迷,原著反而讀得少(don’t judge me,ok?)。因為我偏愛東野老師的長篇小說,曾讀過好幾本短篇小說,都是失望居多。
容我開門見山說一句,我對於這本書說不上喜歡,不過這書對我有特別意義。 仍記得我於多年前隨手翻閱,讀到盧梭描述自己遭遇眾叛親離的心情,坦率的揭露內心那股強烈的憤恨和孤獨感。雖然我當時對盧梭的著作、主張和經歷毫無認識(現時也不見得有多熟悉💁🏻‍♀️),不過當時陷入情緒谷底的我對於這一段非常感觸
我本身就是東野老師的書迷,又見書腰的宣傳字句寫到「顛峰之作」「今後的目標,是超越這部作品。」嘩,看來不能錯過欸👀 期望甚高的我,結果有否感到失望?唔⋯我對此需要好好思考📝🧐
事緣我去年閱讀有關批判思考的書籍後大受啟發,希望再補充閱讀更多思考謬誤的例子。吁,結果這本書拖拉了近四個月才讀得完。雖然背後原因眾多,但我不得不承認有部分原因是基於這本書實在令我提不起勁去翻閱。
話說最近我的閱讀意欲十分低迷,就連每月一書這般簡單的目標都嚴重落後😢 可怕在我購買新書的慾望仍然高漲,早陣子就用消費券又買了兩本書🤦🏻‍♀️啊~我根本就是喜愛購物🛒 陷入閱讀疲憊期,大家總會問到我是如何重拾閲讀的興致。其實我也説不出明確的方法,倒不如藉著這次閒話探討一下。 話說我自小學開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此書作者是周嶺,書中結合心理學和腦科學等知識,提出有關於一些成長的建議,以下選一些書中內容,寫出一些我的心得
Thumbnail
經歷過中文科考試的折磨,其實我對遊記避之則吉。後來發現《老殘遊記》是一本批判政治與社會的小説,更列入晚清四大譴責小說,這倒是勾起我的興趣來。 其實《老殘遊記》是劉鶚為了資助朋友生活,順道抒發自己對國家衰落的憤慨而創作,正如「老殘」一名就是寓意「棋局已殘,吾人將老,欲不哭泣也得乎?」。
Thumbnail
當初看到這個書名,我還以為是文藝小説,讀過簡介才發現這書原來是講述澳洲一宗倫常慘案的報導文學。 由於內容稍為複雜,我就先簡介案件的背景資料: 案件被告Robert Farquharson原本與家人於澳洲生活,靠著當清潔工的微薄收入,努力養活一家五口。 豈料,某天妻子Cindy Gambino突
Thumbnail
雖然我不忍直視集中營的殘酷畫面,不過這場人禍有太多議題需要討論與反思,所以我不經不覺讀了好幾本有關集中營的書籍。(不過我還是沒勇氣親身去集中營遺址參觀😔) 就受害者的角度,之前讀過的《滅頂與生還》探討人性善惡的灰色地帶,而這一本則是探究俘虜們為何會生存下去,繼而思考人生意志。
Thumbnail
《鈍感力》是一本我一直想讀的書,但實際讀了後,又有一種「咦?」的心情,甚至一度懷疑起是不是版本的問題(我閱讀的是簡體中文版),讓我對這本期待已久的書籍有著這麼複雜的感受。​​ 書中有些段落,讓我在看的時候產生「真是如此嗎?」的疑問。但考慮到這本書是一本類似散文集的書籍,而非勵志或是科普類書籍,
Thumbnail
吁,這本書擱了至少6年,如今終於讀完了,可喜可賀🎊 當初買這書是因爲主題很有趣。人類的情感複雜多變,猶如雲絮,而這書的作者就介了世界各地156個表達情感的詞語。 我讀到這書才真正明白到個人情感並非全然由心而發,也可能是深受地區氣候、文化、政治環境和社會意識形態等影響。 例如:「撒嬌」就是亞洲
Thumbnail
作為高敏人一名,對於不確定性的惡懼、對人際交流的過度解讀、對視線的敏感程度,我是一樣不落。作為朋友間的想太多代表,這本書由不同角度創作出的練習,實作下確實讓生活能更輕鬆。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從小身為超敏感人,對任何細小的聲音、動作、表情⋯⋯等等,都異常地敏銳。換了環境、被蚊子咬、面對陌生人之類的,一概都是用哭來解決。 長大後做了高敏感的測驗,發現自己的分數遠高於平均,才更加了解自己。一直以來接收到的資訊都是身為高敏感族群也沒什麼不好的,反而有種藝術家的天賦與浪漫,因此有段時間還引以為
Thumbnail
這是最近看的另一本高敏人相關書藉,說實話讓我能夠更好地了解自己以及認知自己一些感覺的由來。《高敏感人天賦的鈍感練習》是更廣義地讓所有高敏人的生活都更輕鬆,而《高敏感是你的超能力!》就更專注於隱性高敏族(HSS型HSP)的困難和解決練習。
Thumbnail
有見電視劇掀開話題,我也來湊個熱鬧,從書櫃搬出來閲讀。(這書實在厚重,當真要用個「搬」字。) 其實我當初購買這書與劇集無關,倒是因爲之前閲讀胡晴舫的散文集,引用到其中一句讓我對這書產生興趣。 結果一翻開就嚇一大跳,因為這書的文句與用字都讓我非常陌生。
Thumbnail
此書作者是周嶺,書中結合心理學和腦科學等知識,提出有關於一些成長的建議,以下選一些書中內容,寫出一些我的心得
Thumbnail
經歷過中文科考試的折磨,其實我對遊記避之則吉。後來發現《老殘遊記》是一本批判政治與社會的小説,更列入晚清四大譴責小說,這倒是勾起我的興趣來。 其實《老殘遊記》是劉鶚為了資助朋友生活,順道抒發自己對國家衰落的憤慨而創作,正如「老殘」一名就是寓意「棋局已殘,吾人將老,欲不哭泣也得乎?」。
Thumbnail
當初看到這個書名,我還以為是文藝小説,讀過簡介才發現這書原來是講述澳洲一宗倫常慘案的報導文學。 由於內容稍為複雜,我就先簡介案件的背景資料: 案件被告Robert Farquharson原本與家人於澳洲生活,靠著當清潔工的微薄收入,努力養活一家五口。 豈料,某天妻子Cindy Gambino突
Thumbnail
雖然我不忍直視集中營的殘酷畫面,不過這場人禍有太多議題需要討論與反思,所以我不經不覺讀了好幾本有關集中營的書籍。(不過我還是沒勇氣親身去集中營遺址參觀😔) 就受害者的角度,之前讀過的《滅頂與生還》探討人性善惡的灰色地帶,而這一本則是探究俘虜們為何會生存下去,繼而思考人生意志。
Thumbnail
《鈍感力》是一本我一直想讀的書,但實際讀了後,又有一種「咦?」的心情,甚至一度懷疑起是不是版本的問題(我閱讀的是簡體中文版),讓我對這本期待已久的書籍有著這麼複雜的感受。​​ 書中有些段落,讓我在看的時候產生「真是如此嗎?」的疑問。但考慮到這本書是一本類似散文集的書籍,而非勵志或是科普類書籍,
Thumbnail
吁,這本書擱了至少6年,如今終於讀完了,可喜可賀🎊 當初買這書是因爲主題很有趣。人類的情感複雜多變,猶如雲絮,而這書的作者就介了世界各地156個表達情感的詞語。 我讀到這書才真正明白到個人情感並非全然由心而發,也可能是深受地區氣候、文化、政治環境和社會意識形態等影響。 例如:「撒嬌」就是亞洲
Thumbnail
作為高敏人一名,對於不確定性的惡懼、對人際交流的過度解讀、對視線的敏感程度,我是一樣不落。作為朋友間的想太多代表,這本書由不同角度創作出的練習,實作下確實讓生活能更輕鬆。
Thumbnail
可能包含敏感內容
從小身為超敏感人,對任何細小的聲音、動作、表情⋯⋯等等,都異常地敏銳。換了環境、被蚊子咬、面對陌生人之類的,一概都是用哭來解決。 長大後做了高敏感的測驗,發現自己的分數遠高於平均,才更加了解自己。一直以來接收到的資訊都是身為高敏感族群也沒什麼不好的,反而有種藝術家的天賦與浪漫,因此有段時間還引以為
Thumbnail
這是最近看的另一本高敏人相關書藉,說實話讓我能夠更好地了解自己以及認知自己一些感覺的由來。《高敏感人天賦的鈍感練習》是更廣義地讓所有高敏人的生活都更輕鬆,而《高敏感是你的超能力!》就更專注於隱性高敏族(HSS型HSP)的困難和解決練習。
Thumbnail
有見電視劇掀開話題,我也來湊個熱鬧,從書櫃搬出來閲讀。(這書實在厚重,當真要用個「搬」字。) 其實我當初購買這書與劇集無關,倒是因爲之前閲讀胡晴舫的散文集,引用到其中一句讓我對這書產生興趣。 結果一翻開就嚇一大跳,因為這書的文句與用字都讓我非常陌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