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需要藥物介入的發燒

更新 發佈閱讀 2 分鐘

昨天乾兒子爸打電話來報平安,因為他們一家三口前一陣子都感冒了🤒️


乾兒子媽問我兒子喉嚨痛可以喝什麼?我說西瓜汁、小黃瓜汁、生蜂蜜檸檬水、生薑薑黃飲⋯⋯乾兒子秒選西瓜汁,可惜家裡沒有,就先喝了一天的小黃瓜汁,隔天就說他好了。


本來聽到小黃瓜汁還不想喝,媽媽很聰明的說可以加生蜂蜜,於是開心的配合,沒吃任何藥,一天痊癒,恢復活蹦亂跳。


這讓我想起去年疫情大爆發時,乾兒子確診。爸爸帶他去看醫生,回家時拿了超大一袋的藥。

乾兒子媽看到嚇一大跳,拍了照片給我。


我一看也傻眼,那藥跟老年人慢性病每月回診的五六種藥包一大袋的沒啥差別,心想這麼多藥吃下去,能不能消除症狀不一定,但肯定會有副作用,排毒也要排很久。


我決定大膽厚臉皮的出手干預:「這藥,別吃了吧!小孩子抵抗力好,這幾天觀察一下再說。」還好乾兒子爸媽都很相信我,願意拋開一直以來主流醫學的資訊,也放下心中的恐懼,信任天然蔬果的力量,再補充維他命C,差不多也是一天,乾兒子就退燒了。


我跟乾兒子媽回憶起去年這一段,她自己也很有感觸的說:「我們現在對於生病要怎麼處理也改觀了😉,也已經一年沒有靠藥物解決不舒服了!」中間當然還穿插了有我真好的肉麻話語,我則是對於能獲得信任,而且蔬果的療癒能量是真真切切的有效,開心自是不在話下🥳


吃藥,有時是誤以為沒有其他選擇

吃藥,很多時候也不清楚藥中成分

常常為了治療A,產生了副作用B,

吃了藥暫時解除症狀,不吃了又不時發作。


因為知道了天然蔬菜水果的療癒能量,可以非常有底氣的不怕病魔來襲。

每一次的症狀都是身體在尋求幫助,讓我們知道身體發生了問題。

而我們卻總誤以為症狀是疾病,急著想消滅它,這下就更不清楚身體到底發生了什麼事,一次二次的累積,終於積累成病。


發燒是身體正在對抗病原體的自然反應,身體必須提高溫度殺死病原體。

我們在此時應該提供作戰部隊武器(營養),才能徹底消滅傷害身體的敵人。


發燒本身不是需要馬上介入的事,這是身體自然的免疫反應之一。

很多時候,我們真的不用自己嚇死自己。

(附註:當出現以下情況,需主動為身體退燒:

當體溫超過39.5度,且加上長時間體溫没有任何下降的趨勢)

平常多吃具有療癒功能的食物,「戰時」便不用擔心身體不敵病原體的侵襲。

還是那句老話:天然的蔬菜水果、具增強抵抗力的香草、野生食物都用力的吃起來💪❗️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精靈的沙龍
110會員
145內容數
精靈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3/12/21
前一陣子的某個週六。 一天有兩場告別式, 上午的那場有中部的同事一起參與。 車程中大家聊起近況,說了誰可能因為更年期失眠熱潮紅⋯我也想起前二年我睡眠障礙的過程,還好我認真mm了,睡眠障礙什麼的離我好遠。 靈魂來到地球,才不是要體驗什麼生病的經驗,當每個人把身上大大小小的病視為理所當然
Thumbnail
2023/12/21
前一陣子的某個週六。 一天有兩場告別式, 上午的那場有中部的同事一起參與。 車程中大家聊起近況,說了誰可能因為更年期失眠熱潮紅⋯我也想起前二年我睡眠障礙的過程,還好我認真mm了,睡眠障礙什麼的離我好遠。 靈魂來到地球,才不是要體驗什麼生病的經驗,當每個人把身上大大小小的病視為理所當然
Thumbnail
2023/12/21
這世界很奇妙。 上次那位被我反問:「要不要訪問糖尿病患者,是不是每天都吃大量很甜的水果得病的?」之後,再看到我早餐都是水果後,看似鎮定又忍不住結結巴巴的問了:「你上次說會胖是因為葡萄糖遇上了油⋯油脂嗎?」 彷彿要說罪魁禍首是油這句話,都令她感到艱難。 朋友看我前一陣子常吃地瓜,因為他每
Thumbnail
2023/12/21
這世界很奇妙。 上次那位被我反問:「要不要訪問糖尿病患者,是不是每天都吃大量很甜的水果得病的?」之後,再看到我早餐都是水果後,看似鎮定又忍不住結結巴巴的問了:「你上次說會胖是因為葡萄糖遇上了油⋯油脂嗎?」 彷彿要說罪魁禍首是油這句話,都令她感到艱難。 朋友看我前一陣子常吃地瓜,因為他每
Thumbnail
2023/12/21
如果有個最常被問的問題排行榜,除了「水果那麼多糖分,身體不會怎樣嗎?」,「西芹那麼寒,真的可以嗎?」,再來最多的就是:「都吃水果蔬菜,那蛋白質怎麼補充?」 對於這些老問題,大家試過反思嗎? 也就是問題倒著問: 「大家都說水果糖分高,所以避之惟恐不及。那些糖尿病患者,都是因為「勇敢」吃了很多
Thumbnail
2023/12/21
如果有個最常被問的問題排行榜,除了「水果那麼多糖分,身體不會怎樣嗎?」,「西芹那麼寒,真的可以嗎?」,再來最多的就是:「都吃水果蔬菜,那蛋白質怎麼補充?」 對於這些老問題,大家試過反思嗎? 也就是問題倒著問: 「大家都說水果糖分高,所以避之惟恐不及。那些糖尿病患者,都是因為「勇敢」吃了很多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嶄新的台灣獨立調香師品牌Sunkronizo ,這個名稱源自希臘語「同步」的意思。讓香氛不單純只是氣味調製,更是個人風格的展現與靈魂意志延伸的一種溝通語言。 很適合接下來年底聖誕佳節送禮的試香組,以一星期中的日子來為全系列香氛產品命名, 是品牌創立後首個推出全系列概念作品...
Thumbnail
嶄新的台灣獨立調香師品牌Sunkronizo ,這個名稱源自希臘語「同步」的意思。讓香氛不單純只是氣味調製,更是個人風格的展現與靈魂意志延伸的一種溝通語言。 很適合接下來年底聖誕佳節送禮的試香組,以一星期中的日子來為全系列香氛產品命名, 是品牌創立後首個推出全系列概念作品...
Thumbnail
根據美國電影協會(MPA)主辦的「串流服務如何推動臺灣創意經濟」論壇內容,深入探討串流平臺對臺灣影視產業的影響、數據分析、政府政策建議、內容國際化策略,以及臺灣與「韓流」的差距。文章提出 awwrated 在串流生態系中的潛在角色,強調數據、策略與自信是臺灣影視產業發展的關鍵。
Thumbnail
根據美國電影協會(MPA)主辦的「串流服務如何推動臺灣創意經濟」論壇內容,深入探討串流平臺對臺灣影視產業的影響、數據分析、政府政策建議、內容國際化策略,以及臺灣與「韓流」的差距。文章提出 awwrated 在串流生態系中的潛在角色,強調數據、策略與自信是臺灣影視產業發展的關鍵。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串流平臺(VOD)如何徹底改變好萊塢和臺灣影視產業的生態。從美國電影協會(MPA)的數據報告,揭示串流服務在臺灣的驚人普及率與在地內容的消費趨勢。文章分析國際作品如何透過在地化元素開拓新市場。同時,作者也擔憂政府過度監管可能扼殺臺灣影視創新自由,以越南為鑑,呼籲以開放態度擁抱串流時代的新機遇
Thumbnail
本文探討串流平臺(VOD)如何徹底改變好萊塢和臺灣影視產業的生態。從美國電影協會(MPA)的數據報告,揭示串流服務在臺灣的驚人普及率與在地內容的消費趨勢。文章分析國際作品如何透過在地化元素開拓新市場。同時,作者也擔憂政府過度監管可能扼殺臺灣影視創新自由,以越南為鑑,呼籲以開放態度擁抱串流時代的新機遇
Thumbnail
昨天乾兒子爸打電話來報平安,因為他們一家三口前一陣子都感冒了🤒️ 乾兒子媽問我兒子喉嚨痛可以喝什麼?我說西瓜汁、小黃瓜汁、生蜂蜜檸檬水、生薑薑黃飲⋯⋯乾兒子秒選西瓜汁,可惜家裡沒有,就先喝了一天的小黃瓜汁,隔天就說他好了。 本來聽到小黃瓜汁還不想喝,媽媽很聰明的說可以加生蜂蜜,於是開心
Thumbnail
昨天乾兒子爸打電話來報平安,因為他們一家三口前一陣子都感冒了🤒️ 乾兒子媽問我兒子喉嚨痛可以喝什麼?我說西瓜汁、小黃瓜汁、生蜂蜜檸檬水、生薑薑黃飲⋯⋯乾兒子秒選西瓜汁,可惜家裡沒有,就先喝了一天的小黃瓜汁,隔天就說他好了。 本來聽到小黃瓜汁還不想喝,媽媽很聰明的說可以加生蜂蜜,於是開心
Thumbnail
看「改變生命的食物」,覺得對天然蔬果好不了解, 看「西藥是一場百年的騙局」還有「90%的藥都不能吃」這些書,又覺得跟自己的身體也很不熟,包括我們以為治病救命的藥物也是。 我們從小被灌輸「生病就要看醫生、吃藥才能消除症狀」,殊不知, *感冒*的發燒症狀,是免疫系統感受到危險,人體自動升溫,在高溫的環境
Thumbnail
看「改變生命的食物」,覺得對天然蔬果好不了解, 看「西藥是一場百年的騙局」還有「90%的藥都不能吃」這些書,又覺得跟自己的身體也很不熟,包括我們以為治病救命的藥物也是。 我們從小被灌輸「生病就要看醫生、吃藥才能消除症狀」,殊不知, *感冒*的發燒症狀,是免疫系統感受到危險,人體自動升溫,在高溫的環境
Thumbnail
每到季節轉換之際,病毒常蠢蠢欲動,若此時抵抗力下降,容易被病毒找上門,昨晚難得下著雨,老二以往精力充沛晚上總是不願早早上床,昨天洗完澡後自動的窩進棉被睡覺,睡前還跟姐姐說,很喜歡在睡覺時聽著下雨聲,像似天然的催眠曲,沒多久就入睡了。媽媽總於忙完事情,過去看一下孩子的狀況,摸了一下額頭,體溫異常高,測
Thumbnail
每到季節轉換之際,病毒常蠢蠢欲動,若此時抵抗力下降,容易被病毒找上門,昨晚難得下著雨,老二以往精力充沛晚上總是不願早早上床,昨天洗完澡後自動的窩進棉被睡覺,睡前還跟姐姐說,很喜歡在睡覺時聽著下雨聲,像似天然的催眠曲,沒多久就入睡了。媽媽總於忙完事情,過去看一下孩子的狀況,摸了一下額頭,體溫異常高,測
Thumbnail
昨天一篇在個人臉書上的小黃瓜蘋果汁,可治發燒解熱的文章,發出去不到一分鐘,不誇張,一分鐘左右,我的Line響不停,紛紛來詢問比例與做法,連處經理都來留言(亂)的很開心(?)看來這疫情亂象,的確讓人惶惶不安。 前幾日身邊有小孩確診,看著友人傳來拿到多少藥的照片,心裡著實一陣寒涼,那些藥吃進身體,在停藥
Thumbnail
昨天一篇在個人臉書上的小黃瓜蘋果汁,可治發燒解熱的文章,發出去不到一分鐘,不誇張,一分鐘左右,我的Line響不停,紛紛來詢問比例與做法,連處經理都來留言(亂)的很開心(?)看來這疫情亂象,的確讓人惶惶不安。 前幾日身邊有小孩確診,看著友人傳來拿到多少藥的照片,心裡著實一陣寒涼,那些藥吃進身體,在停藥
Thumbnail
新冠確診者初期常出現發燒和喉嚨痛症狀,明知該多喝水,但又吞嚥困難,真的很辛苦。 建議初期還是直接看西醫,解決喉嚨痛的問題,我的經驗是服藥半天後,就會舒緩,至於發燒的部分,我都是先給予家人稀釋的舒跑,配合冰枕和溫水澡,通常一天內就可退燒,不一定要吃退燒藥。 以下是我昨天的菜單:
Thumbnail
新冠確診者初期常出現發燒和喉嚨痛症狀,明知該多喝水,但又吞嚥困難,真的很辛苦。 建議初期還是直接看西醫,解決喉嚨痛的問題,我的經驗是服藥半天後,就會舒緩,至於發燒的部分,我都是先給予家人稀釋的舒跑,配合冰枕和溫水澡,通常一天內就可退燒,不一定要吃退燒藥。 以下是我昨天的菜單:
Thumbnail
中醫看病一定要先辨清自身的寒熱虛實,不然的話,你有50%的機會會錯,意思是會火上加油,小病就還好,大病就有可能病情急轉直下,特別是温病。温病要保津液,所以不可以用傷寒熱藥,用了就真的是標準的火上再澆油了。
Thumbnail
中醫看病一定要先辨清自身的寒熱虛實,不然的話,你有50%的機會會錯,意思是會火上加油,小病就還好,大病就有可能病情急轉直下,特別是温病。温病要保津液,所以不可以用傷寒熱藥,用了就真的是標準的火上再澆油了。
Thumbnail
治療感冒觀點大不同,前者偏重緩解症狀,吃後容易昏昏欲睡;後者則是讓身體動起來,加速免疫系統工作,流流汗熱退了,精神就來了 服用一些可讓身體發熱流汗的中藥,創造一個有利於免疫系統工作的環境,幫忙解除警報,協助副作用加速退散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不平靜,各國如火如荼展開
Thumbnail
治療感冒觀點大不同,前者偏重緩解症狀,吃後容易昏昏欲睡;後者則是讓身體動起來,加速免疫系統工作,流流汗熱退了,精神就來了 服用一些可讓身體發熱流汗的中藥,創造一個有利於免疫系統工作的環境,幫忙解除警報,協助副作用加速退散 2019冠狀病毒疾病(COVID-19,新冠肺炎)疫情不平靜,各國如火如荼展開
Thumbnail
  發燒是可以用中藥退掉的,根據我的經驗   醫案:小兒濕溫流感 2017年某週五晚: 小朋友碎唸有幾位同學重感冒在小教室密閉空間不戴口罩。 晚上咳了幾聲沒太去理會,書讀累了就睡了。 周六晚: 外感症狀逐漸加重,仍不以為意,發懶,想說之前的藥繼續吃,多休息就好。 周日晚: 喔喔…頭痛、眼乾、咳嗽、喉
Thumbnail
  發燒是可以用中藥退掉的,根據我的經驗   醫案:小兒濕溫流感 2017年某週五晚: 小朋友碎唸有幾位同學重感冒在小教室密閉空間不戴口罩。 晚上咳了幾聲沒太去理會,書讀累了就睡了。 周六晚: 外感症狀逐漸加重,仍不以為意,發懶,想說之前的藥繼續吃,多休息就好。 周日晚: 喔喔…頭痛、眼乾、咳嗽、喉
Thumbnail
家中寶貝生病了,是所有父母的噩夢,其實,孩子成長過程中,生病是難免的,尤其一到季節轉換、秋冬季等流感盛行的季節,更是呼吸道疾病的好發季節,不只會引發咳嗽,流鼻水,有時,還會連續發燒好幾天,怎麼樣都無法退燒時,到底該做才能有效地降低孩子反覆發燒的情況?
Thumbnail
家中寶貝生病了,是所有父母的噩夢,其實,孩子成長過程中,生病是難免的,尤其一到季節轉換、秋冬季等流感盛行的季節,更是呼吸道疾病的好發季節,不只會引發咳嗽,流鼻水,有時,還會連續發燒好幾天,怎麼樣都無法退燒時,到底該做才能有效地降低孩子反覆發燒的情況?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