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篇文章,你將會學到:
富有是心理跟生理的雙重滿足
要達到富有的條件
人生的富有依人而定
話說這篇文章是我熬夜寫出來的,想說手感正好,下筆有如神。最近入手了《人生實用商學院:富有是一種選擇》又有了新的體悟,想說趁機多寫一篇文章
這幾天在桃園療養院實習,真的只有一句話「世間甘苦人多」要如何活得快樂,幸福的定義為何?我在見習的過程中持續問著自己。現在有很多人強調物質上面的豐饒:精品包、潮鞋、跑車,但是可能自己的心靈一直處於匱乏的狀態,才需要物質來填補空虛
好啦,其實只是因為我自己買不起而已
以下要跟大家分享富有的定義,作者認為富有就是:物質面跟精神面的雙重得意,需要達到以下條件
以下文章出自:
人生實用商學院:富有是一種選擇
說平常每天都會去健身、吃水果、有充足的睡眠(有些職業可能很難啦),不過就是讓你的身體健康。
我們常常在說健康是數字前面的一,剩下的人際、金錢是後面的零,原因就是假設沒有健康的身體,就沒辦法享受人生,讓心靈富足而當你能夠做到維持健康的話,也可以讓你的醫療花費降低,這是最好的理財規劃,也就可以「避免不必要的支出」,比方說醫療險、醫藥費之類的
另外,運動的好處我也有在閱讀分享|為什麼比爾蓋茲不讓孩子使用手機?《拯救手機腦》提到,有興趣的人可以看看
能夠如何達到知行合一是人常常在追求的事情,我記得有一句話這樣說
「世界上最遠的距離,是知道跟做到」
明明知道要努力讀書,但是就是想滑手機;想要戒菸,但是就是戒不掉。
而關於要如何提高行動力,就要回歸到「目標設定上面」這點可以參考暑假計畫如何做?
夢想不要太大,我的夢想就是「過得幸福」以這個夢想去規劃我的次目標「人際關係」、「工作成就」、「健康身心」、「持續學習」這幾個方面為何要持續行動,作者說「人雖然想活得舒服,但原地踏步你只會越活越不舒服
我覺得我們活在一個非常方便的世代。原因在於以前要查資料,可能要去圖書館,但是現在只要問chatGPT就可以了。在這樣的狀態下,世界一定會越變越快,能夠持續去跟上社會的脈絡,才不會被世界淘汰
是我的學習工具就是podcast、YT、FB上面的幾個知名講師,例如人生實用商學院、下一本讀什麼、鄧惠文醫師等等
並且在這過程要每天讓自己成長一點,複利會讓你成長,變得更有能力。也可以從時間管理的問題下手,這樣可以讓複利的時間更快作者指出,來源的品質也很重要,想要學理財,就看理財的書,讓大師領進門,在有脈絡跟邏輯的框架上自然學習的快速
其實作者的原標題是「如果你賠得起,就勇於冒險」但是我自己喜歡用「嘗試」來替代。書中有講到「保本」「避險」的報酬一定是詐騙,因為儘管是所謂的ETF、0050,沒有人保證獲利
但是人生有些風險必須付,因為你不把錢放到股市,錢被通膨吃掉的風險更大。放到生活來說,假設我現在因為怕被酸「年輕人寫什麼文章」我就不寫的話,那這樣也太虧了吧
之前我在大人學podcast聽到一個說法,「所有的目標都有代價」假設你想要考前三名,有些人就是會眼紅;你想要寫部落格,有些人就挑毛病嗆你。我們坦然接受風險,但是我們在權衡利弊之下,我們還是要朝著目標前進,因為這是「必要的風險」
有句話這樣說「近朱者赤,近墨者黑」不是說要整天都非常正面思考到歇斯底里。而是我們希望交到那一種遇到事情不會抱怨太久,把時間放在解決問題的人作者指出,溝通本來就應該是愉快的,不必跟每個人都很熟,相濡以沫
彼此個性、價值觀不同,可能只是因為家庭教育、社經地位、個人經驗不同,尊重彼此,保持距離,這是最後的溫柔
話說我之前有一個朋友把我們這一群高中同學原本要出去玩的錢拿去治療她的貓咪,要他還錢還說沒看到訊息、每個人都要轉很麻煩。雖然很殘酷,但是保持距離,是我最終的決定,因為信用無價,當信用破產,感情也散了
不過其實我覺得,富有的定義依照個人而定。不過真的就是心靈跟生理都要兼備。不只有足夠的金錢,也要有健康、美好的人際關係等等。一昧追求金錢,往往只會招致滅亡跟災禍。請當個善良的人
巴菲特說評價一個人時應重點考察四項特徵: 「善良」、「正直」、「聰明」、「能幹」。 如果不具備前兩項,那後面兩項會害了你。
🥯如果財務有餘裕,歡迎以小額的麵包贊助,讓我在做好文章的路上增添更多燃料跟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