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 ≌ 譜#57|沒有人能迫使覺醒發生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空 ≌ 譜#57|沒有人能迫使覺醒發生-

-空 ≌ 譜#57|沒有人能迫使覺醒發生-

「沒有人能強迫這種認知的閃現出現,它是自動發生的,它只會自己發生。」

當以一種共時性的方式遇見阿迪亞香提,時常是這樣的,我只是帶著身體前往圖書館,又是一本早點出門、晚點出門就不會看到的書,宇宙和我的秘密遊戲是:剛剛歸還放在櫃檯的那一本。⠀⠀

抱著喜悅的心情閱讀之後,才發現他的開悟經驗多麼合乎天王星的節律啊。很多的心得和點頭如搗蒜,推薦給大家這一本書:《 真正的靜心 》,節錄單篇如下。

┄┄┄┄┄┄┄┄┄┄┄┄┄┄┄┄┄⠀⠀⠀

請再問得深一點,你是什麼?沒有人能迫使覺醒發生,縱使行星的破壞力及潛意識的牽引如此明證,也唯有你,才能醒過來讓經驗上的知曉和奇蹟發生。

➤➤〈超驗天王——真人實例的創新、醒覺和演化〉

https://pse.is/54q992

┄┄┄┄┄┄┄┄┄┄┄┄┄┄┄┄┄

〈 注意你身上那保持不變的 〉

對一些人而言,我們就是覺知本身這份認知是十分抽象的,但是對那些已經了悟到這一點的人而言,這一點也不抽象,那是他們活生生的體驗。如果它對你來說感覺很抽象,我可以建議你做一件非常簡單的事:試著去注意你身上那個在一生當中一直都在的東西,無論你的年紀多大多少。請注意在你一生當中,事物一直在改變:你的身體變了,你的頭腦變了,你的小我變了,你的信念變了,你的性格變了。所有這些在這些年來一直處於流動狀態。但是,一直以來,從你學會說話開始,你一直稱呼自己為「我」:「我是這個。我想著那個。我相信這個。我相信那個。我想這個,我想那個。」然而其他每一件事都一直在改變,持續在起變化,而你所謂的「我」一直都在。當你說「我」的時候,那和你是一個小孩子時的「我」是一樣的。外在改變了,思想改變了,身體改變了,感覺改變了,但是「我」沒有變。

在直覺層面,有一份了知一直保持不變,你每次說「我」的時候指的就是它。甚至在你尚未認出來的情況下,那早已經是你神聖的一部分了,那就是那神聖的部分,那是你最核心的本質。但是那個「我」沒有形相、沒有形狀,它的本質是覺知和靈性,因此任何人都能自己去留意,留意自己內在,看出這個「我」其實一直都在。

但是這個「我」並不是頭腦所認為的東西。靜心式自我探問讓你得以自己去發現這個「我」到底是誰、到底是什麼。我稱它為「靜心式自我探問」,是因為它是非常經驗取向的。它不是哲學性的,不是智識性的。這裡,靜心式意味著「經驗上的」。探問唯有在它是靜心、唯有當我們一種持續的、專注的、安靜的方式深觀自己的經驗時,才能發揮力量。

沒有人能強迫這種認知的閃現出現,它是自動發生的,它只會自己發生。但是,我們能做的是耕耘那塊土壤、創造出讓那份認知閃現的條件。我們可以放開心胸,迎向更深層的可能性,然後開始去探察真正的我們到底是什麼。

當我們覺醒到一己真實本性的時刻來臨時,它可能只停留短暫的片刻,也可能持續較久的時間,也可能是永久性的。無論它以何種方式來臨,都完全沒有關係。你是誰就是誰。你不可能失去你所是的,無論你的經驗為何。即使你擁有某些敞開的經驗,領悟到自己的真實本性,之後又認為自己忘記了它,你也不會失去任何東西。

因此,這份邀約永遠都安歇在更深、更深的地方,不要執著於某個洞見或經驗,不要試圖努力,也不要執著於它,只要確認知道那表面底下的實相,那永不改變的東西。偉大的二十世紀印度聖者拉瑪那.馬哈希(Ramana Maharishi )曾說:「讓要來的來,要讓要走的走,找出留下的是什麼。」靜心式自我探問就是這樣一種方法,能為你找出留下的是什麼,一直都在的是什麼。

⠀⠀⠀⠀⠀⠀

✹ 照片:2016年川藏,藏族友人帶我們去爬山。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 空 譜 》
47會員
189內容數
以月亮星體的韻律為指引,翻譯出照顧人性的當日計畫參考。來自宇宙流動向你的生活私信,讓我們一起從小事開展練習,跟著時序運行,活得更從容、更優雅。
《 空 譜 》的其他內容
2023/12/07
沒有人想要有很糟糕的感覺,因此退縮與抽離似乎十分自然,但是每一次我們從直接的經驗退縮,然後編織一個故事,就已經進入無意識了。
Thumbnail
2023/12/07
沒有人想要有很糟糕的感覺,因此退縮與抽離似乎十分自然,但是每一次我們從直接的經驗退縮,然後編織一個故事,就已經進入無意識了。
Thumbnail
2023/12/07
閱讀為學生編寫的作業文本,是一種享受。以下擷取「占星初階・行星 / 星座文法造句指南」,同學們今日在私塾共學群組也可以將教材與習作下載囉。
Thumbnail
2023/12/07
閱讀為學生編寫的作業文本,是一種享受。以下擷取「占星初階・行星 / 星座文法造句指南」,同學們今日在私塾共學群組也可以將教材與習作下載囉。
Thumbnail
2023/12/07
「 你的擔子不重,它是你的光。 」——改編聖經 The Burden Is Light
Thumbnail
2023/12/07
「 你的擔子不重,它是你的光。 」——改編聖經 The Burden Is Light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有的只是你自己。 生活是我們最好的上師,承認,接納,觀、空。 1.尋找自己 我是誰? 不是指名字、工作內容,也不是過去不幸的經歷、非凡的成就。 我們是身心靈的結合?但身體會隨時間改變。 而我們看得到自己的思想、情感、情緒嗎? 請閉上眼,什麼都不要想,感受自己的
Thumbnail
親愛的,外面沒有別人,有的只是你自己。 生活是我們最好的上師,承認,接納,觀、空。 1.尋找自己 我是誰? 不是指名字、工作內容,也不是過去不幸的經歷、非凡的成就。 我們是身心靈的結合?但身體會隨時間改變。 而我們看得到自己的思想、情感、情緒嗎? 請閉上眼,什麼都不要想,感受自己的
Thumbnail
「沒有人能強迫這種認知的閃現出現,它是自動發生的,它只會自己發生。」
Thumbnail
「沒有人能強迫這種認知的閃現出現,它是自動發生的,它只會自己發生。」
Thumbnail
寧靜和靜定並不是一種狀態,因此無法被製造或創造出來。寧靜是一種非狀態,一切的狀態都在其中生生滅滅。
Thumbnail
寧靜和靜定並不是一種狀態,因此無法被製造或創造出來。寧靜是一種非狀態,一切的狀態都在其中生生滅滅。
Thumbnail
探索內在靜謐之源:不會大聲喧鬧的要求任何關注的你 很明顯地,我們可以看到、品味、觸摸、感受、思考,所有這些都有一個原因,因為這是一種體驗,因為它存在。我的意思是,它吸引了注意力。在心靈修煉的眾多方式中,特別是冥想,我們基本上要求我們的意識不要追隨周圍的一切,只是讓思想成為思想,感覺成為感覺,感
Thumbnail
探索內在靜謐之源:不會大聲喧鬧的要求任何關注的你 很明顯地,我們可以看到、品味、觸摸、感受、思考,所有這些都有一個原因,因為這是一種體驗,因為它存在。我的意思是,它吸引了注意力。在心靈修煉的眾多方式中,特別是冥想,我們基本上要求我們的意識不要追隨周圍的一切,只是讓思想成為思想,感覺成為感覺,感
Thumbnail
超越自我:體驗真實與覺知之旅 在思維中,我們常常以為意識必須有一個實體存在,我們被條件化以相信某個意識的主體永遠存在且有意識。然而,直接觀察顯示這是一個謬誤。確實存在著意識,但那意識的主體並非一個「我」。因此,讓我們在此處停下來,因為要超越意識的邊緣需要我們具備安靜、寧靜的能力。當我們停在邊緣時,我
Thumbnail
超越自我:體驗真實與覺知之旅 在思維中,我們常常以為意識必須有一個實體存在,我們被條件化以相信某個意識的主體永遠存在且有意識。然而,直接觀察顯示這是一個謬誤。確實存在著意識,但那意識的主體並非一個「我」。因此,讓我們在此處停下來,因為要超越意識的邊緣需要我們具備安靜、寧靜的能力。當我們停在邊緣時,我
Thumbnail
「醒來:我們真的從身份認同、從我們自以為是的自己當中醒來。我們也從文化灌輸給我們的一切,以及我們所上癮的一切情緒當中醒來」~~阿迪亞香提
Thumbnail
「醒來:我們真的從身份認同、從我們自以為是的自己當中醒來。我們也從文化灌輸給我們的一切,以及我們所上癮的一切情緒當中醒來」~~阿迪亞香提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