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最近生活大半處於閉目養神的狀態,書籍影音都暫擱在ㄧ旁,簡單自己的思緒,致求內心的平和,提起更多免疫力,來減輕身子的不適。

據說身體的機構由無數細胞組成,每時每刻都有細胞生滅,這種機轉有賴大腦和情感持續不斷的重組改造並新生。也就是說自身能平和沒有壓力時,免疫系統就會使身子恢復它本自的功能,從而自我療癒。

所以每當疾患襲來時身子難受,心情越煩躁,免疫系統就越無法運行,因此當内在的聲音和内在的視野變得更為厚重,能平穩心情時,你就掌控了主導權,免疫系統在健康強大的心理的協助下,可能使之不藥而癒,或縮短用藥的時間。

而與疾病對抗的經歷,會強化自身的免疫系統,可是這過程要保持正念,強固自身的小宇宙,讓意志力來增強免疫力,所以心理健康平和比醫藥的作用為大,這也就是說疾病除服藥外心理建設也很重要。《佛遺教經》裡,釋迦牟尼佛說:「我如良醫,知病說藥,服與不服,非醫咎也。」這是說

「即使我開了上等的藥方給你,你沒有照著指示服用,我也不得辦法啊!」所以,自己要照顧自己,病是自己的朋友,除按時服人醫藥方外,佛開的解藥也要心誠受用。

 

病疾有一種反饋作用,讓我們知道身心的弱點,也停滯我們生活的步調,讓思緒得以收攝。人ㄧ生中病痛難免,以病為友,以平和增益免疫力也思考人生。如此生病中也能自我成長,活著就始終向陽,日日是好日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浩秦的沙龍
4會員
131內容數
ㄧ層不變的生活,唯有佛禪可令生生機,這與信仰無關,佛禪療心境界領航,學佛多年以禪調作息,律規中細會生活點滴,文以記述禪趣,禪以慈悲為懷,分享文章理趣,願助有緣人禪入生活,長精神意志,向生氣勃發,存而日日向好,佛禪力不可思議,世道艱苦,唯禪心可離苦得樂。恭筆入禪,閱者同享。
浩秦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5/10
母親節 這幾年母親身子的老化越發的明顯,腿腳無力、記憶退化、暈眩症加重、嚴重的失眠,衰老的徵狀加劇,令她承受痛苦、愁容滿面,ㄧ生辛勞在她身上成了疾苦。而我卻無能為力。 記憶裏那個容光煥發、精明幹練的母親,可以獨支家庭生計的媽媽,與如今的模樣相較,有著強烈的落差感,這種落差感,呈現著母愛的真實
2025/05/10
母親節 這幾年母親身子的老化越發的明顯,腿腳無力、記憶退化、暈眩症加重、嚴重的失眠,衰老的徵狀加劇,令她承受痛苦、愁容滿面,ㄧ生辛勞在她身上成了疾苦。而我卻無能為力。 記憶裏那個容光煥發、精明幹練的母親,可以獨支家庭生計的媽媽,與如今的模樣相較,有著強烈的落差感,這種落差感,呈現著母愛的真實
2025/05/06
布施之樂 今早ㄧ位蓮友傳來ㄧ則「布施最後都是在供養自己」的圖文。 閱後有感多數人在言說布施都在述及布施的方法及今生的實益。 其實布施在佛法有成就「現生樂,來生樂,究竟解脫樂」更深廣的含義。 「現生樂」呈顯布施的人間利樂,「利樂」;是離虛妄,離醜惡,離貧乏,離苦痛,而得真實,美善,豐富
2025/05/06
布施之樂 今早ㄧ位蓮友傳來ㄧ則「布施最後都是在供養自己」的圖文。 閱後有感多數人在言說布施都在述及布施的方法及今生的實益。 其實布施在佛法有成就「現生樂,來生樂,究竟解脫樂」更深廣的含義。 「現生樂」呈顯布施的人間利樂,「利樂」;是離虛妄,離醜惡,離貧乏,離苦痛,而得真實,美善,豐富
2025/04/24
在公園的樹下靜坐著,一片落葉不經意的掉落在身上,當下的「不在意」,不起染愛,不執著。但我的愛戀是天生自然的,落葉含蘊的凄美,觸發了悽心的執著。 落葉本該是“漂落之物”,它的生、它的枯,都應是自自然然、不言不語。但四月的落葉,似乎有著對春天的不捨,猶帶綠意葉片有著對春天最後的巡禮。 「人與物」
2025/04/24
在公園的樹下靜坐著,一片落葉不經意的掉落在身上,當下的「不在意」,不起染愛,不執著。但我的愛戀是天生自然的,落葉含蘊的凄美,觸發了悽心的執著。 落葉本該是“漂落之物”,它的生、它的枯,都應是自自然然、不言不語。但四月的落葉,似乎有著對春天的不捨,猶帶綠意葉片有著對春天最後的巡禮。 「人與物」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與病痛合一,而不是將自己至於病痛之外,這樣你也不會與其對抗了。由此,痛苦並會自行減弱、消散。原因很簡單:對抗會導致痛苦。如果你與自己的病痛和恐懼同在,就對『療癒』敞開了大門,那麼,療癒便是遲早的事。」
Thumbnail
「與病痛合一,而不是將自己至於病痛之外,這樣你也不會與其對抗了。由此,痛苦並會自行減弱、消散。原因很簡單:對抗會導致痛苦。如果你與自己的病痛和恐懼同在,就對『療癒』敞開了大門,那麼,療癒便是遲早的事。」
Thumbnail
你知道嗎,精神內耗,是我們的心靈在向我們求救的警訊。就像感冒一樣,身體用症狀來傳達身體受到病菌感染,免疫系統正在努力抵抗。所以,我們會希望能讓身體休息,讓免疫系統有機會清除病菌。而當精神內耗出現時,則是心靈受到了刺激與壓力,因而陷入反覆的“情緒重播”。特別是在夜深人靜時,黑暗的視野、寂
Thumbnail
你知道嗎,精神內耗,是我們的心靈在向我們求救的警訊。就像感冒一樣,身體用症狀來傳達身體受到病菌感染,免疫系統正在努力抵抗。所以,我們會希望能讓身體休息,讓免疫系統有機會清除病菌。而當精神內耗出現時,則是心靈受到了刺激與壓力,因而陷入反覆的“情緒重播”。特別是在夜深人靜時,黑暗的視野、寂
Thumbnail
人體有您想像不到的強大自癒力。 自癒力是人體與生俱來的潛能,具有巨大的神奇力量, 不會因年齡增大而消失。
Thumbnail
人體有您想像不到的強大自癒力。 自癒力是人體與生俱來的潛能,具有巨大的神奇力量, 不會因年齡增大而消失。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在修行過程中面對健康渴望的掙扎,尤其是身體氣血阻塞與心病的相互影響。作者反思內觀經驗,提出健康的意象能幫助釋放執著、妄想及緊張。通過將佛的意象融入心身,能夠在修行中維持平靜與喜悅,強調正確的心態對於身心調理的重要性。這篇文章提倡藉由認識自性是佛,來達成全然健康與自在的生活。
Thumbnail
現代人因生活忙碌,飲食、運動及作息紊亂,導致免疫力失調問題日益嚴重。本書從認識免疫系統、免疫失調的疾病、維持免疫力平衡的觀念,到日常生活指引(運動、睡眠、水分攝取)及飲食建議(均衡飲食、飲食禁忌)等面向,提供提升免疫力的方法。
Thumbnail
現代人因生活忙碌,飲食、運動及作息紊亂,導致免疫力失調問題日益嚴重。本書從認識免疫系統、免疫失調的疾病、維持免疫力平衡的觀念,到日常生活指引(運動、睡眠、水分攝取)及飲食建議(均衡飲食、飲食禁忌)等面向,提供提升免疫力的方法。
Thumbnail
經過疫情的這些年,人們對病毒的恐懼感或因隔離所帶來的疏離、孤獨感,以及眼前的世界、生活中大大小小改變所造成的不安情緒,使得越來越多人求助於身心照護,選擇慢慢的練習探索自己內在,觸碰自己的心,並正視健康源自於身心靈的和諧平衡。
Thumbnail
經過疫情的這些年,人們對病毒的恐懼感或因隔離所帶來的疏離、孤獨感,以及眼前的世界、生活中大大小小改變所造成的不安情緒,使得越來越多人求助於身心照護,選擇慢慢的練習探索自己內在,觸碰自己的心,並正視健康源自於身心靈的和諧平衡。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