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育兒故事#25|七月育兒的恐怖故事
付費限定

育兒故事#25|七月育兒的恐怖故事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長輩都說,小孩子特別容易看到大人看不見的東西,所以在農曆七月十,晚上最好不要帶孩子出門。哎呀!我總是半信半疑,這下自食惡果了吧!

不要一直跟著我啦!

有天晚上,和高中朋友聚餐,用餐結束後,順便讓孩子們在餐廳對面的公園玩耍放電。

接著我們返家時,先生先幫女兒洗澡,我等著幫她吹頭髮。

豈料,她一出浴室,就不斷邊向後看邊說:「不要一直跟著我啦!」現在是農曆七月,我越聽越毛,但一點也不想問女兒說是什麼跟著她。

此刻,女兒卻突然說:「媽媽,你要問我是什麼跟著我啦!」

我實在是不想問,但女兒一再堅持,我只好硬著頭皮問她是什麼跟著她。

結果,女兒說:「是『濕濕的水』一直跟著我啦!」

哎呀!早說嘛~


夜車上她突然大叫!

隔幾天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638 字、0 則留言,僅發佈於療癒書寫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avatar-img
胡瑋婷諮商心理師的療心空間
245會員
316內容數
邀您一同品味平凡生活裡的美好故事,傳遞與延續生命裡的愛與正向能量。聯繫方式:waiting10722@gmail.com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從女兒「在學校要吃餅乾、喝紅豆湯,還要喝水耶!」的可愛回應出發,反思生命中感到疲累的時刻,並體悟到擁有才能付出,才能感到疲累,這份疲累背後,或許正藏著他人的羨慕。
父母透過「故事隱喻」的方式,來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以及如何運用隱喻來誘導孩子更好的行為。
那天,我和女兒僵持了一個多小時,用盡了各種辦法,她都不肯吃藥。後來,正當我打算放棄時,我發現她是想吃藥的,只是沒有吃藥的勇氣,所以我就......
從女兒「在學校要吃餅乾、喝紅豆湯,還要喝水耶!」的可愛回應出發,反思生命中感到疲累的時刻,並體悟到擁有才能付出,才能感到疲累,這份疲累背後,或許正藏著他人的羨慕。
父母透過「故事隱喻」的方式,來提升孩子的理解能力,以及如何運用隱喻來誘導孩子更好的行為。
那天,我和女兒僵持了一個多小時,用盡了各種辦法,她都不肯吃藥。後來,正當我打算放棄時,我發現她是想吃藥的,只是沒有吃藥的勇氣,所以我就......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
教養孩子這條路並不容易,這條路上我們可能會跌倒,可能會犯錯,可能會哭泣,可能會不小心傷了人,也可能讓自己受了傷。每個父母都是當了父母之後,才學會如何為人父為人母,都是一路摸索著學習著,一路跌跌撞撞走過來的,在錯誤中學習成長,在別人的故事中看見自己,也從孩子身上,重新學會如何愛。
今天要談的主題主要是從育兒經驗所發想,也是專家在親子教養上提到面對孩子一些行為的時候,我們盡可能不要過度反應,為什麼呢? 當我們強調積極回應孩子的需求有助於建立孩子的安全感與愛的感受之餘,有時候過度反應反而會造成反效果,我們盡可能察覺自己的這些行為並且予以修正。 孩子遭遇挫折時,請保持冷靜
當爸媽最怕小孩在不順他意時,就開始大哭大鬧,哭聲勘比孟姜女哭倒長城那樣淒慘,我覺得有過之而不及,平時小孩是住在爺爺、奶奶家,小時候就因為愛關門,只要爺爺或奶奶出門,他一定要關門,如果沒有讓他關門就會大哭大鬧,要重複再來一次。 一、2-4歲秩序敏感高峰期 1、提供選擇,但如果錯過後就只能等下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