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年的心酸(上)

更新於 2023/08/25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對於一個普通人來說,成為天才或許是夢寐以求的事情但對於文勤來說,可能不是⋯⋯

文勤是個天才,才九歲就考上了清華,這本是一件光宗耀祖的事,但他卻不以此為榮⋯⋯

他沒有朋友,只有把他當作賺錢工具的父母,逼他參加比賽,表面風光,內心卻根本承受不住這種壓力,沒人理會他的感受,也沒人願意關心他。

讀大學時,他經常被欺凌,老師也不管他,他一直很委屈:我到底做錯了什麼?為什麼我在萬人之上,卻一點也不感覺快樂呢?


未完待續⋯⋯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從《翻滾吧阿信》、《看見台灣》、《總舖師》到《返校》,再到《咒》與《流麻溝十五號》,從行銷發行開始,與本土影視同舟共濟,逐漸掌握資源參與製作,整合台灣影視上下游能力的同時,見證電影產業在現代消費娛樂爆炸與後疫情時代的變化。這,是牽猴子的十二年。
    Thumbnail
        失憶是許多作者喜歡運用的一個橋段,像之前讀過的小說「別相信任何人」或電影「二見鍾情」等,男女主角分別因意外而失去記憶,必須在現實生活中,彷彿瞎子摸像般,慢慢地摸索、適應,直到記憶回復那天才真相大白,
     我們一直討論的教育改革,都只是皮毛之論,歸就最多的是教育改革,十二年國民教育為什麼改的這麼失敗?釜底抽薪的說來話很長,現階段沒有人把實話說出來,說出實話來的已經見光死了。  
    Thumbnail
    <p>范婷雅,特技表演工作者,舞台上的獨當一面是十二年淚水與汗水的累積。「雖然會很辛苦,但如果喜歡了、陷入了,那就只能更努力的讓自己變強。」對於能努力不懈十二年的婷雅來說,沒有什麼困難是能讓她畏懼的。</p>
    Thumbnail
    終於有空寫教育的,社會企業那個因為選舉太忙沒空整理,改天再說。為何說十二年國教的殘局呢?講到這筆者就很火大,因為現在的十二年國教根本就是馬英九上次選總統時亂開的支票,硬體軟體一應俱缺的情況下蠻幹,所以問題重重到讓人頭在燒。
    Thumbnail
    這篇是最後一篇,與其說解釋了問題,不如說會提出更多問題。在談論最後一個問題,教育是哪一種產業之前,筆者要對上一篇做點補充。
    Thumbnail
    第一篇已經提到,要解決多元入學方案造成家長的不適應,以及我們文化上很難去除的排序心態,方法其實不多。最直接又有效的辦法,就是公布所有高中職的入學成績與大學錄取結果,因為就目前來說,台灣家長與學生真正關心的還是大學。
    Thumbnail
    前兩篇已經提到,短期間有幾個問題要解決,第一是考試與錄取資訊的公開化,第二是學區的重劃。資訊公開化並沒有問題,聯考時代就已經可以查到每間學校的最低錄取標準,我們現在要照樣做,只是願不願意而已,若有個資問題,則由教育局方面根據錄取資訊,公布該校最高到最低的錄取分數,就不會有洩露問題。
    Thumbnail
    問題並不出在制度,出在我們對制度的理解本身是錯的,更大的錯誤在於絕大部分的人,都是站在自己經驗之上為出發點看事情,更糟糕的是,大多沒發現自己的經驗不能代表「教育」。沒錯,經驗很重要,但這經驗必須建築在理論上,理論是千百年來無數教育家,一磚一瓦蓋起來的,不是突然被發明出的玩意。
    Thumbnail
    前三篇把短期可以解決的問題列出,邏輯上來說是這樣的,因為現階段有缺陷,所以在既有的架構下,調整學區以及入學方案,使其符合就近入學等理念,同時資訊透明化,讓家長有足夠資訊選擇學校。
    Thumbnail
    *合作聲明與警語: 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稿。 證券服務係由國泰世華銀行辦理共同行銷證券經紀開戶業務,定期定額(股)服務由國泰綜合證券提供。   剛出社會的時候,很常在各種 Podcast 或 YouTube 甚至是在朋友間聊天,都會聽到各種市場動態、理財話題,像是:聯準會降息或是近期哪些科
    Thumbnail
    從《翻滾吧阿信》、《看見台灣》、《總舖師》到《返校》,再到《咒》與《流麻溝十五號》,從行銷發行開始,與本土影視同舟共濟,逐漸掌握資源參與製作,整合台灣影視上下游能力的同時,見證電影產業在現代消費娛樂爆炸與後疫情時代的變化。這,是牽猴子的十二年。
    Thumbnail
        失憶是許多作者喜歡運用的一個橋段,像之前讀過的小說「別相信任何人」或電影「二見鍾情」等,男女主角分別因意外而失去記憶,必須在現實生活中,彷彿瞎子摸像般,慢慢地摸索、適應,直到記憶回復那天才真相大白,
     我們一直討論的教育改革,都只是皮毛之論,歸就最多的是教育改革,十二年國民教育為什麼改的這麼失敗?釜底抽薪的說來話很長,現階段沒有人把實話說出來,說出實話來的已經見光死了。  
    Thumbnail
    <p>范婷雅,特技表演工作者,舞台上的獨當一面是十二年淚水與汗水的累積。「雖然會很辛苦,但如果喜歡了、陷入了,那就只能更努力的讓自己變強。」對於能努力不懈十二年的婷雅來說,沒有什麼困難是能讓她畏懼的。</p>
    Thumbnail
    終於有空寫教育的,社會企業那個因為選舉太忙沒空整理,改天再說。為何說十二年國教的殘局呢?講到這筆者就很火大,因為現在的十二年國教根本就是馬英九上次選總統時亂開的支票,硬體軟體一應俱缺的情況下蠻幹,所以問題重重到讓人頭在燒。
    Thumbnail
    這篇是最後一篇,與其說解釋了問題,不如說會提出更多問題。在談論最後一個問題,教育是哪一種產業之前,筆者要對上一篇做點補充。
    Thumbnail
    第一篇已經提到,要解決多元入學方案造成家長的不適應,以及我們文化上很難去除的排序心態,方法其實不多。最直接又有效的辦法,就是公布所有高中職的入學成績與大學錄取結果,因為就目前來說,台灣家長與學生真正關心的還是大學。
    Thumbnail
    前兩篇已經提到,短期間有幾個問題要解決,第一是考試與錄取資訊的公開化,第二是學區的重劃。資訊公開化並沒有問題,聯考時代就已經可以查到每間學校的最低錄取標準,我們現在要照樣做,只是願不願意而已,若有個資問題,則由教育局方面根據錄取資訊,公布該校最高到最低的錄取分數,就不會有洩露問題。
    Thumbnail
    問題並不出在制度,出在我們對制度的理解本身是錯的,更大的錯誤在於絕大部分的人,都是站在自己經驗之上為出發點看事情,更糟糕的是,大多沒發現自己的經驗不能代表「教育」。沒錯,經驗很重要,但這經驗必須建築在理論上,理論是千百年來無數教育家,一磚一瓦蓋起來的,不是突然被發明出的玩意。
    Thumbnail
    前三篇把短期可以解決的問題列出,邏輯上來說是這樣的,因為現階段有缺陷,所以在既有的架構下,調整學區以及入學方案,使其符合就近入學等理念,同時資訊透明化,讓家長有足夠資訊選擇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