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霧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Lianggg999

Lianggg999

我大約是在30歲上下,才慢慢的開始接受並稍微喜歡現在的自己,那份清楚常常會讓我不想再回想起以前,甚至會想把過去丟棄,而且時不時會出現如果能重新再來一次該有多好的感受。

大約也是到了這個年紀,突然發現留在身邊的人愈來愈少,以前建立的連結,因為忙著處理自己內在的焦慮,而漸漸疏於互動,然後我就突然發現自己沒朋友了。

我老覺得自己就是一個腦子一直泡在一團迷霧裡的人,總是在幫自己搜尋人生出口的那道光,耗了很多精力在找尋生命中那股虛無飄渺的悸動,花了很多力氣讓生活不致失序,活得像個“正常人”大約是我這輩子都得努力控制好的事,也許到我死亡那天大概都還找不到那道光?

好吧,我應該不要一直這樣子唱衰自己才對。

avatar-img
1會員
13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Lianggg 的其他內容
內在因爲有了衝突, 才會重新思考自己在社會中的排序與位置, 我該站在什麼地方,該用什麼角度來面對?
我們常常會誤會一些狀況,以為有負面的感受=愛抱怨=不受歡迎,社交活躍=受人矚目=沒有被群體排拒在外,但其實上述因素都是沒有正相關的
憤怒轉化指引-內在提示。 最近的你內心是否常會升起一股無名憤怒,卻不知如何轉化?
你有沒有曾經有過,腦袋想著今天要完成什麼,身體卻不聽使喚的經驗?這件事從跑步上就能體會,你會了解到身體的一個限度,這時不是頭腦告訴身體我要辦到,你就會得到相對應的結果
剛好就是在一年前,台灣疫情開始爆發時,正是我人生步入30歲之後的第一次大低潮,我幫它取了一個名字「微中年危機」。症狀的開始是身體發了一次尋麻疹,之後我的生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黑暗中。
每當遇到有所糾結,不知道該如何選擇的狀況,通常我們都會選擇視而不見或是晚點再處理,然而這些疑慮並不會隨著逃避而消失,它只會像是你內心的壁蟲一樣,愈長愈多。
內在因爲有了衝突, 才會重新思考自己在社會中的排序與位置, 我該站在什麼地方,該用什麼角度來面對?
我們常常會誤會一些狀況,以為有負面的感受=愛抱怨=不受歡迎,社交活躍=受人矚目=沒有被群體排拒在外,但其實上述因素都是沒有正相關的
憤怒轉化指引-內在提示。 最近的你內心是否常會升起一股無名憤怒,卻不知如何轉化?
你有沒有曾經有過,腦袋想著今天要完成什麼,身體卻不聽使喚的經驗?這件事從跑步上就能體會,你會了解到身體的一個限度,這時不是頭腦告訴身體我要辦到,你就會得到相對應的結果
剛好就是在一年前,台灣疫情開始爆發時,正是我人生步入30歲之後的第一次大低潮,我幫它取了一個名字「微中年危機」。症狀的開始是身體發了一次尋麻疹,之後我的生活陷入了前所未有的黑暗中。
每當遇到有所糾結,不知道該如何選擇的狀況,通常我們都會選擇視而不見或是晚點再處理,然而這些疑慮並不會隨著逃避而消失,它只會像是你內心的壁蟲一樣,愈長愈多。
本篇參與的主題活動
家人將車子緩緩開進台中的光復新村,早晨綿柔的微光從車道兩旁的綠樹隙縫間,輕輕灑落,在老眷村的紅磚牆上印下細細碎碎的影子。繞了一圈找好停車位後,我們合力將裝箱的嬰兒鞋、手作包和各式的布雜貨搬到指定的攤位上,鋪上藍白相間的桌巾,將陽傘展開固定好⋯⋯
記得第一次見到陰陽海這個奇景時,就想著以後要幫他畫個小故事。後來參加了台灣漫畫基地的活動,有了個契機創作這個極短篇。 盛產黃金的城市已不若過往繁華,但連綿的金色海浪仍訴說著地底依然埋藏的寶藏。
  前陣子因為看台灣的嘻哈比賽節目,裡面有一位選手寫了一首關於茶室文化的歌。   這項文化猶如人心在光明以外的黑暗,那些孤獨、慾望被隱藏或難以訴說的一面,在此聚集、顯化,漸漸的成為黑暗中的燭火,看似微不足道,卻燃起了一部分人們再次感受到活著的溫暖。
這次方格子徵文主題「Hi Taiwan X 方格插畫家點點名」讓我想起臺灣很多名勝古蹟、特有的自然風貌,但最後我仍選擇離我生活最貼近的捷運為主題,因為這樣的文化,不再僅是遙遠而追念,而是共同依賴著、創造著的進行式,提醒著我們通常身在其中而不自覺,也不要忘記珍惜。
  稠密的都市中,我曾找不到一個狹小的隙縫投放心情。假定,將滿溢的惆悵壓縮為言語,亦不見得能換得相等的共感,為防止這種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加深心理的疼痛,明哲保身的我選擇憋著整瓶苦水。比如,這份失戀的痛楚。
台啤是台灣生產的,應該能代表台灣吧??還有就是台灣的火鍋店可能跟超商的數量一樣,在全球名列前茅,這表示台灣人一定很愛吃火鍋!! 火鍋文化在華人文化圈好像也不禁相同,這又得從小時候開始說起了,我們家其實沒有吃火鍋的
家人將車子緩緩開進台中的光復新村,早晨綿柔的微光從車道兩旁的綠樹隙縫間,輕輕灑落,在老眷村的紅磚牆上印下細細碎碎的影子。繞了一圈找好停車位後,我們合力將裝箱的嬰兒鞋、手作包和各式的布雜貨搬到指定的攤位上,鋪上藍白相間的桌巾,將陽傘展開固定好⋯⋯
記得第一次見到陰陽海這個奇景時,就想著以後要幫他畫個小故事。後來參加了台灣漫畫基地的活動,有了個契機創作這個極短篇。 盛產黃金的城市已不若過往繁華,但連綿的金色海浪仍訴說著地底依然埋藏的寶藏。
  前陣子因為看台灣的嘻哈比賽節目,裡面有一位選手寫了一首關於茶室文化的歌。   這項文化猶如人心在光明以外的黑暗,那些孤獨、慾望被隱藏或難以訴說的一面,在此聚集、顯化,漸漸的成為黑暗中的燭火,看似微不足道,卻燃起了一部分人們再次感受到活著的溫暖。
這次方格子徵文主題「Hi Taiwan X 方格插畫家點點名」讓我想起臺灣很多名勝古蹟、特有的自然風貌,但最後我仍選擇離我生活最貼近的捷運為主題,因為這樣的文化,不再僅是遙遠而追念,而是共同依賴著、創造著的進行式,提醒著我們通常身在其中而不自覺,也不要忘記珍惜。
  稠密的都市中,我曾找不到一個狹小的隙縫投放心情。假定,將滿溢的惆悵壓縮為言語,亦不見得能換得相等的共感,為防止這種人與人之間的隔閡加深心理的疼痛,明哲保身的我選擇憋著整瓶苦水。比如,這份失戀的痛楚。
台啤是台灣生產的,應該能代表台灣吧??還有就是台灣的火鍋店可能跟超商的數量一樣,在全球名列前茅,這表示台灣人一定很愛吃火鍋!! 火鍋文化在華人文化圈好像也不禁相同,這又得從小時候開始說起了,我們家其實沒有吃火鍋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2023年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與挫折,我逐漸學會放下負面情緒並重新梳理自我。在這段自我發現的旅程中,我開始反思自己的選擇和人生的意義,最終邁向成為我想要的自己。這段經歷雖然艱辛,但卻也讓我發現了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性,並在過程中遇見愛與希望。
其實我在認知功能下降、社交退縮以前大概在國一時曾經很沉迷各種講外星人的文章,還有什麼地心人,我還想說地下有一個美好的世界我可以去那邊生活。現在回想起來那就是一個我開始想逃避這個社會的一個心情吧,到後來國三就突然執著一件跟家人的事情而嚴重失眠,到現在沒好過,也社交退縮,成了繭居族,認知功能則是下降,雖
Thumbnail
充滿謊言的天下,真實能夠買單多少份量;普世追捧著另一個國度不朽的樣貌,平庸要如何不隨波逐流等著被比價;焦慮虛海之中各種泛泛的確幸,被稀釋的勇氣要如何認清一切面對自己。
我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自己這樣,常常覺得在人群中的時候也可以真心的很快樂、很開心。但隨著年紀的增長,心裡總有一塊地方既清淨有富足。同時也知道知己難尋,那個地方幾乎沒有人可以進的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將可以進去的人視為可以成為親密關係的人。後來才發現「親密關係」沒想得那樣簡單,在逐漸靠近彼此時,我們都
Thumbnail
似乎看懂了自己為何一直在關係裡內粍。也明白所有外在的呈現,皆來自於自己的內心及作不作為。雖然不能肯定是否能就此擺脫,但是有認知到這是自己該面對的課題。 對於未來依舊充滿未知,這樣的心情就如同走在迷霧般,也唯有靠自己撥開層層的迷霧才能有獲得清明的一天。 過去的自己太過於感性,因為把生活的重心放錯地
尋找自己的路途,有時候會彷彿走入一片迷霧,不知該何往而行。“人生是一段孤獨的旅程。”這條路上,我們都可能迷失方向,甚至弄丟自己。
三十歲之前,我活的很隨俗,大家怎麼過,我就怎麼做。雖然左右逢源,無事不順,但是每天我都覺得自己很噁心!早上一起床,就開始厭惡自己,一直到下班後,才稍稍心靈平靜。那時的我,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厭世吧!不是那種厭世,一定會被動來的,我不會主動去做!然後開始站在很多事情的對立面,不再是永遠受歡迎的人,但是我開
Thumbnail
於是我,又解開了自己人生中,一件本來令自己焦慮不已的事!而這,大概就是中年的現象之一吧!不是釋懷,不是放下,而是某種懂得的透徹!做自己,當然好!但問題是,人得想通「自己」是什麼模樣!而不只是起身對抗!
四十的時候,不覺得自己中年了。 不惑的能力似懂非懂的增加,但是就是那樣。 也沒什麼特別啊~(當時的我這樣想) 一天天過去了,每天除了工作,就是想著當時單身的自己,老年生活要怎麼安排? 四十一的時候,遇到了像神通一般的戀情,說了沒人理解、自己也無法理解的那種狀況, 什麼是不是前世認識啦?為什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2023年面對人生的各種挑戰與挫折,我逐漸學會放下負面情緒並重新梳理自我。在這段自我發現的旅程中,我開始反思自己的選擇和人生的意義,最終邁向成為我想要的自己。這段經歷雖然艱辛,但卻也讓我發現了另一種生活的可能性,並在過程中遇見愛與希望。
其實我在認知功能下降、社交退縮以前大概在國一時曾經很沉迷各種講外星人的文章,還有什麼地心人,我還想說地下有一個美好的世界我可以去那邊生活。現在回想起來那就是一個我開始想逃避這個社會的一個心情吧,到後來國三就突然執著一件跟家人的事情而嚴重失眠,到現在沒好過,也社交退縮,成了繭居族,認知功能則是下降,雖
Thumbnail
充滿謊言的天下,真實能夠買單多少份量;普世追捧著另一個國度不朽的樣貌,平庸要如何不隨波逐流等著被比價;焦慮虛海之中各種泛泛的確幸,被稀釋的勇氣要如何認清一切面對自己。
我不知道是不是只有我自己這樣,常常覺得在人群中的時候也可以真心的很快樂、很開心。但隨著年紀的增長,心裡總有一塊地方既清淨有富足。同時也知道知己難尋,那個地方幾乎沒有人可以進的去。很長的一段時間裡,我將可以進去的人視為可以成為親密關係的人。後來才發現「親密關係」沒想得那樣簡單,在逐漸靠近彼此時,我們都
Thumbnail
似乎看懂了自己為何一直在關係裡內粍。也明白所有外在的呈現,皆來自於自己的內心及作不作為。雖然不能肯定是否能就此擺脫,但是有認知到這是自己該面對的課題。 對於未來依舊充滿未知,這樣的心情就如同走在迷霧般,也唯有靠自己撥開層層的迷霧才能有獲得清明的一天。 過去的自己太過於感性,因為把生活的重心放錯地
尋找自己的路途,有時候會彷彿走入一片迷霧,不知該何往而行。“人生是一段孤獨的旅程。”這條路上,我們都可能迷失方向,甚至弄丟自己。
三十歲之前,我活的很隨俗,大家怎麼過,我就怎麼做。雖然左右逢源,無事不順,但是每天我都覺得自己很噁心!早上一起床,就開始厭惡自己,一直到下班後,才稍稍心靈平靜。那時的我,某種程度上可以說厭世吧!不是那種厭世,一定會被動來的,我不會主動去做!然後開始站在很多事情的對立面,不再是永遠受歡迎的人,但是我開
Thumbnail
於是我,又解開了自己人生中,一件本來令自己焦慮不已的事!而這,大概就是中年的現象之一吧!不是釋懷,不是放下,而是某種懂得的透徹!做自己,當然好!但問題是,人得想通「自己」是什麼模樣!而不只是起身對抗!
四十的時候,不覺得自己中年了。 不惑的能力似懂非懂的增加,但是就是那樣。 也沒什麼特別啊~(當時的我這樣想) 一天天過去了,每天除了工作,就是想著當時單身的自己,老年生活要怎麼安排? 四十一的時候,遇到了像神通一般的戀情,說了沒人理解、自己也無法理解的那種狀況, 什麼是不是前世認識啦?為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