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教養遇上脆弱時刻,該怎麼辦呢?】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之前有伙伴提問:如果家長很疲憊的話,還有哪些方式可以在生活中實踐正向教養呢?


這真的是很多職場爸媽都會面臨到的困境。很多時候回到家就已經累翻了,很難進行「理想的對話」。


我自己有時候也會處於同樣的低潮。工作忙的時候,一回到家就累倒在沙發上,也提不太起勁說話、很容易暴躁起來⋯


經過多次經驗累積,我發現和孩子們與另一半坦承自己目前的狀態很重要,明白地告訴他們「我現在處於能量很低的狀態,需要支援」。我能給孩子們一個溫暖的擁抱來表達我的愛,但是請他們給我一點時間恢復。


在家人的理解下,洗個澡或到自己的「積極暫停區」補充能量都是我用過不錯的方法。


有時雖已轉化心情,但身體仍疲倦,就選擇臥在沙發上聆聽孩子。孩子們說、我負責仔細聽。沒有3C、人在心在的陪伴,也不失為一種好方法哦!


(如果您也有其他不錯的妙招,歡迎在下方留言和我分享哦!)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寶妞麻&書僮麻的沙龍
10會員
83內容數
2025/04/17
在家有兩寶以上的家庭中,最令人頭痛的教養問題之一莫過於是「手足爭吵」。相信不少父母在連假的時候充當了許多回調解員的角色吧。
2025/04/17
在家有兩寶以上的家庭中,最令人頭痛的教養問題之一莫過於是「手足爭吵」。相信不少父母在連假的時候充當了許多回調解員的角色吧。
2025/04/16
《教養,從改變說話口氣開始》 書中舉了三十一個常見、但其實不建議說的家長用語為例,除了為讀者說明最好不要用的原因,還提供建議說法。
2025/04/16
《教養,從改變說話口氣開始》 書中舉了三十一個常見、但其實不建議說的家長用語為例,除了為讀者說明最好不要用的原因,還提供建議說法。
2025/04/15
今天搭捷運時看到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件。 走在樓梯上的我聽到前方傳來一聲驚呼,原來是前方一位手提紙袋的男子,他的飲料杯從紙袋中掉落,飲料因此灑了一地。 你猜後續怎麼樣了呢?
2025/04/15
今天搭捷運時看到一個令人印象深刻的事件。 走在樓梯上的我聽到前方傳來一聲驚呼,原來是前方一位手提紙袋的男子,他的飲料杯從紙袋中掉落,飲料因此灑了一地。 你猜後續怎麼樣了呢?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疲憊的時候,還能在生活中實踐正向教養嗎?
Thumbnail
疲憊的時候,還能在生活中實踐正向教養嗎?
Thumbnail
去接女兒補習下課,女兒臭著一張臉上車。 「怎麼了?」「我很累。」語氣充滿煩躁。 「上課很累啊?」「上課三個小時不累嗎!?」她反問我,口氣不是很好,好像我欠她錢。 嗯~有感覺她的疲累而且想睡覺,血條大概只剩三格。 當媽的評估,現在不是糾正她說話語氣的時候,少說話為溝通上策,免得青少年暴走。
Thumbnail
去接女兒補習下課,女兒臭著一張臉上車。 「怎麼了?」「我很累。」語氣充滿煩躁。 「上課很累啊?」「上課三個小時不累嗎!?」她反問我,口氣不是很好,好像我欠她錢。 嗯~有感覺她的疲累而且想睡覺,血條大概只剩三格。 當媽的評估,現在不是糾正她說話語氣的時候,少說話為溝通上策,免得青少年暴走。
Thumbnail
但,要時時保持正向情緒思考,每時每刻都覺察到自己的狀態並改變它。這超難的!! 舉禮拜六日為例好了,大部分有小孩的家長,也許會覺得休假其實就是不用早起的混亂。與小孩相處的時間變長了,兄弟姊妹吵架的機會變多了,一邊整理平日無法處理的雜務,一邊面對小孩的吵鬧聲(這時候要注意到小孩有多可愛太難了~攤手~),
Thumbnail
但,要時時保持正向情緒思考,每時每刻都覺察到自己的狀態並改變它。這超難的!! 舉禮拜六日為例好了,大部分有小孩的家長,也許會覺得休假其實就是不用早起的混亂。與小孩相處的時間變長了,兄弟姊妹吵架的機會變多了,一邊整理平日無法處理的雜務,一邊面對小孩的吵鬧聲(這時候要注意到小孩有多可愛太難了~攤手~),
Thumbnail
家,是父母與孩子們的喘息居所.它應該用什麼樣子而存在?!白天上班的或上課的,整日下來,有哪位是放鬆的?如為維持親子良好互的互動?讓家庭的溫暖持續;這是做父母們最燒腦的事情吧! 每每孩子們下課,就是轉場安親補習,常接受到孩子們的訊息:爸爸媽媽,我們可以暫停嗎? 整日工作忙碌,勞動及過渡用腦的父母,回家
Thumbnail
家,是父母與孩子們的喘息居所.它應該用什麼樣子而存在?!白天上班的或上課的,整日下來,有哪位是放鬆的?如為維持親子良好互的互動?讓家庭的溫暖持續;這是做父母們最燒腦的事情吧! 每每孩子們下課,就是轉場安親補習,常接受到孩子們的訊息:爸爸媽媽,我們可以暫停嗎? 整日工作忙碌,勞動及過渡用腦的父母,回家
Thumbnail
從前兩週政府因為疫情嚴峻而宣布要學校停課,家長不僅要跟著孩子學習線上課程的操作、打理孩子的三餐、安排親戚照顧、緊盯孩子的功課,重點是自己還要上班,真的是有苦說不盡! 家長們,真的真的辛苦了!
Thumbnail
從前兩週政府因為疫情嚴峻而宣布要學校停課,家長不僅要跟著孩子學習線上課程的操作、打理孩子的三餐、安排親戚照顧、緊盯孩子的功課,重點是自己還要上班,真的是有苦說不盡! 家長們,真的真的辛苦了!
Thumbnail
父母或是孩子呢? 誰比較有能力做情緒海綿,吸收負能量呢? 疫情在家上班,孩子在家上學, 紛紛亂亂,一天一天的過去, 期盼快點結束,又感到遙遙無期 大家最近的生活真是心苦了, 不只是體力上的勞累, 心中的焦慮和繁雜, 很容易因為一些小事而發脾氣,  特別是小孩子有時會很鬧, 父母會真的會很生氣, 包容
Thumbnail
父母或是孩子呢? 誰比較有能力做情緒海綿,吸收負能量呢? 疫情在家上班,孩子在家上學, 紛紛亂亂,一天一天的過去, 期盼快點結束,又感到遙遙無期 大家最近的生活真是心苦了, 不只是體力上的勞累, 心中的焦慮和繁雜, 很容易因為一些小事而發脾氣,  特別是小孩子有時會很鬧, 父母會真的會很生氣, 包容
Thumbnail
各位爸媽都好嗎?已經麻痺到自我放棄、還是已經得心應手的進入超我的境界呢?因著防疫的關係,大家幾乎都無預警的突然進入在家工作、孩子停課、無法外食、避免出門的情況;這一切真的來的又急又快,著實讓大家來不及有心理預備,就直接實際演練了。
Thumbnail
各位爸媽都好嗎?已經麻痺到自我放棄、還是已經得心應手的進入超我的境界呢?因著防疫的關係,大家幾乎都無預警的突然進入在家工作、孩子停課、無法外食、避免出門的情況;這一切真的來的又急又快,著實讓大家來不及有心理預備,就直接實際演練了。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