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馬龍宿古道巡禮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晨曦中的馬龍宿

晨曦中的馬龍宿

2023/08/01-02
有人說「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我改寫這句話為「行萬里路需讀萬卷書」。旅遊,的確是需要做功課的。事前作功課是最值得效法的,我是屬於回家之後才做功課的,一方面是疏懶,一方面是對於沒有去過的地點,我怎麼讀怎麼資料都進不到腦中(合理的藉口)。這樣的習慣有好處也有缺點,好處是每到一個新地點都覺得是新奇的,而且往往有意料之外的發現;缺點是有可能會漏掉一些重要的景點以及一路對自己的無知感到慚愧。這樣的慚愧在訪馬龍宿時尤其強烈。

我過去曾遊過日本四次,去的都是知名的大景點,因此大致能預期到將看到的景色,而在去馬龍宿的途中,雖然領隊在遊覽車上對景點的歷史背景預作介紹,馬龍宿對於我仍然是一個無意義的名詞。但是當我在當天傍晚和第二天清晨走了兩趟馬龍宿古街道之後,我立馬自覺到我對於日本歷史、文學背景知識的極度缺乏。回到台灣之後補做了一些功課,才能寫出這篇旅遊雜憶。

我在前面一篇「木曾福島清晨古道漫遊」曾經提到「中山道」,這條古道的起點為東京的日本橋,終點為京都的三條大橋,全長530公里,共有69個宿場,宿場是為了南來北往的旅人休息而設置的。馬龍宿是第43號宿場,與第42號宿場「妻龍宿」是中山道的「木曾路」的11個宿場中保存最好的兩個宿場。網路資料中提到中山道也稱「姬街道」,這是因為在江戶時代,天皇家為了維繫與德川家的關係,多次將公主嫁至德川家,而這些公主從京都到東京皆是走中山道,這樣的連結讓人對於這條道路上的宿場有更多的遐想。

馬龍宿是一條不是太長的古街道,如果快步走過,可能不用半小時,但是這樣一條街,只要走過,就很難忘懷。這條街是日本富裕時代下的產物,日本文化的精緻、優美都反應在過去這條商旅的建築中。這樣短短一條街,為什麼會這麼讓人難忘呢?會讓我即使在傍晚和清晨細細的來回走了兩趟之後還想著來日再訪呢?我想著是有以下原因:

極美且完整的建築群
馬籠宿的建築保留了古老江戶風格,雖然這些建築並非當時所流傳下來的建物,因為在1895年及1915年的兩次大火中,所有的歷史建築全部都被燒毀,據稱除了中央石造階梯與「枡形」的隘口之外,其餘都是復原後的建築。其復原的設計與計畫大概還要看更多的資料才能得知,不過顯然是非常成功的,整條街建築的一致性,植栽也與建物完美搭配,自然景觀與人為景觀相得益彰,讓視覺完全不存在有違和的雜物,相機鏡頭不論停留在哪一個點,都是一幅完美的畫作。


蜿蜒曲折的行走動線
有作者於部落格中這樣貼切的觀察:「越往高處爬,記得回頭看看身後的風景,每一次回頭都能看到不同樣貌的馬籠宿美景。」。這樣急行不到半個鐘頭就可走完的街道之所以可以慢行兩個鐘頭也不厭倦,除了處處有讓人驚喜的細節設計之外,街道的蜿蜒曲折也是原因之一(讓我聯想到九份之美)。由於街道是有坡度的,所以每步行幾步,再回頭望的景便有變化,而每一個彎曲又有不同的視野。前面提到「枡形」,而是「枡形」正是馬龍宿街道蜿蜒曲折的原因,這是為了防止敵入入侵而設計的「角」,因此道路刻意設計彎彎曲曲,以防止敵人看遍全驛站。這樣的設計讓今天的馬龍宿更添趣味。當然,這樣的趣味還要配合完全沒有車行的「乾淨」。這條街道規定不得有車行,完全不受干擾的行走空間讓旅人可以靜靜的讓視覺停格在不同視角的美景中。

與著名文學家的連結
除了交通上的重要性之外,它也是日本著名的小說家/詩人「島崎藤村」(1872-1943)的出生地。馬龍宿有一間建築是島崎藤村紀念館。我對日本的歷史與文學都不熟悉,並未聽聞過「島崎藤村」,但是看到紀念館外的介紹,感覺是重要的文學家,因為這裡供奉的是他「部分」的骨灰。如果骨灰都可分葬好幾處,可見後人對他的重視。回家後查了維基百科,果然是日本重要的文學家,幾本小說與詩集都對日本文學有重要影響。這次旅遊由於是以登山為重點,因此景點都是蜻蜓點水,錯過了幾處資料館的開放時間,因此當時沒能入內參觀,但是馬龍宿與文學的連結,更增添了日後再造訪的想望。


古道「回到歷史」的魅力
近幾年來不論國內外走古道的風氣都很盛。我在台灣也走了好幾條古道,都很喜歡,古道沒有車行,保有自然生態,更重要的是與歷史連結,例如我在走浸水營古道的時候,想著自己走著和胡適母親於十九世紀末年相同的一段路徑,當時胡適的母親帶著年僅三歲的胡適坐轎去與任職台東直隸州知州的父親胡鐵花會合。而日本馬龍宿到妻龍宿這段「姬街道」,也受到各國旅人的喜好,這段古道全長約8公里,單程徒步約費時3小時。這次我們團中有一組6人小團於旅行社行程結束後加碼去走這段古道,我遐想著有天再訪時能夠走著這條公主們走過的古道,第二天便尋著了馬龍宿往妻龍宿古道的起點,為未來的旅程預作探勘了。

中山道馬龍宿起點

中山道馬龍宿起點


古道石階

古道石階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呂偉白的忘機書房
6會員
61內容數
這一生,有過很多「可以說嘴說一生」的旅遊經驗,但是很慚愧因為生活總是在忙碌中,不論是參團或是獨行,事前事後都沒對景與人有更深刻的瞭解。為了不辜負我這些年來一些難得的行腳體驗,決定認真的筆記下來,就當作這些經驗帶給我的感動的一項感恩。由於想要認真的連結這些旅遊點的歷史與地理,因此將專題名稱取為「行腳筆記」。
2025/04/05
去年五月來到稻城亞丁轉山時,就聽說九寨溝的高鐵要通了。這真是好消息,過去遊九寨溝的遊客總要面臨到底是要坐大巴還是坐飛機的兩難抉擇,坐大巴費時8小時,而坐飛機擔心海拔陡升而導致高反(九寨溝海拔2000-3600公尺)。去年八月份高鐵開通了,可以乘坐高鐵,約兩個鐘頭就到黃龍九寨站,然後再轉乘公交車約
Thumbnail
2025/04/05
去年五月來到稻城亞丁轉山時,就聽說九寨溝的高鐵要通了。這真是好消息,過去遊九寨溝的遊客總要面臨到底是要坐大巴還是坐飛機的兩難抉擇,坐大巴費時8小時,而坐飛機擔心海拔陡升而導致高反(九寨溝海拔2000-3600公尺)。去年八月份高鐵開通了,可以乘坐高鐵,約兩個鐘頭就到黃龍九寨站,然後再轉乘公交車約
Thumbnail
2025/03/31
博物館提供了非常豐富也非常詳細的西南聯大這一段史料,提供了許多口述歷史。而展示的史實,有血淚的、有柔情的;所陳述的故事,有國事、有家事。而故事中那些西南聯大的大師級教授們的風骨,真的讓我深深的感受到何謂「典範在夙昔」。那真是個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Thumbnail
2025/03/31
博物館提供了非常豐富也非常詳細的西南聯大這一段史料,提供了許多口述歷史。而展示的史實,有血淚的、有柔情的;所陳述的故事,有國事、有家事。而故事中那些西南聯大的大師級教授們的風骨,真的讓我深深的感受到何謂「典範在夙昔」。那真是個最好的時代,也是最壞的時代!
Thumbnail
2025/03/29
三星堆古文物被譽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英國媒體稱讚三星堆文物比秦始皇兵馬俑「更為不同凡響」。但也给世人留下了諸多待解之謎:三星堆文明源於何處?𤔡什麼會突然消失?大量出土的象牙來自哪里?那些或造型精巧,或體積龐大的青銅如何鑄造?
Thumbnail
2025/03/29
三星堆古文物被譽為:20世紀人類最偉大的考古發現之一。英國媒體稱讚三星堆文物比秦始皇兵馬俑「更為不同凡響」。但也给世人留下了諸多待解之謎:三星堆文明源於何處?𤔡什麼會突然消失?大量出土的象牙來自哪里?那些或造型精巧,或體積龐大的青銅如何鑄造?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跟團雖然拉車遙遠,但的確少了很多自己動腦的過程,養尊處優的上車睡覺,下車吃喝晃晃,時間很快的來到後兩天,本以為就快要結束的時候,五天四夜的北陸行程,突然加值成了六天五夜。
Thumbnail
跟團雖然拉車遙遠,但的確少了很多自己動腦的過程,養尊處優的上車睡覺,下車吃喝晃晃,時間很快的來到後兩天,本以為就快要結束的時候,五天四夜的北陸行程,突然加值成了六天五夜。
Thumbnail
2023/08/01-02 有人說「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我改寫這句話為「行萬里路需讀萬卷書」。旅遊,的確是需要做功課的。事前作功課是最值得效法的,我是屬於回家之後才做功課的,一方面是疏懶,一方面是對於沒有去過的地點,我怎麼讀怎麼資料都進不到腦中(合理的藉口)。這樣的習慣有好處也有缺點,好處是每到一
Thumbnail
2023/08/01-02 有人說「行萬里路勝讀萬卷書」,我改寫這句話為「行萬里路需讀萬卷書」。旅遊,的確是需要做功課的。事前作功課是最值得效法的,我是屬於回家之後才做功課的,一方面是疏懶,一方面是對於沒有去過的地點,我怎麼讀怎麼資料都進不到腦中(合理的藉口)。這樣的習慣有好處也有缺點,好處是每到一
Thumbnail
這趟旅行是這樣的:搭便車、睡帳篷、自炊、D彈吉他賣藝賺錢,我用程度尚可的日文溝通。 這是他一貫的旅行方式,對我言卻是全新的體驗。 到羽田機場過了一夜後,我便搭車前往橫濱和D會合。在有名的橫濱中華街簡單採買的食物後,便往鎌倉前進。
Thumbnail
這趟旅行是這樣的:搭便車、睡帳篷、自炊、D彈吉他賣藝賺錢,我用程度尚可的日文溝通。 這是他一貫的旅行方式,對我言卻是全新的體驗。 到羽田機場過了一夜後,我便搭車前往橫濱和D會合。在有名的橫濱中華街簡單採買的食物後,便往鎌倉前進。
Thumbnail
離開伊勢市的下一站是中津川,一個我為了到日本最長宿場町-奈良井宿,所選擇的住宿點。 中山道是江戶時期,由東京日本橋通往京都三條大橋的街道,其中共有六十九的驛站,之前跟團時到過馬籠宿(遊記),非常喜歡彷彿穿越的歷史感,為了彌補跟團只能匆匆一遊的遺憾,這次選擇好好在奈良井宿漫遊。
Thumbnail
離開伊勢市的下一站是中津川,一個我為了到日本最長宿場町-奈良井宿,所選擇的住宿點。 中山道是江戶時期,由東京日本橋通往京都三條大橋的街道,其中共有六十九的驛站,之前跟團時到過馬籠宿(遊記),非常喜歡彷彿穿越的歷史感,為了彌補跟團只能匆匆一遊的遺憾,這次選擇好好在奈良井宿漫遊。
Thumbnail
相較於前一天的悲慘經驗,今天的行程只會在新宿跟原宿附近繞繞,而且並沒有過多的交通行程,想必會是一個輕鬆愉快的行程(燦笑)。 由於住宿的地方已經算是新宿車站的南端,其實距離明治神宫不算太遠,加上我們訂的旅館並沒有附早餐,所以我們想說邊走邊看看日本有什麼早餐可以吃。在前明治神宫的路上,
Thumbnail
相較於前一天的悲慘經驗,今天的行程只會在新宿跟原宿附近繞繞,而且並沒有過多的交通行程,想必會是一個輕鬆愉快的行程(燦笑)。 由於住宿的地方已經算是新宿車站的南端,其實距離明治神宫不算太遠,加上我們訂的旅館並沒有附早餐,所以我們想說邊走邊看看日本有什麼早餐可以吃。在前明治神宫的路上,
Thumbnail
2018.04.10 姬路城·好古園 這天早上沒有像前幾天早早就起床,睡得多一些才悠閒地吃早餐再出發,等到從京都車站買好車票的時候已經快要早上 10 點了,之後搭乘 JR 前往位於兵庫縣的姬路城,由於我不是搭乘新幹線,所以花了比較久的時間才到達姬路,想快一點到的話可以搭乘新幹線,能節省
Thumbnail
2018.04.10 姬路城·好古園 這天早上沒有像前幾天早早就起床,睡得多一些才悠閒地吃早餐再出發,等到從京都車站買好車票的時候已經快要早上 10 點了,之後搭乘 JR 前往位於兵庫縣的姬路城,由於我不是搭乘新幹線,所以花了比較久的時間才到達姬路,想快一點到的話可以搭乘新幹線,能節省
Thumbnail
午后的陽光傭懶的灑落在古樸的街道上,跨越時光隧道,穿梭在四百年前的江戶時代,時光停格在永恆的絡繹不絕中,那曾是為趕路的過客旅人歇腳洗塵的驛站─「妻籠宿」和「馬籠宿」,彷彿還可以聽見車水馬龍的喧鬧聲....。 沿著木曾川河澗,穿梭山間、曲折綿延,長達540公里的中山道(NA KA SEN DO),連接
Thumbnail
午后的陽光傭懶的灑落在古樸的街道上,跨越時光隧道,穿梭在四百年前的江戶時代,時光停格在永恆的絡繹不絕中,那曾是為趕路的過客旅人歇腳洗塵的驛站─「妻籠宿」和「馬籠宿」,彷彿還可以聽見車水馬龍的喧鬧聲....。 沿著木曾川河澗,穿梭山間、曲折綿延,長達540公里的中山道(NA KA SEN DO),連接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