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薇趨勢/從Twitter改名X 看馬斯克雄心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特斯拉創辦人伊隆.馬斯克近幾年的行為讓人不解,他打造星鏈,火箭載人上太空,買下推特(Twitter)等,眾人彷彿霧裡看花,不知他在玩什麼把戲。

但若熟悉數位匯流的發展脈絡,則不得不佩服這位數位新鬼才的策略與盤算。

讀者必須先了解數位匯流發展的幾個層次。第一層的匯流是訊號端,也就是我們熟悉的4G和5G訊號;能活用訊號端,就來到了第二層的智慧型終端匯流,即智慧型手機、平板等硬體設備。

第三層匯流是應用程式與服務端,指的是各式各樣的App與服務,可以簡單理解為手機裡的各種小框框:Facebook、Line、Netflix等。

近幾年,除了爆紅的Tiktok與生成式AI技術衍生的應用服務外,手機上每日使用的「小框框」可說是了無新意,即使訊號端的5G已落地,但尚無為其量身打造的應用,因此使用者對華麗的5G革命,實在無感。

長期觀察科技產業趨勢可以得知,科技產品日新月異,但應用服務創新卻遲滯不前。

馬斯克打造的星鏈,可以想像是突破舊數位匯流第一層的訊號端,雖然目前支援的傳輸速率不如5G訊號,但有朝一日,訊號端來自於外太空,全球共享訊號源,使用情境想必會更多元——我們就不需要用VPN讀取專享於那些國家或地區的內容,屆時必定大大改變行動載具的使用模式。

目前馬斯克還沒有對外正式發布「新的智慧型終端」,不同訊號端與使用情境若自限於現況,則不免可惜。特斯拉車款充其量算是一種「載具」,馬斯克若想成為數位世界的新霸主,只有車子顯然是不夠的。

以應用程式端來說,馬斯克買下推特的瞬間,就足以看出其布局數位經濟的決心。

早在2022年11月,李學文先生與我主持的科技評論podcast節目「數位趨勢醬子讀」就預測了他的司「馬」昭之心。

當時我們認為推特一定會改名,因為只有脫去舊外衣,才能打破既有框架,成為一個全新的App。

諸多報導指出,馬斯克將推特改名為X,是想打造像中國大陸Wechat那樣的超級App,然而許多觀察者卻都看見了中國大陸與國際市場差異甚鉅,所以不看好此項決策。

馬斯克此舉,其實充滿廣闊的想像。買下推特,更大的原因可能是平台既有的會員數。

根據《華爾街日報》今年7月的報導,推特在2023年6月的活躍用戶數約為5.35億。在如此強大基數的支撐下,特斯拉近期發布一個徵才公告,將在德州奧斯汀(Austin)自建第一個專屬於特斯拉的資料中心。

要知道,這一類的資料中心將耗費鉅資,通常只有大型的科技公司如Amazon、Google、微軟等,才選用自建模式;對於一般車廠,不論成本或技術門檻都過高。馬斯克受訪時表示,這個新的資料中心是一個「特殊的新版本」。

從應用程式X出發,這個神秘的「新版本」勢必吃軟也容硬,提供多元的應用服務;若汽車本身內建Apple Car或Android系統,採用應用程式格局更大,更容易優游四方。

不難看出馬斯克想在數位經濟稱霸一方的雄心。特斯拉屬「汽車業」,悄悄轉入數位經濟的「科技業」,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

在舊有數位匯流的藍圖中,通常一間公司能掌握一個層級的發展就堪稱「巨擘」,要擁有驚人的金流之外,還取決於其對全球的影響力。

這回馬斯克可是先後進駐了數位匯流的三個層次,有朝一日如果打造出一套只供應自己生態系的訊號、硬體與應用,那麼數位世界新霸主的桂冠,將是唾手可得。

avatar-img
24會員
98內容數
Podcast節目【數位趨勢醬子讀】的專欄作家文章匯流 從科技新聞帶你看產業趨勢,有別於坊間搖旗吶喊式的附和,本節目提供的獨家觀點絕對讓你耳目一新! 你想知道科技新聞背後的微趨勢將如何改變我們的未來嗎?跟著兩位專欄名家一起看就世界還沒發現的微趨勢吧!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王薇瑄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前陣子,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會員大會上,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發表了演說,主題是重新定義全球化。 他提到,過去全球化的定義是「不顧國界、追求商業利潤,承擔商業風險」,但目前的全球氛圍與20年前大相逕庭,全球化的新定義是「在不傷害國家安全與科技經濟領先條件下,允許企業在國外牟利,也允許外國產品進口」。
每年7月,許多學生殷殷期盼的暑假來了,各式各樣的夏令營與課程也如火如荼展開。近期與朋友聚會,意外得知幾位科技公司高階主管與創業家,都禁止孩子使用智慧型手機與電腦。
近期MeToo事件延燒,政治界、學術界、娛樂圈、藝術產業無不砲火頻仍,讀者應接不暇。 MeToo最早追溯到2006年,由社會活動與社區組織者塔拉納.伯克發起,當時是針對被性侵犯的有色人種,特別是向底層女性推廣「用同理心實現賦權」的運動。
2023年6月5日登場的WWDC開發者大會,蘋果終於展示了全球昂首期盼的虛擬頭戴裝置「Vision Pro」。自2021年Meta創辦人祖克柏提出「元宇宙」概念後,AR、VR、MR、XR供應鏈及技術開發廠商便湧動了一波虛擬世界的熱潮。
20年前開始,科幻電影喜歡描述瘋狂科學家發明了超級機器人,它們為人類服務,長出智慧後卻反撲人類;而後便出現一個英雄,或是一名「尚有人性」的機器人,願意解決困境,平息人機大戰。 若今天不是單純只開發機器人,而是人類可以變成機器人,你願意嗎?
日前台中捷運沿線砸落建築工地吊臂,造成一死十傷的慘劇,儘管政府已下令稽查該建設公司其他工地,但逝去的生命難以挽回。
前陣子,中華民國工商協進會會員大會上,台積電創辦人張忠謀先生發表了演說,主題是重新定義全球化。 他提到,過去全球化的定義是「不顧國界、追求商業利潤,承擔商業風險」,但目前的全球氛圍與20年前大相逕庭,全球化的新定義是「在不傷害國家安全與科技經濟領先條件下,允許企業在國外牟利,也允許外國產品進口」。
每年7月,許多學生殷殷期盼的暑假來了,各式各樣的夏令營與課程也如火如荼展開。近期與朋友聚會,意外得知幾位科技公司高階主管與創業家,都禁止孩子使用智慧型手機與電腦。
近期MeToo事件延燒,政治界、學術界、娛樂圈、藝術產業無不砲火頻仍,讀者應接不暇。 MeToo最早追溯到2006年,由社會活動與社區組織者塔拉納.伯克發起,當時是針對被性侵犯的有色人種,特別是向底層女性推廣「用同理心實現賦權」的運動。
2023年6月5日登場的WWDC開發者大會,蘋果終於展示了全球昂首期盼的虛擬頭戴裝置「Vision Pro」。自2021年Meta創辦人祖克柏提出「元宇宙」概念後,AR、VR、MR、XR供應鏈及技術開發廠商便湧動了一波虛擬世界的熱潮。
20年前開始,科幻電影喜歡描述瘋狂科學家發明了超級機器人,它們為人類服務,長出智慧後卻反撲人類;而後便出現一個英雄,或是一名「尚有人性」的機器人,願意解決困境,平息人機大戰。 若今天不是單純只開發機器人,而是人類可以變成機器人,你願意嗎?
日前台中捷運沿線砸落建築工地吊臂,造成一死十傷的慘劇,儘管政府已下令稽查該建設公司其他工地,但逝去的生命難以挽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科技界和政治圈掀起巨浪的消息來了!特斯拉和SpaceX的CEO馬斯克公開表態支持川普,這一舉動打破了科技巨頭在政治立場上的傳統中立態度。究竟這意味著什麼?為什麼馬斯克會做出如此大膽的決定?讓我們一起深入探討這個引人注目的話題。
Thumbnail
特斯拉真的漲不動哇! 經過熱熱鬧鬧的一週Computex台灣美食之旅,黃仁勳帶領的輝達都已經要漲到天上去,市值首度超過蘋果,成為微軟之後的全球第二大市值公司。昨晚蘋果的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股價也在當天大漲5%,創歷史新高。 唯獨特斯拉,這掉隊的七大巨頭,被市場拋棄、唾棄,股價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讀者對於馬斯克自傳的心得與啟發,包括了對於馬斯克演算法、專業的邊際效益遞減、財務自主的可持續性、以及其他管理與商業策略的疑問反思與收穫,適合對特斯拉投資者與馬斯克成功故事感興趣的人閱讀。
Thumbnail
《正文》聊聊特斯拉,能不能投資,要怎麼投資? BY 切老 美股的世界非常精彩有趣,除了有全球最強大的科技公司外,還有很多你熟悉國際品牌。就算不想投資美股,也可以從這些企業的成長過程與商業模式中,學到許多知識。這一篇就來聊聊美國科技巨頭中,討論度一直很高的公司,馬一郎(Elon Musk)的特斯拉!
Thumbnail
相信不少顏色粉(而且很多還是特粉)一定會酸他在「與虎謀皮」最後一定會被養套殺,事實上,馬斯克的智商比各位都高太多了,而且以他擁有的資源,他的視野與維度完全與一般人是在不同的量級上,馬斯克只不過是在跟中共做一樁買賣,互取所需而已,彼此都有,也都知道對方想要交換的籌碼是什麼。
Thumbnail
伊隆·馬斯克的大膽預測和投資行爲一直是科技與汽車界的熱門話題。最近,他宣布預計在2025年底推出新的特斯拉車型,並可能在2024年底開始生產,這一消息令特斯拉的股價獲得了提升。然而,圍繞全自動駕駛(FSD)軟體的炒作,以及其目前尚未達到完全可靠程度的現實,引發了人們對於特斯拉未來的長期擔憂。
Thumbnail
2024年最新 富比世全球富豪榜 出爐,當多數人目光焦點都在全球首富法國奢侈品巨擘 路易威登(LVMH)集團董事長 阿爾諾(Bernard Arnault),或是新入榜的流行小天后 泰勒絲 身上,卻鮮少人注意,Meta 創辦人 祖克柏(Mark Zuckerberg),與 特斯拉 執行長、X(原Tw
Thumbnail
Elon Musk 是一位傳奇企業家,創辦了多家知名公司,如 PayPal、SpaceX、Tesla、The Boring Company、Neuralink 等等。本文介紹馬斯克的創業經歷,包括創辦公司的過程和一些成功與爭議,並探討他所推崇的「第一性原理」思考方式及未來可能的新創業故事。
Thumbnail
   在特斯拉電動車創辦人馬斯克的傳記問世後,引起了一波大家討論的風潮,除了想在傳記中尋找馬斯克成功的秘訣之外,更大部分是想要了解這位傳奇人物的成長故事。因為成功經驗難以被複製,但增長見聞卻一定是可以做到的。而在講述到馬斯克在製作火箭時成本要降低,把一些原本要由第三方廠商製作的零件轉由自己公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woody,是一名料理創作者,非常努力地在嘗試將複雜的料理簡單化,讓大家也可以體驗到料理的樂趣而我也非常享受料理的過程,今天想跟大家聊聊,除了料理本身,料理創作背後的成本。
Thumbnail
哈囉~很久沒跟各位自我介紹一下了~ 大家好~我是爺恩 我是一名圖文插畫家,有追蹤我一段時間的應該有發現爺恩這個品牌經營了好像.....快五年了(汗)時間過得真快!隨著時間過去,創作這件事好像變得更忙碌了,也很開心跟很多厲害的創作者以及廠商互相合作幫忙,還有最重要的是大家的支持與陪伴🥹。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在科技界和政治圈掀起巨浪的消息來了!特斯拉和SpaceX的CEO馬斯克公開表態支持川普,這一舉動打破了科技巨頭在政治立場上的傳統中立態度。究竟這意味著什麼?為什麼馬斯克會做出如此大膽的決定?讓我們一起深入探討這個引人注目的話題。
Thumbnail
特斯拉真的漲不動哇! 經過熱熱鬧鬧的一週Computex台灣美食之旅,黃仁勳帶領的輝達都已經要漲到天上去,市值首度超過蘋果,成為微軟之後的全球第二大市值公司。昨晚蘋果的全球開發者大會WWDC,股價也在當天大漲5%,創歷史新高。 唯獨特斯拉,這掉隊的七大巨頭,被市場拋棄、唾棄,股價
Thumbnail
這篇文章分享了讀者對於馬斯克自傳的心得與啟發,包括了對於馬斯克演算法、專業的邊際效益遞減、財務自主的可持續性、以及其他管理與商業策略的疑問反思與收穫,適合對特斯拉投資者與馬斯克成功故事感興趣的人閱讀。
Thumbnail
《正文》聊聊特斯拉,能不能投資,要怎麼投資? BY 切老 美股的世界非常精彩有趣,除了有全球最強大的科技公司外,還有很多你熟悉國際品牌。就算不想投資美股,也可以從這些企業的成長過程與商業模式中,學到許多知識。這一篇就來聊聊美國科技巨頭中,討論度一直很高的公司,馬一郎(Elon Musk)的特斯拉!
Thumbnail
相信不少顏色粉(而且很多還是特粉)一定會酸他在「與虎謀皮」最後一定會被養套殺,事實上,馬斯克的智商比各位都高太多了,而且以他擁有的資源,他的視野與維度完全與一般人是在不同的量級上,馬斯克只不過是在跟中共做一樁買賣,互取所需而已,彼此都有,也都知道對方想要交換的籌碼是什麼。
Thumbnail
伊隆·馬斯克的大膽預測和投資行爲一直是科技與汽車界的熱門話題。最近,他宣布預計在2025年底推出新的特斯拉車型,並可能在2024年底開始生產,這一消息令特斯拉的股價獲得了提升。然而,圍繞全自動駕駛(FSD)軟體的炒作,以及其目前尚未達到完全可靠程度的現實,引發了人們對於特斯拉未來的長期擔憂。
Thumbnail
2024年最新 富比世全球富豪榜 出爐,當多數人目光焦點都在全球首富法國奢侈品巨擘 路易威登(LVMH)集團董事長 阿爾諾(Bernard Arnault),或是新入榜的流行小天后 泰勒絲 身上,卻鮮少人注意,Meta 創辦人 祖克柏(Mark Zuckerberg),與 特斯拉 執行長、X(原Tw
Thumbnail
Elon Musk 是一位傳奇企業家,創辦了多家知名公司,如 PayPal、SpaceX、Tesla、The Boring Company、Neuralink 等等。本文介紹馬斯克的創業經歷,包括創辦公司的過程和一些成功與爭議,並探討他所推崇的「第一性原理」思考方式及未來可能的新創業故事。
Thumbnail
   在特斯拉電動車創辦人馬斯克的傳記問世後,引起了一波大家討論的風潮,除了想在傳記中尋找馬斯克成功的秘訣之外,更大部分是想要了解這位傳奇人物的成長故事。因為成功經驗難以被複製,但增長見聞卻一定是可以做到的。而在講述到馬斯克在製作火箭時成本要降低,把一些原本要由第三方廠商製作的零件轉由自己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