瞎聊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聽說寫作是有相關課程的,我是沒去上過,因為沒時間沒錢也沒想過,就平日靠閱讀和想像,我也不會繪畫和創作實體作品,只能用文字表達我想說的。

有了靈感起了頭,腦中也有了清晰的畫面,理想的主角登場了,手指也會快了起來,我通常是頭尾先寫好,中間想到哪就寫到哪,我手寫我心,輕鬆寫開心地。

是否該為了寫作或養成閱讀的習慣,我是覺得看個人,閱讀也不是只有文字的,聽聽歌看看風景想著某人都行,將日常感受融入腦中和體內,創作也是的吧。カラッといこう!

avatar-img
122會員
646內容數
一起來守護寶包薰的成長(?)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學姐,其實我有看到妳PO的那篇。」學妹吞吞吐吐地說著。 「欸哪篇?」我努力回想中。 「就這篇。」學妹邊說邊把手機遞給我,看到時當下真的很想找洞鑽。 「好丟臉喔被妳看到了,妳怎麼知道是我發的?」我的臉一定超紅的。
雖然學姐說把這裡當自家輕鬆點,但我還是有些緊張和興奮,接著進到學姐房間看到床又讓我腦袋渾沌了起來,整個人飄飄然地。
第一次要去學姐的家時,其實我很緊張,雖然學姐說父母不在家,晚點才會回來,我好像有點恍神,我搖了一下頭告訴自己不該再亂想了。學姐左手握著我冒汗的右手,輕聲問我是不是不舒服,是不是剛剛熱到了,我說沒事,我是屬於手心容易出汗的體質。
筆下故事中的人物通常沒有名字,可以是你我和我們遇到的每一個人。
雖然不是第一次到學妹的寢室,但交往後感覺似乎不同了,連那臭小子都沒有來過,想到這我就更得意了,不禁在心裡吐舌頭扮了一下鬼臉,當學姐就是這麼好!
「妳為什麼要重考啊?是讀的不喜歡還是遇到什麼問題?」被學妹抱著的我好幸福喔!學妹高我半個頭,大概是10公分吧!身體軟軟香香的,而且都是我的。
「學姐,其實我有看到妳PO的那篇。」學妹吞吞吐吐地說著。 「欸哪篇?」我努力回想中。 「就這篇。」學妹邊說邊把手機遞給我,看到時當下真的很想找洞鑽。 「好丟臉喔被妳看到了,妳怎麼知道是我發的?」我的臉一定超紅的。
雖然學姐說把這裡當自家輕鬆點,但我還是有些緊張和興奮,接著進到學姐房間看到床又讓我腦袋渾沌了起來,整個人飄飄然地。
第一次要去學姐的家時,其實我很緊張,雖然學姐說父母不在家,晚點才會回來,我好像有點恍神,我搖了一下頭告訴自己不該再亂想了。學姐左手握著我冒汗的右手,輕聲問我是不是不舒服,是不是剛剛熱到了,我說沒事,我是屬於手心容易出汗的體質。
筆下故事中的人物通常沒有名字,可以是你我和我們遇到的每一個人。
雖然不是第一次到學妹的寢室,但交往後感覺似乎不同了,連那臭小子都沒有來過,想到這我就更得意了,不禁在心裡吐舌頭扮了一下鬼臉,當學姐就是這麼好!
「妳為什麼要重考啊?是讀的不喜歡還是遇到什麼問題?」被學妹抱著的我好幸福喔!學妹高我半個頭,大概是10公分吧!身體軟軟香香的,而且都是我的。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想來聊一點創作怪癖 一般的小說敘述,我不會寫 而且我也不愛寫太多字 所以,藍玫、玫友,每篇都沒有很多字 是以單篇某主角的視角做口白敘述的推移劇情 我也不是這種形式的最初構想者 沒記錯的話,唐瑄有一本散文《佈告欄上的躲避球》 就是一個社區裡的住戶,利用佈告欄做唇槍舌戰 當然,當年的我,
Thumbnail
一段探索自己內心的旅程 寫小說的過程對我來說,從來不只是單純的構建一個虛構的故事,它更像是一段探索自己內心的旅程。在我的記憶中,寫小說的念頭從來不是一開始就明確的目標,反而是隨著生活經驗的積累、對人性的觀察、以及自我反思的深入,才慢慢成為我日後創作的動力。 零碎的生活片段 回想小時候的
Thumbnail
學習的關鍵不在於聽講座或閱讀,而在於透過寫作、教學、和分享,將所學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理解。書寫促使我們真正思考並處理資訊,而 AI 雖能加速資訊獲取,卻無法取代學習過程中的實作與思考。
喜歡創作的人應該都有個經驗,在散步、洗澡的某個瞬間,腦中突然湧現了一個特別的想法、或某種前所未有的感受,加上最近剛好在寫某篇文章、或其他作品,可能會想,如果這個想法能放到創作裡,感覺就超讚的。一邊想著,又一邊對自己感到很佩服,天哪,我竟然能想出這種東西,我是創作奇才吧。 但最近的我,在出現這種感覺
Thumbnail
我很喜歡自己在創作時的能量,對我來說那是非常飽滿而充實的時光,但常常坐在電腦前,看著發亮的螢幕和鍵盤,就是不知道要打什麼,覺得總是缺乏「靈感」,最後無疾而終。 以前在畫畫的時候也常常這樣,覺得自己非常依賴靈感,要是沒有靈感就什麼都動不了,總是覺得一定需要一點「那個什麼」才能創作。
餘生將盡,還是動筆寫點甚麼吧。 小時候,對語文的興趣不高,更遑論寫作。課堂上學了記敍文、抒情文、議論文,作文時卻常感到頭昏眼花,一個字也難以下筆。思緒凌亂起來,旁人寫了一整頁的字,我還在望穿秋水,拼着命似的把字從腦海中擠出來。 後來,學習實用文,日子好過了一點,至少寫作有點根據,不用憑空想像。
Thumbnail
文字創作這件事,老實說直到上個月之前,我都會覺得那跟我是完全八竿子打不著的事情,畢竟我是理組的孩子,並且從來沒有展現過任何文筆方面的才能,重點是我也不是個大量閱讀的人。 人生最接近小說創作的時刻,大概只有看同學寫的小說之類的而已吧,國中有個同學很有才華的寫了武俠小說,每天都在等著看後續的作品,他用
只寫給自己看的企畫書 關於小說的企畫書,一開始先是腦中有想法後,在開始寫企劃書與小說,接著設定故事的大綱與事件的內容,有感覺的話就先寫出來,還有小事件的思考,再來是人物角色設定的關係圖以及角色的設定,事件的時間等等,每個時間線都很清楚的話,更能知道怎麼做,怎麼去寫。
Thumbnail
既然來到了方格子上寫作,我想很少人是平時不閱讀的吧?閱讀是養份,聽音樂是養份,人生經歷是養份,然後最後才能轉由筆尖或鍵盤把它以文字的形式表現出來。   我目前參加一個閱讀社團,一個寫作社團,都是實體聚會。閱讀社團的文學取向非常重,有些壓力。寫作社團因為是要自己去寫出來,相對比較輕鬆。但是反過來
記得小學四年級,第一次在學校上了電腦課,當年還是256k。 家裡雖然有電腦,但媽媽是不給我和弟弟使用的,電視也僅有三台節目。 所以,成長的過程我都是看商業週看、哈佛雜誌、遠見😂 倒也不是要說我很有文學素養,畢竟當年的我也沒有選擇的權利, 無聊之虞總得找點事情來做! 也就因此養成了自己閱讀的習慣!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提問的內容越是清晰,強者、聰明人越能在短時間內做判斷、給出精準的建議,他們會對你產生「好印象」,認定你是「積極」的人,有機會、好人脈會不自覺地想引薦給你
想來聊一點創作怪癖 一般的小說敘述,我不會寫 而且我也不愛寫太多字 所以,藍玫、玫友,每篇都沒有很多字 是以單篇某主角的視角做口白敘述的推移劇情 我也不是這種形式的最初構想者 沒記錯的話,唐瑄有一本散文《佈告欄上的躲避球》 就是一個社區裡的住戶,利用佈告欄做唇槍舌戰 當然,當年的我,
Thumbnail
一段探索自己內心的旅程 寫小說的過程對我來說,從來不只是單純的構建一個虛構的故事,它更像是一段探索自己內心的旅程。在我的記憶中,寫小說的念頭從來不是一開始就明確的目標,反而是隨著生活經驗的積累、對人性的觀察、以及自我反思的深入,才慢慢成為我日後創作的動力。 零碎的生活片段 回想小時候的
Thumbnail
學習的關鍵不在於聽講座或閱讀,而在於透過寫作、教學、和分享,將所學的知識轉化為自己的理解。書寫促使我們真正思考並處理資訊,而 AI 雖能加速資訊獲取,卻無法取代學習過程中的實作與思考。
喜歡創作的人應該都有個經驗,在散步、洗澡的某個瞬間,腦中突然湧現了一個特別的想法、或某種前所未有的感受,加上最近剛好在寫某篇文章、或其他作品,可能會想,如果這個想法能放到創作裡,感覺就超讚的。一邊想著,又一邊對自己感到很佩服,天哪,我竟然能想出這種東西,我是創作奇才吧。 但最近的我,在出現這種感覺
Thumbnail
我很喜歡自己在創作時的能量,對我來說那是非常飽滿而充實的時光,但常常坐在電腦前,看著發亮的螢幕和鍵盤,就是不知道要打什麼,覺得總是缺乏「靈感」,最後無疾而終。 以前在畫畫的時候也常常這樣,覺得自己非常依賴靈感,要是沒有靈感就什麼都動不了,總是覺得一定需要一點「那個什麼」才能創作。
餘生將盡,還是動筆寫點甚麼吧。 小時候,對語文的興趣不高,更遑論寫作。課堂上學了記敍文、抒情文、議論文,作文時卻常感到頭昏眼花,一個字也難以下筆。思緒凌亂起來,旁人寫了一整頁的字,我還在望穿秋水,拼着命似的把字從腦海中擠出來。 後來,學習實用文,日子好過了一點,至少寫作有點根據,不用憑空想像。
Thumbnail
文字創作這件事,老實說直到上個月之前,我都會覺得那跟我是完全八竿子打不著的事情,畢竟我是理組的孩子,並且從來沒有展現過任何文筆方面的才能,重點是我也不是個大量閱讀的人。 人生最接近小說創作的時刻,大概只有看同學寫的小說之類的而已吧,國中有個同學很有才華的寫了武俠小說,每天都在等著看後續的作品,他用
只寫給自己看的企畫書 關於小說的企畫書,一開始先是腦中有想法後,在開始寫企劃書與小說,接著設定故事的大綱與事件的內容,有感覺的話就先寫出來,還有小事件的思考,再來是人物角色設定的關係圖以及角色的設定,事件的時間等等,每個時間線都很清楚的話,更能知道怎麼做,怎麼去寫。
Thumbnail
既然來到了方格子上寫作,我想很少人是平時不閱讀的吧?閱讀是養份,聽音樂是養份,人生經歷是養份,然後最後才能轉由筆尖或鍵盤把它以文字的形式表現出來。   我目前參加一個閱讀社團,一個寫作社團,都是實體聚會。閱讀社團的文學取向非常重,有些壓力。寫作社團因為是要自己去寫出來,相對比較輕鬆。但是反過來
記得小學四年級,第一次在學校上了電腦課,當年還是256k。 家裡雖然有電腦,但媽媽是不給我和弟弟使用的,電視也僅有三台節目。 所以,成長的過程我都是看商業週看、哈佛雜誌、遠見😂 倒也不是要說我很有文學素養,畢竟當年的我也沒有選擇的權利, 無聊之虞總得找點事情來做! 也就因此養成了自己閱讀的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