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雜記 | 不適合設計&行銷的4種人格?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IG : 呆比 | 生活雜記

IG : 呆比 | 生活雜記

圖文版請點此

近期志祺七七的影片邀請大人學Bryan討論職涯規劃,Bryan認為自我覺察反而應該排在前面,的確,我們經常以外界定義的條件來選擇工作,有錢沒興趣 vs 沒錢有興趣,彷彿只能二選一似的,我想提供另一個觀點 : 工作要配合生活、個人特質,否則長期扮演一個不是自己的人,在賺到足夠的積蓄前,身心大概會先崩潰。

從小學進美術班開始,到大學讀設計系,乃至出社會擔任行銷設計,我一直在同一條路上,這是我的興趣嗎? 是呀!這是我的專長嗎? 是呀!但我現在卻不想繼續下去了,確確實實的感受到厭惡之情長期累積,畫圖、寫文案...等曾經很有趣的職務再也無法帶給我任何成就......

我算運氣不錯,即使在以血汗聞名的產業,曾待過的三間公司都很少加班,問題出在哪呢? 我想就是職位本身吧,雖然根據公司性質,工作內容會有出入,但同一個職位通常具備某些共通點,特別適合某一群人,或相反。

剛畢業時我沒有想太多,反正我恰巧比別人擅長設計、寫文章,也沒有其他專長嘛!以此為基準找到的職務不外乎就是設計行銷類的,技術面來說,入行很簡單啊!能不能持之以恆又是另一回事了,跟我差不多特質的人,要從事設計/行銷可要三思.......跟我相反的人,說不定可以在這個領域玩得很開心吧,哈哈!

◾️JOMO
JOMO是「Joy of missing out」的簡寫,形容活在自己的小宇宙,享受安靜獨處的時間,不至於跟社會脫鉤,卻對一窩蜂去做什麼興趣缺缺。
接觸行銷業務後,無可避免的必須熟悉時事、必須跟風,我感覺心裡的那塊地,本來只有野花野草跟一些小動物,突然暴增了很多垃圾,接觸一堆跟我無關的事讓我筋疲力盡,我就爛想活在同溫層.......相反的,如果你的特質是FOMO「Fear of Missing Out」,就很適合當社群小編啦!

◾️極簡 & 環保主義者
無論是設計或行銷,殊途同歸 : 創造需求,讓消費者買更多!我自己的物慾不高,對「愛自己」「永遠少一件衣服」等文案嗤之以鼻,工作時卻必須思考「如何說服大家購買」,久了我都要精神分裂了,原本以為只有我那麼奇怪,沒想到聽到插畫家Cinyee在Podcast分享類似的煩惱。
身為一個環保人士,近期她開始調整職涯的方向,並拒絕了很多廠商的聯名邀約,因為她希望大家都能好好珍惜身邊已經有的,不希望粉絲衝著聯名買一堆功能重複的物品來閒置(製造垃圾),設計若脫離了商業行為還剩什麼呢? 更別提行銷了,有人說沒辦法呀!畢竟我們活在一個資本主義的世界......打個比方吧,我吃肉不代表願意在屠宰場工作 (什麼不三不四的譬喻,哈哈)。

◾️一下班就想放空
首先跟夢想、興趣掛勾的工作,經常成為慣老闆不遵守勞基法的藉口,甚至有一次面試官毫不掩飾的跟我說 : 「下班多做一點沒關係吧!畢竟是你的興趣不是嗎?」蛤,去你的。
即使能準時下班好了,仍然要花時間進修或查找相關資料、蒐集靈感,因為如果你上班才在做這些事,資方難免覺得你沒有產值,他們要實際的提案,不是告訴他們「還在思考。」很多行銷小編分享如何兼顧工作與生活,即是利用零碎時間把蒐集的資料打到記事本,利於隔天馬上動工,聽起來好像很輕鬆,但對我來說完完全全是加班!跟下班應酬一樣!一天8小時被綁在公司已經夠了,至少睡前的時光我要為自己而活。

◾️興趣變工作超不好玩
做自由業呢? 不見得比較好,一旦涉及營利,不免俗的要被比較、被外界的評價跟數據綁架,不像興趣可以隨心所欲的、有餘裕的、只娛樂自己,這是我周遭的人離開業界的最多原因,也是一個矛盾,會設計不代表適合做設計,敬業的設計是要滿足客戶的,所以除非是一個利他性格的人,不然很難找到成就感,甚至興趣變成例行公事後,下了班反而容易放棄興趣,心靈上形同失去一個避風港。
/
曾經我想過把它當成一份糊口的工作即可,別帶入太多個人情感,麻木的將每個代辦事項打勾,可是這類型的工作跟其他的會計、行政不一樣,你有沒有心,完全會反映在作品上,於是跳到類似的領域 ( 平面設計、網頁設計、影音、行銷......等),仍舊會遭遇相似的困境,唯一的出路是,放棄創意發想類的工作,很難想像一個歌手對唱歌完全沒熱情吧? 誰會為機器人般平板的歌聲買單啊?

綜上所述,設計/行銷真的需要愛才能繼續發展下去(充沛的愛!),這當然不是縱容慣老闆的理由,可是每個創意背後都需要大量的累積,換句話說 : 下班後的自主訓練,沒有愛的話自然是折磨了,倒不如離開,工作跟興趣分開說不定健康一點。


喜歡我的文章歡迎拍拍手或來我的ig逛逛~

ig : 呆比 生活雜記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呆比 Debby 的沙龍
10會員
43內容數
呆比 Debby 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5/03/04
2024年總計閱讀了10本書,會分,全都是個人主觀的評分和心得。
Thumbnail
2025/03/04
2024年總計閱讀了10本書,會分,全都是個人主觀的評分和心得。
Thumbnail
2024/10/21
紀錄生活中的怦然心動和歷久彌新
2024/10/21
紀錄生活中的怦然心動和歷久彌新
2024/08/04
其實,重點不在於環保跟極簡,而是透過日常實踐自己的理念。
Thumbnail
2024/08/04
其實,重點不在於環保跟極簡,而是透過日常實踐自己的理念。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有錢沒興趣 vs 沒錢有興趣,彷彿只能二選一似的,我想提供另一個觀點 : 工作要配合生活、個人特質,否則長期扮演一個不是自己的人,在賺到足夠的積蓄前,身心大概會先崩潰。
Thumbnail
有錢沒興趣 vs 沒錢有興趣,彷彿只能二選一似的,我想提供另一個觀點 : 工作要配合生活、個人特質,否則長期扮演一個不是自己的人,在賺到足夠的積蓄前,身心大概會先崩潰。
Thumbnail
達到職場目標後卻感受不到幸福感,30歲面臨職業倦怠該如何面對?當發現自己有這份想法時,應該很多人跟我一樣開始開人力銀行找新的工作機會,奇怪的是所有跟本業有關的職缺,薪資條件更好、工作環境更有挑戰性卻一個都沒有興趣。
Thumbnail
達到職場目標後卻感受不到幸福感,30歲面臨職業倦怠該如何面對?當發現自己有這份想法時,應該很多人跟我一樣開始開人力銀行找新的工作機會,奇怪的是所有跟本業有關的職缺,薪資條件更好、工作環境更有挑戰性卻一個都沒有興趣。
Thumbnail
「興趣」在職涯發展中確實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因為興趣往往會帶來動力和熱情,更能產生能滿足感支持自己面對工作中的挑戰,但不是將自己的平常的興趣原封不動地塞進職涯藍圖中,而是還要思考這幾個面向...
Thumbnail
「興趣」在職涯發展中確實扮演很重要的角色,因為興趣往往會帶來動力和熱情,更能產生能滿足感支持自己面對工作中的挑戰,但不是將自己的平常的興趣原封不動地塞進職涯藍圖中,而是還要思考這幾個面向...
Thumbnail
靠靈感創作然後賣錢,這其實是都市傳說、鄉野奇談!光靠我對OO有興趣,靈感來了就去做而想吃飽,你應該先餓死了!
Thumbnail
靠靈感創作然後賣錢,這其實是都市傳說、鄉野奇談!光靠我對OO有興趣,靈感來了就去做而想吃飽,你應該先餓死了!
Thumbnail
我一直認為人生的意義其一,就是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只要不中傷別人.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整天在辦公室影印,把文件分類,我心想這樣的工作不斷重覆到老,心情便沈了沈,好不開心. 我讀過一本書
Thumbnail
我一直認為人生的意義其一,就是做著自己喜歡的工作,只要不中傷別人.畢業後,第一份工作,整天在辦公室影印,把文件分類,我心想這樣的工作不斷重覆到老,心情便沈了沈,好不開心. 我讀過一本書
Thumbnail
本業與興趣通常都是互補的,像我過去本業從事機械業,很少講話,都在從事手動工作,那時候我的興趣就是研究如何與人溝通以及肢體語言,或是權謀、心理這類的思考領域。 而一些文書類型的辦公室工作者,平時白天都坐在電腦面前,晚上的興趣則會是以健身、慢跑、球類運動的類型較多數。 我該如何找到自己的興趣? 結論
Thumbnail
本業與興趣通常都是互補的,像我過去本業從事機械業,很少講話,都在從事手動工作,那時候我的興趣就是研究如何與人溝通以及肢體語言,或是權謀、心理這類的思考領域。 而一些文書類型的辦公室工作者,平時白天都坐在電腦面前,晚上的興趣則會是以健身、慢跑、球類運動的類型較多數。 我該如何找到自己的興趣? 結論
Thumbnail
「朋友說興趣玩玩就好,做喜歡的事情真的能賺錢嗎?」 「家人說公務人員比較穩定,可是我考好久都沒考上,要繼續考嗎?」 「我不喜歡我的工作,每天上班都好痛苦,又不知道該換什麼工作?」 曾經,我的心中也有上述的疑問,不如換個角度思考,與其說是賺錢,把視野拉到更高的地方!
Thumbnail
「朋友說興趣玩玩就好,做喜歡的事情真的能賺錢嗎?」 「家人說公務人員比較穩定,可是我考好久都沒考上,要繼續考嗎?」 「我不喜歡我的工作,每天上班都好痛苦,又不知道該換什麼工作?」 曾經,我的心中也有上述的疑問,不如換個角度思考,與其說是賺錢,把視野拉到更高的地方!
Thumbnail
在跟新鮮人聊職涯的過程中,經常能發現夥伴身上的問題總是複雜的,有時候其實並不是自己沒辦法處理,而是沒有人陪你一起梳理。因此,我很喜歡陪個案從「興趣」開始討論起,而最常見的問題通常是: 我不確定興趣在哪、對什麼有熱情? 我對很多事情都很有興趣,不確定哪個才是適合我的?
Thumbnail
在跟新鮮人聊職涯的過程中,經常能發現夥伴身上的問題總是複雜的,有時候其實並不是自己沒辦法處理,而是沒有人陪你一起梳理。因此,我很喜歡陪個案從「興趣」開始討論起,而最常見的問題通常是: 我不確定興趣在哪、對什麼有熱情? 我對很多事情都很有興趣,不確定哪個才是適合我的?
Thumbnail
最近遇到的友人們,不約而同告訴我:“工作的這些年來,我不知道自己對什麼感興趣。工作得越久,我越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請放心,我相信每個人在任何一個階段都曾經/會這麼的迷失,所以才會有老掉牙的。。。
Thumbnail
最近遇到的友人們,不約而同告訴我:“工作的這些年來,我不知道自己對什麼感興趣。工作得越久,我越不知道自己想要的是什麼。”請放心,我相信每個人在任何一個階段都曾經/會這麼的迷失,所以才會有老掉牙的。。。
Thumbnail
我想年輕人跟長輩們的工作觀,差別最大的就是:你的工作是你的夢想嗎? 當找到了一份工作,他們一定是問「錢多嗎?」而不是「你喜歡這份工作嗎?」 他們是條件取向而不是價值取向,就跟相親一般給人的感覺是談交易而不是談感覺。 以前大家搶著考的鐵飯碗,是夢想還是迫於現實的屈服?
Thumbnail
我想年輕人跟長輩們的工作觀,差別最大的就是:你的工作是你的夢想嗎? 當找到了一份工作,他們一定是問「錢多嗎?」而不是「你喜歡這份工作嗎?」 他們是條件取向而不是價值取向,就跟相親一般給人的感覺是談交易而不是談感覺。 以前大家搶著考的鐵飯碗,是夢想還是迫於現實的屈服?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