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前文中特別提到的是四季旬會,但兩年來的四季旬會累積了太多,不如邊整理邊聊聊週年餐會吧。
自從第一次踏進四季旬會後,我就開始為一件事苦惱──我吃過最美味的燉飯,竟然是在甜點店吃到的,而且鹹食只在旬會出現……
這件事促使我去嘗試更多餐廳,不過此是後話。(而且目前焙窩的燉飯依然可以排上前五甚至前三……)
於是,當九週年餐會的資訊出現在IG上時,我真的有瞬間想過要不要四場全勤。不過人總不能什麼都貪,考量到回台北的時間,加上好奇會如何呈現日式下酒菜,最終就訂下了「家味酒食」這一場。
果然沒有讓人失望,整場的印象是紮實而亮眼,每一道都能在沉穩的基調中感覺到細節逐一現身與融合──這點就和他們的甜點一樣。
如果要在其中挑出最深刻的一道,應數「酪梨漬鮪魚烤飯糰」。
作為從胎兒時期就被酪梨牛奶滋養到出生的酪梨愛好者,老家田裡還種了幾棵酪梨,吃過的酪梨應該不算少。然而,之前我總把酪梨低調的香氣單獨視為一類。這或許是我第一次這麼明確地在酪梨中嚐出「梨」的甘甜吧。還記得剛吃第一口時,腦中浮現「水梨」的時候,如果我們身處於漫畫的世界裡,那感覺真像是電流竄過、兩眼放光,就是一個大大的「哇」。鮪魚本身在溫潤的鮮味後也很巧妙地帶著一些酪梨般的尾韻,兩者交相呼應,非常有趣;飯糰本身烤過的米香純粹,單獨享用就已是享受,再搭配風味強烈的海苔與前兩者,所有元素都能彼此呼應交織,實在令人難忘。
除此之外,也稍微提一提乍一看似乎挺單純的「高湯玉子燒」。這完全是個人經驗,但至當天為止我對玉子燒實在沒有太多正面的體驗(現在有無尾熊君做給我了XD)。一開始湊近的瞬間還覺得蘿蔔泥的氣味有些刺鼻,所以我是邊思考邊吃下了第一口。入口後立刻就打消了所有疑慮,蘿蔔泥與玉子燒內部鮮味濃郁的高湯融合在一起,立刻讓我想到自己在家偶爾加爆干貝熬出來的蘿蔔雞湯或排骨湯,而且層次之豐富更勝一籌。甜味僅餘甘甜,無一絲死甜,口感綿密與入口即化並不衝突,吃起來全無負擔。
「辣秋葵鮭魚卵豆腐」也是頗有記憶點的一道。哎呀,不是因為一開始用筷子吃得有點辛苦,而是這些食材的味道融合得跟它們物理上一樣滑順,而且在辣味的呈現上令我會心一笑。個人是個喜歡辣香卻無法吃太辣、在外幾乎只點微辣的人。一開始還有些擔心,吃完前幾口停下來開始想好像不太辣呢,就在這時,整個口腔內部才均勻地感覺到些微餘辣,完全不會感到不適。很開心能有餐點合乎我對辣的難搞須求,所以也得將這道菜記個一筆。
同樣看似簡單卻十分細緻的菜餚還有好幾道。
炸牛蒡在咀嚼時可以品味到銳利的鮮鹹中浮出甘甜,再逐漸回歸到牛蒡原味的微苦,十分開胃;溫潤清甜的關東煮,加上柚子醬後更加解膩;醋拌章魚以洋蔥和醋的包裹使好食材本身的口感和鮮味加倍凸顯又不失和諧;大蔥雞肉串入味又軟嫩,洋蔥作為點睛之筆讓整道菜更活靈活現;還有馬鈴薯綿密溫和的炸馬鈴薯棒棒腿,明明菜名看來罪惡,吃起來卻是溫柔的風格。
當晚雖然因為一些個人原因而不得不來去匆匆,但感受十足深刻。要說有什麼遺憾,就是沒想到份量竟然會多到吃不下。
主理人擔心大家吃不飽,所以量都給得很大方。如果對品質影響不大,大部分的餐點也都願意一份一份打包。可惜在飯和烏龍麵之間我選了烏龍麵,這就是無法打包的餐點之一,最後只吃進一點點,但真的嘗到之後又更為吃不下更多而嘆息了,現在想起來還是好扼腕……
不過,能在這個值得慶祝的里程碑中佔了一張嘴的位置,也實在是件幸事。今年焙窩更是邁入十週年,能夠持續經營與精進這麼長的年歲真是了不起。雖然這回人不在台北無緣餐會,但想必也是精采萬分吧。
期待未來還有機會入席他們的餐會──這次,我會好好空出肚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