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爸爸問:
我們等阿等,等到孩子終於開始說第一個字開始會仿說了,但為什麼好像很多東西都還是不懂,仍然不會自己說,仍然需要大人說一次孩子才有辦法跟著說。為什麼會這樣呢?我們問過幼稚園,老師說是認知還不夠好…..
認知是什麼呢?---也就是將眼睛耳朵身體接收到的訊息,整合串聯成有意義有關聯性的概念,在大腦中理解並儲存,最後能夠用身體肢體做出進一步的回應。
【例如】孩子耳朵聽到一個聲音-->看到大人跑過來拿起電話接聽-->孩子就將聽到的聲音(鈴鈴鈴)vs看到的畫面(大人拿起電話)串聯起來,在大腦裡賦予意義"這就是電話的聲音!",最後儲存在記憶區,
等到下一次,當電話又響了,孩子聽到電話,大腦自動分辨判斷這是"電話聲音"-->孩子去拍拍大人叫大人來接電話或是孩子跑去電話旁自己拿起了電話。
【例如】:媽媽說"刷牙"-->接著媽媽抱我去浴室,媽媽拿起牙刷、擠牙膏、放進我的嘴巴。孩子每一天一直重複聽著、看著大人重複說刷牙,重複這些舉動...
當有一天,孩子聽到媽媽說"刷牙",孩不用等到媽媽帶她,自己孩子就主動跑到浴室站在洗手台前面準備要開始刷牙了。這代表孩子的大腦已經把"刷牙"詞彙意義vs刷牙的地點、物品、動作都配對串聯起來了。
當孩子可以串聯起來兩組訊息,並理解訊息的意義進一步做出反應回應,不再是茫然不懂地看著,而開始有所反應,就是認知開始進步發展的意思。
而學說話,是一系列功能的運作結合的,是需要認知能力的協助的。學說話需要依靠耳朵聽到聲音,依靠大腦分辨語音訊號、解碼、儲存語音,依靠眼睛觀察當下情境+大腦理解聽進來聲音的意思,依靠大腦串連並儲存好訊息,當下次孩子想要說話時可以從大腦抓出想法進行編碼、轉換成語音訊息,並藉由口腔、呼吸、聲帶的肌肉動作一同協調做出嘴型,用口語將想法表達出來,最後成功地說出了"電話、刷牙"。
而學說話,是一系列感官、大腦、神經肌肉功能的運作結合的,是需要認知能力協助化抽象為具體,化腦大的想法為具體的聲音。
孩子大腦裡的語言資料庫就像一個隨身碟,要先有存入,才有辦法提取輸出。
所以當孩子的認知還需要持續引導進步時,孩子雖然可以跟著大人仿說詞彙,但還無法獨立將語音意義化並儲存在大腦中自行提取出來,所以孩子看到電話這個物品時,大腦神經並不會自動串聯起/ㄉㄧㄢˋㄏㄨㄚˋ/這個語音訊息,所以即使孩子會跟著大人仿說電話,但仍舊是因為有大人先示範了一次發音,孩子的大腦裡尚沒有任何已儲存的訊息提供孩子自己提取。仍是需要不斷地重複引導孩子仿說數十萬次數百萬次,直到孩子的大腦神經確切儲存好了/電話/這個詞彙。
所以孩子開始會說話,孩子的詞彙爆炸期到來了,除了是靠著孩子的耳朵、嘴巴進行輸入輸出之外,還代表著孩子的認知進步了,孩子的認知開始足以支持他學習說話,能夠有能力配對、記憶起這些稍縱即逝的聲音訊息,開始懂了這個世界訊息代表的意思,也開始有興趣要進行學習讓自己更融入參與這個世界。
目前雖然孩子仍然需要大人的引導才能說出詞彙,還無法自己看到物品就說出名字,但持續【引導孩子去注意、觀察環境中發生的大大小小事情】,持續【讓孩子在互動中學說話】,讓孩子發展認知功能該有的觀察、思考、分析、整合、記憶..等等的內在心智活動的認知能力,也才能將聽到學習到的詞彙,適時地自行運用表達出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