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毒」與「藥」的區分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毒藥毒藥,應該蠻多人聽說過,毒與藥的區別只在一線之間,是哪條線呢?

就是「量」!

不論是哪種物質,只要過量即是毒,適量即是藥。有病吃藥,沒病吃毒,只要是物質濫用,即是吸毒!

舉個實際例子,我昨天在大湖釣魚釣到天亮,早上跟朋友約11點喝咖啡,在睡眠不足的狀況下跑了兩家店喝單品,回家後我的身體極度疲倦,但我的腦袋極度活躍,那種衝突與不適感,讓我感覺像是一個沒憂鬱症的人一次吞了十顆血清素再吸收抑制劑,想冷靜休息睡覺補眠,但疲倦的腦袋不願放過我的感覺,對我來說這就是物質濫用,就是吸毒。

凡事過度皆為病,因此阿蕉老師認真認為,應該以物質的使用時機與使用量來劃分「毒」與「藥」,而不是物質本身,所有東西都是客觀且中性的存在,其本質並無優劣可議。

那些定義都是由掌權者,為了規範並掌控受控者所創造的,為了維持上位者所希望的秩序並方便管理,而不是一個客觀的事實,世界的真相為何還是要由你我親自明鑑,而不是輕易聽信他人道聽途說。

希望能一起當個睜開眼睛走路的人,而不是手牽手跳入末日火山當祭品養索倫的人❤️


avatar-img
5會員
14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蕉流一下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什麼叫緣木求魚呢?「緣」就是沿著,試想你沿著一棵樹轉圈圈在抓魚,你會抓到什麼?抓到一片空虛與挫折啊!
只要活在世上,總會有許多難解甚至無解的問題,而我們不免俗且習慣地,一遍又一遍陷於與胡同中打轉,跟著芭比唱著愛的魔力轉圈圈,轉到天昏地暗、頭暈嘔吐還轉不出個所以然。我們總覺得,只要在原地鍥而不捨地轉~啊轉~啊轉啊轉啊轉總能轉出個所以然,但你冷靜想想,你小時候跟鄰居或同學玩轉圈圈轉到最後會得到什麼結果?
什麼叫緣木求魚呢?「緣」就是沿著,試想你沿著一棵樹轉圈圈在抓魚,你會抓到什麼?抓到一片空虛與挫折啊!
只要活在世上,總會有許多難解甚至無解的問題,而我們不免俗且習慣地,一遍又一遍陷於與胡同中打轉,跟著芭比唱著愛的魔力轉圈圈,轉到天昏地暗、頭暈嘔吐還轉不出個所以然。我們總覺得,只要在原地鍥而不捨地轉~啊轉~啊轉啊轉啊轉總能轉出個所以然,但你冷靜想想,你小時候跟鄰居或同學玩轉圈圈轉到最後會得到什麼結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天然成分被濃縮起來,就變成了藥。」 「高濃縮的東西用多了就會上癮,就變成了毒。」 這段話出自萬維剛老師的《菁英日課》,讓我重新思考了「藥」與「毒」的界線。這不禁讓我回想起,我與數學之間的濃烈關係。 ▋數學是藥 年輕的我熱愛數學,幾乎到了「無藥可救」的程度。
Thumbnail
毒品對個人健康和社會穩定都帶來嚴重影響,包括身體健康、精神健康、社會關係、經濟損失和法律後果等多方面。
「天然成分被濃縮起來,就變成了藥。」 「高濃縮的東西用多了就會上癮,就變成了毒。」 這兩句話節錄自萬維剛老師菁英日課6的內容[1], 啟發了我重新思考藥與毒的關係。 「我愛數學,愛得無可救藥。」是我國中高中的真實寫照。 年輕的時候很熱愛數學, 因為數學是唯一一個可
Thumbnail
出現頭痛、生理痛或失眠時,很多人會擅自服用家人的藥物。但是未經醫囑使用處方藥,可能發生危險,或因為產生生理及心理的依賴,而有成癮的風險!
Thumbnail
短時間讀了兩本有關毒癮的書,病人、犯人之間的拉扯都為著癮。究竟成癮是一種犯罪或是一種疾病,處遇的方法自然大不相同,而成癮物質的定義,以及濫用的定義,也因為化工的技術,一直不斷的變化當中。有機化學光一個有機鍵的改變,就會將A物質變成A+或A-物質,但刑法罪刑法定之下,這二種都不成為犯罪構成要件。總之是
Thumbnail
《戒不掉的癮世代》一書透過多樣的案例探討毒品在台灣社會中的多重面向。書中指出,毒品不僅是一種成癮物質,更扮演著社交工具、身分象徵甚至貨幣的角色。透過作者剖析不同族群使用毒品的背後動機,以及引人入勝的故事,提供了對成癮現象更深入的理解。
Thumbnail
毒品,先說一下我的個人感受,它本來並不壞,而是遭人濫用後才變成壞東西,事實上許多藥品都是如此,它們可以幫助人們減輕痛苦和壓力,卻遭到濫用,心理素質較差,無法敵擋其所帶來的放鬆感,變得有依賴性、逃避現實,或者產生各式各樣的狀況和戒斷症。 今天的案件主角還未被列入毒品,不過這玩意兒所造成的傷害並不比其
Thumbnail
毒品,人人都知道不能碰。毒品價格高昂,容易上癮,還會引發身體機能種種敗壞,但精神方面呢?其實,毒品會大幅度消弱精神狀況導致元辰黯淡,進而讓無形眾生有機可趁。因此,倘若聽到吸毒的人經常說有鬼在身邊什麼的,雖然多半是妄想,但也很可能是真的。 江湖傳言,某些毒品使用過後會開啟陰陽眼。這句話不全錯,因為元
如果把人際關係比喻作海洋,有毒關係就像是隱藏的暗礁,它們不僅會耗盡你的寶貴能量,更可能對你的心靈造成長期的傷害。 這篇文章旨在探討避開有毒關係的重要性。 在提到為何要避開有毒關係之前,我們必須先認識到它的本質。有毒關係通常以不平等的權力動態、情感操控或持續的負面影響為特徵。 這種關係的
Thumbnail
今天我們將探討關於藥物及食品安全的議題。 藥物,使用得對,它就是幫助恢復快速恢復健康的方式;但若使用不對,它就可能變成危害健康的毒藥。
Thumbnail
/ 大家現在出門買東西還會帶錢包嗎 鴨鴨發現自己好像快一個禮拜沒帶錢包出門 還是可以天天買滿買好回家(? 因此為了記錄手機消費跟各種紅利優惠 鴨鴨都會特別注意銀行的App好不好用! 像是介面設計就是會很在意的地方 很多銀行通常會為了要滿足不同客群 會推出很多App讓使用者下載 每次
Thumbnail
「天然成分被濃縮起來,就變成了藥。」 「高濃縮的東西用多了就會上癮,就變成了毒。」 這段話出自萬維剛老師的《菁英日課》,讓我重新思考了「藥」與「毒」的界線。這不禁讓我回想起,我與數學之間的濃烈關係。 ▋數學是藥 年輕的我熱愛數學,幾乎到了「無藥可救」的程度。
Thumbnail
毒品對個人健康和社會穩定都帶來嚴重影響,包括身體健康、精神健康、社會關係、經濟損失和法律後果等多方面。
「天然成分被濃縮起來,就變成了藥。」 「高濃縮的東西用多了就會上癮,就變成了毒。」 這兩句話節錄自萬維剛老師菁英日課6的內容[1], 啟發了我重新思考藥與毒的關係。 「我愛數學,愛得無可救藥。」是我國中高中的真實寫照。 年輕的時候很熱愛數學, 因為數學是唯一一個可
Thumbnail
出現頭痛、生理痛或失眠時,很多人會擅自服用家人的藥物。但是未經醫囑使用處方藥,可能發生危險,或因為產生生理及心理的依賴,而有成癮的風險!
Thumbnail
短時間讀了兩本有關毒癮的書,病人、犯人之間的拉扯都為著癮。究竟成癮是一種犯罪或是一種疾病,處遇的方法自然大不相同,而成癮物質的定義,以及濫用的定義,也因為化工的技術,一直不斷的變化當中。有機化學光一個有機鍵的改變,就會將A物質變成A+或A-物質,但刑法罪刑法定之下,這二種都不成為犯罪構成要件。總之是
Thumbnail
《戒不掉的癮世代》一書透過多樣的案例探討毒品在台灣社會中的多重面向。書中指出,毒品不僅是一種成癮物質,更扮演著社交工具、身分象徵甚至貨幣的角色。透過作者剖析不同族群使用毒品的背後動機,以及引人入勝的故事,提供了對成癮現象更深入的理解。
Thumbnail
毒品,先說一下我的個人感受,它本來並不壞,而是遭人濫用後才變成壞東西,事實上許多藥品都是如此,它們可以幫助人們減輕痛苦和壓力,卻遭到濫用,心理素質較差,無法敵擋其所帶來的放鬆感,變得有依賴性、逃避現實,或者產生各式各樣的狀況和戒斷症。 今天的案件主角還未被列入毒品,不過這玩意兒所造成的傷害並不比其
Thumbnail
毒品,人人都知道不能碰。毒品價格高昂,容易上癮,還會引發身體機能種種敗壞,但精神方面呢?其實,毒品會大幅度消弱精神狀況導致元辰黯淡,進而讓無形眾生有機可趁。因此,倘若聽到吸毒的人經常說有鬼在身邊什麼的,雖然多半是妄想,但也很可能是真的。 江湖傳言,某些毒品使用過後會開啟陰陽眼。這句話不全錯,因為元
如果把人際關係比喻作海洋,有毒關係就像是隱藏的暗礁,它們不僅會耗盡你的寶貴能量,更可能對你的心靈造成長期的傷害。 這篇文章旨在探討避開有毒關係的重要性。 在提到為何要避開有毒關係之前,我們必須先認識到它的本質。有毒關係通常以不平等的權力動態、情感操控或持續的負面影響為特徵。 這種關係的
Thumbnail
今天我們將探討關於藥物及食品安全的議題。 藥物,使用得對,它就是幫助恢復快速恢復健康的方式;但若使用不對,它就可能變成危害健康的毒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