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層邏輯》掌握洞察力,穿過表象找出本質重建人生觀。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掌握洞察萬事萬物的「底層邏輯」,除了能幫我們穿過事情的表象,看清真正的問題本質,瞭解如何思考問題、如何加速個人進步、與他人協作,才能讓整體營運更為順暢。

這本書的特色是?

看到成功者的光鮮亮麗,多數人只想快速掌握方法論 ,冀望透過相同的執行也能成功,可結果卻不盡人意。規劃背後往往被忽略的邏輯,才是成功可被複製的真正心法。

底層邏輯》的作者劉潤是中國知名的商業轉型顧問,前微軟(中國)的戰略合作總監,也曾任海爾、百度、晨興資本等多家公司的戰略顧問,現行為潤米諮詢董事長。2006年的一篇《出租司機給微軟員工上的MBA課》讓他在IT圈及管理界紅極一時。10年後在音頻線上課程-得到App上架的《5分鐘商學院》,更再次掀起一股旋風,並擁有23萬以上用戶的私人商學院。

他在這本書探討了底層邏輯在企業管理中的應用,並通過案例分析、邏輯思考等方法,指導讀者如何提高決策和管理的能力。此外,劉潤也經常在各大商業媒體發表專業見解和文章,為企業管理和商業思考提供了有價值的參考。

我會特別想讀這本書,除了是周遭專業高手的推薦外,作者深厚的策略思維、跨脫慣性的表面邏輯脈絡,更是吸引我的最大主因。

本書共分五大章節,分別是「是非對錯的底層邏輯」、「思考問題的底層邏輯」、「個體進化的底層邏輯」、「理解他人的底層邏輯」與「社會協作的底層邏輯」

對我來說,如果書評是一一介紹書中的內容,還不如請ChatGPT直接摘取重點貼上就好,而這也不是我想分享此書最大的目的。

在這篇書評裡,我會特別專注在「思考問題的底層邏輯」的方法論,並結合我過往的帶人與幕僚顧問經驗,向大家說明為什麼「思考問題」的邏輯如此重要。

這也是幫助你從普通邁進優秀的,第一道推力!

普通與優秀的差距,在於解決問題的方式不同。

作者在書中特別舉例二戰時期,盟軍轟炸機用經驗去解決表面問題的風險。簡單來說,就是當時的盟軍轟炸機損失很大,大部分折返回來的飛機機翼上也佈滿彈孔,當時的盟軍為了在條件有限的情況下,增加飛機部分位置的鋼甲。

這時候大家就會想,那到底要加在哪裡才能更保護飛行員的生命呢? 於是他們憑經驗思考,既然機翼都是彈孔,那麼最需要加強的一定就是機翼了!

好,到以上為止都是普通人的思考方式,但這樣就真的能夠解決根本問題了嗎?

raw-image

還好當時有位擔任盟軍顧問的統計學家提醒,他發現機翼中彈卻還能飛回來,或許這個部位反而是很堅固。再反觀飛回基地的戰機,在機頭與機尾部位都沒有中彈,會不會才是飛機真正有機會回來的最大原因呢?

後來,盟軍司令派人前去戰地檢查飛機殘骸,果然發現被擊落的飛機,都是機頭、機深中彈。

請大家想像一下,萬一當時的統計學家沒有看透問題的本質出口提醒,讓錯誤的解決方法執行下去,除了將資源耗用在不必要的地方,對於飛行員、戰機的損失是否能帶來幫助呢?

我想,答案淺顯易見吧!憑「經驗」,有時還真的挺不靠譜的!


在看到這段案例的時候,我同時也回想起最近服務企業剛發生的事。他是一家從手工甜點製作邁入機械自動化生產階段的公司,內部員工的思維大多還停留在人工解決的時代。

故事背景是這樣的,自動化產線員工跟主管反應好多次,機台出餡異常造成吐出的麵團傾斜,以至於切片時會造成外觀忽大忽小。請來具有設備導入經驗的資深師傅出手,老師仔憑過往經驗判定是麵團往下施力點失衡,於是就安排一個人力貼著輸送帶扶著出餡的麵團底部,但情況還是時好時壞。

以上一樣是普通人的思考方式,但困擾產線的問題有真正被解決嗎?

我來跟大家分享,優秀的人會怎麼做。

當天我跟著那曾在知名大廠擔任高管的夥伴A一起觀察設備,必須老實說,從事顧問工作久了,被訓練的思維可能真的不一樣,不是我們有多厲害,而是我們被訓練的第一堂課是:「永遠不要100%相信別人給的資訊,除非你已經過驗證!

一開始在產線時,我發現多數人的視線都貼著機台以及輸送帶,簡單來說,就是被制約在師傅曾說過的問題點。而我跟著夥伴A在產線蹲上蹲下、跑前跑後的,不曉得的人可能會覺得我倆很荒謬,一下蹲著看麵團掉下輸送帶、一下跑到後端觀察餅乾成型的樣子。

我觀察到麵團傾斜除了是因為出餡口離輸送帶太遠被重力帶偏外,還有一個很大的原因是來自於被安排站在原地扶著麵團的那個人。畢竟同個姿勢扶久了手會痠,反而更容易不小心出力加重麵團在輸送帶的歪斜程度。

這時,我的夥伴A突然說出需要食品手套,於是就看著他伸出兩隻手指頭,神奇的事情發生了...原本傾斜的麵團就這樣歸正了!

他在測試10分鐘後,發現真的沒問題,才說明他觀察到的真正問題:「確實如同師傅說的,麵團出來的施力點不均。但主要原因是在初期擠壓過程中,壓力不平衡而導致,所以我們要解決的應該是一開頭的出餡壓力,而非在輸送帶上的麵團!

raw-image

後記: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洞察力,是幫助你重建人生觀的最佳推力!

大家看完我最近碰到的實例,有沒有覺得「真假!這樣做就可以改善了嗎? 那之前的人怎麼沒有發現呢?」

在這邊,我想先重點歸納這兩個案例所使用到的方法論:

假設:遇到問題,先大膽假設。

1.本書案例:應該給機翼加鋼甲。

2.卡羅實例:麵團施力點不均,應該要加人在輸送帶上扶著麵團。

驗證:實際做出行動 (解決方法),確定假設正確性。

1.本書案例:看被擊落的飛機是否機翼上彈孔很多。

2.卡羅實例:看提出的方法是否能降低麵團在輸送帶歪斜比例。

結論:透過驗證,得出試驗總結。

1.本書案例:頭部和尾部中彈多,給機翼加鋼甲作用不大。

2.卡羅實例:生產過程中時好時壞,加人扶著麵團沒有顯著效果。

調整:透過驗證,得出試驗總結。

1.本書案例:應該給機翼頭部和尾部加鋼甲。

2.卡羅實例:應該在出餡口一開始就調整壓力才對。

我們遇到問題在找辦法時,很容易迷信別人的成功經驗,就像這次我分享的產線問題一樣。在我跟夥伴A還沒介入處理時,現場的人過於相信有經驗的師傅講的話,缺乏驗證與調整,所以看似很難的問題,說破解決後反而覺得其實很簡單。

普通人只能看到事物的現象,而優秀的人總能透過現象看到事物的本質!

我們常說「眼見為憑」,但有時我們看到的表象或著經驗也會迷惑我們,讓我們看不清事情的本質。以上的方法論其實講究的是從事實出發,千萬不要被「想當然爾」牽著走,也不要輕易下結論,重點是得隨時保持空杯心態去看問題。

劉潤有提到,如果能做到以上態度,即便是再複雜、繁瑣的事,絕對都能抽絲剝繭、洞察事物真正的本質。

當你掌握看透一切的底牌時,往後你在思考任何事物時,都能更具備宏觀的思維評估。換個念頭想,這難道不是另一種的能力自由嗎?

----------------------------------------------------------------------------

如果你有其他讀後感想或疑問,想找人聊聊也歡迎私訊我(連結),我會統一用文章回覆大家的問題喔!

本書評是與Pubu合作,若喜歡 《底層邏輯:看清這個世界的底牌》 也可以透過此連結購買電子書,減少紙張印製,以實際環保行動愛地球。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思維旅行者 Ms.Carol的沙龍
7會員
20內容數
任何書籍都有存在的意義,在閱讀的過程中不妨與過去經歷連結,你會發現當初讓自己卡關的問題,或許對現在的你來說,都不再是個困擾了!那麼,恭喜你又成長了!
2023/09/01
具備 LVMH 高階主管經歷的 Pauline Brown表示:「每個人都有提升美學智慧的能力。」 在這本書,她藉由跟消費服務業的個案故事,說明美學智慧如何運用在「品牌 X 服務 X 設計」的管理過程。以及如何透過美學策略打造好生意,並具備相關的知識因應可能面對到的經營挑戰。
Thumbnail
2023/09/01
具備 LVMH 高階主管經歷的 Pauline Brown表示:「每個人都有提升美學智慧的能力。」 在這本書,她藉由跟消費服務業的個案故事,說明美學智慧如何運用在「品牌 X 服務 X 設計」的管理過程。以及如何透過美學策略打造好生意,並具備相關的知識因應可能面對到的經營挑戰。
Thumbnail
2023/08/06
對所處的環境欠缺了解,不只是上班族的罩門,甚至是公司的老闆都會有卡點。但請記得,只要你身處於公司,就不可能奢望主管、老闆們能與你手牽手,以民主的方式一同經營企業。
Thumbnail
2023/08/06
對所處的環境欠缺了解,不只是上班族的罩門,甚至是公司的老闆都會有卡點。但請記得,只要你身處於公司,就不可能奢望主管、老闆們能與你手牽手,以民主的方式一同經營企業。
Thumbnail
2023/07/14
當你向前看,你永遠只能注意到你離目標還有多遠,你跟其他人差距多少,但卻忘記在追求的過程中,你也可以,享受快樂! 作者丹‧蘇利文,是全球創業家教練計畫「策略教練」的聯合創始人。他運用「收穫心態」,幫助許多高成就者增加快樂、自信和成功。
Thumbnail
2023/07/14
當你向前看,你永遠只能注意到你離目標還有多遠,你跟其他人差距多少,但卻忘記在追求的過程中,你也可以,享受快樂! 作者丹‧蘇利文,是全球創業家教練計畫「策略教練」的聯合創始人。他運用「收穫心態」,幫助許多高成就者增加快樂、自信和成功。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底層邏輯是由潤米諮詢創始人並為『5分鐘商學院』的主持人─ 劉潤所撰寫而成。這本書在談論一種核心思維:方法論為不變的「底層邏輯」與隨時改變的「環境變數」所組成。並著重於前者的介紹。它提供了深刻的視角與例子激發讀者的思考。這本書的每個章節皆為互相獨立,非常適合在閒暇時間選擇感興趣的部分閱讀。
Thumbnail
底層邏輯是由潤米諮詢創始人並為『5分鐘商學院』的主持人─ 劉潤所撰寫而成。這本書在談論一種核心思維:方法論為不變的「底層邏輯」與隨時改變的「環境變數」所組成。並著重於前者的介紹。它提供了深刻的視角與例子激發讀者的思考。這本書的每個章節皆為互相獨立,非常適合在閒暇時間選擇感興趣的部分閱讀。
Thumbnail
你相信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嗎? 或許,我們對事實的瞭解,還不夠全面 或許,我們是被表象或經驗欺騙、迷惑,導致看不透事情的本質 本書教你看清這個世界的底牌
Thumbnail
你相信眼睛所看到的一切嗎? 或許,我們對事實的瞭解,還不夠全面 或許,我們是被表象或經驗欺騙、迷惑,導致看不透事情的本質 本書教你看清這個世界的底牌
Thumbnail
作者是中國的商業顧問劉潤,他在這本書教大家如何思考世界運作背後不變的「底層邏輯」,讓大家可以運用在不同環境及情境中。 邏輯是大腦的運算路徑,邏輯之間沒有對錯。本書用很多例子去講述「底層邏輯」的觀念👇🏻 1️⃣個人層面的底層邏輯 ➿每個人的心中應有三種對錯觀:法學、經濟學家、商人
Thumbnail
作者是中國的商業顧問劉潤,他在這本書教大家如何思考世界運作背後不變的「底層邏輯」,讓大家可以運用在不同環境及情境中。 邏輯是大腦的運算路徑,邏輯之間沒有對錯。本書用很多例子去講述「底層邏輯」的觀念👇🏻 1️⃣個人層面的底層邏輯 ➿每個人的心中應有三種對錯觀:法學、經濟學家、商人
Thumbnail
去年已閱讀了《底層邏輯》,整本書也是貼滿了標籤貼,值得閱讀的一本。 底層邏輯2,用了很多數學計算公式來讓我們知道萬物運作的本質,並運用於商業模式上,讓創業者在創業的路上提高成功的機率。我覺得這本書需慢慢細讀,作者劉潤的舉例也盡量很淺白易懂,因為大部分的人對數學總是害怕。雖然不需要懂其中計算方式,但
Thumbnail
去年已閱讀了《底層邏輯》,整本書也是貼滿了標籤貼,值得閱讀的一本。 底層邏輯2,用了很多數學計算公式來讓我們知道萬物運作的本質,並運用於商業模式上,讓創業者在創業的路上提高成功的機率。我覺得這本書需慢慢細讀,作者劉潤的舉例也盡量很淺白易懂,因為大部分的人對數學總是害怕。雖然不需要懂其中計算方式,但
Thumbnail
閱讀分享 書名:底層邏輯 1主題:如何快速洞察本質-解決問題的底層邏輯 重點摘要 1.商業顧問的核心能力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洞察力。 2.洞察力是每個人都可以透過科學的方法練習精進。 3.系統=要素 X 連接關係 系統-一組相互連接的要素 要素-要素可以想成零件,是我們表面看的
Thumbnail
閱讀分享 書名:底層邏輯 1主題:如何快速洞察本質-解決問題的底層邏輯 重點摘要 1.商業顧問的核心能力就是透過現象看本質的洞察力。 2.洞察力是每個人都可以透過科學的方法練習精進。 3.系統=要素 X 連接關係 系統-一組相互連接的要素 要素-要素可以想成零件,是我們表面看的
Thumbnail
我們常在許多時候用經驗決定我們的決策,但卻忘記這個經驗到底是不是這些決策之間共通的邏輯,這樣即將所有結果訴諸於機率,偶爾的有效會讓我們更加確信自己的經驗,直到跌了一大跤。對於自己跟他人做事的底層邏輯動機有所洞察,才能安穩的在這個詭譎的世界中生存,累積更多可以犯錯之資本,因為永遠不可能有100%成功。
Thumbnail
我們常在許多時候用經驗決定我們的決策,但卻忘記這個經驗到底是不是這些決策之間共通的邏輯,這樣即將所有結果訴諸於機率,偶爾的有效會讓我們更加確信自己的經驗,直到跌了一大跤。對於自己跟他人做事的底層邏輯動機有所洞察,才能安穩的在這個詭譎的世界中生存,累積更多可以犯錯之資本,因為永遠不可能有100%成功。
Thumbnail
⋯⋯初入職場,像是驚慌受怕的松鼠,在冬天會為了一頓飯憂愁。可是隨著不斷的成長,時間和經歷會把我們雕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我們終究會成為從容不迫的巨人。
Thumbnail
⋯⋯初入職場,像是驚慌受怕的松鼠,在冬天會為了一頓飯憂愁。可是隨著不斷的成長,時間和經歷會把我們雕刻成自己想要的模樣,我們終究會成為從容不迫的巨人。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