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年重作影迷,很幸福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楊德昌《恐怖份子》(1986)劇照

楊德昌《恐怖份子》(1986)劇照

過去兩年,我在電影院看了一百多部電影,比過去二十年加起來還多,其中絕大多數是在新莊國家影視聽中心「大影格」看的。

遙遠的學生時代,我也曾當過幾年文青影迷。八九十年代之交,沒有手機,沒有網路,更沒有MOD和Netflix。文藝青年的知識儲備,得靠自己上山下海去尋寶,一本本書、一張張唱片、一捲捲錄影帶,在自己房間築成精神王國的城牆。

我爸是超級影迷,一天到晚跑電影院。小時候,家裡還常有各國藝術電影的錄影帶,爸媽常吆喝朋友來看。大家先吃頓飯,再搬藤椅排成兩排,一起盯著十八吋的彩色電視(那台電視放在一個有輪子的長腳小鐵櫃上,推來推去很方便)。選的若是「小孩最好不要看」的電影,就會把我們趕到房間裡:看的並非情色片,我瞄到過一幕畫面:一個年輕人滿臉狂喜慢動作拿刀切割被暴打的受害者的手腕。四十年後我在「大影格」看史丹利庫柏力克《發條橘子》膠卷版,才終於知道那段童年陰影的出處。

大學時代,我最大的熱情是搖滾樂,發瘋一樣買唱片,電影充其量是「副修」,遠遠不算最「硬核」的影迷,卻也對當年場景不算陌生。那時影迷怎麼「進補」呢?他們會去重慶南路騎樓專賣盜版錄影帶的「秋海棠」挖寶,每個認真影迷家裡都有一排排「秋海棠」自製的錄影帶。生而有幸,我們還迎來尖端科技「雷射影碟」──此物身價不凡,光播放器就要幾萬塊,窮文青都去敦化北路的「太陽系視聽中心」租片:當年流行在小包廂看錄影帶的「MTV」,「太陽系」大手筆全面使用雷射影碟機,進口大量世界名片,24小時營業,簡直是影迷夢土。據說「太陽系」全盛時期每月淨利三百萬台幣,那是什麼樣的時代呀!

還有專攻歐洲藝術電影的MTV「影廬」,小小一間,那是很多文青第一次看高達、侯麥、楚浮的啟蒙聖地。學校社團偶爾會在活動中心辦影展,左右門關不嚴,銀幕兩側永遠漏光,音響只是一顆放在舞台上的破爛喇叭。既然票價那麼便宜,也就不計較了。越南導演陳英雄的《青木瓜之味》,就是在台大活動中心看的。

校園刊物社團學弟吳智富自告奮勇辦小型影展,神通廣大,借到長老教會地下室放錄影帶。那邊有一台大電視(旁邊玻璃櫃擺滿了陳明章、朱約信、黑名單工作室的演出實況錄音帶,都是朱約信的珍藏,希望那些寶貝後來都有保管好)。多虧智富,我才有機會看到伊丹十三《蒲公英》和相米慎二《颱風俱樂部》,一輩子忘不了。

其實真正厲害的電影,在破爛的場地或用小小的電視螢幕看,也還是厲害。就像了不起的專輯,哪怕用最便宜的錄音機播出來聽,也還是扣人心弦。

當然還有金馬影展!那是一年一度的影迷大拜拜。當年沒有網路,搶票必須前一晚拎著小摺凳到售票端點熬夜排隊。影展辦在秋冬之交,寒風四起,長夜漫漫,一起排隊的文青就這樣聊上了天,交上了朋友,想必也滋生不少愛情故事。我也曾在影展期間一天衝三場電影,情節故事在記憶中攪和成一團。有一天晚場要看塔可夫斯基《鄉愁》,聽說此片極沉悶,而我又總是在電影院裡睡得特別好,便「預防性」灌了一大杯咖啡下肚。結果確實沒睡,卻也看得糊里糊塗,像睜眼做了一場夢。

出社會之後,電影愈看愈少。串流平台再方便,畢竟不能取代大銀幕。直到前年新莊國家影視聽中心落成啟用,我和太太才重作影迷,幾乎週週報到,看經典名片4K修復版、還有愈來愈珍罕的卅五釐米膠卷原片,非常幸福。

這兩年,我們在「大影格」看了日本學運時代的激越紀錄,認識了武俠片大師胡金銓,初睹一系列較少公映的台灣新電影精采作品,難得見證獨立電影先鋒黃明川大銀幕版《西部來的人》,看了王童導演所有作品(包括失而復得的珍貴台語版《看海的日子》和《稻草人》),見識了香港導演楊凡的耽美,初識日本導演增村保造(並迷上美麗的若尾文子),重新認識小津安二郎,並在大銀幕看了庫柏力克的幾部曠世經典,還有好多好多......。最近這段時間是楊德昌回顧展,中心同仁千辛萬苦搞定極複雜的授權問題,終於能一口氣播映他所有作品,這是足以傲視世界影壇的盛事。

將近三十年後重看《獨立時代》和《麻將》,才終於懂得楊德昌的犀利。當年我們真的跟不上他,只好自以為是罵他兩句自溺做作,卻沒看到他對家庭、對感情的深描。如今自己世故了,才看懂他刻劃戲中角色的周密妥貼。《一一》已是和《牯嶺街少年殺人事件》平起平坐的經典,我也得到中年,才懂得感激楊德昌的細膩。真的,儘管多年前看過,還是要再給自己一次機會,你會因為重看,領悟自己這些年的成長。

對了,這次影展也會放楊導列為生平最愛之一的《鄉愁》,我這次無論如何要清醒著看完。

(寫給《財訊》)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Dgnic Imitate-avatar-img
2024/03/31
昨天香港國際國際電影節放《麻將》,初看,看得感動,嬉笑又深沈。
avatar-img
馬世芳的沙龍
2.2K會員
1.7K內容數
馬世芳2017年迄今的部落格,2021年遷至方格子。包括音樂文字、廣播節目側寫、隨筆、食譜等。
馬世芳的沙龍的其他內容
2024/01/29
很多江浙館子都有這道盆頭菜,涼吃。自家做,掌握去籽、塞肉技巧就不難,熱吃也好吃,非常下飯。
Thumbnail
2024/01/29
很多江浙館子都有這道盆頭菜,涼吃。自家做,掌握去籽、塞肉技巧就不難,熱吃也好吃,非常下飯。
Thumbnail
2024/01/08
願我們的社會能朝文明進步的方向挪動,哪怕只是一點點。
Thumbnail
2024/01/08
願我們的社會能朝文明進步的方向挪動,哪怕只是一點點。
Thumbnail
2023/10/30
甘香糯嫩,一口上天堂。
Thumbnail
2023/10/30
甘香糯嫩,一口上天堂。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過去兩年,我在電影院看了一百多部電影,比過去二十年加起來還多。
Thumbnail
過去兩年,我在電影院看了一百多部電影,比過去二十年加起來還多。
Thumbnail
在公司電腦其中一個檔案夾裡,突然瞥見這張小圖檔,思緒回到過去。那是2007年的事情了,每天在上班之餘,看一部電影、寫一篇文章,配上當天的票根佐證看了電影,這樣的行為連續三十天。現在已經2023年,從三少四壯到現在年過半百,當然不可能再做這件事情。況且,那是在串流媒體出現之前的黃昏時刻,進電影院看電影
Thumbnail
在公司電腦其中一個檔案夾裡,突然瞥見這張小圖檔,思緒回到過去。那是2007年的事情了,每天在上班之餘,看一部電影、寫一篇文章,配上當天的票根佐證看了電影,這樣的行為連續三十天。現在已經2023年,從三少四壯到現在年過半百,當然不可能再做這件事情。況且,那是在串流媒體出現之前的黃昏時刻,進電影院看電影
Thumbnail
電影的發明使我們的人生延長了三倍,因為我們在裡面獲得了至少兩倍不同的人生經驗。 楊德昌導演的電影『一一』裡的台詞是這麼說的,對影迷這種生物來說,我們大概是這星球上最長壽的物種吧。我是影迷,我以此為傲!
Thumbnail
電影的發明使我們的人生延長了三倍,因為我們在裡面獲得了至少兩倍不同的人生經驗。 楊德昌導演的電影『一一』裡的台詞是這麼說的,對影迷這種生物來說,我們大概是這星球上最長壽的物種吧。我是影迷,我以此為傲!
Thumbnail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電影就是要投射在一個大屏幕上,環境可容納很多觀眾的地方讓大眾一起觀看的才叫做電影,所以,對於電視台取得電影版權後放映在電視頻道裡時,我還不想承認那也叫電影,總覺得那只不過是把影片透過家庭客廳小小的電視機裡放映罷了,不能稱之為看電影,只能叫在家用電視觀賞影片而已。
Thumbnail
一直以來我都覺得電影就是要投射在一個大屏幕上,環境可容納很多觀眾的地方讓大眾一起觀看的才叫做電影,所以,對於電視台取得電影版權後放映在電視頻道裡時,我還不想承認那也叫電影,總覺得那只不過是把影片透過家庭客廳小小的電視機裡放映罷了,不能稱之為看電影,只能叫在家用電視觀賞影片而已。
Thumbnail
1980到1990年之間長大的小孩甚至大人們應該都對「舊」港片不陌生,舉凡:《賭神》、《賭俠》、《上海灘賭聖》、《五福星》、《A計畫》、《警察故事》、《英雄本色》、《逃學威龍》、《廟街十二少》,大家應該可以在心裡自動接下去同年代很多其他的電影。
Thumbnail
1980到1990年之間長大的小孩甚至大人們應該都對「舊」港片不陌生,舉凡:《賭神》、《賭俠》、《上海灘賭聖》、《五福星》、《A計畫》、《警察故事》、《英雄本色》、《逃學威龍》、《廟街十二少》,大家應該可以在心裡自動接下去同年代很多其他的電影。
Thumbnail
除了看電影外,我幾乎不太出門(娛樂)了。十月中終於回到電影院,感覺格外喜悅。但仍然沒有動力往台北金馬影展跑,也就少了金馬影展的觀片場次,錯過了《時代革命》覺得頗可惜,希望可以盡快上院線或OTT平台。
Thumbnail
除了看電影外,我幾乎不太出門(娛樂)了。十月中終於回到電影院,感覺格外喜悅。但仍然沒有動力往台北金馬影展跑,也就少了金馬影展的觀片場次,錯過了《時代革命》覺得頗可惜,希望可以盡快上院線或OTT平台。
Thumbnail
我喜歡電影,也喜歡電影院,在法語裡他們是一體,他們是「cinéma」,現在沒了電影院的電影,就像某種被翻譯後的詩一樣,這類書我是最少買的,因為我知道他們最精華的部分是很難翻過來的,也恐怕就像台式拉麵一樣,雖能裹腹,卻時常嘗來彆扭。
Thumbnail
我喜歡電影,也喜歡電影院,在法語裡他們是一體,他們是「cinéma」,現在沒了電影院的電影,就像某種被翻譯後的詩一樣,這類書我是最少買的,因為我知道他們最精華的部分是很難翻過來的,也恐怕就像台式拉麵一樣,雖能裹腹,卻時常嘗來彆扭。
Thumbnail
2020年9月9日日新威秀電影院熄燈,原址預計改建大型複合式商場,對從小在西門町長大的我而言,感傷的不是西門町沒有「威秀」,而是一家曾象徵70、80年代西門町繁華及電影業蓬勃發展的老牌龍頭戲院落幕。西門町最風光時曾有37家戲院,如今光環褪色,只剩7座影城,不勝唏噓。   老一輩的台北人要看電影,一定
Thumbnail
2020年9月9日日新威秀電影院熄燈,原址預計改建大型複合式商場,對從小在西門町長大的我而言,感傷的不是西門町沒有「威秀」,而是一家曾象徵70、80年代西門町繁華及電影業蓬勃發展的老牌龍頭戲院落幕。西門町最風光時曾有37家戲院,如今光環褪色,只剩7座影城,不勝唏噓。   老一輩的台北人要看電影,一定
Thumbnail
總覺得自己對於電影的熱愛,還是有一段距離。不過身為一個不太資深的影迷,好像可以隨口扯些影展的心得了。⋯⋯
Thumbnail
總覺得自己對於電影的熱愛,還是有一段距離。不過身為一個不太資深的影迷,好像可以隨口扯些影展的心得了。⋯⋯
Thumbnail
回頭想想,半輩子過去,電影不僅成了我生活的度量衡,一節課是半場電影,一個暑假是一千場,四年大學是兩萬場,活一百歲,就是活過四十萬部電影。電影,似乎也只有電影,讓我完整地走過了《戀人絮語》描述的所有階段,包括沉醉、屈從、相思、執著、焦灼、等待、災難、挫折、慵倦以及輕生、溫和、節制等,
Thumbnail
回頭想想,半輩子過去,電影不僅成了我生活的度量衡,一節課是半場電影,一個暑假是一千場,四年大學是兩萬場,活一百歲,就是活過四十萬部電影。電影,似乎也只有電影,讓我完整地走過了《戀人絮語》描述的所有階段,包括沉醉、屈從、相思、執著、焦灼、等待、災難、挫折、慵倦以及輕生、溫和、節制等,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