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聊:我那『2007夏日的Blog傳說』連看30天電影

2023/06/14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公司給的電腦硬碟不夠大,於是開始整理這十幾二十年來用的電腦,看能不能多爭取一點空間。誰叫敝公司窮得要死,只能這樣節省成本。每個檔案夾點開,都是一篇篇用青春的肝換來的圖與文。
在其中一個檔案夾裡,突然瞥見這張小圖檔,思緒回到過去。那是2007年的事情了,每天在上班之餘,看一部電影、寫一篇文章,配上當天的票根佐證看了電影,這樣的行為連續三十天。
想到去舊的Blog挖出當年的文章,原本貼文的樂多Blog已經不再,後來存放的天空yam最近也要收攤,想了想痞克邦應該還有,就找出來貼。一篇文章翻來覆去的流轉在網路不同地方,也夠本了!當年好在這個行動只有30天,如果天天都是這樣也是個負擔。現在已經2023年,從三少四壯到現在年過半百,當然不可能再做這件事情。況且,那是在串流媒體出現之前的黃昏時刻,進電影院看電影,現在也越來越少實行,所以咩~~如今思來,響起的又是那首「青春」的輓歌!
==舊文轉貼,寫於2007年==
2007年的七月,不曉得哪根筋不對,在Blog的管理介面看到『2007夏日的Blog傳說』的活動訊息,自己開題目,連續三十天做同一件事,大概是被寄生獸附身的點了「文藝青年三十天」類別的報名欄,寫書、電影、音樂都可以,既然在這範圍內題目自訂,那我就開個題目叫-「挑戰連續三十天進電影院」。
「文藝青年」這個抬頭,多少還有點吸引力;年過三十已過半,離開文青的年代已遠,那是十幾二十歲小朋友的特權,不是一個每天工作十小時,職場、家庭、貸款、腦袋壓力不停轉的中年男子該有的奢望。
曾經,也「自認」是個文青(注意!只有「自認」),問我喜不喜歡看電影,鐵定脫口而出說「喜歡」,很多事情本來就不是真理,而是一種信仰,「看電影」就是其中一項。我信服這種純粹的熱情,只是隨著年紀變大,越來越不想也不敢分析背後代表的理性與意義,怕揭破這樣的喜歡有多脆弱。想要抓住那個青春的尾巴,證明對生活還有點熱情,我開始這個事後回想不知道怎樣定義的行為。
對於一個在台北工作的上班族男人來說,原本設想「連續三十天進電影院」並不困難,首輪、二輪電影之多,三不五時來個影展或試片活動,怕就怕這個挑戰過程裡,會讓人忙上加忙!!下班後再花兩個小時看電影,再加兩到三個小時寫文章,勢必壓縮生活其它的部份。
現在很多機會可以不用再進電影院看電影,
但是電影院仍舊充斥著讓人懷念的儀式氣氛在,
看電影這麼迷人的事,還是應該在電影院裡那個烏黑的環境裡進行;
自己與電影間的對話,只有自己能懂。
今天寫著昨天的電影,明天閱讀今天的心情!!
等到開始實踐,才計劃要看什麼電影,就遇到一個問題,那就是很多原本不在觀影習慣裡的電影,這回可能都要排進片單裡。我看電影本來就葷素不忌,不過看電影多年,自然有一套挑片法則,知道怎樣的地雷踩不得。連續三十天進電影院,自然不能如此驕縱,乖乖地看潔西卡艾巴穿著緊身衣跑來跑去(【驚奇四超人】2)、周杰倫彈琴把妹的秘訣(【不能說的秘密】)、喬治克隆尼與布萊德彼特的型男走秀(【瞞天過海3:十三王牌】)、哈利波特木棍亂指氣旋亂飛(【哈利波特5:鳳凰會的密令】),從【巴黎二日情】、【料理鼠王】、【巴黎不打烊】玩了趟巴黎之旅,順道到德國看看【艾瑪的禮物】,義大利【聽見天堂】、【屋頂上的童年時光】,經過印度的【愛在加爾各答】、泰國的【大狗民】,來到日本的【扶桑花女孩】、【惡女花魁】,配合農曆七月的鬼節,看【連體陰】和【1408】來嚇嚇自己,連兒童專屬的【勇者物語】、【名偵探柯南─紺碧之棺】也看了。
【惡女花魁】是那個挑戰月看的最後一部電影
在我「學」看電影的年代,是個只有錄影帶跟老三台的年代,當時可以看電影管道不像現在的多,沒有DVD、第四台、網路線上收看的方便,反而讓人更珍惜每次看到電影的機會,而許多熱愛電影的人,也願意竭盡所能的將世界電影介紹給台灣人民知道,彷彿要台灣看電影的人在最短時間內,接受世界影壇的多年菁華。
可想像那個時候是多麼百家爭鳴,沒有像現在被好萊塢電影壟斷的情形,世界各國各家流派湧進,從好萊塢黃金年代的歌舞片、西部片、義大利寫實電影、德國表現主義、法國新浪潮、日本武士片、動畫,加上台灣新電影,到港片呼風喚雨,不僅電影數量多,各個導演的派別風格,想得到查得到的台灣都有。80年代末到九十年代初,在還沒版權觀念的空檔時期,太陽系MTV跟電影資料館,以及每年用朝聖心情觀看的金馬影展,各大專院校的電影社團,隨時都有不同電影在放映。。。現在想來,那真是看電影的黃金年代!!
而今,隨著這活動的進行,突然發現台北放映好萊塢電影外的戲院實在太少,可能是在暑假檔的關係,許多電影院寧願三五廳同時放映一部好萊塢大片,也不願撥個小廳院放映來自世界各地的非主流電影。當然,店門一開只為財富來,這回三十天的電影,有許多是在長春戲院或台北光點完成,難免感嘆電影的五花八門,落到現實,卻只有三兩選擇。
出社會工作後,看電影多少成了社交工具的一種,限於時間有限,常常寧願選部話題電影,當成隔天進辦公室和同事談論的話題,自己想看的作品再靠DVD補足,很少在這麼短的時間內,容納這麼多不同類型的電影。只是看電影的過程,多少還是得承認「不比當年」這回事。
來自北歐的電影【愛重奏】,電影開場就是兩位男主角,準備將小說初稿投進郵筒時,那個曾經是文藝青年的我就逐漸被喚醒。這些挪威年輕人的故事,就像許多懷抱文藝夢想的人一樣,對未來會描繪出理想藍圖,聽著龐克或地下音樂,會把The Smiths和Joy Divison穿在身上,討論深奧的哲學與文學,以寫出曠世鉅作為己任,每天生活在PUB、Party,邊喝酒邊談論自以為是的偉大哲理,即使很多時候說的都是批評和八卦。而現在呢?如果23歲的我看到十五年後的自己,大概只能流淚以對。
如果我在23歲時,看到【愛重奏】這樣的電影,或許我會很喜歡很愛;如今我已三少四壯,再看這樣青春矛盾的故事,種種似曾相識的人生旅程,提醒我那已經是相當遙遠的歲月,彷彿在銀幕上奏起一首給文藝中年的青春輓歌。
上個禮拜才又在D+重溫了【料理鼠王】
還來不及哀悼自己的青春,又遇到腰傷復發的問題。長期坐辦公桌的姿勢不良,讓這老毛病犯了,這回犯得也太不是時後了。不過這反而讓人檢視了台北電影院的座椅,有太多不符合人體工學,不是太軟就是太硬,椅距過小,常讓我這180公分高的胖子蜷在椅子裡,雙腳無處可放。
腰傷復發,勢必得停止連續進電影院的行動,在此得感謝Blog網友的加油打氣。這本來就是自由心證的一個發夢行徑,實踐與否,都是靠自己做不做;原本只是耍任性猶豫還要不要繼續,有人留言因為這樣的行為開始進電影院看電影,有人留言說:「今晚要上課的時候,老師問全班同學一個問題,不是功課作了沒,而是『大家今天有沒有做一件有意義的事?』。。。我覺得你現在做的事很有意義,不只對你也是對我,來這裡看文是我每天的期待之一,聽到一首好歌或看到一部好電影,都會讓人心情愉悅一整天。」
伍迪艾倫執導的【開羅紫玫瑰】寫盡了電影魔幻魅力
看電影一直是件私密的事,喜歡看電影,不見得就懂電影,但不懂電影,不代表看電影就沒感覺,在網路上寫自己看電影的心情,自然不比一些影評人的量多質精;我承認,我有被這樣的留言打動。我不是個以電影工作為生的人,早已放棄立志做那種每天看電影的工作,而今,一個生活的突發奇想,做一件平常生活不會做的事,竟然會影響到一個陌生人,即使只有一個人。
那段期間跟朋友提到這事,十個有八個會說我瘋了;但這些日子密集的進電影院看電影、寫電影,對我自己的收獲還是很大。至少對我是個觀影紀錄,重新檢視當年喜歡看電影的熱情,回顧過去看電影的人生,找到繼續看電影的理由,將「看電影」這種行為,從一種流行,變成一種需求,這些心情在一天一篇觀影紀錄下,點滴成型。現在想想,在不允許任性的年紀,可以做一件對自己負責的事情,心中不免有點小小的感動到。
很喜歡看電影,以前是這樣,短期間內的未來也是,借假修真,還原到現實中,終究還是為著我自己。一部好電影,會讓人忘掉一堆爛電影,進電影院看電影的活動,還在繼續。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從明日報新聞台部落格到串流年代,「影音亞空間」其實一直都在。如果你喜歡看一個中年大叔碎碎唸,關於電影、音樂、閱讀及生活的事情,Welcome to my Sub-space !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