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不論幾歲,都希望有尊嚴的活著,活得像個人

2023/09/14閱讀時間約 9 分鐘
在人生的每個階段,都好好生活
唯有先翻轉自身的觀念,才有機會翻轉體系,最終翻轉老年。____選自《全球銀力時代》
《全球銀力時代》

《全球銀力時代》

在看八月公布的〈當前經濟情勢概況〉報告,七月出口主要市場,銷往荷蘭的資通產品遽增,創單月新高,才突然想找關於荷蘭相關書籍來看看,卻意外看到這本《全球銀力時代》,被「終身公寓」、「失智農場」的副標給吸引。作者楊寧茵是社會企業「銀享全球」的創辦人之一,本書於2019年出版。

退休,準備的不只有退休金

很喜歡「人生設計師」這個概念,以往關於退休這個議題,第一時間想到的,就是「退休金」,再來就是「幾歲退休」,至於接下來的生活,就沒有再多想了,大概就是做自己想做的事吧!而這個「想做的事」似乎又過於空泛,在推薦序的部分,提及退休後到真正離開世界,可能會有長達30年的時間,仔細想想,若是沒有先大致做個構想,只是用填滿時間的方式過生活,最後我大概會開始發慌吧!

退休生活,跟社會發展也有很大的關聯,從三代同堂到小家庭,再到一人家庭。關於退休,或許可以像規劃「幼稚園、國小、國中、高中、大學」這種階段架構去思想。念書時,有這些固定模式與目標,讓生活有一個規律;出社會工作,也有一套社會的模式,不論是身為員工或是經營者,這種規律,也是讓自己能保持與社會連結的方式,「社會連結」對於社會與個人來說,都是滿重要的。而關於退休這件事,社會似乎還正在架構當中,因為整個社會環境與以往很不一樣,從長壽到長照,再從長壽不等於長照,觀念一直在建構與更新。

退休規劃可以思考的面向:

  • 財富管理與規劃
  • 休閒與學習
  • 旅遊
  • 居住環境(社區、居家環境)
  • 醫療保健
  • 移動、交通
  • 飲食
  • 工作
  • 社會回饋(是否從事公益)
  • 外在儀態(健身的體態、服裝的搭配)

以上是書中有提及的部分,透過用人生設計的概念去思考,或許會對未來有更明確的雛型。

她的建議是把焦點放在身心靈的總體健康而非衰退的狀況,同時讓健康照護變成大眾有能力並有信心自己管理的事,而不是想像自己會成為被動待治療的病患;關於財富,他認為並不是擁有多少錢,而是擁有多大的財務「韌性」。____選自《全球銀力時代》

發展與發明,皆因愛而生

高齡少子化,也影響了企業,書中提到德國BMW車廠,在他們意識到將有一批優秀的技術人員即將同時退休時,為了能再留住這些員工,或讓他們能階段性退休,從軟體及硬體方面也做了調整,像是在工作檯加裝較具彈性的地板、為他們添購厚底的工作靴等等,以減緩他們站立時雙腳帶來的壓力,而工時與休息時間也重新分配。

2014年有一個設計主題為「如何擴展失智症患者獨立生活的能力」的比賽,首獎得主姚彥慈設計了一組適合失智症患者的餐具,這是我第一次聽到這個發明,她看著自己奶奶因為失智症漸漸失去自理能力,連吃飯也變得困難,所以從使用者的角度去設計了這款餐具。獨立的概念在歐美國家比較盛行,之前聽到有人分享關於輪椅的部分,而他們也想親自飛到國外當地去實際考察,而我自己並沒有親眼所見,或身邊也沒有人有使用,當時他們分享內容是他們也聽說德國製的輪椅重視的是「輔助」,也就是期望你有天還是能夠站起來,所以在使用上都是以「你還能再站起來」的前提去設計,因為用進廢退嘛!而相對亞洲做的似乎比較偏向「被幫助」,也就是以推輪椅的人好推、坐的人也舒適這方面去設計,不管這分享的器具究竟真正如何,我覺得就台灣目前道路環境來說,好推的輪椅大概是比較符合實際面,畢竟有時路面高低不平又狹窄,不論如何,從中我聽到他們真正想傳達的理念,和書中提到的「獨立生活能力」不謀而合,如果能夠盡可能讓他們能夠獨立﹝不是孤獨﹞,再搭配上科技產品輔助,或許真能大大改善照顧者與被照顧者的生活。

一個人擁有得愈多,他的使命感就應該愈強。因為任何人都不應該認為自己的成功完全是個人努力的結果,而是靠很多人的努力和善念所成就的。____選自《全球銀力時代》

面對年老的重要態度

書中寫到瓊恩•費雪提出了10個以A開頭的單字,認為是面對年老時,需擁有的:

  • 自主權Autonomy
  • 原創性Authenticity
  • 活動力Activism
  • 美感Aesthetics
  • 理解現實Acknowlegement
  • 接受自己Acceptance
  • 尋求協助Assistance
  • 可負擔性Affordability
  • 自在的孤獨Aloneness
  • 適應Adaptation

以上10點,我覺得在年輕時,就可以開始培養與練習,畢竟正常情況下,我們不可能一下子就突然轉變了個性。

瓊恩•費雪是一位獨居也已退休的年長者,退休前是一位醫生,書中提到當時她已84歲。在亞洲如果聽到獨居,似乎都會把它跟孤獨綁在一起,但獨居不見得代表孤獨,如同瓊恩•費雪她積極參與各式活動,提供自己所學貢獻予社會,擁有自己的社交圈,雖然她行走也需助行器的幫助,仍不減對於生活、生命的熱情。

在宅終老、終身公寓

我以為歐美人,相較亞洲人,會更能接受到養老中心居住,但根據調查,不論是那個國家的人,大多都還是想要「在家養老」,因為想保有對生活的自主權與尊嚴,一般傳統的照顧機構,住進去後,就有如住進醫院,有股寂寞、冰冷的感覺,與外界產生了隱形的距離。

荷蘭對傳統養老中心做了突破與改善,就是打破那層隔在養老機構與社區的界線,讓養老中心不再只是好像把一群老年人隔在某個機構,而是讓社區的人也可以走進去,融入社區,像是空間有藝術藝廊、記憶博物館,或是小型動物園區,附近也會有幼兒園,讓老人家走到園區附近也能感受到小朋友玩鬧的活力氛圍,讓機構不再是沉悶孤寂,而是更有「」的感覺。

不把自己視為是被照顧者,而是大家都可以為這個「」做些什麼,彼此相互幫助,從擺設、空間設計也都有別於傳統的機構。對於一些即便做了醫療仍無法扭轉的老化或病症,他們也轉換了心態,不再只是提供醫療,而是提供「快樂與心靈陪伴」給他們,在台灣也有經過訓練的狗狗,在安寧病房裡做這種心靈陪伴的角色。

只要人覺得自己還能為社會做些什麼,這能讓他們感到快樂,提升他們的自信,這對社會都是好的循環。

不放棄的人生

有一段提到荷蘭Buurtzorg照顧模式,讓一個被醫生判定可能要終身臥床的獨居阿嬤,可以再站起來,這位阿嬤是幸運的,也剛好遇到曾到荷蘭見習過的長照機構個案管理師,儘管醫生判定了,但管理師知道獨居的阿嬤已經習慣能自主生活,所以經過多方的評估與觀察,制定以讓阿嬤能再站起來的目標,協同護理師、藥師、居家復健師等各方專業人員的共同合作,加上心理與生理的支持,真的讓阿嬤又再度站起來,這段真的很勵志,也是思想翻轉的契機。書中也有更詳細的介紹這個照顧模式。

降低孤獨感,提升幸福感,就能減少照顧。____選自《全球銀力時代》

活得像個人才有意義

2012年英國、法國、比利時與荷蘭,他們共創一個「尊嚴照顧實驗室」,希望更多的用同理心出發,去同理、想像如果自己是被照顧人,會希望怎麼被對待。有些行動真的不方便,只能臥床的長者,其實也是有感覺的,甚至他們也聽得懂周遭在說些什麼,只是迫於生理情況,他們無法做或說甚麼。

之前聽身邊的人提起照顧失智長輩的經驗,聽完心情好沉重,彷彿是無解,但她的方法就是像書中提到的帶著同理,陪著她一起感受。書中最後一章是翻轉失智,他們把很多關於疾病的詞彙拿掉,用新的眼光去看待失智,不稱他們為患者,而是會員、客戶,照顧中心,也改稱活動中心,這做法是在透過行為科學與失智者溝通,也是在翻轉我們看待他們的眼光。聽過他人分享與失智者的互動,知道能夠順利與他們溝通,真的非常重要。

如果怕他們跑出去會發生什麼事,而把他們隔離起來,反而會減少他們腦部刺激,對症狀並無益處,真的該有一個更友善的環境,只是在這之前,也需要整體社會對這個疾病的認識。

荷蘭在2009年成立世界上第一座專為重度失智患者打造的小鎮「霍格威」,裡面的店員都是假的,都是醫生、護士、社工,但患者是真實的在這裡過日子,而不是像住進安養院一直到生命終點,他們在這個村落可以上市場買菜,自己回家煮,還可以上美容院洗頭,也有電影俱樂部,就是過著一般的日子,這段看得很感動,但小鎮裡還是會發生有病患突然暴走,需要情緒被安撫。這確實落實了「以人為本」,盡可能讓被照顧者能有尊嚴、自主的生活。即便也是有人希望還是從原本真正的社區做改善,不過這些機構產生的出發點,都是值得去學習的。

日本開了第一家名為「會上錯菜的餐廳」,他們雇用失智者的老人,但是廚師是東京名廚,覺得這也是一種從社區開始改善的一種方式,與失智者共同生活,願意前去消費的人,就要知道有被上錯菜的可能性,但能吃到名廚的料理,不論什麼菜也都是值得。社會各個角落,總有人一直在想著如何能讓社會更好,當我們看到一些負面的新聞時,也可以更多去看見新的可能性與改善的方法。讓擔心與恐懼消失的辦法,就是做出行動與改變。

不論幾歲,我們都希望能像個人一樣生活,像人一樣被對待、被尊重。

補充:

銀享全球

5% Design Action社會設計平台

史丹福長壽中心設計競賽全球大賽

霍格威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你的追蹤、愛心與贊助,對我都是很重要的鼓勵!

如果你也喜歡植物與花藝作品,也歡迎追蹤我的IG: 喜歡花藝的女子

生活,是由許許多多的人、事、物串聯而成,無論是好是壞,或喜或悲,都是豐富我們生活的材料。精彩,是因為有起伏,有意想不到,有衝突,有和解,是因為有太多太多值得書寫與紀錄的篇章。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