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書名原以為是本教人如何在45歲達到財務自由後退休, 開始閱讀後才發現作者所傳達的理念想法更實際也更廣。作者老黑曾任職知名公司高級主管, 選擇在45歲離開職場, 將退休後的心路歷程記錄在此書中。其實重點並非45歲退休, 而是每個人總有一天會面臨退休的那天, 在那天來臨前, 我們該做好那些準備呢? 才是本書想要傳達的理念。
有人說:人生上半場要追求事業成功, 下半場要活得有意義。
作者指出一般人在規劃退休時經常忽視一個問題, 那就是沒有想清楚: 「我是誰?」
我們活在由外界定義的世界中, 汲汲營營於名利, 在褪去了公司的頭銜及社會身分後, 頓時不曉得如何向他人介紹自己? 回想小時候的那篇文章「我的志願」吧! 什麼事情讓當時的你滿腔熱血呢?
處於資本主義及消費主義當道的現代人們, 很容易陷於追逐金錢、與他人比較的迷思當中, 接受「金錢是足夠就好」的觀念可以避免無謂的焦慮。所以願意以簡樸度日的人來說, 要達到財務自由的目標會容易得多。近年來流行的「FIRE」觀念(Financial Independence & Retire Early的縮寫,意指財務自由、提早退休), 網路上也有計算公式, 可以試算自己大概幾歲能達到財務自由!
(一) 「記帳」: 最基本也最重要的理財手段, 且需要持續幾年的時間才能追蹤及分析收支狀況, 只有確實記錄收入和支出的細節, 才能真正做到收支平衡。
(二) 「儲蓄」: 唯有培養好儲蓄習慣才能進行投資。
(三) 「投資理財」: 其實根據統計全世界的股票市場從開市以來全都是上漲, 但為何大多數人投資股票仍是賠錢呢? 最主要因素就是投資者的心理: 「貪婪與恐懼」, 也就造就了「追高殺低」。耐心與紀律才是投資理財的不二法門。像貝兒是朝九晚五上班族, 上班很忙沒空看盤, 於是選擇了定期定額ETF (VT+0050)當作存退休金, 久久才登入一次看績效, 心情反倒不會受短期波動影響, 而且可以把研究股票的時間拿去做自己有興趣的事更好呀!
(四) 足夠的醫療和人壽保險: 步入老年後很大的花費是來自於醫療, 越早規劃越好。
(五) 沒有負債: 退休目的是過想過的生活, 無債才能一身輕。
(六) 擁有自住的房產: 作者建議越年輕擁有自住房產越好。
過度消費及過度工作是現代人煩惱和痛苦根源, 為求物質充裕就要不停消費, 然後不停工作, 造成了惡性循環。當我們願意遠離繁瑣人事物, 簡化生活, 日子反倒會過得更輕鬆寫意。
作者指出認識自我及探索人生的利器是閱讀和旅行。閱讀可以讓我們學習到生活方式不只一種, 人生道路也不只一條, 看書的人必然擁有一個獨立自主的精神世界。而旅行是讓我們對這世界保持好奇心和求知欲, 作者建議可以把所見所思畫下來或寫下來, 在此過程中訓練更加細微的觀察以及深入的思索, 而且旅行過程中或許還可能發現未來理想的居住地呢!
這堂課其實是最重要的,心理學上將感官相關樂趣(例如吃美食、聽音樂、追劇等)稱為「愉快」(Pleasure); 進入渾然忘我、克服挑戰的樂趣(例如跑馬拉松、畫畫、寫作等)稱作「喜悅)(Joy); 最理想的幸福生活就是:結合適度有節的愉快和豐富充沛的喜悅,而形成的生活。職志三條件:會做、喜歡做、有意義!找到職志才能創造喜樂的人生下半場。
維持身心健康並不是為了活的久,而是活的好!健康四大基石:合理膳食、適量運動、戒菸限酒、心理平衡。充足醫療保障,避免後顧之憂。
擁有良好的社交圈是提升生活品質的重要因素。
作者講述包含了與好友、家人、另一半的相處之道外,也要學習如何自我獨處。
作者建議盡量擴大退休後居住地的選擇範圍,若願意搬到房價較低地點,不但解決住房問題,也可提升生活品質。培養移動能力,讓自己成為一個走得出去,隨遇而安的地球公民吧!
最後一堂就是自我心態的調整,畢竟人生上半場為了忙於學業忙於職場生活,要離開習慣已久的模式,踏入人生下半場,心態上的調整也很重要。本書講的其實是「如何在人生最早可能階段,開始過屬於自己的生活,走上自我實現道路。」
心得:
在即將步入中年的階段, 有時覺得內心所渴求的跟以前有些許不同了; 以前認為退休這事還很遙遠,但找到人生職志也就是目標是比起賺錢更為重要的事。這本書針對各個層面都提供了許多不同想法,也是因為這本書引發我開始書寫,也想開始拾回童年繪畫的興趣,在2023年年末遇到這本書真是太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