閱讀|生命的非選題

更新於 2024/09/17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raw-image

📘閱讀書名

生命的非選題:為了追求尊嚴善終,人應該有死亡自主權嗎?


📖閱讀筆記|💡思維導圖

Chapter 1 現代醫學

數十年來,醫生顯得狂妄自大。他們做出承諾,卻無法落實承諾:先是終結疾病,然後終結嚴重老化,最後結束老化。他們治療再治療,然後過度治療,他們本來的使命是延長生命,最終卻變成了拖延死亡。儘管如此,許多人仍然認為,幫助患者自殺不是替這種歷史罪行贖罪的正確方法。醫生應該努力改善醫療保健。伯克寫道:「將醫生加速的死亡描述為一種自由,其實是不誠實的。如果醫生不跟你透露病情並聽取你的想法,如果他們無法減輕你的痛苦,如果龐大的醫療費用讓你的家庭破產,那麼要求自殺就完全合情合理。」

Chapter 2 衰老

醫師作家阿圖.葛文德寫道:「老化不是能診斷出來的死因。死亡證明總會記載某些最近的死因,好比呼吸衰竭或心跳停止。其實,疾病不會讓人死亡。罪魁禍首是病患身體系統逐漸損壞,累積到一定程度而崩潰,而醫生所能做的,就是維護和修補病患的身體。」

Chapter 4 記憶

早期失智症患者的報告,「他們現在受苦,乃是因為喪失尊嚴以及知道他們所愛的人日後記起他們時,腦海中都是已經神智不清的自己。這絕對是那些在失智症早期選擇安樂死的人的主要原因。」這些患者就是在下注:猜測自己未來會如何以及何時會受苦。選擇安樂死的人就是賭他們日後的生活會很糟糕:未來的自己無法適應這些事情。

Chapter 5 心智

登博說道:「學精神病學時會認為想死的人都有自殺傾向,應該要這樣對待他們,並且防止他們自殺。我們在實習培訓時,甚至直到最近以前,根本沒有人討論過『想要死』是否可以被視為對疾病的理性反應,更不用説是對精神疾病了。」當患者說想要自殺時,這種念頭就稱為「自殺意念」,並且被當作他們患病的證據。他們的精神科醫生就會努力壓制這種想法。這就是醫生的真正目標:讓病人活著,防止他們自殺。

Chapter 6 自由

菲利普現在認為,醫生和立法者互相牟利:一方將決策權和守門權委託給另一方,彼此來回,這樣他們就能一起掌控民眾的死亡權。因為他們害怕出現另一種情況。唯有理性自殺的論述(將平和死亡視為人權的哲學)才能糾正這種不公不義的現象。理性自殺受到廣大民眾的歡迎,對於那些聲稱提倡患者自主權卻堅持其不明確界限的醫生來說,這將是賞給他們的一記耳光。它會揭露陳舊的宗教思維,把它們從醫院驅逐出去。

完整筆記見💡思維導圖


📝閱讀心得

這本書的重點圍繞在「是否有理性的自殺?」,如果讓狗安樂死是仁慈的舉動,那為何對人而言有不同的觀點?此書文字密度高,但讀起來非常流暢,裡面非常多思想的碰撞,與現實的狀況。

作者提到,採訪病人或垂死之人時,很多人都將尊嚴視為能夠控制括約肌。他們說,直到他們會在褲子裡拉屎或不得不讓別人擦屁股之前,活著就有尊嚴。

現行大部分制度醫師並無法「執行」只能「協助」,那接著是判斷能協助的「資格」,衰老有資格嗎?拔管是消極的安樂死嗎?

緊接著漸凍人只能在還能自主時,藉由醫師協助自殺,那漸凍人如何判斷自己哪一刻無法自主?

再接下來失智症如何判斷自己哪一刻會失智無法自主?失智後沒有自殺意願還須執行嗎?

而最重點的是,有自殺意願,是否就一定是精神病呢?自殺只有非理性的狀態嗎?

反對者主要抱持著滑坡論證,認為死亡將成為義務,一如《烏托邦》、《楢山節考》般,其實這也預設了生產力至上的框架,如果死亡成為「治療的處方簽」選項之一,那案主如果沒有選擇這個一勞永逸的經濟方案,那承受痛苦成為案主自願的選擇?

最後支持理性自殺的,認為「安詳離世屬於人權。既然是權利,就不必徵求別人的許可。」自殺的知識與藥品不應被限制,生命權不應成為強制執行的生存義務。

「認為未來將生不如死而選擇提前死亡,是理性的嗎?」為何在腫瘤科能被承認,而漸凍症、失智症、精神病等身上卻無法?甚至導致這些人希望得了絕症而才能享有安樂死的權力?

真是非常精采又難以梳理的各種觀點,說說我的觀點吧,以前剛出社會時,常常會希望得個絕症,這樣就可以證明自己已經夠努力了,終於可以有正當理由因生病而休息,如果得了絕症,那在剩下的有限時光反而能自我實現,而不需要日復一日無意義的工作,磨耗生命感覺就像凌遲。

科技業的血尿論在當時成了社會主流價值觀,沒有血尿則代表不夠努力,沒有「資格」休息,就如同書中希望自己罹患癌症,才有「資格」安樂死,人的一生就如牲畜般活著被榨乾利用價值,一位剛出社會身無分文,甚至背學貸負債的社畜是有「權利」休息,還是有「資格」休息呢?如果血尿論受認可,那同概念的利他型自殺為何無法認可?沒有死亡的權利,只有生存的義務為社會服務?

現在我們這「無後世代」已經漸漸不受社會價值觀所左右,或許我們故意以「沒有什麼能失去」來對抗社會的剝削,又或者說「沒有什麼能被奪走」,這反而是種無用之用、深思熟慮的理性,想要「擁有更多」而受牽制、預支未來反而需要衝動、非理性。

而這種理性推進一步將規劃預計的死期,以安排所需的花費,就像有五萬元能去日本玩七天,如果想玩久一點則要減少每天花費,或者如果經費不足,只能縮短出國的天數。

對「無後世代」而言,送走上一代,孑然一身後,可以趁自己還年輕而提早退休,如果只願意活到60歲,那剩下有限的人生則能為自己而活,就如同出國規劃行程一般,當死亡(結束行程)成為理性的選擇,那就不會永遠活在渴望未來中,而消磨生命至最後一刻才後悔沒有享受當下。

另外如何「好死」各派修行體系也有不同方法,追求乾淨、自主的死亡,其實在一般層面無異於自殺,不過案例在現實層面一般都是美化居多,肉身佛、破瓦、虹化、出陽神、尸解等,在現在看來似乎不切實際。

發這篇文前,看完公視推送《人生結語》紀錄片,從執行者醫生的角度看到了更多觀點,而國內的斷食善終,是偏向地下安樂死,不過這要聊下去文章就太長了,留待以後有機會再談。


📚延伸閱讀

  • 老到可以死:對生命,你是要順其自然,還是控制到死?
  • 生兒為人是何苦:出生在世的傷害
  • 生存还是毁灭 : 人生终极困境的坦率指南
  • 七十歲死亡法案,通過
  • 別把你的錢留到死:懂得花錢,是最好的投資——理想人生的9大財務思維
  • 斷食善終——送母遠行,學習面對死亡的生命課題
  • 有一種愛是放手——《斷食善終》2,從第一手個案經驗、觀念迷思到法規醫療協同,拿回生命自主權,有尊嚴、無懼無憾的安詳離世
  • 斷食善終紀錄片:《順行》A Good Death
  • 公共電視—紀錄觀點:《人生結語》Les mots de la fin
avatar-img
100會員
436內容數
沉思靜心,簡樸生活。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子非魚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生活是一連串的談判,跟著首席談判專家創造雙贏協商
每天練習12分鐘,毫不費力,攀上專注力高峰
看穿肢體動作的真實訊息(銷售突破百萬冊,特別增訂看穿情人心思之約會讀心術)
跳脫「假清晰」認知,從灰色地帶覺察真相、做出最佳決策
《彼得原理》作者送給百萬讀者的終極職場解方
生活是一連串的談判,跟著首席談判專家創造雙贏協商
每天練習12分鐘,毫不費力,攀上專注力高峰
看穿肢體動作的真實訊息(銷售突破百萬冊,特別增訂看穿情人心思之約會讀心術)
跳脫「假清晰」認知,從灰色地帶覺察真相、做出最佳決策
《彼得原理》作者送給百萬讀者的終極職場解方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我們為病患設計的『自然死亡』,是否真的滿足了對尊嚴與人性的承諾?相比於無助的痛苦掙扎,一個清醒而尊嚴的告別,是否才是真正的人道之道?
Thumbnail
道德的最低底線,就是不管這人適不適合留待社會都一率給我活著,這樣嗎。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自殺的定義及其相關名詞,並詳細分析自殺的危險因子,如過去的行為、心理狀態和人際關係等。同時,文章也提出了自殺的保護因子,包括支持系統、心理健康治療和家庭功能等,旨在提高大眾對自殺議題的認識,並鼓勵大家成為一位關懷的傾聽者。透過有效的支持與理解,有助於減少自殺行為的發生。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朱立安‧巴吉尼,是倫敦大學學院哲學博士,以下選取書中一些內容,並寫出我一些想法
Thumbnail
雖有「安寧緩和條例」與「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兩個善終法,但更重要的是生命活著的意義,瞭解何時應該放手。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讓醫護人員與家人清楚患者對自己生命末期的決定,把握最後時光,與家人好好道謝、道歉、道愛、道別(不留遺憾的人生四道備忘錄)。
Thumbnail
這本書買回家不久後,因為簡單易懂很快就看完了,一起看看為什麼醫生說可以去死沒關係? 備註:本文標題與討論內容是在有專業評估下進行的晤談工作,並非僅為字面上的意義,亦非鼓勵自傷或自殺行為。
Thumbnail
這是一個探討生命的哲學文章,透過探討死亡與科技,呈現出了對於生命和生死的思考。科學進步醫藥發展似乎更能對抗死亡,但長生是否值得期待以及考科學結果背後不同的可能性和影響。
Thumbnail
《客製化自殺》中的終點線宗旨: 1. 只要不受強制、不傷及無辜,任何人都有權活下去—也有權決定自己如何死亡。 2. 我們絕對尊重求助者結束生命的自主選擇,不會試圖勸阻。 3. 若當事人做出這個選擇,志工依據教育訓練提供的情緒工具行事。我們聆聽卻不介入。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探討死亡自主權的書籍,作者以旁觀者的態度參與整個過程,並討論安樂死在開發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的差異。文章涵蓋了醫學、道德、社會問題等多方面的討論,以及對於有尊嚴的死亡的追求。它也探討了所謂的自主自由死亡所帶來的社會影響
Thumbnail
徵的就是你 🫵 超ㄅㄧㄤˋ 獎品搭配超瞎趴的四大主題,等你踹共啦!還有機會獲得經典的「偉士牌樂高」喔!馬上來參加本次的活動吧!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我們為病患設計的『自然死亡』,是否真的滿足了對尊嚴與人性的承諾?相比於無助的痛苦掙扎,一個清醒而尊嚴的告別,是否才是真正的人道之道?
Thumbnail
道德的最低底線,就是不管這人適不適合留待社會都一率給我活著,這樣嗎。
Thumbnail
本文探討自殺的定義及其相關名詞,並詳細分析自殺的危險因子,如過去的行為、心理狀態和人際關係等。同時,文章也提出了自殺的保護因子,包括支持系統、心理健康治療和家庭功能等,旨在提高大眾對自殺議題的認識,並鼓勵大家成為一位關懷的傾聽者。透過有效的支持與理解,有助於減少自殺行為的發生。
Thumbnail
本書作者是朱立安‧巴吉尼,是倫敦大學學院哲學博士,以下選取書中一些內容,並寫出我一些想法
Thumbnail
雖有「安寧緩和條例」與「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兩個善終法,但更重要的是生命活著的意義,瞭解何時應該放手。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讓醫護人員與家人清楚患者對自己生命末期的決定,把握最後時光,與家人好好道謝、道歉、道愛、道別(不留遺憾的人生四道備忘錄)。
Thumbnail
這本書買回家不久後,因為簡單易懂很快就看完了,一起看看為什麼醫生說可以去死沒關係? 備註:本文標題與討論內容是在有專業評估下進行的晤談工作,並非僅為字面上的意義,亦非鼓勵自傷或自殺行為。
Thumbnail
這是一個探討生命的哲學文章,透過探討死亡與科技,呈現出了對於生命和生死的思考。科學進步醫藥發展似乎更能對抗死亡,但長生是否值得期待以及考科學結果背後不同的可能性和影響。
Thumbnail
《客製化自殺》中的終點線宗旨: 1. 只要不受強制、不傷及無辜,任何人都有權活下去—也有權決定自己如何死亡。 2. 我們絕對尊重求助者結束生命的自主選擇,不會試圖勸阻。 3. 若當事人做出這個選擇,志工依據教育訓練提供的情緒工具行事。我們聆聽卻不介入。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探討死亡自主權的書籍,作者以旁觀者的態度參與整個過程,並討論安樂死在開發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的差異。文章涵蓋了醫學、道德、社會問題等多方面的討論,以及對於有尊嚴的死亡的追求。它也探討了所謂的自主自由死亡所帶來的社會影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