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吳教恩醫師
常常聽到病患受不了疾病的折磨想要尋求「安樂死」,也在新聞媒體上聽到某某名人去國外接受安樂死,「安樂死」這個議題在台灣常常被提出來討論,但是基本上根據台灣的法律是不允許安樂死,安樂死也被認為是「協助死亡」,或是「協助自殺」。
這本書《生命的非選題》,作者透過採訪六位與安樂死有關的個案,並記錄與分析有關於安樂死的倫理以及法律的議題,透過病患或是醫師的角度給予完全不同的詮釋與解讀。老實說,這部書與其說是六個故事,我覺得更像是六篇論文報告,除了發生的事件之外,作者更引經據典討論各種不同的看法,也因此涵蓋了更多過去沒有想過的議題!
這個牽涉到最重要的議題:人有選擇生存的權利?到底有沒有選擇死亡的權利?是否違反個人的自主權?是否侵犯神聖的生命權?
動物可以安樂死,但是人卻不能?
如果人真的可以有選擇死亡的權利,要如何執行?誰要執行?
對於醫師來說,醫師的天責是救人,協助自殺是否違反醫師的天職?
換個角度思考,如果醫師不是在傷害人,而是幫助病患減輕痛苦,評估死亡與痛苦哪一個對病患更為不幸?選擇一個比較好的來幫助病患避免不幸。
醫師要如何用藥物殺人且對方不會痛苦?藥物研發不是為了殺人,醫學院也沒有教殺人,當然臨床上也不會有任何臨床試驗。
作者透過故事來討論安樂死的爭議,儘管在某些國家或地區立法讓安樂死合法化.但是條件嚴苛,也反應出實務上的困難!
舉例來說,法律規定預期生命在半年內才能夠執行安樂死,老年痴呆的患者在生命最後六個月是否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意願?如果他在意識清楚時簽下同意書,是否能夠在未來某個時間點被執行?當這樣的病患出現嚴重老年痴呆的症狀還會感到痛苦嗎?
此外,一般醫師都要評估個案的精神狀況,確認無精神疾病,但是如果是某些無法治癒的精神疾病是否就不能選擇安樂死?自然老化、沒有其他疾病是不是絕症?對於預期未來會死亡的疾病,是否能夠先發制人,尊嚴死亡,避免慢慢死亡的痛苦與慘況?
老實說,這本書不是在給大家一個直接的正確答案,反而是提出更多需要被解決的問題,透過其他國家執行安樂死的經驗,來反思安樂死的真實價值。如果您對於這個議題非常有興趣,非常推薦這個書給您;但是如果只是想要輕鬆快樂的生活,建議要仔細思考,因為這本書只會讓您更沉重!
《生命的非選題:為了追求尊嚴善終,人應該有死亡自主權嗎?》/寶鼎出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