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個案例探討「安樂死」,人有權利可以選擇死亡嗎?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圖片/Pexels
文/林口長庚醫院腫瘤科吳教恩醫師
常常聽到病患受不了疾病的折磨想要尋求「安樂死」,也在新聞媒體上聽到某某名人去國外接受安樂死,「安樂死」這個議題在台灣常常被提出來討論,但是基本上根據台灣的法律是不允許安樂死,安樂死也被認為是「協助死亡」,或是「協助自殺」。
這本書《生命的非選題》,作者透過採訪六位與安樂死有關的個案,並記錄與分析有關於安樂死的倫理以及法律的議題,透過病患或是醫師的角度給予完全不同的詮釋與解讀。老實說,這部書與其說是六個故事,我覺得更像是六篇論文報告,除了發生的事件之外,作者更引經據典討論各種不同的看法,也因此涵蓋了更多過去沒有想過的議題!
這個牽涉到最重要的議題:人有選擇生存的權利?到底有沒有選擇死亡的權利?是否違反個人的自主權?是否侵犯神聖的生命權?
動物可以安樂死,但是人卻不能?
如果人真的可以有選擇死亡的權利,要如何執行?誰要執行?
對於醫師來說,醫師的天責是救人,協助自殺是否違反醫師的天職?
換個角度思考,如果醫師不是在傷害人,而是幫助病患減輕痛苦,評估死亡與痛苦哪一個對病患更為不幸?選擇一個比較好的來幫助病患避免不幸。
醫師要如何用藥物殺人且對方不會痛苦?藥物研發不是為了殺人,醫學院也沒有教殺人,當然臨床上也不會有任何臨床試驗。
作者透過故事來討論安樂死的爭議,儘管在某些國家或地區立法讓安樂死合法化.但是條件嚴苛,也反應出實務上的困難!
舉例來說,法律規定預期生命在半年內才能夠執行安樂死,老年痴呆的患者在生命最後六個月是否能清楚表達自己的意願?如果他在意識清楚時簽下同意書,是否能夠在未來某個時間點被執行?當這樣的病患出現嚴重老年痴呆的症狀還會感到痛苦嗎?
此外,一般醫師都要評估個案的精神狀況,確認無精神疾病,但是如果是某些無法治癒的精神疾病是否就不能選擇安樂死?自然老化、沒有其他疾病是不是絕症?對於預期未來會死亡的疾病,是否能夠先發制人,尊嚴死亡,避免慢慢死亡的痛苦與慘況?
老實說,這本書不是在給大家一個直接的正確答案,反而是提出更多需要被解決的問題,透過其他國家執行安樂死的經驗,來反思安樂死的真實價值。如果您對於這個議題非常有興趣,非常推薦這個書給您;但是如果只是想要輕鬆快樂的生活,建議要仔細思考,因為這本書只會讓您更沉重!
《生命的非選題:為了追求尊嚴善終,人應該有死亡自主權嗎?》/寶鼎出版
為什麼會看到廣告
6會員
42內容數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寶鼎出版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打從本書英文版2020年出版以來,我便不斷收到讀者的來信。有些信很簡短,三言兩語便說明意思,但很多信卻長達數千字,讀起來讓人傷感。來自世界各地的陌生人寫信告訴我他們親眼目睹的死亡情況,說有人死得不堪聞問,有人病榻纏綿,有人藥石罔效,有人的情況則讓人困惑和尷尬,甚至令人心痛,因為根本感受不到溫暖和情感
在接下來的幾年之間,YouTuber 的主流將變成偶像或藝人,到了2028年,語言的隔閡就會消失,全球的YouTuber 就會開始淘汰日本的YouTuber,接著,人類的YouTuber將被AI YouTuber 淘汰……。
ChatGPT 的全名是「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簡稱 GPT。GPT 是一個由 OpenAI 開發的自然語言處理模型,它使用大量的文本資料來訓練自己並且可以生成自然語言文本,可以進行文章寫作、問答、對話等多種語言任務。在中文使用者中,通常也會稱其為「
《彼得・提爾:從矽谷到白宮,創投天王野心勃勃的權力擴張之路》(英文書名 The Contrarian 直譯是「反主流論者」)。 作者花了非常大量的時間,仔細對比與蒐集彼得・提爾從幼年開始、發跡前與成功後,他的所有言行舉止與作為,無論是商業、政治或是個人隱私方面。
近年來,極端氣候所帶來的洪水、乾旱,讓不少民眾吃足了苦頭,2022年夏天,歐洲遭遇500年來罕見的乾旱,多瑙河水位創下本世紀以來新低紀錄,其他如萊茵河、義大利波河、英國泰唔士河都面臨乾涸的慘況,據全球水資源狀況報告指出,在氣候變遷影響下,全球有將近36億人口,每年至少有1個月無法獲取足夠的淡水,到了
文/少女老王 「是不是我,還有社會的長輩們,毀了這個世界,害得年輕⼈去抑制生育的本能呢?」——米蘭阿嬤 張明淑 我們身邊,一直都有很多個70歲。 從剛開始有記憶起,遇到的第一個70歲,是我的奶奶。 曾經生活在北京的她,不只活得像個老佛爺,同時也把整個家族活成了紫禁城。 晚輩進家門第一件事,是要向比自
打從本書英文版2020年出版以來,我便不斷收到讀者的來信。有些信很簡短,三言兩語便說明意思,但很多信卻長達數千字,讀起來讓人傷感。來自世界各地的陌生人寫信告訴我他們親眼目睹的死亡情況,說有人死得不堪聞問,有人病榻纏綿,有人藥石罔效,有人的情況則讓人困惑和尷尬,甚至令人心痛,因為根本感受不到溫暖和情感
在接下來的幾年之間,YouTuber 的主流將變成偶像或藝人,到了2028年,語言的隔閡就會消失,全球的YouTuber 就會開始淘汰日本的YouTuber,接著,人類的YouTuber將被AI YouTuber 淘汰……。
ChatGPT 的全名是「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簡稱 GPT。GPT 是一個由 OpenAI 開發的自然語言處理模型,它使用大量的文本資料來訓練自己並且可以生成自然語言文本,可以進行文章寫作、問答、對話等多種語言任務。在中文使用者中,通常也會稱其為「
《彼得・提爾:從矽谷到白宮,創投天王野心勃勃的權力擴張之路》(英文書名 The Contrarian 直譯是「反主流論者」)。 作者花了非常大量的時間,仔細對比與蒐集彼得・提爾從幼年開始、發跡前與成功後,他的所有言行舉止與作為,無論是商業、政治或是個人隱私方面。
近年來,極端氣候所帶來的洪水、乾旱,讓不少民眾吃足了苦頭,2022年夏天,歐洲遭遇500年來罕見的乾旱,多瑙河水位創下本世紀以來新低紀錄,其他如萊茵河、義大利波河、英國泰唔士河都面臨乾涸的慘況,據全球水資源狀況報告指出,在氣候變遷影響下,全球有將近36億人口,每年至少有1個月無法獲取足夠的淡水,到了
文/少女老王 「是不是我,還有社會的長輩們,毀了這個世界,害得年輕⼈去抑制生育的本能呢?」——米蘭阿嬤 張明淑 我們身邊,一直都有很多個70歲。 從剛開始有記憶起,遇到的第一個70歲,是我的奶奶。 曾經生活在北京的她,不只活得像個老佛爺,同時也把整個家族活成了紫禁城。 晚輩進家門第一件事,是要向比自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成為親海教育工作者五年下來觀察到一個有趣的情形,台灣人普遍怕水尤其是海水,而每次下水都會有很多問題包含會不會流走、會不會沉下去之類的。 而外國人就不一樣了,他們沒有這些擔憂,他們普遍很敢玩,有些海況就算是我們這種海洋活動經驗豐富的人看來不是那麼適合初學者,這些外國人依舊勇敢的往前衝,儘管他們依舊沒
Thumbnail
糟糕的習慣 前一陣子,養成了糟糕的習慣。 那就是晚睡。 但這也不是什麼新消息了,我以前就至少超過凌晨一點才去睡。 只是那時的公司,一方面比較近,一方面上班時間比較晚,有些9點半就可以,有些甚至10點前上班就可以,所以晚睡一點,也還好。 新開始 只是呢,最近的我,換了一份新工作,公司要求8點
Thumbnail
這次總統大選幾個有趣的事件: 1、下個總統一定不是台大法律系畢業
這本小說以批判日本社會激烈的求職競爭而引起了話題,就職活動在日文習慣簡稱為「就活」,大部分的學生從大三開始就會參加學校說明會、企業聯合說明會等等,而開始穿上正裝走上求職之路。
Thumbnail
【書籍內容介紹】 迅速成長的IT企業祭出高薪,首次招募社會新鮮人, 就讀大學三年級的波多野祥吾,與其他五名應屆畢業生, 從五千人裡一路脫穎而出,進入面試最後一關。 公司提出的最終面試考題,是要他們在一個月內建立一個團隊, 若表現優異,則六個人都可以得到工作。 隨著相處時間越來越長,他們也建立起如同夥
Thumbnail
二零二二年九月二十日,星期二。天氣:晴。 我要講的這個努兒,就住在我們社區的隔壁。認識她還要等到小丹五歲上公立幼稚園時。 起初,我們見到努兒總是接送她的小兒子上下學,不一會兒就知道她是另一班同學的家長。後來,我們開始打招呼,不約而同時乾脆兩家一起走,於是我對開朗的努兒認識也漸漸多一些。
Thumbnail
國二,我從私立學校轉學到了公立學校,當時的自己好像是從一個較封閉的環境換到了一個更開放的環境中,那時後的自己以為可以更自由的做自己,當時的老師是英文補習同學家長介紹的,巧合的是他女兒跟我同年同班。 當時我們會一起去數學老師那裡補習,往往下課已經九點多,我會與一個和我聊得來的別班同學一起回家,會先經過
  推薦序裡有一句寫很很好,這本小說就是「告白」&「何者」的綜合體,如果喜歡這兩部小說的,一定也會喜歡這一部。
Thumbnail
有一種「惡意」,比殺人更深刻, 如果能爭取到更好的未來, 你,願意「說謊」嗎? 求職求學都需要面試 求學求職面試多少時間 能看出什麼端倪? 能看出什麼特質? 能看出什麼實力? 溫暖、親切、接納、真誠、善解人意 是真實還是一場偽裝? 為了上榜而演示了一場好戲 這樣有錯嗎? 就像一群瞎子摸象一樣 所以
Thumbnail
世界上作家何其多,即使是完成而公開的作品,不為人知的也多如繁星。  而這些又建立在多少私房作品上,更有多少永遠只是未完成的模樣,連完整都像是奢求?     如果每個創作出來的角色都有靈魂,連物品或地方也確實存在於某一個空間,面對這樣不完全的結構,他們是怎樣的想法,又是如何存在,該何去何從? 
Thumbnail
這個秋,Chill 嗨嗨!穿搭美美去賞楓,裝備款款去露營⋯⋯你的秋天怎麼過?秋日 To Do List 等你分享! 秋季全站徵文,我們準備了五個創作主題,參賽還有機會獲得「火烤兩用鍋」,一起來看看如何參加吧~
Thumbnail
美國總統大選只剩下三天, 我們觀察一整週民調與金融市場的變化(包含賭局), 到本週五下午3:00前為止, 誰是美國總統幾乎大概可以猜到60-70%的機率, 本篇文章就是以大選結局為主軸來討論近期甚至到未來四年美股可能的改變
Thumbnail
Faker昨天真的太扯了,中國主播王多多點評的話更是精妙,分享給各位 王多多的點評 「Faker是我們的處境,他是LPL永遠繞不開的一個人和話題,所以我們特別渴望在決賽跟他相遇,去直面我們的處境。 我們曾經稱他為最高的山,最長的河,以為山海就是盡頭,可是Faker用他28歲的年齡...
Thumbnail
成為親海教育工作者五年下來觀察到一個有趣的情形,台灣人普遍怕水尤其是海水,而每次下水都會有很多問題包含會不會流走、會不會沉下去之類的。 而外國人就不一樣了,他們沒有這些擔憂,他們普遍很敢玩,有些海況就算是我們這種海洋活動經驗豐富的人看來不是那麼適合初學者,這些外國人依舊勇敢的往前衝,儘管他們依舊沒
Thumbnail
糟糕的習慣 前一陣子,養成了糟糕的習慣。 那就是晚睡。 但這也不是什麼新消息了,我以前就至少超過凌晨一點才去睡。 只是那時的公司,一方面比較近,一方面上班時間比較晚,有些9點半就可以,有些甚至10點前上班就可以,所以晚睡一點,也還好。 新開始 只是呢,最近的我,換了一份新工作,公司要求8點
Thumbnail
這次總統大選幾個有趣的事件: 1、下個總統一定不是台大法律系畢業
這本小說以批判日本社會激烈的求職競爭而引起了話題,就職活動在日文習慣簡稱為「就活」,大部分的學生從大三開始就會參加學校說明會、企業聯合說明會等等,而開始穿上正裝走上求職之路。
Thumbnail
【書籍內容介紹】 迅速成長的IT企業祭出高薪,首次招募社會新鮮人, 就讀大學三年級的波多野祥吾,與其他五名應屆畢業生, 從五千人裡一路脫穎而出,進入面試最後一關。 公司提出的最終面試考題,是要他們在一個月內建立一個團隊, 若表現優異,則六個人都可以得到工作。 隨著相處時間越來越長,他們也建立起如同夥
Thumbnail
二零二二年九月二十日,星期二。天氣:晴。 我要講的這個努兒,就住在我們社區的隔壁。認識她還要等到小丹五歲上公立幼稚園時。 起初,我們見到努兒總是接送她的小兒子上下學,不一會兒就知道她是另一班同學的家長。後來,我們開始打招呼,不約而同時乾脆兩家一起走,於是我對開朗的努兒認識也漸漸多一些。
Thumbnail
國二,我從私立學校轉學到了公立學校,當時的自己好像是從一個較封閉的環境換到了一個更開放的環境中,那時後的自己以為可以更自由的做自己,當時的老師是英文補習同學家長介紹的,巧合的是他女兒跟我同年同班。 當時我們會一起去數學老師那裡補習,往往下課已經九點多,我會與一個和我聊得來的別班同學一起回家,會先經過
  推薦序裡有一句寫很很好,這本小說就是「告白」&「何者」的綜合體,如果喜歡這兩部小說的,一定也會喜歡這一部。
Thumbnail
有一種「惡意」,比殺人更深刻, 如果能爭取到更好的未來, 你,願意「說謊」嗎? 求職求學都需要面試 求學求職面試多少時間 能看出什麼端倪? 能看出什麼特質? 能看出什麼實力? 溫暖、親切、接納、真誠、善解人意 是真實還是一場偽裝? 為了上榜而演示了一場好戲 這樣有錯嗎? 就像一群瞎子摸象一樣 所以
Thumbnail
世界上作家何其多,即使是完成而公開的作品,不為人知的也多如繁星。  而這些又建立在多少私房作品上,更有多少永遠只是未完成的模樣,連完整都像是奢求?     如果每個創作出來的角色都有靈魂,連物品或地方也確實存在於某一個空間,面對這樣不完全的結構,他們是怎樣的想法,又是如何存在,該何去何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