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皆生而平等,那死亡的權利也是嗎?《生命的非選題》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人總說自殺不能解決問題,那請問還有什麼可以?

身為位居第一線多年的急診醫師,不僅時常參與生命的逝去,也接觸過許多自述生不如死的人,有的人癌症多重轉移,有的人心臟衰竭舉步維艱,有的人長期洗腎多重併發症,有的人全身疼痛卻久久找不出病因,也有些人神經受損或嚴重精神疾患而無法表達,但光看肢體與表情就能知道,他絕不好過。
想像自己是其中的一個人,可能幾個月、甚至幾年、數十年受盡折磨,想自己為苦難畫上休止符,為什麼不行?當我們飼養的貓犬病入膏肓,懇請獸醫讓牠們舒服地解脫會被視為人道且善良,那為什麼生為人的我們,反而沒有這樣的「死亡權」?為什麼協助受苦之人解脫的他人,還會被視為邪惡的罪人呢?
本書作者Katie Engelhart抱有相同的疑問,她是一位記者,也是NBC電視網的作家及製作人,她善用專長,前往那些能合法協助死亡的國家與地區,追蹤採訪那些想要了結生命的人,以及協助他們的組織或醫師,並以其中六個人的故事,構築了這本書。在她筆下,每位人物都被描繪地相當立體,讓人很容易將心比心,若是有充足重症醫療背景的人來讀,尤其能對那些「死亡醫生」的心境有所感觸。

癌症末期

癌症末期病人,大概是最能得到理解的一群人了,畢竟癌症本身就很常與疼痛和死亡連結在一起,醫師也比較會試著估算癌症病患的平均餘命,要符合美國某些州的預後條件也比較容易,像是奧勒岡州的《尊嚴死亡法案》就限制病患要罹患絕症,且預後小於六個月。有人會問,既然放著不管也活不了幾個月,那提早協助死亡的意義為何?首先是痛楚,許多癌症末期的疼痛程度很高,即使是有使用嗎啡,甚至安寧療護,離輕微疼痛可能都差得遠,或許在鎮靜藥物的輔助之下,昏睡的病患看起來比較平靜,但他本人的體感是否也這麼舒服,可能不見得。再來是尊嚴,在許多人心中,插鼻胃管灌食、裝尿管、包尿布給人清理穢物就等同於失去尊嚴,而這些卻是癌末臨終前很難沒有的經驗,很多人的心願就是能在失去基礎自理能力之前,有尊嚴地死去。
還有一點就是「理想的臨終場景」,我們常在影劇中看到,一群家人和摯友,陪著臥病躺在床上的主角,聽完溫馨的遺言,看著他平靜地嚥下最後一口氣。但顯然絕大多數的現實都不是這樣的,在醫院待久了都知道,沒有被心肺復甦壓斷肋骨甚至吐血就算幸福了,就算是最妥善的安寧療護,也不見得能很好地預估死亡時間,讓家人都剛好在身邊,何況在許多國家,病人可能也負擔不起這種醫療服務。

慢性神經疾病

難以逆轉的神經疾病患者,離解脫的終點往往很遙遠。書中的主角之一瑪雅,十幾歲就開始出現一些症狀,像是視力暫時性下降,肢體麻木或抽搐,突發性呼吸困難等等,經過超過十年的檢查與治療,才被確定是多發性硬化症,而她的病程也過了反覆發作期,只會持續及變壞。而因為世人對於罕見疾病的不理解,連父親也覺得她只是歇斯底里,讓她的人生除了病痛,只有孤獨。然而多發性硬化症並非會快速死亡的疾病,即使症狀可能已超過一般人心智能承受的程度,都還有多年的平均餘命,固然也不符合像是《尊嚴死亡法案》的條件,她若想好好解脫,就只能飛去瑞士等合法安樂死的國家求助,一樣是不會治癒只會惡化的疾病,為什麼她比較沒有死亡權?難怪這樣的人常有個想法:「好希望我得的是癌症。」

自然老化與失智症

老化與失智呢?有些人不見得被診斷出什麼疾病,但身體的機能的確已退化許多,慢慢地看不到、聽不見,走兩三步就喘,做點事就全身痛個半死。老化是生物的必然,數百年前的人類都很能理解,但隨著醫療在這一兩個世紀的快速進步,現代的人,不管是醫生還是病人,似乎都覺得「沒有病就不該會死」,沒什麼人有興趣研究,單純老化到死亡的過程是怎麼一回事,他們的苦痛與哀號,很少人聽得見。失智也是另一個不夠受重視的族群,當他們意識清楚能做決定的時候,離死亡往往尚遠,等他們退化到開始受苦受難時,老早喪失了簽署任何同意書的能力,人生的最後一哩路,只能交給別人決定。

精神疾患

重度憂鬱之類的嚴重精神病,更是難以有出口,我們很難比較心靈上的痛苦和身體上的痛苦哪個比較高,而若他們已配合完成所有精神科醫師建議的治療,卻依然痛苦萬分,跟束手無策的癌症病患又有多大的差別?而且他們大多好手好腳,可以執行任何激進的自殺手段,拿不到藥物舒服解脫,就只好去高樓跳下或舉槍自盡,真的有比較人道?

有得選擇反而更能試著活下去

我們可能以為,人若能拿到自殺藥物就一定會尋死,但還是有一些人,拿到藥物或能取得協助服務反而得到了安心感,因為他們有了「選擇權」。當我們知道真正走投無路的時候,還是可以安詳地死去,那好像可以再奮鬥一下!提供一個更佳的死亡選擇,反而可能讓人沒有後顧之憂,最後活得更久,甚至走過難關。
礙於篇幅就先分享到這邊,本書內容對於一些人可能會過於沉重,請先評估後再考慮要不要閱讀,若您是醫療圈相關人士,特別是急重症工作者,那絕對能從本書得到許多共鳴與啟發。
avatar-img
44會員
120內容數
每個月精選至少六本各種領域的書籍,完整讀完後的心得分享與作品介紹,內容也同時發布於Facebook粉專《這書,有讀》,以及instagram ID: ialreadyreadthisbook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少鋒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堅強」兩個字,對你而言,是什麼樣的意象呢? 是能夠承受巨大的苦痛的意志力?是能撐過千百次磨練的毅力?還是泰山崩於前也面不改色的鎮定? 我們常常在遭到挫折打擊,或表現出軟弱的時候,聽到有人說:「你要堅強一點。」 說得像是我們可以自由掌控心理,對痛苦減敏,在恐懼面前裝淡定,這樣是合理,是可行的嗎?真的
本質上是旅遊書,一開始就提供了多種路線、主題的旅遊提案,也對飛機航班、巴士路線、其他大眾交通等給了很實用的情報,但在介紹景點與物產時,都很詳細地結合了歷史緣由,並與時事做結合,完全超越了一般旅遊書的深度,這些年來很常看到關於東京、京都、或大阪的深度旅遊提案,但對於相對冷門的仙台,我相信本書是非常難得
在養兒育女的過程中,時常會遇到孩子鬧彆扭、發脾氣、故意不合作的時刻,身為家長的我們,往往深怕理智不小心斷了線。我們都以為,天真的孩子有話就會直說,卻沒有想過,並不是只有大人會把真心話埋心底,孩子也會。因此想要減少摩擦、讓親子感情升溫,學習理解孩子每一個行為背後所代表的動機,是很重要的課題。
這本書介紹「九州鬆餅」及品牌創辦人:村岡浩司先生的背後故事。也藉著自己的經驗,提出了許多創業者或社區活化者,所該釐清的觀念
前天參加了在現流冊店舉辦的活動,邀請到法律白話文運動的營運長徐書磊,分享以法律人的視角來看,爭取圖書定價制,或是圖書折扣秩序制,的勝算及可能遇到的困難。 書磊分享的內容: 1.公平交易法的一些相關規範與細則,可上公平交易委員會官網查閱 2.以日本、德國、韓國為例,講述已經具有圖書定價制類似制度的國家
法律白話文運動的特色,就是很跟得上時事,常常在第一時間把社會上受關注的議題,以幽默詼諧的方式製作成內容或節目,讓我們能快速理解,那些爭議究竟在法律上有沒有白字黑字的規範,比較不會被媒體或輿論牽著鼻子走。若想學習一些時事上的法律知識,卻又覺得翻過去文章很麻煩,這本書集大成的書就是一個很好的替代選擇。
「堅強」兩個字,對你而言,是什麼樣的意象呢? 是能夠承受巨大的苦痛的意志力?是能撐過千百次磨練的毅力?還是泰山崩於前也面不改色的鎮定? 我們常常在遭到挫折打擊,或表現出軟弱的時候,聽到有人說:「你要堅強一點。」 說得像是我們可以自由掌控心理,對痛苦減敏,在恐懼面前裝淡定,這樣是合理,是可行的嗎?真的
本質上是旅遊書,一開始就提供了多種路線、主題的旅遊提案,也對飛機航班、巴士路線、其他大眾交通等給了很實用的情報,但在介紹景點與物產時,都很詳細地結合了歷史緣由,並與時事做結合,完全超越了一般旅遊書的深度,這些年來很常看到關於東京、京都、或大阪的深度旅遊提案,但對於相對冷門的仙台,我相信本書是非常難得
在養兒育女的過程中,時常會遇到孩子鬧彆扭、發脾氣、故意不合作的時刻,身為家長的我們,往往深怕理智不小心斷了線。我們都以為,天真的孩子有話就會直說,卻沒有想過,並不是只有大人會把真心話埋心底,孩子也會。因此想要減少摩擦、讓親子感情升溫,學習理解孩子每一個行為背後所代表的動機,是很重要的課題。
這本書介紹「九州鬆餅」及品牌創辦人:村岡浩司先生的背後故事。也藉著自己的經驗,提出了許多創業者或社區活化者,所該釐清的觀念
前天參加了在現流冊店舉辦的活動,邀請到法律白話文運動的營運長徐書磊,分享以法律人的視角來看,爭取圖書定價制,或是圖書折扣秩序制,的勝算及可能遇到的困難。 書磊分享的內容: 1.公平交易法的一些相關規範與細則,可上公平交易委員會官網查閱 2.以日本、德國、韓國為例,講述已經具有圖書定價制類似制度的國家
法律白話文運動的特色,就是很跟得上時事,常常在第一時間把社會上受關注的議題,以幽默詼諧的方式製作成內容或節目,讓我們能快速理解,那些爭議究竟在法律上有沒有白字黑字的規範,比較不會被媒體或輿論牽著鼻子走。若想學習一些時事上的法律知識,卻又覺得翻過去文章很麻煩,這本書集大成的書就是一個很好的替代選擇。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誰都沒有資格去評斷他"人"想要自殺,不管他是什麼物種~!因為你不知道對方到底經歷了什麼?人們通常會說:自殺的人是弱者懦夫是逃避現實...你到底是憑什麼說出這樣的話?你有深入去觀察過他(她)的生活及際遇嗎?還是你和他(她)曾一起去經歷過同樣的事?我不相信那種說法─>什麼自殺後的罪更重每天都要重複自殺一
Thumbnail
雖有「安寧緩和條例」與「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兩個善終法,但更重要的是生命活著的意義,瞭解何時應該放手。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讓醫護人員與家人清楚患者對自己生命末期的決定,把握最後時光,與家人好好道謝、道歉、道愛、道別(不留遺憾的人生四道備忘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對手術的抗拒態度,無論年輕或老年都堅決拒絕手術的想法。作者描述了對手術室和手術器具的厭惡,以及對手術過程的害怕,認為即使經過手術只是緩解病情,並不能治癒疾病,所以寧願享受餘生,等待死亡的來臨。
Thumbnail
癌症仍是一個目前難治的疾病,而病友對於疾病的描述各異。有人痊癒了,有人經歷了二次罹癌,更有人失去了生命,而這本書病從所願並不是作者想要生這病,而是更坦然的接受這病來到生命中。 老實說對於主題並不是這麼樣討喜的書不會主動閱讀,但就追著獎項,當作跨界看些自己平常比較少接觸的領域讀了起來。作者也寫散文也
Thumbnail
這是一個探討生命的哲學文章,透過探討死亡與科技,呈現出了對於生命和生死的思考。科學進步醫藥發展似乎更能對抗死亡,但長生是否值得期待以及考科學結果背後不同的可能性和影響。
文/晨光暖果醬   你曾想過死了會去哪嗎?有想過未來的某一天,終於老到困難去聽、困難去看,或許也困難去走了,那麼,還支撐自己的盼望是什麼?假如你突然生病,將要離開,你想過留在世上的有什麼嗎?   在以前的我,常常希望自己無聲無息的離開。或許一不小心出個意外,就離開了,那就好了。因為我不想面對,看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探討死亡自主權的書籍,作者以旁觀者的態度參與整個過程,並討論安樂死在開發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的差異。文章涵蓋了醫學、道德、社會問題等多方面的討論,以及對於有尊嚴的死亡的追求。它也探討了所謂的自主自由死亡所帶來的社會影響
Thumbnail
不要輕視死亡,拿死亡當解決人生困境的唯一手段。可,不是苦中人,如何評判遭遇困境時當時舉目無援、看不到希望的絕望心境? 死亡,看似一個個體生命的結束,同時也是另一個人痛苦的開始。死亡、新生,相互傍隨。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死亡對人類的影響,作者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分享了對死亡的思考和感受。他討論了對於疲憊、逃避和生命力的理解,並將這些觀點分享給有同樣想法的人或想了解的人。同時他也表示希望能夠理解每個人在面對極端選擇時所經歷的感受。
Thumbnail
我總是拼了命的不讓身邊的人難過,卻不知道,最難受的人是自己。 人們或許會說: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卻不知,對於想要了解生命的人而言,那是他們當下唯一能解決事情的辦法。我從小就被人說太過敏感,不管是特別有同理心或是愛哭這點,我身邊的人都受不了我的情緒,高三那年被診斷罹患憂鬱症,這不是結束,而是惡夢的開始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誰都沒有資格去評斷他"人"想要自殺,不管他是什麼物種~!因為你不知道對方到底經歷了什麼?人們通常會說:自殺的人是弱者懦夫是逃避現實...你到底是憑什麼說出這樣的話?你有深入去觀察過他(她)的生活及際遇嗎?還是你和他(她)曾一起去經歷過同樣的事?我不相信那種說法─>什麼自殺後的罪更重每天都要重複自殺一
Thumbnail
雖有「安寧緩和條例」與「病人自主權利法」(簡稱病主法)兩個善終法,但更重要的是生命活著的意義,瞭解何時應該放手。透過預立醫療照護諮商(ACP),簽署預立醫療決定(AD),讓醫護人員與家人清楚患者對自己生命末期的決定,把握最後時光,與家人好好道謝、道歉、道愛、道別(不留遺憾的人生四道備忘錄)。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了作者對手術的抗拒態度,無論年輕或老年都堅決拒絕手術的想法。作者描述了對手術室和手術器具的厭惡,以及對手術過程的害怕,認為即使經過手術只是緩解病情,並不能治癒疾病,所以寧願享受餘生,等待死亡的來臨。
Thumbnail
癌症仍是一個目前難治的疾病,而病友對於疾病的描述各異。有人痊癒了,有人經歷了二次罹癌,更有人失去了生命,而這本書病從所願並不是作者想要生這病,而是更坦然的接受這病來到生命中。 老實說對於主題並不是這麼樣討喜的書不會主動閱讀,但就追著獎項,當作跨界看些自己平常比較少接觸的領域讀了起來。作者也寫散文也
Thumbnail
這是一個探討生命的哲學文章,透過探討死亡與科技,呈現出了對於生命和生死的思考。科學進步醫藥發展似乎更能對抗死亡,但長生是否值得期待以及考科學結果背後不同的可能性和影響。
文/晨光暖果醬   你曾想過死了會去哪嗎?有想過未來的某一天,終於老到困難去聽、困難去看,或許也困難去走了,那麼,還支撐自己的盼望是什麼?假如你突然生病,將要離開,你想過留在世上的有什麼嗎?   在以前的我,常常希望自己無聲無息的離開。或許一不小心出個意外,就離開了,那就好了。因為我不想面對,看
Thumbnail
這是一本關於探討死亡自主權的書籍,作者以旁觀者的態度參與整個過程,並討論安樂死在開發中國家和已開發國家的差異。文章涵蓋了醫學、道德、社會問題等多方面的討論,以及對於有尊嚴的死亡的追求。它也探討了所謂的自主自由死亡所帶來的社會影響
Thumbnail
不要輕視死亡,拿死亡當解決人生困境的唯一手段。可,不是苦中人,如何評判遭遇困境時當時舉目無援、看不到希望的絕望心境? 死亡,看似一個個體生命的結束,同時也是另一個人痛苦的開始。死亡、新生,相互傍隨。
Thumbnail
這篇文章探討死亡對人類的影響,作者從自己的角度出發,分享了對死亡的思考和感受。他討論了對於疲憊、逃避和生命力的理解,並將這些觀點分享給有同樣想法的人或想了解的人。同時他也表示希望能夠理解每個人在面對極端選擇時所經歷的感受。
Thumbnail
我總是拼了命的不讓身邊的人難過,卻不知道,最難受的人是自己。 人們或許會說:自殺不能解決問題,卻不知,對於想要了解生命的人而言,那是他們當下唯一能解決事情的辦法。我從小就被人說太過敏感,不管是特別有同理心或是愛哭這點,我身邊的人都受不了我的情緒,高三那年被診斷罹患憂鬱症,這不是結束,而是惡夢的開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