代溝解決之道就是溝要通!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不想面對還是得面對

不想面對還是得面對

跟小我1歲的妹妹聊到家人的相處模式,她說她從很早以前就跟父母說:「以後我跟弟弟沒有要養老,沒有要負責你們的生活」

不了解他們家庭的人,會以為她很無情,但其實不然!

這是這個Z世代很重要的一個重擔,她只是先明白了先後法則的因果論。

她不願意父母在雙手雙腳還在的時侯就已經開始跟孩子要生活費了!

這公平嗎?我問?

對於我來說,不是我不拿孝親費,是能力不足阿!自己生活都過不下去還要拿錢出來?

以前,這是非常正常的事。

現在,什麼才是應該的事?

「顧好自己、養好自己、活好自己。」認同嗎?

講到「媽媽」每個人都可以出一本書了,因為太多故事。

現在要養成溝通能力是為了彼此不會像仇人一樣挑戰對方的極限。

每一個大人都要隨著心意更新而變化呀。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高冷的娃娃臉的沙龍
13會員
21內容數
2024/03/07
每個人都有的10年平均餘命 意思是,10年之後就會過著另外一種新的狀態、新的人生。 別說你不懂,我知道你可能現在在回憶... Who you are ? 是這樣拼嗎,無所謂,是的,我重生了。那種滿足感真的會謝天謝地的 得來不易的安靜,此生足矣 我愛自己的時間都不夠,你就要開始
2024/03/07
每個人都有的10年平均餘命 意思是,10年之後就會過著另外一種新的狀態、新的人生。 別說你不懂,我知道你可能現在在回憶... Who you are ? 是這樣拼嗎,無所謂,是的,我重生了。那種滿足感真的會謝天謝地的 得來不易的安靜,此生足矣 我愛自己的時間都不夠,你就要開始
2023/12/26
可以在尼面前全然釋放開來 就因為可以給我彩色的配樂人生 花錢買不到的快樂 可能就是一個小時陪著你也不會嫌煩的朋友 可能就是會為了一切也要觸碰到你 你不出聲 也能想像的出來你很可能會 失落 總是能讓我心平靜 總是會給予我快與慢的衝擊 琴與琴 相遇 你是我
Thumbnail
2023/12/26
可以在尼面前全然釋放開來 就因為可以給我彩色的配樂人生 花錢買不到的快樂 可能就是一個小時陪著你也不會嫌煩的朋友 可能就是會為了一切也要觸碰到你 你不出聲 也能想像的出來你很可能會 失落 總是能讓我心平靜 總是會給予我快與慢的衝擊 琴與琴 相遇 你是我
Thumbnail
2023/12/22
沉靜在暗處,聆聽音樂 放置.. 歸真.. 彈指之間... 靈魂很平靜安祥 我自己覺得好的不得了 你都怎麼「安靜下來的?」嗯? 我想「聽」。
Thumbnail
2023/12/22
沉靜在暗處,聆聽音樂 放置.. 歸真.. 彈指之間... 靈魂很平靜安祥 我自己覺得好的不得了 你都怎麼「安靜下來的?」嗯? 我想「聽」。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2025 vocus 推出最受矚目的活動之一——《開箱你的美好生活》,我們跟著創作者一起「開箱」各種故事、景點、餐廳、超值好物⋯⋯甚至那些讓人會心一笑的生活小廢物;這次活動不僅送出了許多獎勵,也反映了「內容有價」——創作不只是分享、紀錄,也能用各種不同形式變現、帶來實際收入。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不做又覺得內疚,做了又覺得委屈,交給別人做又怕做不好。 但是,付出是覺得自己有能力給予,而非被別人情勒或犧牲。
Thumbnail
不做又覺得內疚,做了又覺得委屈,交給別人做又怕做不好。 但是,付出是覺得自己有能力給予,而非被別人情勒或犧牲。
Thumbnail
跟小我1歲的妹妹聊到家人的相處模式,她說她從很早以前就跟父母說:「以後我跟弟弟沒有要養老,沒有要負責你們的生活」 不了解他們家庭的人,會以為她很無情,但其實不然! 這是這個Z世代很重要的一個重擔,她只是先明白了先後法則的因果論。 她不願意父母在雙手雙腳還在的時侯就已經開始跟孩子要生活費了!
Thumbnail
跟小我1歲的妹妹聊到家人的相處模式,她說她從很早以前就跟父母說:「以後我跟弟弟沒有要養老,沒有要負責你們的生活」 不了解他們家庭的人,會以為她很無情,但其實不然! 這是這個Z世代很重要的一個重擔,她只是先明白了先後法則的因果論。 她不願意父母在雙手雙腳還在的時侯就已經開始跟孩子要生活費了!
Thumbnail
我看過不少30幾、40幾獨立有成的人士還被奇奇怪怪的義務纏身,他們有些已經注意到這些家庭義務已經消耗了太多心力,有些則沒注意到這樣的狀況,只是覺得"好累、好累"。 這類「該被適當拒絕的義務」是什麼呢?大致上有這些: 1. 長輩的感情事,長輩該自己溝通的事 2. 不斷地回應長輩重複的問題 這些其實
Thumbnail
我看過不少30幾、40幾獨立有成的人士還被奇奇怪怪的義務纏身,他們有些已經注意到這些家庭義務已經消耗了太多心力,有些則沒注意到這樣的狀況,只是覺得"好累、好累"。 這類「該被適當拒絕的義務」是什麼呢?大致上有這些: 1. 長輩的感情事,長輩該自己溝通的事 2. 不斷地回應長輩重複的問題 這些其實
Thumbnail
我跟姊姊的溝通方式,不等於完全適合跟妹妹的溝通方式, 我自己處理情緒的方式,更不等於適合姊姊處理情緒的方式, 我能理解自己講出來的話,但我要一個未滿五歲的孩子“立刻”學會「尊重」,是不是也對她來說太沈重? 我在面對孩子的紛爭時,可能表達出我不會生氣的字句,但我是否把手插著腰然後沒有表情的看著她們呢?
Thumbnail
我跟姊姊的溝通方式,不等於完全適合跟妹妹的溝通方式, 我自己處理情緒的方式,更不等於適合姊姊處理情緒的方式, 我能理解自己講出來的話,但我要一個未滿五歲的孩子“立刻”學會「尊重」,是不是也對她來說太沈重? 我在面對孩子的紛爭時,可能表達出我不會生氣的字句,但我是否把手插著腰然後沒有表情的看著她們呢?
Thumbnail
自己先選擇默默的做了、默默的付出了,發現不被領情,自己躲在角落舔傷口!理所當然你該扛著。
Thumbnail
自己先選擇默默的做了、默默的付出了,發現不被領情,自己躲在角落舔傷口!理所當然你該扛著。
Thumbnail
全時間照顧孩子這些年,我沒有因為自己已經是個「老鳥媽媽」,就感到得心應手。相反的,好像連照顧自己都變得艱難。「到底要怎麼教小孩?」這句話常會跳出來久久不去。
Thumbnail
全時間照顧孩子這些年,我沒有因為自己已經是個「老鳥媽媽」,就感到得心應手。相反的,好像連照顧自己都變得艱難。「到底要怎麼教小孩?」這句話常會跳出來久久不去。
Thumbnail
這不是一篇小孩子的抱怨文,相反,是無論家長或是身爲晚輩的我們應去正視的問題。而在處理家庭糾紛中,我們太常’放棄溝通‘,我們認爲這是跨緯度交流,甚至覺得對方不可理喻。但是,跳過溝通這個環節,實際上并不會緩和雙方的關係,反而只會帶來更多的紛爭及忍受。
Thumbnail
這不是一篇小孩子的抱怨文,相反,是無論家長或是身爲晚輩的我們應去正視的問題。而在處理家庭糾紛中,我們太常’放棄溝通‘,我們認爲這是跨緯度交流,甚至覺得對方不可理喻。但是,跳過溝通這個環節,實際上并不會緩和雙方的關係,反而只會帶來更多的紛爭及忍受。
Thumbnail
  雖說已是家裡的老么,照理來說應該享有全家人的關注與關愛,可小時候雙親的長年爭吵以及離異,都讓我迫不及待地想趕緊長大,也由於與兄長們年齡的差距,更讓我「想長大」的心越來越濃烈「因為哥哥很懂事,因為哥哥可以幫上很多忙,所以媽媽很喜歡,我也要成為這樣的孩子。」但我卻忘了我從沒好好地當夠「孩子。」
Thumbnail
  雖說已是家裡的老么,照理來說應該享有全家人的關注與關愛,可小時候雙親的長年爭吵以及離異,都讓我迫不及待地想趕緊長大,也由於與兄長們年齡的差距,更讓我「想長大」的心越來越濃烈「因為哥哥很懂事,因為哥哥可以幫上很多忙,所以媽媽很喜歡,我也要成為這樣的孩子。」但我卻忘了我從沒好好地當夠「孩子。」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會成為一家人,不是報恩就是報仇,不是討債就是還債;若與家人有相欠,還完相欠業障後,再補善緣,彼此的關係會漸漸改善。」
Thumbnail
以下為一位有緣人分享:   《阿伯的話─現場開示精華節錄》:「會成為一家人,不是報恩就是報仇,不是討債就是還債;若與家人有相欠,還完相欠業障後,再補善緣,彼此的關係會漸漸改善。」
Thumbnail
如果你曾遇到長輩跟你說“誰誰誰都有怎樣但你都沒有”,你們捫心自問地想,講這句話時,那些長輩有把你當獨立的個體嗎?也許你的奉獻,得以讓家人聚在一起,但奉獻到最後,你都要餓死了,然後看那個安逸的人繼續墮落,你開始怪死自己,以自己的奉獻讓他們那麼安逸,真的好嗎?
Thumbnail
如果你曾遇到長輩跟你說“誰誰誰都有怎樣但你都沒有”,你們捫心自問地想,講這句話時,那些長輩有把你當獨立的個體嗎?也許你的奉獻,得以讓家人聚在一起,但奉獻到最後,你都要餓死了,然後看那個安逸的人繼續墮落,你開始怪死自己,以自己的奉獻讓他們那麼安逸,真的好嗎?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