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糖鐵(1)-糖鐵員林線員林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小時候住在彰化縣員林,那時的員林,鐵路還沒有高架化,每天晚上要回家時一定會經過惠來路的平交道。在平交道前我總是會期待它開始鳴起警報、閃起紅燈,放下柵欄,這代表著又有火車可以看了。在離惠來路平交道不遠的莒光路,也有一個平交道,可是我從來沒有看過那邊有火車經過,也沒有像惠來路的平交道那麼大,只有兩條鐵軌通過。

稍微比較大之後,我才知道那是以前台糖鐵道的鐵軌。國小二年級後,我們家搬到永靖,也不會那麼常經過這兩個平交道了,甚至國中之後我就幾乎住在學校,在員林、永靖的時間也不長,因此對這條糖鐵路線也沒有太大的注意。

今年(2023)看了「台湾鉄路と日本人 - 線路に刻まれた日本の軌跡」,我才發現其實以前不只是載甘蔗的,對日治時代以來到1980年代,糖鐵以及林鐵都對台灣中南部的大眾運輸肩負著頗重要的角色。也因此讓我萌生想要追尋當時糖鐵以及林鐵記憶的想法。

首先從我的家鄉彰化縣看起,目前彰化縣還保留著溪湖糖廠~濁水信號所間的營運路線,並且在假日固定營運,但是是屬於觀光小火車的定位。而其他的員林線、鹿港線、線西線、溪州線等路線都已經停駛,有的鐵路甚至已經拆除。

日治時代的台灣鐵路路網圖,紫色的私設鐵道大多是糖鐵和林鐵的路線,攝自片倉佳史(2010)「台湾鉄路と日本人-線路に刻まれた日本の軌跡」

日治時代的台灣鐵路路網圖,紫色的私設鐵道大多是糖鐵和林鐵的路線,攝自片倉佳史(2010)「台湾鉄路と日本人-線路に刻まれた日本の軌跡」


本文中的糖鐵員林線於1996年停駛,那時我才2歲,難怪沒有莒光路平交道上有火車經過的印象。公所於2000年代將當時的鐵軌改建為步道,所以即使大馬路上的平交道鐵軌都已經拆除,步道上仍然可以看見當時的鐵路痕跡。

新生路與員鹿路的交叉路口,我對這裡的印象多是路旁的新生路圓仔冰,雖然知道這邊以前也有糖鐵的鐵路會經過,不過設置步道後,我以為公所將原本的鐵路都拆除了,因此也從來沒有想過要去走看看。

沿著步道往火車站的方向走去,馬上可以看見日治時代就啟用的舊南員林車站。舊南員林車站於1919年啟用,日治時期稱為明治製糖員林駅,光復後才改為台糖的南員林車站。南員林車站距離台鐵員林車站約300公尺,日治時代糖鐵員林線應該沒有與當時的官設縱貫線(現台鐵縱貫線)連通(待考證)。戰後台糖為了讓南北的貨物可以更順利地運往溪湖等地,並且有南北平行預備線的構想,因此將這條鐵道改造為擁有兩種軌距的三軌構造(762mm軌距的五分車軌距以及1067mm的窄軌軌距)。

日治時期的明治製糖員林站,民國時期則為台糖的南員林站,建築物旁還可看見兩個轉轍器

日治時期的明治製糖員林站,民國時期則為台糖的南員林站,建築物旁還可看見兩個轉轍器

糖鐵員林線也有與台鐵連通,因此再往員林車站方向還有鐵路,而且是三軌構造

糖鐵員林線也有與台鐵連通,因此再往員林車站方向還有鐵路,而且是三軌構造

舊南員林站旁的員林台糖鐵道水溝蓋

舊南員林站旁的員林台糖鐵道水溝蓋


跨越中山路往西走,鐵道兩旁都是住家,如果現在還有火車行駛的話,在員林就可以看到平溪或是東南亞般的鐵道場景了。現在則是都改成步道,也成了附近居民騎機車進入自家的小巷。努力想要找尋除了鐵軌外的鐵道蹤影,可惜除了石頭以及一旁的柵欄外什麼都看不到了。與三義路和莒光路的交叉口倒是可以看見平交道的遺跡。

三義路交叉口的平交道遺跡甚至被店家的遮雨布蓋住

三義路交叉口的平交道遺跡甚至被店家的遮雨布蓋住

記憶中的莒光路平交道如今只剩下遺構

記憶中的莒光路平交道如今只剩下遺構


跨越莒光路後,一旁仍然是住家,另一旁則是員林游泳池。步道可能也因為熱漲冷縮的關係,有些路段些微的不平整,不過這個路段倒是掛著禁止機車進入的告示牌,走起來也特別地舒適。走在鐵軌上時也會令人想起火車疾駛而過的樣子,如果現在還有火車經過的話,兩旁的樹應該不會長得這麼高吧。

已經突起的步道

已經突起的步道

步道盡頭的前方就是八堡圳

步道盡頭的前方就是八堡圳


幾百公尺後,步道到了終點,步道盡頭的另一端是灌溉全彰化的八堡圳。幾十年前火車跨越八堡圳上的小橋,繼續往埔心、溪湖駛去,如今往埔心方向的草叢已經看不見任何鐵道的蹤跡。糖鐵員林線的追尋也暫時告一段落,未來有時間再到埔心繼續拼湊下去吧!

往埔心方向的草叢已經看步道任何鐵道的遺蹟

往埔心方向的草叢已經看步道任何鐵道的遺蹟


走完整個糖鐵步道後,其實覺得有點可惜。既然公所有心保留原本的鐵軌設置步道了,其實可以投入更多的資源吸引外地的遊客來,也可以讓遊客們認識員林的歷史。有歷史的舊南員林車站建築也只是閒置著,我想知道這裡有個充滿歷史建築的本地人應該也為數不多。糖鐵步道應該也只是附近居民散步健行的好去處而已了。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黃乘號-avatar-img
2023/12/23
往埔心方向的路繼續走會到溪湖糖廠,剛過橋後,雖然看似被草叢掩蓋,但其實員林車站到溪湖糖廠的路段,大部分都只是變柏油路。
avatar-img
天津市長的沙龍
0會員
5內容數
日本是個鐵道運輸發達的國家,從都市到鄉村都可以看到鐵道的蹤跡,秘境鐵道系列專題就帶大家來認識較鮮為人知的日本鐵道吧!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家中修繕或裝潢想要找各種小零件時,直接上網採買可以省去不少煩惱~看看Sylvia這回為了工地買了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簡單生活,從整理包包開始!我的三款愛用包+隨身小物清單開箱,一起來看看我每天都帶些什麼吧🌿✨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創作者營運專員/經理(Operations Specialist/Manager)將負責對平台成長及收入至關重要的 Partnership 夥伴創作者開發及營運。你將發揮對知識與內容變現、影響力變現的精準判斷力,找到你心中的潛力新星或有聲量的中大型創作者加入 vocus。
Thumbnail
位在嘉義新港邊境的鄉間,有著一座隨處能見可愛逗趣馬賽克拼貼藝術的村落。過去,這裡曾是「糖鐵」嘉北線必經的中間點,但隨著糖鐵停駛,村子一度的喧囂也歸於平靜,這些年來,靠著創意又可愛的交趾陶藝術,讓這座村子再度獲得外界矚目。
Thumbnail
位在嘉義新港邊境的鄉間,有著一座隨處能見可愛逗趣馬賽克拼貼藝術的村落。過去,這裡曾是「糖鐵」嘉北線必經的中間點,但隨著糖鐵停駛,村子一度的喧囂也歸於平靜,這些年來,靠著創意又可愛的交趾陶藝術,讓這座村子再度獲得外界矚目。
Thumbnail
小時候住在彰化縣員林,那時的員林,鐵路還沒有高架化,每天晚上要回家時一定會經過惠來路的平交道。在平交道前我總是會期待它開始鳴起警報、閃起紅燈,放下柵欄,這代表著又有火車可以看了。在離惠來路平交道不遠的莒光路,也有一個平交道,可是我從來沒有看過那邊有火車經過,也沒有像惠來路的平交道那麼大,只有兩條鐵軌
Thumbnail
小時候住在彰化縣員林,那時的員林,鐵路還沒有高架化,每天晚上要回家時一定會經過惠來路的平交道。在平交道前我總是會期待它開始鳴起警報、閃起紅燈,放下柵欄,這代表著又有火車可以看了。在離惠來路平交道不遠的莒光路,也有一個平交道,可是我從來沒有看過那邊有火車經過,也沒有像惠來路的平交道那麼大,只有兩條鐵軌
Thumbnail
2018年3月26日:利用田中站開業日與日本信濃鐵道線田中站締結為姐妹站。未來將會在此站興建一條支線連接高鐵彰化站,並會把此站用作該條支線的起點,作為集集線起訖站。
Thumbnail
2018年3月26日:利用田中站開業日與日本信濃鐵道線田中站締結為姐妹站。未來將會在此站興建一條支線連接高鐵彰化站,並會把此站用作該條支線的起點,作為集集線起訖站。
Thumbnail
在臺北生活的大家 對於延吉街至光復南路巷弄中彎彎曲曲的道路一定印象深刻 在老臺北人的記憶中 這條路原是鐵道為「三張犁支線」,總長約2公里多 過去只要站在國父紀念館的台階上,就能觀賞到列車緩緩駛過, 這是附近老一輩居民的舊時記憶....
Thumbnail
在臺北生活的大家 對於延吉街至光復南路巷弄中彎彎曲曲的道路一定印象深刻 在老臺北人的記憶中 這條路原是鐵道為「三張犁支線」,總長約2公里多 過去只要站在國父紀念館的台階上,就能觀賞到列車緩緩駛過, 這是附近老一輩居民的舊時記憶....
Thumbnail
肩負56年運材任務的羅東森林鐵道,其實最初在1918年、1921向臺灣總督府提出太平山運材鐵道建設時都並未通過。但其後卻因天送埤發電所的興設,使得最後以分段拼裝且不費官方預算的方式完成。
Thumbnail
肩負56年運材任務的羅東森林鐵道,其實最初在1918年、1921向臺灣總督府提出太平山運材鐵道建設時都並未通過。但其後卻因天送埤發電所的興設,使得最後以分段拼裝且不費官方預算的方式完成。
Thumbnail
桃園 火車站是許多人到桃園市區必經的門戶,而最近,這座仍在建築新工程,僅有臨時站的車站,發生了一件大事。 台灣第一條鐵道遺跡在被發這裡被發現、4000年前的遺址也相繼出土,但,為了加速捷運工程,這些遺跡可能會消失…
Thumbnail
桃園 火車站是許多人到桃園市區必經的門戶,而最近,這座仍在建築新工程,僅有臨時站的車站,發生了一件大事。 台灣第一條鐵道遺跡在被發這裡被發現、4000年前的遺址也相繼出土,但,為了加速捷運工程,這些遺跡可能會消失…
Thumbnail
菁桐車站位於平溪線上之木造日式建築車站,亦為平溪線的端點站,興建於大正7年(西元1918年),後1929 年由日本政府收購官營,定名「平溪線」,屬宜蘭縣支線,興建至今已有 100 餘年之歷史,菁桐車站原名菁桐坑車站,於西元1962年12月15日改稱菁桐車站。
Thumbnail
菁桐車站位於平溪線上之木造日式建築車站,亦為平溪線的端點站,興建於大正7年(西元1918年),後1929 年由日本政府收購官營,定名「平溪線」,屬宜蘭縣支線,興建至今已有 100 餘年之歷史,菁桐車站原名菁桐坑車站,於西元1962年12月15日改稱菁桐車站。
Thumbnail
蔗糖是荷蘭時代以來,臺灣重要的輸出商品,到了日治時期更超越茶葉,成為最大的出口貨物。糖業鐵道是為了運輸甘蔗從產地到糖廠而鋪設。臺灣的糖業鐵道始於日治時期建造,多位於中、
Thumbnail
蔗糖是荷蘭時代以來,臺灣重要的輸出商品,到了日治時期更超越茶葉,成為最大的出口貨物。糖業鐵道是為了運輸甘蔗從產地到糖廠而鋪設。臺灣的糖業鐵道始於日治時期建造,多位於中、
Thumbnail
  我從小到大,總是在歷史課本上讀到,台灣在日治時期作為重要的蔗糖生產地區,糖業是多麼發達,是多麼受日本帝國重視,但是那個台灣糖業的榮景到底是什麼樣子呢?歷史課本好像不曾帶我們實際見證一下那個時光。想親眼看看台灣糖業的興衰嗎?那就來走一趟高雄橋頭糖廠吧! 橋頭糖廠訴說著台灣糖業的故事。
Thumbnail
  我從小到大,總是在歷史課本上讀到,台灣在日治時期作為重要的蔗糖生產地區,糖業是多麼發達,是多麼受日本帝國重視,但是那個台灣糖業的榮景到底是什麼樣子呢?歷史課本好像不曾帶我們實際見證一下那個時光。想親眼看看台灣糖業的興衰嗎?那就來走一趟高雄橋頭糖廠吧! 橋頭糖廠訴說著台灣糖業的故事。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