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蒼鷺與少年》:宮崎駿作者印記最為強烈的真誠之作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蒼鷺與少年》,日文片名為《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引用自吉野源三郎的經典書籍。電影內容雖與該書並無直接關聯,但透過打造看似全然虛構、實則精確對照了日本戰時社會複雜樣貌的「異世界」,欲讓觀眾直面戰爭與生死議題,進而省思並思考自己「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這點倒與吉野源三郎想傳達的精神相似。只不過《蒼鷺與少年》就內容與形式上都有著更加強烈的作者印記。

內容上,戰時背景、生死議題、對母親或女性的眷戀與少年少女經歷冒險後蛻變,都是貫徹宮崎駿諸多作品的母題;形式上,近似《風起》的戰鬥機製造廠、《神隱少女》的女性導師與密集小精靈組合和《霍爾的移動城堡》的飄浮巨石……等等,則像是宮崎駿有意用統一的筆觸將他所有作品收錄在同一部作品上。

不論是對自己其它作品的大量互文,或是將自我拆解並安置為真人與曾舅公兩者──透過年少與年老的自己對話,以帶有新意的手法為觀眾揭示了他的創傷、迷惘、寂寞,以及儘管現實世界殘破不堪,他還是要回去直面問題的勇氣──種種作法都讓《蒼鷺與少年》顯得更加私密與個人化,使得我在體驗故事本身之外,難免會受宮崎駿真誠的自剖所觸動。

🪶

《蒼鷺與少年》以死亡開場、倖存並「前進」收尾,其故事結構與核心命題仍不脫日本電影最常見的民族共振點:失落與倖存,只不過它雖然仍有明確的主角與冒險旅程,電影卻不重視(甚至可說是草率帶過)真人的心境變化與成長,將旅程重點放在展示塔中世界的樣貌上。

真人被迫進入看似與現實截然不同的異世界──以他無法適應劇烈變動的現實生活來看,說他是半推半就地「躲進」異世界也不為過──但不論是充斥死亡意象的墓地與引渡人,象徵盼望靈魂能獲得新生的哇啦哇啦,同一般眾生一樣夢想能靠自身努力逃離殘酷世界、尋得富裕新生活卻連果腹與照顧好子女都辦不到,只能炸死於花火之下的鵜鶘,宛如軍國主義者貪婪、食人、暴力又群起鼓動的鸚鵡,以及每日窮盡辦法維護、卻仍只能看著「王國」由內而外走向衰敗最終瓦解的統治者──這不就是當時的日本社會之寫照?

真人看似逃離了殘酷的真實世界,實際上反而是走出鄉村的安逸與逃避,帶著觀眾在異世界直面日本戰時社會的沉痛與複雜。

raw-image
raw-image

拆解結構,此片的另一重點當然是真人如何接納創傷並回到現實世界。

有別於一般動畫電影常見的微妙抽離感,此片於前1/3段,在真人的性格塑造與創傷上異常寫實,反襯了蒼鷺現身時虛實錯亂、乃至於整個異世界現形所帶來的驚悚感。

可惜的是,電影待故事進入異世界後,沒能兼顧世界觀的展示與角色成長,放棄了真人心境變化的細節與深度,使得我(觀眾)雖然仍會被真人和母親米美的擁抱和告別所觸動,卻無法理解真人為何忽然便能接納夏子阿姨成為自己的新母親?甚至執意要回去原本的世界?

一切像是他理所當然地就該這麼做,但世間並無任何理所當然。其他角色過度平面、象徵化,也使得整段「蛻變」成了符號互相碰撞而散落的圖像,可惜了前半段的角色塑造。

🪶

與其說《蒼鷺與少年》是主角的故事,倒不如說是宮崎駿的故事。

「真誠的人啊,難怪你一直散發出死亡的氣息。」

這句台詞,亦更像是對宮崎駿的側寫。

誠如前面所說,這部作品乘載的是宮崎駿極為個人化的經驗、見解與自述。

為此,我想我願意接受並放下真人這個角色呈現的不完整,感受宮崎駿傾注於這部電影的「真誠」,在死亡氣息的環繞之下也自我探詢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仍是部能帶來強烈感動的作品。

raw-image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你可能也想看
    釀影評|《蒼鷺與少年》:幻想與現實相擁之後時至今日,我們有幸能閱讀到宮﨑駿所帶來的一篇篇別具意義的故事,看見他屢次將自己燃燒殆盡所創造出來的無與倫比的畫作,這次得換觀眾們,細心地展開並閱覽《蒼鷺與少年》這部導演宮﨑駿的私人手扎。我們能感受到其中的火焰是溫暖的、劃過天際的流星是永恆的,就連沾滿雙頰、滴落桌面的果醬都飽含著無限的愛意。
    Thumbnail
    avatar
    葉紹平
    2023-10-07
    影評|《局中局》失去孩子的父母,不惜闖入迷宮與怪物一較高下翻拍自西班牙2016神作《佈局》。男神蘇志燮飾演的成功企業家,捲入密室殺人的疑雲,與女辯護律師(金倫珍)展開一場詭譎的真相攻防戰。一樣劇情曲折、對白燒腦,讓人仿若置身真與偽的迷霧中,而調校後的角色設定和劇本,帶入了陰性觀點,再加上結尾前新添的那記回馬槍,都讓本片呈現出嶄新的風貌。
    Thumbnail
    avatar
    藝術北飄者
    2023-01-06
    影評|《罪後真相》:與真相流量對望,你願意披荊斬棘地走出自己的路嗎?看《罪後真相》時,莫名地讓我想到電影《 7 號房的禮物》原型人物鄭元燮。同樣都是由冤獄萌生的一連串故事,只是一個迫害的是政府,另一個是媒體和私心。像這樣的故事裡頭,每一個人都像骨牌效應一樣環環相扣,只是受害者最終的命運,除了自身的造化,運氣也很重要。
    Thumbnail
    avatar
    夜半の故事備忘錄
    2022-11-05
    釀影評|《太陽出來之後》:在東京的穹蒼下,難以翻身西川美和的電影總很像「暴風雨前的寧靜」,沒有高潮迭起的戲劇化,而是透過日復一日的日常生活,檢視人性的多樣性,伴隨著希望與勇氣,等待撥雲見霧的那天。看完《太陽出來之後》之後,比起激昂的情緒,更多的是需要讓人「靜一靜」的省思。
    Thumbnail
    avatar
    CharMing
    2021-08-23
    影評|《失控危城》- 地獄走一遭,鎗火之下盡顯生命的平等與不等。《失控危城》 (有雷警示) 在Myvideo偶然間就看到這部兩年前評價極高卻一直躺在我片單某一層積灰塵的作品,以2008年11/26日在印度孟買南部發生的一連串恐攻事件做為背景,該事件總計造成了將近200人死亡,300多人受傷,以改編的形式聚焦在事件當日發生在豪華的泰姬陵酒店恐怖攻擊做為電影的主要舞
    Thumbnail
    avatar
    恍惚電影週記
    2021-06-10
    影評|《天氣之子》:世界是世界該有的樣子,而你則該選擇自己的路《天氣之子》除了再現愛情的動能與意義,更藉此直接告訴觀眾,抑或我認為的所謂迷失悵然的年輕族群,請勇敢追尋自我的意義,將對日本社會力道極大的「集體主義」推往也正在燃起的「個人主義」:沒有對社會與世界本就該負擔的責任抑或拯救義務,世界是世界該有的樣子,而你則該選擇自己的路。
    Thumbnail
    avatar
    里諾
    2021-03-06
    影評|《明天,我要和昨天的妳約會》與《與妳的第100次愛戀》中的時空議題《明天,我要和昨天的妳約會》與《與妳的第100次愛戀》兩者皆是日本純愛電影,除此之外更是時空系愛情故事。然而兩者在於對「時空」這個主題對男女主角的戀愛所產生的影響的描摹上有極大的不同,也進而造成了兩部作品的優劣與差別。
    Thumbnail
    avatar
    里諾
    2021-03-04
    影評|《Jules et Jim 夏日之戀》與〈滾石愛情故事:如果有一天〉中的男性情誼楚浮的《Jules et Jim 夏日之戀》呈現兩位男主角Jules與Jim在與女主角Catherine三角戀中的男性情誼,並且藉由「對女性的負面描寫」以及兩位主角透過「女性」、「對女性的愛」、與「對女性愛的分享」建立、強化、並摧毀這段關係。 〈滾石愛情故事:如果有一天〉中三位主角的關係亦如是。
    Thumbnail
    avatar
    里諾
    2021-03-04
    影評|《灰熊人》與偏執孤獨的狂人導演 — 韋納荷索人類與大自然,是天人合一抑或交戰,荷索從早期的劇情片開始,就以喜愛拍攝大自然著稱,主角總是偏執孤獨的狂人,一如他本身,試著探索人與自然抗衡的界線,而在紀錄片上的成就,依然保留著他一貫的精神—『自然,是永遠不滅的課題。』
    Thumbnail
    avatar
    光庵 - 故事IP開發
    2021-02-09
    影評|《明日世界》:相信才會有奇蹟  看《明日世界》時,想到科幻小說家海萊因(Robert A. Heinlein)說過的一段話:「我認為凡是科幻小說,不管內容多老套、多怪異,或者寫得多爛,都有明顯的治療效果。因為全部的科幻小說都有同一個前提──這個世界是會改變的。」(不是說《明日世界》故事很爛,而是它的確對心理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Thumbnail
    avatar
    吳瑞克
    2020-05-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