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評|《蒼鷺與少年》:宮崎駿作者印記最為強烈的真誠之作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raw-image

《蒼鷺與少年》,日文片名為《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引用自吉野源三郎的經典書籍。電影內容雖與該書並無直接關聯,但透過打造看似全然虛構、實則精確對照了日本戰時社會複雜樣貌的「異世界」,欲讓觀眾直面戰爭與生死議題,進而省思並思考自己「想活出怎樣的人生」,這點倒與吉野源三郎想傳達的精神相似。只不過《蒼鷺與少年》就內容與形式上都有著更加強烈的作者印記。

內容上,戰時背景、生死議題、對母親或女性的眷戀與少年少女經歷冒險後蛻變,都是貫徹宮崎駿諸多作品的母題;形式上,近似《風起》的戰鬥機製造廠、《神隱少女》的女性導師與密集小精靈組合和《霍爾的移動城堡》的飄浮巨石……等等,則像是宮崎駿有意用統一的筆觸將他所有作品收錄在同一部作品上。

不論是對自己其它作品的大量互文,或是將自我拆解並安置為真人與曾舅公兩者──透過年少與年老的自己對話,以帶有新意的手法為觀眾揭示了他的創傷、迷惘、寂寞,以及儘管現實世界殘破不堪,他還是要回去直面問題的勇氣──種種作法都讓《蒼鷺與少年》顯得更加私密與個人化,使得我在體驗故事本身之外,難免會受宮崎駿真誠的自剖所觸動。

🪶

《蒼鷺與少年》以死亡開場、倖存並「前進」收尾,其故事結構與核心命題仍不脫日本電影最常見的民族共振點:失落與倖存,只不過它雖然仍有明確的主角與冒險旅程,電影卻不重視(甚至可說是草率帶過)真人的心境變化與成長,將旅程重點放在展示塔中世界的樣貌上。

真人被迫進入看似與現實截然不同的異世界──以他無法適應劇烈變動的現實生活來看,說他是半推半就地「躲進」異世界也不為過──但不論是充斥死亡意象的墓地與引渡人,象徵盼望靈魂能獲得新生的哇啦哇啦,同一般眾生一樣夢想能靠自身努力逃離殘酷世界、尋得富裕新生活卻連果腹與照顧好子女都辦不到,只能炸死於花火之下的鵜鶘,宛如軍國主義者貪婪、食人、暴力又群起鼓動的鸚鵡,以及每日窮盡辦法維護、卻仍只能看著「王國」由內而外走向衰敗最終瓦解的統治者──這不就是當時的日本社會之寫照?

真人看似逃離了殘酷的真實世界,實際上反而是走出鄉村的安逸與逃避,帶著觀眾在異世界直面日本戰時社會的沉痛與複雜。

raw-image
raw-image

拆解結構,此片的另一重點當然是真人如何接納創傷並回到現實世界。

有別於一般動畫電影常見的微妙抽離感,此片於前1/3段,在真人的性格塑造與創傷上異常寫實,反襯了蒼鷺現身時虛實錯亂、乃至於整個異世界現形所帶來的驚悚感。

可惜的是,電影待故事進入異世界後,沒能兼顧世界觀的展示與角色成長,放棄了真人心境變化的細節與深度,使得我(觀眾)雖然仍會被真人和母親米美的擁抱和告別所觸動,卻無法理解真人為何忽然便能接納夏子阿姨成為自己的新母親?甚至執意要回去原本的世界?

一切像是他理所當然地就該這麼做,但世間並無任何理所當然。其他角色過度平面、象徵化,也使得整段「蛻變」成了符號互相碰撞而散落的圖像,可惜了前半段的角色塑造。

🪶

與其說《蒼鷺與少年》是主角的故事,倒不如說是宮崎駿的故事。

「真誠的人啊,難怪你一直散發出死亡的氣息。」

這句台詞,亦更像是對宮崎駿的側寫。

誠如前面所說,這部作品乘載的是宮崎駿極為個人化的經驗、見解與自述。

為此,我想我願意接受並放下真人這個角色呈現的不完整,感受宮崎駿傾注於這部電影的「真誠」,在死亡氣息的環繞之下也自我探詢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仍是部能帶來強烈感動的作品。

raw-image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蒲的影劇筆記本的沙龍
4會員
2內容數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嗨!歡迎來到 vocus vocus 方格子是台灣最大的內容創作與知識變現平台,並且計畫持續拓展東南亞等等國際市場。我們致力於打造讓創作者能夠自由發表、累積影響力並獲得實質收益的創作生態圈!「創作至上」是我們的核心價值,我們致力於透過平台功能與服務,賦予創作者更多的可能。 vocus 平台匯聚了
Thumbnail
探討主角在不同平行世界中的奇幻冒險,透過尋找夏子阿姨過程,揭示人生轉折和內在掙扎。故事融合榮格心理學觀點,以及符號和象徵的元素,呈現真人在面對失去母親和建立新家庭的挑戰中,如何理解善惡、和解自我、及找到生命意義。深入探討人性、家庭關係,以及尋找真實自我的旅程,引導讀者思考生命中價值觀和對善意的珍視。
Thumbnail
探討主角在不同平行世界中的奇幻冒險,透過尋找夏子阿姨過程,揭示人生轉折和內在掙扎。故事融合榮格心理學觀點,以及符號和象徵的元素,呈現真人在面對失去母親和建立新家庭的挑戰中,如何理解善惡、和解自我、及找到生命意義。深入探討人性、家庭關係,以及尋找真實自我的旅程,引導讀者思考生命中價值觀和對善意的珍視。
Thumbnail
《蒼鷺與少年》號稱宮崎駿的封筆之作,先不論真實與否,這樣一句勢必造成轟動的介紹台詞,也是這部動畫長片唯一的宣傳。在日本當地沒有廣告,甚至也沒有預告,僅僅說明這是由小說《你想活出甚麼樣的人生》改編的動畫電影。而宮崎駿將這部小說對自己的影響,用他最為擅長的方式,表達出來。
Thumbnail
《蒼鷺與少年》號稱宮崎駿的封筆之作,先不論真實與否,這樣一句勢必造成轟動的介紹台詞,也是這部動畫長片唯一的宣傳。在日本當地沒有廣告,甚至也沒有預告,僅僅說明這是由小說《你想活出甚麼樣的人生》改編的動畫電影。而宮崎駿將這部小說對自己的影響,用他最為擅長的方式,表達出來。
Thumbnail
宮崎駿執導兼編劇的蒼鷺與少年(The Boy and the Heron),七月在日本上映,十月在台灣上映。該電影的靈感發想取自吉野源三郎在1937年發表的小說,「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一書。先看過書,再去觀影,對於電影敘事之宏大,卻在許多細節處縝密鋪陳,不得不說整個情節,畫面,色彩,音樂如同第一次接
Thumbnail
宮崎駿執導兼編劇的蒼鷺與少年(The Boy and the Heron),七月在日本上映,十月在台灣上映。該電影的靈感發想取自吉野源三郎在1937年發表的小說,「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一書。先看過書,再去觀影,對於電影敘事之宏大,卻在許多細節處縝密鋪陳,不得不說整個情節,畫面,色彩,音樂如同第一次接
Thumbnail
走進戲院前,我先向同行的家人打了預防針:「聽說不太好懂喔!看的時候就不要太糾結於『為什麼』了。」觀影後我想這樣的預備是對的,時常對電影情節有疑惑的家人也說好看,想必是我們都沉浸在宮崎駿與吉卜力工作室創造出來的動畫世界,感受角色的情緒與情感,而不只是用大腦理解本來就不一定有邏輯的事物。
Thumbnail
走進戲院前,我先向同行的家人打了預防針:「聽說不太好懂喔!看的時候就不要太糾結於『為什麼』了。」觀影後我想這樣的預備是對的,時常對電影情節有疑惑的家人也說好看,想必是我們都沉浸在宮崎駿與吉卜力工作室創造出來的動畫世界,感受角色的情緒與情感,而不只是用大腦理解本來就不一定有邏輯的事物。
Thumbnail
《蒼鷺與少年》是宮崎駿宣布的隱退之作。最初官方只有透漏其靈感來自於作家吉野源三郎的同名作品:《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但沒有完全參照,故事內容會另行改編。後續在電影上映前,僅公布了一張手繪海報。在沒有預告片以及極少量的資訊下,絕大多數的觀眾完全猜不到電影會演些什麼...
Thumbnail
《蒼鷺與少年》是宮崎駿宣布的隱退之作。最初官方只有透漏其靈感來自於作家吉野源三郎的同名作品:《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君たちはどう生きるか)但沒有完全參照,故事內容會另行改編。後續在電影上映前,僅公布了一張手繪海報。在沒有預告片以及極少量的資訊下,絕大多數的觀眾完全猜不到電影會演些什麼...
Thumbnail
真心推薦這部電影,宮崎駿在這部作品塞進了很多他自己的堅持和人生體悟,是個完全可以開放性討論的作品。我希望大家可以不要抱著「看不懂故事到底在講什麼所以我要搞懂」的心情,更要以單純欣賞、像是作夢般的心情去欣賞這部動畫,夢醒後不要忘了這段旅程,待未來路上有所經歷,再去深入探索每一個橋段,和角色可能的暗示。
Thumbnail
真心推薦這部電影,宮崎駿在這部作品塞進了很多他自己的堅持和人生體悟,是個完全可以開放性討論的作品。我希望大家可以不要抱著「看不懂故事到底在講什麼所以我要搞懂」的心情,更要以單純欣賞、像是作夢般的心情去欣賞這部動畫,夢醒後不要忘了這段旅程,待未來路上有所經歷,再去深入探索每一個橋段,和角色可能的暗示。
Thumbnail
10/7一大早打開威秀的APP發現「蒼鷺與少年」IMAX版的電影好位置,那還等什麼呢?立刻的買一張左右沒有人視野良好的位置!^^  雖然網路上有看不懂的言論,但是整個看完之後,覺得小時候的宮崎駿又回來了!電影配樂好聽;這個故事簡單、可愛、有些會心一笑的童趣;而且有深度,(這倒不是說故事有多難懂
Thumbnail
10/7一大早打開威秀的APP發現「蒼鷺與少年」IMAX版的電影好位置,那還等什麼呢?立刻的買一張左右沒有人視野良好的位置!^^  雖然網路上有看不懂的言論,但是整個看完之後,覺得小時候的宮崎駿又回來了!電影配樂好聽;這個故事簡單、可愛、有些會心一笑的童趣;而且有深度,(這倒不是說故事有多難懂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