宮崎駿最新動畫《蒼鷺與少年》即將於下個月六號在台上映,該動畫靈感來自吉野源三郎(1899—1981)1937年出版的小說《你想活出怎樣的人生》,本文所談的是2017年出版、由羽賀昭一改編的漫畫版。
本書描述為被稱為「小哥白尼」的15歲少年本田潤一,在父親過世後,與母親和舅舅相依為命。父親在生前向舅舅託付遺言:「我希望他成為了不起的男人。我是說,為人很了不起的男人。」故事圍繞在原先在出版社工作的舅舅,透過與小哥白尼的書信往來,教育其如何成為「人」。
「希望你對於這個世界、對於身為人活著這件事,有了不起的想法,而且實際上也能按照自己的想法活著。」
小哥白尼從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得出「水分子」的理論;即人類就像水分子,分子都在不知不覺中,和自己不曾見過、互不相識的人像網子般互相連結,被名為世界的巨大洪流所推動。如:島國的台灣,我們每天吃的、用的東西,很多都是靠進口取得,即便不是進口,在物品送到我們面前之前,背後都有著看不見的分工。然而,此關係僅是人與物的關係,並非人與人的關係。我們同樣不認識生產過程中、讓我們得以享用此物的人們;不知道他為何要從事生產?他的生活如何?他的價值觀為何?他的夢想是什麼?人與人的關係不同於人與物的關係;物是資源,是透過人的智力被使用、被認識,但人並非資源(人力資源即是將人物化),要認識活的人並非對象話他,而是與之互動,產生關係。
「必須保有當晚夜半醒來之後對自己的疑問追根究底的精神。」
要成為了不起的人,並無法從課堂中習得;若按照課堂中所教的道德規範生活,並無法成為一個完整的人,頂多成為「看起來」了不起的人,無法成為「真正」了不起的人。若只是被動的接受道德規範,而未主動思考道德規範之所以成為道德規範的原因,如此,即便其為真理也將成為教條,而無法真正理解與活用。小哥白尼之所以叫小哥白尼,正是因為哥白尼勇敢的提出「日心說」取代「地心說」,發現世界並不以人為中心,人僅是世界的一部分,於是有跳出人類中心思考的可能。
「人必須活得像個人,這是人類進步到現在的階段還未解決的問題之一。」
書中以貧窮為例,說明貧窮並不可恥;若因貧窮而感到自卑,代表心裡還不夠成熟。貧窮者同樣是社會的一份子,同樣有其價值,且貧窮是永遠無法消除的。以貧窮線為例,2005年之定義為每人每日0.99美元(約台幣31元),當時有8.65億人低於貧窮線;今年七月聯合國開發計畫署發布的研究報告則定義為每人每日2.15美元(約台幣67元),有9000萬人底於貧窮線。由此可知,貧窮線的確不斷上升,貧窮的人口也逐漸減少,卻也無法完全消除(永遠有對貧窮的新的定義與標籤),或許該思考的是,有種生活是低消費甚至無消費的狀態。另根據台大經濟系林明仁老師的研究,貧窮並不等於飢餓;印度最窮的家庭,每增加1%的家庭支出,只有0.67%會用於買食物,且不只為了熱量,更為了美味。比食物更重要的事情是精神的充足,如:買電視、娛樂、婚喪喜慶。
一個健康、進步的社會,需要容得下貧窮,或者說容得下不同於主流社會規範、價值的一群人。以主流價值認識的貧窮,僅是片面的貧窮,而未窺見其根本原因。主流價值會認為貧窮就是自己不努力、愛亂花錢、好逸惡勞。然而,根據台大社會系黃克先老師的研究,無家者(街友)有近90%過去曾工作超過三年,目前有工作者過半,目前無工作者有64%願意工作,僅24%無力工作。重點不是貧窮,而是「人窮志不窮」;即人的精神,一種不跟隨主流資本主義價值生活的精神,一種更自由、更多元、更寬容的社會。 「歌德:我們有決定自己言行的能力。所以我們會犯錯。然而,我們有決定自己言行的能力,所以我們也能從錯誤重新站起來。」
人異於禽獸除了理性,還有從錯誤中學習的能力。活的人是動詞而非名詞,其不斷運用理性思考、選擇,將潛能實現,人才可能真正成為人。如此的人生是無法假手他人的,如同失戀,唯有親身經歷才能真正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