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你們能否從deGrom的投球影片看出什麼端倪?
看不出來沒關係。
現在,讓我們從頭開始探討這些結論怎麼來的。
FB以中等長度的各種運科主題文章為主,
IG則是重點簡報。
方格子則是深度與完整度爆棚的超長乾貨文。
覺得我文章寫得不錯、有問題、想討論,都歡迎前來找我。
目錄
摘要
零、投球機制為何?
一、投球過程中能量在身體傳遞的情形
二、效率最大化之投球機制模型原理暨關節啟動順序在投球機制中的意義
三、理想投球動力鏈之骨幹
四、投球機制有所謂聖杯嗎?
五、如何縮小自己與聖杯,與理想的距離?
六、後記
七、偉大的參考文獻與資料
投球機制常見的近義詞有投球動作和投球姿勢。
而投球機制就是投球時身體動作的模式。
那投球機制有好壞之分嗎?
有。
好的投球機制使投球更有效率,省力且穩定;壞的投球機制費力又不穩定,受傷機率還會提高。
研究投球機制在做的事,即為利用影像分析、選手體感、傳感器、投球數據與運動表現分析,觀察選手的動作、歸納優秀與有害的機制,並修正投手的動作使之趨於理想。
投球機制是如何運作的?
其實投球機制的本質就是能量如何在身體中製造、轉化、傳遞並用於投球。
文至於此,將進入今天第一個大重點。
我並非要以微觀尺度分門別類投球機制中各種形式的能量,也沒有要將他們抓出來逐一檢視他們的占比等等,而是要介紹它們的綜觀狀態——波。
以宏觀的角度來看,波是能量在介質中轉化與傳遞的結果。是的,就跟人在投球是一樣概念。
微觀來看,波主要是由動能與彈力位能組成。
在介質上傳遞時,前一個粒子被加速,能量在前一個粒子以動能形式存在,而前後兩粒子間距離增加,前一個粒子的動能逐漸減少轉變成兩粒子間的彈性位能,然後彈性位能再轉化為後一個粒子的動能,以此類推在介質間不斷轉化和傳遞。
人的肌肉所能產生的最大能量總和理論上是固定的,而讓能量如何存在與傳遞,便能對運動表現產生影響。
最常見的兩種極端,便是追求極致的速度或是最龐大的力量,
所謂追求最大的力量,便是讓所有力同時被製造。
因為所有部位同時出力,力的總和F是所有部位製造的f、f'、f''、f'''、...、fⁿ的和,因此可以在一個時刻內獲得龐大的力量。
又F=m(質量)*a(加速度),此時被F施加的m是全身的質量,相較於局部器官的質量,全身的質量很大,而F為定值,則此時的加速度a,相較於將能量集中在少數質量時顯得很小,而速度V亦同。
投球顯而易見是在追求速度。
在前文中答案已顯而易見,就是將大部分的能量集中在少部分的質量,怎麼做到這件事?就是利用波。
波代表的就是一個能量包,只要固定波長並在同一個波中塞入越多能量,也就是盡可能將能量用在增加波的震幅,便能讓越多的能量集中在一段固定大小的質量中。
因為波長被固定,所以波所在介質之質量大小也被固定了,介質便能在單位時間中透過波得到越多能量。
而波的微觀概念前文已論及,主要是動能與彈力位能。
在投球過程,介質終點,人的末梢——手指,能量絕大多數以動能形式K存在。
又K=mv*v/2,且全身所能製造的最大能量J為定值,只要讓質量m越小,就能獲得越大的速度。
插播一下,我有也會在FB和IG發布公開內容,有興趣、想與我討論的人歡迎追蹤我!
能量被丟到介質上就會形成波傳播出去,而丟到介質上花的時間越多、不將能量丟在現有的波(尤其是波峰)上,就會出現波被拉長、出現複數個波、波形變複雜的現象。
讓m越小的方法,就是做跟追求最大力量時完全相反的事,也就是盡可能縮小投球時身體上波的波長——不讓身體各部位同時出力,只有當波通過時才出力,藉此不增加波的波長與數量,只增加震幅。
看看平良海馬的側面影片,可以觀察脊椎由下而上依序扭曲、加速與運動;還有上半身,包含軀幹、上臂、前臂以脊椎為圓心伸展、加速、旋轉的時間差,從影像上可以很明顯看出波的特徵。
我想此時敏銳的人看完上文後,已經注意到一個重點了,就是順序!!!這就是下章節的主題——
先說明,本篇的順序是指「各關節啟動的先後順序」,關節啟動的表現則為「關節的運動狀態發生變化」。
然後本章節更新頻率高,有更動會發在公告上,可以看公告
進入正題前,讓我們看一張圖和表格。
圖一、身體分段角速度與時間關係圖
表一、身體分段最大角速度及發生時間
圖二、關鍵時點各肢段角速度
圖三、關節時點各肢段關節角度
上述四項資料,出自Toshimasa Yanai, Ryan Crotin, Tanghuizi Du今年的研究成果:Proximal to distal sequencing impacts on maximum shoulder joint angles and the risk of impingement in baseball pitching involving a scapular independent thoracohumeral model。
數據是他們使用傳感器紀錄72名日本投手,包括28 名職業投手、16 名頂級業餘投手、28 位學生運動員而來。
雖然主題不同,但其中對於部位分段角速度的資料在這領域相當有實用價值。
分段分為骨盆、胸椎、肩胛骨、上臂、前臂。
可以看出這五段的最大角速度越來越快,且發生時間越來越晚。
要解釋這種現象......
應該大部分人都有過射橡皮筋的經驗吧?
將橡皮筋固定在一根手指上,然後另一隻手握住橡皮筋並施予力使其被拉長、形變,此時橡皮筋儲存彈性位能,而後放手,橡皮筋收縮,彈性位能轉換成動能,但其中一端被固定住,所以橡皮筋便朝固定端高速射出。
這就像人體投擲時,波在各肢段的傳遞方式。
例如肩髖分離——跨步期結束,髖關節帶著大量動能快速轉向前,連接脊椎與骨盆的核心肌群被伸展,核心肌群儲存大量彈性位能,而後收縮。
而骨盆透過前腳踩在地面,固定住靠地面的一端,從核心肌群彈性位能轉換成的動能得以集中作用於身體離地面較遠的一端,並持續朝更遠端傳遞、製造動能並高速運動。
假設實驗數據是人體效率最大化的情形,如何解釋能量在人體間製造、轉化、傳遞的方式?
讓我們重新思考效率最大化的意義。
效率最大化就是產出所有能量,以及傳遞所有能量並集中在小塊質量。
首先要提到最大化製造功率的關鍵,牽張收縮循環SSC。
牽張收縮循環(stretch-shortening cycle,簡稱SSC),此循環可分為三階段:
(一)肌肉肌腱被拉長、肌肉離心收縮
此時有兩種機制作用,分別是牽張反射被觸發以及軟組織(主要是肌腱)儲存彈性位能。
牽張反射的原理是肌梭在感應到肌肉的長度快速拉長時,會發送訊號至中樞神經,而中樞神經會立即給予該肌肉收縮訊號避免其被過度伸展。
彈力位能𝐸𝑝(𝒙)=½𝑘𝑥²,𝑘為彈性係數,𝑥為長度變化,離心收縮即𝑥變長,並且肌肉離心收縮導致剛性增加,讓肌腱能盡可能被拉長,使肌腱儲存的彈力位能增加。
(二)離心收縮與向心收縮的過渡時期。
字面上的意思。
此階段時間越短越好,避免彈力位能轉換成其他能量如熱能而損失。
(三)肌肉向心收縮,這個階段肌肉快速向心收縮。
離心階段的牽張反射與儲存之彈性位能都將使肌肉向心收縮的速度更快、產生的動能更多。
研究指出,牽張反射循環對於肌肉活化有正面效果,並且相較於單純的向心收縮,以及緩慢的離心動作後向心收縮,快速的離心動作後向心收縮對於活化肌肉的效果最好。
至此已知投球機制製造功率最大化的關鍵了——觸發動力鏈上每個部位完整的SSC。
所以只要能觸發完整的SSC製造環節就沒問題。
而SSC有極限,所以應該不需要讓肌肉被伸展到極限、前肢端達到峰值速度才能完整被觸發。
接下來談轉化與傳遞。
首先,只要能量能在出手前能轉移到手臂就好,中間傳遞過程到底有沒有在各肢段間全部轉換成彈性在換成動能根本不重要,所以率先加入剛體的概念。
人類軟組織跟關節的功能沒有強到能將前一個肢段的速度全部儲存成彈性位能。
所以前肢段在達到峰值速度前,兩肢段間軟組織便會開始收縮,代表前肢段的加速期會和後肢段的加速期重合。
因為兩肢段間軟組織收縮,會產生剛性,將使這段期間前肢段的速度被兩肢段共享,也就是動能被共享,而此時後肢段的加速會額外疊加在前肢段帶來的加速上。
所以投球機制中能量轉化與傳遞方式的第一點:前後肢段透過剛性共享速度(動能。
這樣子的模型還不能把前肢段的動能全部轉移到後肢段。
既然只要能量能在出手前能轉移到手臂就好,中間傳遞過程到底有沒有在各肢段間全部轉換成彈性在換成動能根本不重要。
那不就代表前肢段動能可以一邊被轉化成兩肢段軟組織間的彈性位能(對前肢段施加負的加速度),軟組織又一邊輸出彈性位能給後肢段變成動能,為後肢段加速(正加速度)。
因此再加入「前肢端一邊儲存彈性位能至軟組織(前肢段減速,軟組織拉伸),軟組織一邊輸出彈性位能成後肢端的動能(後肢段加速,軟組織收縮)」的想法,也就是邊吃邊拉。
與剛性結合後,就能說明胸椎達峰值速度前(看上面附圖)手臂就開始水平內收的現象。
因此,投球機制中能量轉化與傳遞方式的第二點:邊吃邊拉。
光是這樣還不夠,投球機制運作原理的最後一步是前肢段的煞車和固定。
首先是第一個目的,讓兩肢段間軟組織"減少的"彈性位能只作用於後肢段。
肌肉的末端變成肌腱連接在骨頭上,並且橫跨關節,肌肉收縮伸展便使對應關節動作。
因此人的肌肉收縮時會同時對兩連接端施力,如果不能固定其中一端,兩邊就會一起動。
彈性物質儲存能量的方式是形變,轉化能量的方式是恢復原形,恢復多少就轉化多少。
彈性物質的形變量一樣恢復X單位,兩邊質量M不為0的物質都未固定,系統總能量與轉化後能量兩邊共享,假設轉化後能量都以動能K=1/2MV2存在,K一樣若M越大則V越小。
彈性物質轉換能量是靠釋放形變量將彈性位能轉換成動能(假設不變成其他能量)。
微觀來講就是兩顆原本被外力拉長的粒子,因外力消失而彼此靠近。
如果一粒子被固定,雖然彈力位能也持續對固定端施力,但因為被固定,所以能量不會從彈力位能變成動能,從頭到尾都將沒有動能轉換到其上。
又彈力位能由兩分子距離決定,存在兩分子間的彈力位能因距離縮小而減少,去哪了?就是可活動粒子。
換個角度理解,兩端被固定時距離無法縮短,彈力位能便無法釋放。
再換個角度理解,兩端改成質量極大的物質,F=MA,M超大A便超小,A超小位移便超小,形便恢復就超慢,彈力位能釋放也超慢。
再再換個角度理解,W=FS,雖然彈力位能使固定端粒子受力,但從沒有S可以看出彈力位能沒有做功於固定端。
意思就是固定端獲得動能速度極慢,幾乎只會擁有彈力位能,如果系統將彈力位能轉化成動能,幾乎只有活動端能獲得動能。
所以總而言之,固定一邊,便能讓另活動端轉化絕大多數動量K,另一邊質量m比全體總合M小,活動端的V便能最大化。
因此固定前肢段的第一個目的:讓兩肢段間軟組織"減少的"彈性位能只作用於後肢段。
前肢段減速與固定時會讓兩肢段間彈性位能僅作用於後肢段,並對後肢段施加反向力矩,同時形成後肢段自身慣性矩的支點。
第二個目的,對後肢段施加力矩,且該力矩製造的旋轉與後肢段遠端的運動方向同向。
這個很簡單,舉例起來理解又更快,所以我直接舉前導腳煞車為例。
跨步時身體擁有許多動能,但這些動能分布全身,所以要想辦法向上轉移,才能最大化速度。
而這能透過前腳對地施力達成。
身體帶著速度,前腳施力製造反向速度,瞬間將骨盆下端停止。
因為並非施力在質心,因此產生骨盆下端相對質心往後移動,上端往前的力矩,也就是與後肢段遠端速度同向的力矩。
同時上端因慣性繼續前移也形成與自身遠端速度同向的慣性矩。
兩個力矩同時作用使骨盆高速前傾,進而快速拉伸觸發核心肌群的SSC,並帶動軀幹,達成轉移能量的目的。
因此前肢段煞車的第二個目的:對後肢段施加力矩,且該力矩製造的旋轉與後肢段遠端的運動方向同向。
而這就是投球機制能量轉換與傳遞的第三個機制:前肢段煞車。
製造:完全觸發所有部位的SSC
轉換與傳遞:剛性+邊吃邊拉+前肢段煞車
這樣的傳遞方式我暫時沒想到會使能量額外產生溢散的可能,然後也能吻合實驗數據,所以以上是我目前關於人體能量傳遞的效率最大化模型。
了解上述內容後,便可知關節啟動順序深深影響著人體製造能量與傳遞能量的效率。
各部位先後的SSC、收縮、剛性化、邊吃邊拉、前肢段煞車,即為動能—位能—動能在不同部位間的製造、轉換、傳遞。
這就是為何上面的研究數據可以發現按照一定順序發生且越來越大的峰值角速度。
而依照正確順序啟動關節意味著高效率的製造與傳遞能量,較少的波,較短的波長,較大的肢段速度,同時也代表造成動作不穩定、提高受傷機率、對運動表現沒有幫助的無效能量比例更少。
既然已知關節啟動順序與各部位的製造與傳遞功率息息相關,因此正確安排投擲時各關節的啟動順序,才能最快製造出最多的能量,也才最具效率。
而投擲的終極目標是盡可能傳遞能量至球上,意為希望遠端肢體的手達到最大的動能。
行文至此,原理、目的皆已明瞭,便可建構出投球時重點部位的啟動順序,也就是建構出理想投球動力鍊之骨幹——開頭便提到的精華,是時候進入下個主題了。
所謂「動力鏈」呢,即為能量——如彈性位能、動能等等在人體各肢段轉換、傳遞的過程,也就是前文重點濃縮之詞。
前面我詳細介紹了投球機制的作用原理與研究目的,我想讀至此的人已有一定的背景知識能理解並內化更細節的內容。
所以我現在要利用deGrom多角度的投球影片,對他的投球動作進行分解與分析,藉以說明實際的人體理想投球動力鏈骨幹。
理想的投球機制、投球動作,或大家常說的投球姿勢,就是以下步驟:
1.身體位移
身體向前位移,髖關節離開支撐腳正上方,以利於稍後重心下沉時,後腳能輕鬆地製造向前的速度。這個步驟是投球之始,重點是穩定。
2.身體下沉
字面上的意思,質心降低,將身體的重力位能轉換成動能。
3.後腳蓄力、身體前移
將身體下沉時的動能一部份改變方向成向前,驅動身體向前移動,一部分儲存於支撐腳中,此時髖部肌群離心收縮。
4.後腳髖內旋、伸展
後腳髖內旋與髖伸肌群向心收縮,使髖內旋及伸展。注意是髖伸,膝伸、踝伸不是重點,並非三關節伸展,這是很常見的錯誤觀念。並且後腳的髖外旋與髖屈肌群被伸展。
5.骨盆旋轉與前傾
後腳的髖外旋與髖屈肌群開始收縮,骨盆被帶動前傾以及向前旋轉。骨盆旋轉後核心肌群被拉伸。
6.前腳落地煞車
前腳落地,前腳落地後幾乎不會離心收縮,而是以極高的剛性將下半身立刻煞停。
原因有二。第一是要給予骨盆相對後腳施加之力矩方向相反但位置錯開的力矩,完成骨盆最後的旋轉。
第二是核心肌群在上個步驟已被伸展,SSC已開始,且在前腳落地時骨盆已旋轉至最大角度,因此落地時核心肌群蓄勢待發,又核心肌群其中一端連接骨盆,若在核心肌群向心收縮時骨盆靠地面一端沒有被固定,將會大幅拖累核心肌群另一端,也就是軀幹端的運動速度。
7.肩髖分離
嚴格來說是肩髖分離至最大,此時下半身大部分的工作已結束,主要剩下前腳支撐。
8.脊椎下而上依序被伸展再復原
脊椎開始由下而上依序加速向前與旋轉,脊椎分很多節,所以可以完成更靈活、細緻的動作,投球動作中這部分最像波。注意,脊椎必須由下而上依序運動,並非只要最上端的胸椎晚於骨盆啟動即可!!
9.最大手臂綜合伸展
手臂就位,加上由於脊椎加速產生與軀幹的相對運動,肩膀與軀幹間出現相對加速度,肩胛骨後縮、肱骨水平外展、部分肩外旋、脊椎前凸,肩膀水平內收與肩胛骨前突肌群被伸展。
10.肩胛骨前伸同時肱骨水平內收
肩膀水平內收與肩胛骨前突肌群收縮,肩胛骨與肱骨同步向前運動。
這是避免肩關節超伸的獨特協調機制,會出現在最大肩外旋之前。
行程短,出手前瞬間停止。
11.肩外旋至最大
手臂就位,加上由於脊椎加速產生與軀幹的相對運動,肩膀與軀幹間出現相對加速度,肩內旋肌群被伸展。
人體的肩胛骨與肩關節有獨特的協調機制,最大綜合伸展角度會比最大肩外旋先出現,且最大肩外旋出現前會先出現肩膀水平內收+肩胛骨前伸(第10點),避免超伸導致肩關節內部組織夾傷。
12.肘伸
就是肘伸
13.肩膀內旋
肘伸完肩膀才內旋,才能製造最大的旋轉半徑並產生最大速度,持續至球出手。
14.手腕旋前
手腕動作以旋前為主,並非許多人以為的屈曲扣球。這個階段極為短暫且速度極快,持續至出手後。這階段發生的事是之前所有步驟的結果,我們很難主動干預。
15.球出手
顧名思義。這應該不用影片示意。
16.餘勢
顧名思義
理想投球動力鍊之骨幹,簡言之即如此。
那,投球機制有所謂聖杯嗎?
聖杯之意,終極解答,之於投球機制就是最理想的投球機制。
有的,投球機制的聖杯確實存在
雖然有,但無法言說。
每具身體每時每刻的狀態都不同,每個人的聖杯也不同,並且我們對人體的了解仍十分不足,所以所謂的聖杯是不可言喻的存在。
你永遠無法用科學的方法具體描述出最棒的投球機制條件,也很難將投球機制這門學問探索完畢,不完全的知識何以稱作聖杯?
舉例來說,高壓或四分之三的出手點,兩者相比沒有絕對的優勝劣敗、球出手時軀幹前壓的角度沒有一致的標準、投球不存在最佳的跨步距離。
例如跨步最佳距離是0.6*身高+0.2臂展,或是15.43個腳掌長之類的鬼東西,我亂掰的,只是舉例讓你們知道追求這種東西有多不切實際。
正因如此,在這種表象上鑽牛角尖找出最佳解沒有意義,因為這些表象的最佳解每個人都不一樣,而你的最佳解也不會固定不變。
抱持寬大的心胸擁抱所有可能,以投球機制的核心原則摸索細節的概念,釐清其之所以有效或有害之因果,而不是追求無謂的表象與形式,如此你才有機會讓身體找到自己的聖杯。
你們已經知道了,就是效率最大化。
又是效率。這聽起來就像天殺的廢話,但原則本就是這種東西,簡單且重要,能以其為基處,建構出豐富美妙的理論。
塞入一堆專有名詞跟各種公式的東西通常不會是原則,而是原則之上的美妙理論。
就像牛頓運動定律、波粒二項性、質能守恆這些奠定古典/量子物理龐大理論的基本原則也可以簡化成簡單到高中生都能理解的說法。
而且雖然稍加誘導就能使大部分人想到這個答案,但實際上真正懂得如何利用這個原則、讓這個原則發揮功能的人根本沒幾個。
例如,這句話幾乎可以驗證所有問題。
不能的話只有三種可能。
第一,你的知識太少了;
第二,這是假議題;
第三,人類科技尚未進步到能讓人類得到解答該問題所需的知識。
記得第二章節末,我是怎麼描述第三章節的嗎?
骨幹,投球動力鍊的骨幹。
既然是骨幹,那就有細節。我現在就用這個地位被我提升至「原則」的概念示範該怎麼探索與辯證動力鍊的細節。
效率最大化這句話隱含兩個意義。
讓人體發揮最大功率並不是用力就好,是需要耍點手段的,例如上面說過的SSC。
要將能量傳遞到球上,是不是代表球出手後的能量都是無效的,這又隱含了甚麼概念?還是順序。
為何要讓能量集中在同一個波,因為只有一個波的能量能傳遞至球上。
在出手之前如果有波通過球卻沒有足夠的能量出手,代表那些波的能量太少,浪費了。
在出手之後如果還有波抵達手指,這些能量已無法給予球,還是浪費。
兩個概念結合在一起就再次得到第二章節我用SSC推導出的結論——按照順序讓身體各部位啟動才能有效率的投球。
光是有了這些觀念就能辯證許多觀念了,示範開始。
這是老派棒球教練常有的錯誤觀念,就是投球時重心越低越好。
我在此直接否定這個說法,並用效率最大化的原則辯證之。
直接從「創造最大功率」、「盡可能讓能量傳遞到球上」這兩點檢視探討這個問題。
質心降低會將位能轉換成動能,並使部分肌肉伸展觸發牽張收縮循環。
質心降低轉換出的動能是垂直往地面,要依賴支撐腳的支撐力製造水平分力創造速度的水平分量。
肌肉、肌腱也將部分動能儲存成彈性位能再轉換成動能並改變速度方向,才能將這些位能轉換出的動能運用在球上。
而肌肉、肌腱的儲存彈性位能的能力是有極限的,並且有時間限制,超過的能量或是過程太慢完成只會讓能量轉換成熱能(或其他能量)浪費掉。
質心降低越多、末速度越大,轉換出的動能越多,轉換方向與形式所需的時間以及總能量就越多。
因此當質心降低的製造的動能達到一定閾值,超出閾值的能量只會轉成熱而無法作用於球,使一部分能量無法傳遞到球上。
且質心降低的越多,關節的角度變化越大。
人體各關節都有其最適合發力的角度,超出這個角度便會使最大功率降低。
關節各個方向的功能是彼此相關的,當關節在某個方向的變化角度過大也會影響該關節在其他角度的功能性。
而投球時關節需要在極短時間裡在不同投球階段進行不同的關節動作,關節功能包含發力功率,因此關節特定方向角度變化過大這個原因又會再使最大功率降低。
且牽張收縮循環也有其極限。
觸發牽張收縮循環的最大效益的關鍵是肌肉從被拉長到縮短的時間越短越好。
當質心降低越多、末速度越大,肌肉從拉長到縮短的時間也越久,導致錯過SSC最佳的轉換時間範圍,因此過多的質心降低再次從不同的面向降低最大功率。
又每個人前面提及的每個要素都因人因時而異,因此每個人適合的質心降低幅度與末速度也不同。
文字一時間沒看懂沒關係,我將思路畫成心智圖了。
綜上所述,投球質心並非越低越好,到達一定程度將無法「創造最大功率」,也會使能量逸散導致無法「盡可能將都能量傳遞到球上」。
一個原則解讀出兩句話,配合章節一到三的先備知識,便能回答為何投球時質心不是越低越好,便能自行探索投球機制這門學問永無止盡的細節,並且,理由不是「感覺」。
現在,你們已經不只是學習了投球機制的學問,而是能自行探索投球機制的學問。
以「效率最大化」這個觀念為核心,永無止盡的觀察、實驗、探索、思考。
最後的最後,喝點雞湯吧。
保持健康,活著才能動腦;能動才能實驗。
謙虛,才能承認錯誤擁抱新知
不斷觀察、學習、思考,知識不會自體繁殖,要靠你才能增加知識。
然後,再次重申——
當你拘泥於形式時,一定會發現許多矛盾、令你不知所措的現象。
比如deGrom與佐佐木朗希的機制有許多地方天差地別。
例如跨步時的前腳動作、抬腿時的重心變化模式、出手點、各種關節變化角度的峰值大小,像肩胛骨蓄力、肩髖分離、軀幹前壓等等,但他們都能在先發時擁有超過100mph的均速。
如果我想要讓球速變快,我該模仿、研究誰?。
單論球速、均速、球速穩定性等等反映功與能的投球表現,這兩人無疑都是當今地表最強,為何機制卻有諸多不同?
很簡單,因為「最好的」本來就不只一種。
還記得「效率最大化」這個原則嗎?他們擁有世上最好的功與能的投球表現,是因為他們兩個的機制都符合「效率最大化」這個原則。
他們身體結構不同,效率最大化的機制自然也不同。
會在deGrom與佐佐木朗希之間徘迴的人,你搞錯重點了。
你該研究的是他們的機制如何最大化投球效率,並且試驗其細節在自身的可行性,以及各種細節的組合中最適合自己身體的形式,而非比較誰的機制較好並擇一而棲。
拘泥於兩人機制絕對之孰優孰劣,就是所謂的表象。
他們的機制如何在他們的身體辦到效率最大化,則是本質。
當你拘泥於前者,努力穿鑿附會偽造出一個勝者並以偽勝者為理想努力,我敢保證你永遠也無法完全發揮自己的潛力,因為你的身體結構跟這兩人的任一人都不同。
抱持寬大的心胸擁抱所有可能,以投球機制的核心原則摸索細節的概念,釐清其之所以有效或有害之因果,而不是追求無謂的表象與形式,如此你才有機會讓身體找到自己的聖杯。
Polooo 2023/10/8
注意!
FB以中等長度的各種運科主題文章為主,
IG則是重點簡報。
方格子則是深度與完整度爆棚的超長乾貨文。
覺得我文章寫得不錯、有問題、想討論,都歡迎前來找我。
願意看到這裡的人,注意!最喜歡你們了❤(ӦvӦ。)歡迎分享喔!
追蹤方格子比較麻煩,要花大概30秒用Gmail註冊:
方格子作者頁:TreePolooo
方格子專欄:樹屋
嫌麻煩的可以來FB與IG:
FB:TreePolooo
IG:TreePolooo
如果你看完文章對投球動作分析有興趣,可以點閱這篇:投球機制(二)——投球動作分解與投球動作分析大全,這篇有完整說明。
.
.
.
謝謝所有願意看到這的人。
斷斷續續寫了一年多,我想是時候來談談這個話題了,於是此文誕生。
雖然關於這問題的一部分內容我已作文述之,但獨立存在使它們的價值被大大稀釋,所以我將他們加以潤飾、修正瑕疵,並且加強脈絡性統整於此篇。
我認為對於讀過那些隨筆的人,這篇仍有讓你完整讀完的價值。
就醬啦,88!期待與你再次相見!
Jacob deGrom Mechanics, side view
Jacob deGrom Slow Motion Mechanics and Pitch Grips
Jacob deGrom Slow Motion Mechanics (Multiple Angles)
王哲彥、楊國煌、張曉昀(2008)。增強式訓練對運動員下肢爆發力的影響。臺中教育大學體育學系系刊,3,99-100。
國家教育研究院 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電子版﹞。國家教育研究院 雙語詞彙、學術名詞暨辭書資訊網網址https://terms.naer.edu.tw/detail/6249706/
陳家德(2016)。彈性位能。科學Online高瞻自然科學教育平台網址https://highscope.ch.ntu.edu.tw/wordpress/?p=74700
林維斌、唐人屏、陳重佑(2018)。牽張縮短循環實驗與垂直跳躍動作。中華體育季刊, 32( 3 ),215-220。
Toshimasa Yanai, Ryan Crotin, Tanghuizi Du(2023)。Proximal to distal sequencing impacts on maximum shoulder joint angles and the risk of impingement in baseball pitching involving a scapular independent thoracohumeral model. Medicine & Science in Sports, 33(8), 1322-1334. . doi:10.1111/sms.143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