暨《#鋼索上的譯者》跟上個月好評不斷的小說《#巴別塔學院》,兩本都與兩個元素——翻譯和語言密不可分,而本月社科書《請說「國語」》更直接切入世界上三種受壓迫語言:威爾斯語、夏威夷語與粵語,從歷史、文化、教育、政策、國情等面向,看見為什麼有些語言成功發揚光大,有些卻淪為弱勢語言甚至滅絕?
講到「國語」,也許你我一定是直接想到中文,但對於台灣的原住民而言,他們口中的「國語」肯定不是我們心中所想的中文,而客家、福佬或外省後代等等不同民族,他們認知上的「國語」也並非中文。
倘若有一天政府下令將「中文」訂為官方語言,還禁止人們口說「中文」以外的語言,社會會變成什麼樣子呢?
也許彼此溝通會更順暢,但語言本身除了溝通,也傳承了語言帶來的文化、歷史、音樂、詩歌、藝術,語言的式微不只是讓群體被迫同化,那些繽紛多樣的知識也將遭到抹除。
本書由北威爾斯人詹姆斯.格里菲斯所寫,身為記者的的他曾在中國、香港、馬來西亞、韓國和斯里蘭卡為CNN、《大西洋》和《南華早報》等媒體進行採訪。
格里菲斯出身英國威爾斯,因家鄉的語言:威爾斯語曾在大英帝國中遭到邊緣化,爾後在20世紀走上復興之路,作者成長的這一代所受的教育即是英語+威爾斯語雙語教育。
而因工作的關係長居香港,他見證了近年粵語在香港因國家語言政策產生的變化,於是他試圖紀錄自己使用的威爾斯語一度凋零而後奮起的過程,也延伸探討半個地球外的粵語及另一種少數族群語言:夏威夷語,帶領讀者直球面對語言的命運。
「已成功復興的威爾斯語」跟「勤奮耕耘的夏威夷語」兩者的共通點都是受到他國統治,前者是英國、後者是美國,兩大強國在進入新地區時,都下意識認為當地人若繼續講他們的「國語」會阻礙未來發展,於是官方開始推行以英語取代威爾斯語和夏威夷語的措施。
雖然起點類似,威爾斯和夏威夷語復興之路卻大不相同相同。
🏴 英國政府在二戰前夕考慮在威爾斯設立轟炸機學校,此決策讓人民十分反彈,爾後有致力人士為了阻擋轟炸機學校設立於是暗夜縱火,在法庭上三位被告堅決自己在法庭上有講威爾語的權利,雖然此事件最後沒有帶來實質效益,卻成為了威爾斯民族主義運動的起點。
在1960年代威爾斯的民族主義逐漸高漲,1988年柴契爾政府陸續推行教育改革,從威爾語公共電視頻道、路牌告示、官方文書等等,一直到進入21世紀,威爾斯語使用者從大約五十萬增長超過八十萬,如今任何人造訪威爾斯便能在邊境看到寫著( Croeso iGymru)「歡迎來到威爾斯」的牌子,只要願意,任何人都能在學校、工作場所、生活、流行文化之中浸淫在使用威爾斯語的環境裡。
🌺 而夏威夷則是歸功於夏威夷王國開創者卡美哈美哈家族的寶娃希公主的遺願:將部分遺產用來創立以「卡美哈美哈學校」為校名的學校。學校一開始採全面英語教育,然夏威夷文化從歷史、神話、家族系譜與草裙舞和吟唱歌曲相輔相成,傳教士與美國人對於這類活動深感厭惡。
爾後在校友的致力之下,從在校教學草裙舞、成立夏威夷語「創世社」,甚至校友畢默(其媽媽的丈夫是卡美哈美哈一世的姪子)前往美國讀大學時,發現美國本土非常接受這種古老舞蹈,而在二戰期間當大批美軍官湧入夏威夷,以為可以見到跳著草裙舞的女郎,沒想到夏威夷當地仍普遍禁絕。這讓畢默有了立足點,她在卡美哈美哈學校創立夏威夷研究學系,之後成功廢除校內不得跳草裙舞的禁令,而也因為日後的毛納基火山抗議行動,在抗議之際,夏威夷年輕人在身份認同上藉由語言、文化和傳統儀式.......再次找回與土地的連結。
🇭🇰 2019年香港反送中之際,一個以噴漆塗鴉寫下的迷因列舉了各個地方完全落入北京當局掌控的年份:「1949新疆,1951西藏,2019香港」,彷彿在警告香港未來的命運。
作者在前言提到,全球使用粵語的人口高達數千萬,在這本書討論乍看荒謬,但其易危程度遠比書面資料還高。
不少香港父母鼓勵孩子優先學好英文和普通話,加上粵語的使用和港獨運動牽絆,在反送中運動後,2020年香港政府實施新通過的《港區國安法》,任何捍衛粵語的作為都可能被視為推動港獨。
社運人士黃之鋒曾在2019年寫道:「香港在很多方面就像一個由白人家庭收養的孩子,在未徵得本人同意的情況下,又被送回去給中國的親生父母,從語言、風俗習慣到對政府的看法,母親和兒子幾乎沒有一點相像。愈是強迫孩子表現對久別母親的孺慕和感恩之情,孩子就愈抗拒。」
語言造成的隔閡比種族、信仰、文化更甚,也許死命守護不在潮流上的語言被視為保守,但這樣的想法卻也讓殖民者逃脫責任。
語言之所以會消逝,是因為在惡意或忽視之下被連根拔起,而時至今日,復興之路是一條漫長的道路,從教育、工作場域、路牌、文宣,一直到了解傳統價值觀、風俗習慣、社群凝聚等等,需要方方面面的努力,才能提升弱勢語言的能見度和使用。
回到台灣,論語言復興,從台語到客語....近年從下到上、從政府到媒體、各方人士、各項活動都能感受到語言平權運動的興起,當然這一里路是你我都可以一起加入與努力的。
作者也在後記說道:「聚沙成塔、眾志成城,在少數群體語言的使用上,即使只是最微小的進展,也有助於增進大眾的認識,或讓它在社會上的地位漸趨正常,作為日後推廣和吸引更多人學習使用的基礎。」
看完這本書,想起不知道從哪時開始跟阿公阿嬤也都用國語溝通了,是時候來kóng Tâi-gí 了。
《請說「國語」》
→金石堂:https://reurl.cc/M8qvDX
→誠品:https://reurl.cc/aV2rRX
→博客來:https://reurl.cc/VLk676
→城邦花園:https://reurl.cc/LAR3V9
→讀冊:https://reurl.cc/51YlVy
→向喜歡的獨立書店訂書:https://bit.ly/2SINGU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