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世代之間永無解答

閱讀時間約 4 分鐘
你太年輕,又沒有小孩,你不能理解現在小孩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
正因為我沒有小孩,我才更明白小孩需要什麼,不需要什麼。
raw-image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整本書的對白都沒有引號,也沒有顯著的戲劇轉折,透過吳依光大量的內心戲和自我對話,給人一種洋洋灑灑、一瀉千里,以及對教養有說不完的質疑和困惑的感覺。故事從頭到尾都很嚴肅,很陰鬱,也讓人為活得如行屍走肉般的少女感到無比憂傷。

一輩子活在母親的控制下,原應在十七歲結束的生命,倖存了下來,卻並沒有真正的活著。吳依光曾經逃離,卻受了重傷,最後仍然乖乖回到母親為她鋪設的道路。母親卻從不認為,那段時間女兒的「墮落」,本質上竟是自己一手造成的。

直到吳依光成為老師,看見自己的學生蘇明絢,選擇在十七歲結束了生命,才讓她重新省思自己傷痕累累的一生。包括她順從母親而接受的無愛婚姻,以及自己真正想要的人生。

raw-image

我知道自己的作品和這本書不能比,但突然想談《最親密的宿敵》(2021年完稿、2022在鏡文學連載完畢)。兩者的故事情節發展不同,卻有很雷同的patterns:虎媽、被控制的女兒、置身事外的父親;女兒養成了討好的性格,女兒決定叛逆、為了跟母親唱反調而隨便考上一間不符自己能力的學校,女兒成為被男人糟蹋的傻子。

曾經在我年少時,也在傾吐煩惱時被大人說過,你已經是很幸福的孩子了。和《那些少女》一樣,從小聽著上一輩的人們感嘆著「現在的年輕人」如何如何,好像我們的煩惱並不足道。直到長大,才從《與神同行》第一次看到「即使有很多人比我不幸福,不代表我就是幸福的」這樣的話。

《那些少女》書末對蘇明絢何以自殺仍毫無交代。這是主角吳依光自我追尋的故事,不是蘇明絢的。雖然作者沒有必須要交代,但身為一路好奇真相的讀者,還是有點難接受。

連載《最親密的宿敵》時,曾一邊思考後記該寫什麼,最後卻還是什麼都沒寫。有些埋在裡面的東西,大概沒人會看出來也沒人在意吧。但在讀了《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之後,覺得我或許可以趁機說一下,也許只是為《宿敵》的沉沒而難過,作者自己不提,也沒有人會提了。

我並不是陳亮耘或吳依光,我的母親也完全不是她們的母親那一類型。之所以會寫出魏文嘉這樣的人物,根本上想談的其實是性別議題,以及親子之間永遠沒有解答的矛盾。看似帶給女兒痛苦的母親,其實也經歷了很多的痛苦;看似隨和、好相處的父親,對家庭的付出其實也不過是扮個白臉。

而親子之間的問題則會永遠存在,世代之間通常會有隔閡。雖然不是絕對,但我悲觀的認為是大多數,那究竟人為什麼要生小孩?《宿敵》最後能夠達到母女和解,也只是因為魏文嘉母女之間發生了超自然事件,母親的靈魂必須附在女兒身上,才能達到物理上的「感同身受」。現實中只怕並不容易。《那些少女》的吳依光最後也沒有和母親達成和解。讀者期待看到的母親自我反省並沒有發生。

孩子不理解父母的脾氣個性,吃苦的是孩子;父母不理解孩子的脾氣個性,吃苦的也是孩子。有人說,有些孩子是生來折磨父母的,然而,父母要折磨孩子容易多了,可以打,可以揍,可以嘲笑,可以跟孩子說,早知道就別生下你了。或者雙手一攤,放著孩子不管,不給孩子食物和水,孩子就會靜靜地死去。

書中的這段話,我並不是很認同。理論上父母要折磨孩子很容易,但實際上大多數父母應該不會故意這樣做。我相信更多的父母會因為不懂孩子在想什麼、不知道該拿孩子怎麼辦、煩惱著怎麼做才能對孩子好而飽受挫折和折磨。

《那些少女》是非常細膩的、不斷辯證的故事。或許從翻開書的時候,我們雖能期待它點出種種怪誕的、扭曲的現實,倒也沒有期待這本書能夠給新世代的親子教養什麼具體的解答,因為現實往往更錯綜纏繞,而且通常是無解的。青少年很需要關懷沒有錯,但成人的生活也一樣令人筋疲力竭。也如書中所說的:

同學,我看得出來,你被一件事折磨得有點慘,但我實在沒興趣、沒時間、沒那個心情,你知道的,身為大人,我有一百件比傾聽你煩惱更要緊的事,請你放過我吧。

即使是老師,也不過是一份工作。我們無法強迫每隻社畜都要對工作有熱忱,同樣的也無法這樣要求老師。生而為人,我們能做的也就是盡可能對他人多一份理解和關懷,並互相扶持吧。

然後書中有個錯別字,不以為忤,誤植為不以為杵。

Facebook:沐謙
Instagram:@muchienz_ig
76會員
109內容數
這裡書評最多,推薦參觀「嗑書小劇場」。「影劇馬鈴薯」、「走走吃吃」和「碎碎念有益身心健康」也歡迎來坐坐。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沐謙的小地方 的其他內容
當我們做錯事時,是先「後悔」還是「反省」?書的開頭就先點出這兩者的幽微差異。為了闖禍而懊悔,是一般人第一時間常會出現的情緒。但其實這樣的情緒,並非對於我們造成困擾的對象感到抱歉,而是因為我們怕讓自己惹上麻煩,出發點還是為了自己。
這本書的文案寫著「富於抒情,又有趣得令人笑出聲來」,這是真的。作者唐納‧霍爾是美國的桂冠詩人,行文幽默、豁達,富有詩意,只是讀完之後,沒有得到預期中那麼多的療癒,但應該是我自己抱持錯誤期待。當初一看到書名《死亡不是問題,衰老才是》,平時不看散文的我居然立刻就買了。原以為能從中得到用以面對日漸衰老的心
這本書前半本非常冗,非常平淡沒有起伏,這位「匿名小說家」遲遲不失蹤;好不容易半本書過去了,才終於失蹤了,故事也如傳聞中的開始精彩起來。幸好看完後並沒有覺得浪費時間,確實很值得一讀。 雖然是個很機車的故事,但劇情設計非常天才,天才到讓人懷疑作者既然這麼有才華,為什麼前半本會寫得這麼拖沓累贅?
剛開始翻閱這本書,看到作者不斷歌頌工作對人生的價值和性靈的陶冶,以為是一本站在資方角度鼓吹社畜全心奉獻給工作的洗腦書,要不就是作者是個過度天真的工作狂異類。加上聽友人評論是「觀念過時的心靈雞湯」而有了先入為主的想法,讓我一度覺得我為什麼要讀它。 然而讀到後來,覺得對工作上的心態調整的確有些不錯的啟發
有時一個特別的人,比一顆星球更具意義。 這是一本好讀、簡潔的小書,故事有點荒謬,又有點可愛,能吸引人很快讀完。雖然篇幅不長,卻很情長。一個外星人不惜傾家蕩產、花費兩萬光年穿越宇宙,就為了和心愛的地球人韓亞在一起。韓亞是個環保女孩,開一間改造舊衣的小店,關心素未謀面的鯨魚、因為牛會排放甲烷而茹素...
我一向喜歡末日題材,但《地球盡頭的溫室》讀來卻沒有想像中的令人著迷,還一度覺得有點無聊。這本書有別於常見的末日題才,缺少了冒險、動作和刺激,而是以植物為主軸。並非故事寫得不好,相反地,它創意新穎、角度特別且結構完整,只是總感覺少了點什麼。也可能只是單純不是我的菜......
當我們做錯事時,是先「後悔」還是「反省」?書的開頭就先點出這兩者的幽微差異。為了闖禍而懊悔,是一般人第一時間常會出現的情緒。但其實這樣的情緒,並非對於我們造成困擾的對象感到抱歉,而是因為我們怕讓自己惹上麻煩,出發點還是為了自己。
這本書的文案寫著「富於抒情,又有趣得令人笑出聲來」,這是真的。作者唐納‧霍爾是美國的桂冠詩人,行文幽默、豁達,富有詩意,只是讀完之後,沒有得到預期中那麼多的療癒,但應該是我自己抱持錯誤期待。當初一看到書名《死亡不是問題,衰老才是》,平時不看散文的我居然立刻就買了。原以為能從中得到用以面對日漸衰老的心
這本書前半本非常冗,非常平淡沒有起伏,這位「匿名小說家」遲遲不失蹤;好不容易半本書過去了,才終於失蹤了,故事也如傳聞中的開始精彩起來。幸好看完後並沒有覺得浪費時間,確實很值得一讀。 雖然是個很機車的故事,但劇情設計非常天才,天才到讓人懷疑作者既然這麼有才華,為什麼前半本會寫得這麼拖沓累贅?
剛開始翻閱這本書,看到作者不斷歌頌工作對人生的價值和性靈的陶冶,以為是一本站在資方角度鼓吹社畜全心奉獻給工作的洗腦書,要不就是作者是個過度天真的工作狂異類。加上聽友人評論是「觀念過時的心靈雞湯」而有了先入為主的想法,讓我一度覺得我為什麼要讀它。 然而讀到後來,覺得對工作上的心態調整的確有些不錯的啟發
有時一個特別的人,比一顆星球更具意義。 這是一本好讀、簡潔的小書,故事有點荒謬,又有點可愛,能吸引人很快讀完。雖然篇幅不長,卻很情長。一個外星人不惜傾家蕩產、花費兩萬光年穿越宇宙,就為了和心愛的地球人韓亞在一起。韓亞是個環保女孩,開一間改造舊衣的小店,關心素未謀面的鯨魚、因為牛會排放甲烷而茹素...
我一向喜歡末日題材,但《地球盡頭的溫室》讀來卻沒有想像中的令人著迷,還一度覺得有點無聊。這本書有別於常見的末日題才,缺少了冒險、動作和刺激,而是以植物為主軸。並非故事寫得不好,相反地,它創意新穎、角度特別且結構完整,只是總感覺少了點什麼。也可能只是單純不是我的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偶然在鄉內圖書館看到我待看書單上的書,蹲在圖書館看了一下子之後借出去,到了公車站等車時一邊看。 距離末班車還有40分鐘,午後陽光炙熱的照著柏油地板,專屬離島的風慵懶的吹拂,遠處樹梢上點綴昭告夏天來到的翠綠枝椏,鳥兒啁啾,飛翔在湛藍的天空。 今天很適合看書,我這麼想著。 看著看著,我站在灰白
Thumbnail
女兒捧著這本書跟我說:「媽媽,這個女生前面沒有路了。」 我心頭一驚,沒想到尚不識字的她竟然能單憑封面就能理解到這本書名所傳達的意思。 我試著回答:「可是媽媽覺得前面很可能也有階梯耶!」 女兒用肯定的語氣跟我說:「前面沒有階梯,真的沒有路了。」 或許,這一段話在某種程度上也
Thumbnail
先說結論,《那些少女沒有抵達》很好看,但是也很沉重,畢竟此書要探討的主題是學生自殺,以及不同少女在成長過程中所能遇到的各種不快樂。 小說中的女主角是一所名校的中學老師,某天她的學生突如其來在校園跳樓自殺,在處理這宗突發事故期間,她不斷回顧自己的過去,她生長在一個中產家庭,母親極其嚴苛,從來沒有認真
Thumbnail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是吳曉樂的第 4 部長篇小說。故事簡述如下:一個高中少女從學校頂樓一墜而下。作為導師的吳依光試圖抽絲剝解謎團,想找出少女不願走下去的原因。在次次的探詢中,雖漸漸找到端倪,卻也反覆戳到自身的困境。同時被媽媽控制成長的陰影又再次縈繞上心頭……
Thumbnail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中的女主角吳依光及其他少女們,究竟是沒有抵達死亡?沒有抵達夢想?還是沒有抵達愛? 以及為何抵達總是如此困難? 書中抽絲剝繭地逐一陳述、反覆辯證,真相仍然迷離,但結尾似乎揭示: 無論如何,能抵達真實的自己,應該就能依著光緩緩前行。
Thumbnail
這本是我第一次讀作者的長篇小說。關於作者吳曉樂,自她初試啼聲的作品《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之後,我就一路關注她的臉書文章到現在。除了性別不同,我自認跟作家有不少相近的質素,例如相似的年紀與教育背景,父母皆是低學歷的勞工,我們都是闖入國立前段大學的第一代大學生,同樣敏感多慮的心思,一樣受環境驅使就讀自
Thumbnail
有些書是這樣的,三公分的厚度卻讓你翻開以後,沒辦法挪動身軀去做其他的事情,吳曉樂的書就是其一。 距離《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已經十年之久,吳曉樂的新作《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依舊很精準的可以碰觸到心裡最想隱藏的那一塊,讀著她寫出來的詞句,我無數次想像著,這世界上有多少「吳依光」、「蘇明絢」⋯⋯而自
書名:那些少女沒有抵達 作者:吳曉樂 出版社:鏡文學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3/08/25 ISBN: 9786267229620 eISBN: 9786267229637 吳依光,一位名校女中的國文老師,在大學畢業後做了其他自己喜歡的工作後,還是回到了原點—由母親的安排下回到
Thumbnail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書封設計得很吸引人,白衣黑裙的少女站在階梯的頂端,周圍是高樓與紛飛的蝴蝶,說明了這是個關於少女終結自己生命的故事。這本小說既是一本解謎之書,也是一本回答之書——物質豐饒、自由度大增的年代,為什麼仍然有這麼多青少年自殺?長大成人之後的人,難道真的度過了青少年時期的各種問題?
Thumbnail
接下來第二部分我們持續討論美國總統大選如何佈局, 以及選前一週到年底的操作策略建議 分析兩位候選人政策利多/ 利空的板塊和股票
Thumbnail
🤔為什麼團長的能力是死亡筆記本? 🤔為什麼像是死亡筆記本呢? 🤨作者巧思-讓妮翁死亡合理的幾個伏筆
Thumbnail
偶然在鄉內圖書館看到我待看書單上的書,蹲在圖書館看了一下子之後借出去,到了公車站等車時一邊看。 距離末班車還有40分鐘,午後陽光炙熱的照著柏油地板,專屬離島的風慵懶的吹拂,遠處樹梢上點綴昭告夏天來到的翠綠枝椏,鳥兒啁啾,飛翔在湛藍的天空。 今天很適合看書,我這麼想著。 看著看著,我站在灰白
Thumbnail
女兒捧著這本書跟我說:「媽媽,這個女生前面沒有路了。」 我心頭一驚,沒想到尚不識字的她竟然能單憑封面就能理解到這本書名所傳達的意思。 我試著回答:「可是媽媽覺得前面很可能也有階梯耶!」 女兒用肯定的語氣跟我說:「前面沒有階梯,真的沒有路了。」 或許,這一段話在某種程度上也
Thumbnail
先說結論,《那些少女沒有抵達》很好看,但是也很沉重,畢竟此書要探討的主題是學生自殺,以及不同少女在成長過程中所能遇到的各種不快樂。 小說中的女主角是一所名校的中學老師,某天她的學生突如其來在校園跳樓自殺,在處理這宗突發事故期間,她不斷回顧自己的過去,她生長在一個中產家庭,母親極其嚴苛,從來沒有認真
Thumbnail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是吳曉樂的第 4 部長篇小說。故事簡述如下:一個高中少女從學校頂樓一墜而下。作為導師的吳依光試圖抽絲剝解謎團,想找出少女不願走下去的原因。在次次的探詢中,雖漸漸找到端倪,卻也反覆戳到自身的困境。同時被媽媽控制成長的陰影又再次縈繞上心頭……
Thumbnail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中的女主角吳依光及其他少女們,究竟是沒有抵達死亡?沒有抵達夢想?還是沒有抵達愛? 以及為何抵達總是如此困難? 書中抽絲剝繭地逐一陳述、反覆辯證,真相仍然迷離,但結尾似乎揭示: 無論如何,能抵達真實的自己,應該就能依著光緩緩前行。
Thumbnail
這本是我第一次讀作者的長篇小說。關於作者吳曉樂,自她初試啼聲的作品《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之後,我就一路關注她的臉書文章到現在。除了性別不同,我自認跟作家有不少相近的質素,例如相似的年紀與教育背景,父母皆是低學歷的勞工,我們都是闖入國立前段大學的第一代大學生,同樣敏感多慮的心思,一樣受環境驅使就讀自
Thumbnail
有些書是這樣的,三公分的厚度卻讓你翻開以後,沒辦法挪動身軀去做其他的事情,吳曉樂的書就是其一。 距離《你的孩子不是你的孩子》已經十年之久,吳曉樂的新作《那些少女沒有抵達》依舊很精準的可以碰觸到心裡最想隱藏的那一塊,讀著她寫出來的詞句,我無數次想像著,這世界上有多少「吳依光」、「蘇明絢」⋯⋯而自
書名:那些少女沒有抵達 作者:吳曉樂 出版社:鏡文學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23/08/25 ISBN: 9786267229620 eISBN: 9786267229637 吳依光,一位名校女中的國文老師,在大學畢業後做了其他自己喜歡的工作後,還是回到了原點—由母親的安排下回到
Thumbnail
《那些少女沒有抵達》書封設計得很吸引人,白衣黑裙的少女站在階梯的頂端,周圍是高樓與紛飛的蝴蝶,說明了這是個關於少女終結自己生命的故事。這本小說既是一本解謎之書,也是一本回答之書——物質豐饒、自由度大增的年代,為什麼仍然有這麼多青少年自殺?長大成人之後的人,難道真的度過了青少年時期的各種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