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IT學者發現阿茲海默症患者認知韌性的關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阿茲海默症與其病理

在阿茲海默症的患者中,腦類神經元都可以發現類澱粉蛋白的沉積,因此類澱粉蛋白斑塊的形成,一直被認為是導致阿茲海默的主要原因之一。然而,近期越來越多研究發現,某些人儘管大腦有類澱粉斑塊的形成,卻仍保有較為完整的認知功能。儘管目前仍無法完整梳理這種認知韌性的成因,卻讓神經科學家開始找尋另一種治療阿茲海默症的方法。


研究重點

來自美國麻省理工學院的由台裔科學家蔡立慧與Manolis Kellis教授領導的研究團隊,一直是這個領域的先驅,近期他們先後發表了四篇阿茲海默症的重要研究報告。四篇之一,研究人員透過資料庫,分析了427名受試者大腦檢體與其認知功能的相應關係,期望找出哪些基因或細胞與認知功能的衰退相關,而又哪些基因或細胞可以在有類澱粉蛋白沉積的情況下,使認知保持韌性。這427位受試者,從病理狀況來區分,有115人無病理或早期病理階段,198人為中期階段,而有114名為晚期階段。若從認知來區分,則有146名無認知障礙、102名有輕度認知障礙、而144名有典型的失智症狀。研究人員從參與者死後檢體分離了位於前額葉的230萬個細胞,並將之分成12個組別,共54種細胞類型。此大規模的轉錄體研究有二大主要發現,第一、研究人員發現在興奮型神經元與寡樹突膠細胞(oligodendrocytes)中黏著蛋白複合物(cohesin complex)的增加會與DNA的損傷有關。DNA的損傷已經證實與多種神經退化性疾病相關。第二、研究人員發現,兩種抑制型神經元與認知韌性相關,分別是LAMP5神經元且具有RELN基因表現(Inh LAMP5 RELN)與體抑素表現型神經元(SST inhibitory neurons)。當這兩種神經元越多,則其認知功能就越完好。


思考

阿茲海默症目前除了嚴重干擾病人的生活、家人也需付出心力照護,是需要很大的社會照護成本。阿茲海默症的治療的最重要的論文在去年爆發圖片造假醜聞之後,就遭受了不小的打擊。不過,學界仍持續地進行研究,此次該實驗團隊發表的論文還有另外三篇,分別討論了小神經膠質細胞(microglia)與DNA損傷與阿茲海默症的關係,都很值得閱讀。


論文: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3.08.039


補充: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3.08.040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3.08.037

https://doi.org/10.1016/j.cell.2023.08.038


圖片來源:

Midjourney AI圖片產生器


#神經科學

#轉錄體

#阿茲海默症

#認知韌性


都說千金難買早知道,大腦是我們最重要也最複雜的器官,你了解多少呢?本專題將持續關注神經科學的大小事,期望透過分享這些新聞、故事,讓神經科學走入大眾,而這些科技其實離我們不遙遠。歡迎各位訂閱與贊助。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人類大腦計畫 人類大腦計畫(Human Brain Project)是由歐盟「未來新興技術」計畫所資助的大型旗艦計畫,始於2013年,歷時十年,於上週9/30日正式結束。十年間,歐盟共補助6.07億歐元,於超過500名研究人員參與,涵蓋19個不同國家的155個研究機構。本文將簡介其研究成果。
人類大腦計畫 人類大腦計畫(Human Brain Project)是由歐盟「未來新興技術」計畫所資助的大型旗艦計畫,始於2013年,歷時十年,於上週9/30日正式結束。十年間,歐盟共補助6.07億歐元,於超過500名研究人員參與,涵蓋19個不同國家的155個研究機構。本文將簡介其研究成果。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重點摘要:研究基礎認知這個新領域的科學家認為,不只腦細胞,動植物的一般細胞也可利用生物電來儲存訊息、協調彼此活動。生物是由具有優秀解決問題能力的小單元所組成,當這些個別單元聚集並合作,智能或許因此拓展。這些想法挑戰了「人類智能與眾不同」的思維,我們可能需要重新假設:心智無所不在。
Thumbnail
阿茲海默症是臺灣最常見的失智症之一,本文介紹了通過日常生活養成健康習慣,有助於預防失智症的方法。建議通過增加大腦保護因子、遠離失智症危險因子、以及注意失智症可能的警訊,來提高預防失智症的效果。
Thumbnail
#預防" 老人痴呆症 " 的最佳方法 #無解病症,散戶勘破驚天騙局 #老年癡呆竟然也會傳染?#阿爾茲海默真的無法治癒嗎? ( 14 : 45是重點! ) #要持續和社會接觸 , 不能當孤獨老人!! 針對阿茲海默症(也稱為老年痴呆症),目前雖然沒有完全治癒的方法, 但有一些治療、預防和減緩病程
失智症患者大腦中用來辨識新資訊的「高度演化」區域是否有受損的情況?
Thumbnail
看到一份不錯的文獻,想說近日聽說不少老人腦部退化的很多案例,或許希望有緣的人,可以看到這份文章,因為這些文獻與腦部有關。在患有阿茲海默症的小鼠中,為期六個月的薄荷醇療程足以阻止小鼠認知能力和記憶能力的惡化。此外,薄荷醇似乎可以將大腦中的 IL-1β 蛋白推回到安全水平。
Thumbnail
失智症(阿茲海默症)是一種不可逆、進行性的腦部疾病,該文章介紹了預防失智症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包括優化免疫系統、避免慢性炎症、預防心血管疾病和頭部外傷、以及飲食和運動對大腦健康的積極作用。
Thumbnail
分享這本書我最喜歡的一部份,就是重新認識阿茲海默症,大腦退化&照顧&安樂死,每個人都有可能面臨的問題。也許當我們去了解這個症狀是如何發生和進行,心理上的負擔和惶恐就能因此減輕許多! 作者: 迪克.斯瓦伯
2025 年邁入超高齡化社會,國際阿茲海默症協會(ADI)預計到 2030 年,全球會有 7800 萬人患上腦退化症(Dementia)。由於失智症無法靠藥物治癒, 因次科學家相當鼓勵高齡長輩以手部運動的方式來保持腦部健康。日前澳洲的阿茲海默症協會,就推動一項[編織大腦]的計畫,來鼓勵高齡長輩動
Thumbnail
今年1月17日發表在《細胞幹細胞》(Cell Stem Cell)的研究指出,當新冠病毒感染大腦中分泌多巴胺的神經元,將會引發神經元衰老,停止工作並發出引起炎症的化學信號。研究人員認為,這一新發現可能會揭開與長新冠相關的神經系統症狀,如腦霧、嗜睡和抑鬱... ­­ 來自威爾康奈爾醫學院
Thumbnail
之前我以為鍛鍊心智,終結玻璃心便能實踐目標抵達成功。 這半年我開始接觸腦神經科學, 認識到身體健康是一切的根本,而大腦又是身體健康的基石, 了解到認識大腦、鍛鍊大腦的可塑性brain resiliency,關鍵至極。 這一本醫學科普書的作者--古普塔醫生(Sanjay Gupta
Thumbnail
隨著理財資訊的普及,越來越多台灣人不再將資產侷限於台股,而是將視野拓展到國際市場。特別是美國市場,其豐富的理財選擇,讓不少人開始思考將資金配置於海外市場的可能性。 然而,要參與美國市場並不只是盲目跟隨標的這麼簡單,而是需要策略和方式,尤其對新手而言,除了選股以外還會遇到語言、開戶流程、Ap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Thumbnail
重點摘要:研究基礎認知這個新領域的科學家認為,不只腦細胞,動植物的一般細胞也可利用生物電來儲存訊息、協調彼此活動。生物是由具有優秀解決問題能力的小單元所組成,當這些個別單元聚集並合作,智能或許因此拓展。這些想法挑戰了「人類智能與眾不同」的思維,我們可能需要重新假設:心智無所不在。
Thumbnail
阿茲海默症是臺灣最常見的失智症之一,本文介紹了通過日常生活養成健康習慣,有助於預防失智症的方法。建議通過增加大腦保護因子、遠離失智症危險因子、以及注意失智症可能的警訊,來提高預防失智症的效果。
Thumbnail
#預防" 老人痴呆症 " 的最佳方法 #無解病症,散戶勘破驚天騙局 #老年癡呆竟然也會傳染?#阿爾茲海默真的無法治癒嗎? ( 14 : 45是重點! ) #要持續和社會接觸 , 不能當孤獨老人!! 針對阿茲海默症(也稱為老年痴呆症),目前雖然沒有完全治癒的方法, 但有一些治療、預防和減緩病程
失智症患者大腦中用來辨識新資訊的「高度演化」區域是否有受損的情況?
Thumbnail
看到一份不錯的文獻,想說近日聽說不少老人腦部退化的很多案例,或許希望有緣的人,可以看到這份文章,因為這些文獻與腦部有關。在患有阿茲海默症的小鼠中,為期六個月的薄荷醇療程足以阻止小鼠認知能力和記憶能力的惡化。此外,薄荷醇似乎可以將大腦中的 IL-1β 蛋白推回到安全水平。
Thumbnail
失智症(阿茲海默症)是一種不可逆、進行性的腦部疾病,該文章介紹了預防失智症的方法和注意事項,包括優化免疫系統、避免慢性炎症、預防心血管疾病和頭部外傷、以及飲食和運動對大腦健康的積極作用。
Thumbnail
分享這本書我最喜歡的一部份,就是重新認識阿茲海默症,大腦退化&照顧&安樂死,每個人都有可能面臨的問題。也許當我們去了解這個症狀是如何發生和進行,心理上的負擔和惶恐就能因此減輕許多! 作者: 迪克.斯瓦伯
2025 年邁入超高齡化社會,國際阿茲海默症協會(ADI)預計到 2030 年,全球會有 7800 萬人患上腦退化症(Dementia)。由於失智症無法靠藥物治癒, 因次科學家相當鼓勵高齡長輩以手部運動的方式來保持腦部健康。日前澳洲的阿茲海默症協會,就推動一項[編織大腦]的計畫,來鼓勵高齡長輩動
Thumbnail
今年1月17日發表在《細胞幹細胞》(Cell Stem Cell)的研究指出,當新冠病毒感染大腦中分泌多巴胺的神經元,將會引發神經元衰老,停止工作並發出引起炎症的化學信號。研究人員認為,這一新發現可能會揭開與長新冠相關的神經系統症狀,如腦霧、嗜睡和抑鬱... ­­ 來自威爾康奈爾醫學院
Thumbnail
之前我以為鍛鍊心智,終結玻璃心便能實踐目標抵達成功。 這半年我開始接觸腦神經科學, 認識到身體健康是一切的根本,而大腦又是身體健康的基石, 了解到認識大腦、鍛鍊大腦的可塑性brain resiliency,關鍵至極。 這一本醫學科普書的作者--古普塔醫生(Sanjay Gupt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