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姆和他的幾個觀點

2023/10/11閱讀時間約 6 分鐘

相信很多人對毛姆並不陌生,從《月亮和六便士》、《人性的枷鎖》和《刀鋒》等廣為流傳的作品中,我們看到毛姆生動傳神的寫作和他的才華橫溢,更重要的是,他通過一部部作品持續探討和深入思考人生意義和生活方式。本文主要介紹毛姆的生平和他對生活以及人生的幾個觀點。

生平概述

威廉·薩默塞特·毛姆(英語:William Somerset Maugham,1874年1月25日—1965年12月16日),英國現代小說家、劇作家。他是那個時代最受歡迎的作家之一,據說是20世紀30年代收入最高的作家。

raw-image


毛姆的父母在他10歲之前就去世了,他由一個情感淡漠的叔叔領養。由於自己口吃,他不想像家裏的其他人一樣成為一名律師,所以他在當地醫生建議下進入蘭貝斯的醫學院學習醫學並取得了醫生的資格。1897年醫科畢業後毛姆成為婦産科醫生,並以自己的經驗創作了第一部長篇小說《蘭貝斯的麗莎》。此後棄醫從文,毛姆開始寫作,一寫就是七十年。

第一次世界大戰期間,他曾在紅十字會和救護隊服役,1916年被招募加入英國秘密情報局,曾在瑞士和俄羅斯為其服務,直到1917年十月革命。戰爭期間和戰後,他遊曆了印度和東南亞,這些經曆被反映在其後來的短篇故事和小說中。

毛姆-維基百科

人生之路

設計自己的人生

由於毛姆從小就長得矮小且伴有口吃,健康狀況情況也不太好,因此他很早就知道自己很難像父輩和其他家庭成員一樣,從事律師這個行業,後麵他從事了醫學,發現身材矮小和口吃的醫生也很難贏的病人的信任。於是他選擇了和身材與口才無關的寫作職業。毛姆很早就感悟到人生隻有一次,要盡可能多做點事,要為自己設定一種人生,雖然創作重要,但也要從事各種對人有益的活動。

毛姆認為

大多數人隨波逐流,過著受無常命運擺佈的生活。很多人由於家庭出身和生活所迫,註定要在一條狹窄的人生之路上一直走到底,既不會左轉,也不會右轉。他們的行為方式就是在這條路上形成的。是生活決定人們,而不是人們決定生活。

與此同時,毛姆明白所謂設計自己的人生也有其缺憾,比如麵對生活的靈活應變能力會被抹殺;設計的人生會使人過多地生活在未來。因此他也告誡自己過去的已不會再變,將來的總會變成現在,而且相差不會太遠。

意義追尋

人生是本來就有意義呢,還是必須由我們來賦予它某種意思?,這是毛姆一直以來思考的一個方嚮。

宗教信仰

因為毛姆在父母去世後,就和作為牧師的叔叔生活在一起了,受他的影響,毛姆很快虔誠地信仰起了上帝。因此在追問人生的意思時,他首先思考了關於宗教信仰的問題,比如一個人生活在世界上,是隻需要考慮此生的世界,還是說把這個世界作為為來世準備的地方,虔誠地生活呢?

通過毛姆對自己牧師叔叔的觀察,他逐漸對自己的信仰産生了質疑。加上自己在學校因為口吃,經常遭到同學的嘲笑和侮辱。自己在《聖經》中讀到過:“隻要你信仰上帝,山也可以搬動”。他的叔叔也說,確實如此。因此,在一個安靜的夜晚,毛姆十分虔誠地嚮上帝祈禱,可以讓自己的不再口吃,他還想象明天早上一覺醒來就能和其他人一樣說話了,甚至同學們都會大吃一驚。結果自然可想而知,太陽照常升起,毛姆依然口吃。這對學生生時代他的虔誠信仰確實造成了不小的打擊。

意義何在

如果我們不相信人生是由上帝決定,甚至如尼採所說“上帝已死”。那人生意義究竟何在,倘若死亡是人生的一切終結,即無來世輪回,也無天堂期望,還冇地獄懼怕。那我為何而活,該如何活便成了一個我們需要直麵的問題。

關於這個問題

  • 亞裏士多德說:人生的意義在於實現真理
  • 歌德認為:人生的意義在於實現理想

毛姆認為這兩者差別不大,核心在於實現自我。即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和實現自己的人生願望,是人生最大的意義

從天文學的角度來看,人類賴以生存地球,在宇宙中不過是一粒塵埃,而每個人都是地球的一粒塵埃。所以我們所能掌控的無非是自己的生活和人生。因此我們的問題應該轉變為我活著對自己有何意義。可以明確的是,一個對自己人生和生活滿足的人,無暇思考這個問題。所以意義何在不是先有問題而是先有事實,事實即我們的自我並不完滿,進而需要追問意義何在,這樣的問題和追問來自每個人的內心和本能,是我們在追求自我滿足道路上追問,也是我們的根本所在。因此人生意義何在這個問題的落腳點在於我們如何構建自我和自我所滿足的生活方式上。

一些觀點

信仰

人生痛苦而虛空,是宗教的基本觀點。但如果我們把人生看作是追求來世的朝聖之旅,無疑就否定了現世生活的所有價值。毛姆認為信仰既不需要常識,也不需要邏輯,更冇有理由可言。信仰是源自人們情感的需要

哲學

作為作家,毛姆閱讀了很多經典的文學作品和哲學書籍,他發現這些作品對人生意義闡述也不盡相同。他認為我們人生和真實的生活不受製於所謂人生哲學,而是受人最基本的欲望、本能、甚至人性的弱點所支配。冇有哪一個人按照一種哲學書籍或思想去生活,但大多數人都按照自己欲望去生活。

知之為知之,不知為不知,是知也

我年輕時曾裝出一副無所不知的樣子,因而經常出洋相,弄得狼狽不堪。後來我發現,對自己不知道的事情最好還是說“我不知道”。這也是最容易做到的。我這樣做之後,好像至今冇有人說我孤陋寡聞。唯一的麻煩是,有時你說了“我不知道”後,有些人會嘮嘮叨叨地把事情一五ー十告訴你;他們樂此不疲,而我對這世上的很多事情,根本就不想知道。

智慧和年齡

愚蠢的人老了不僅不會少一點愚蠢,而且比年輕的蠢人更加令人討厭。

從終點觀望

你要牢記,死就是無。因為一切善惡禍福都存在於知覺,而死會使人知全無。知道死就是無,對人生的有限也就不再焦慮。雖然這麼說不會使人生的期限有所延長,卻能驅除人對不死的奢望。隻要你相信,不活並不可怕,那麼活著也就無所畏懼了。

人生就像在黃昏時埋頭看書,看啊看,冇有註意到光線在一點點暗下來。直到想休息一下,一擡頭猛然發現,白天已經過去,黑夜已經降臨。再低頭去看書,什麼都看不清了,這本書一點意思也冇了。 讓們吃吧,喝吧,開心點把!因為不久我們就死了——是的,痛苦地死去!但也不總是這樣,或許我們會在開心地打完一場高爾夫球後坐在一張扶手椅上,喝完一杯威士忌後,靜靜地離開了世界;或許我們會在床上,美美地睡著了,不再醒來。我想,要是這樣就好了,我們可以嘲笑嘲笑那些整天忙忙碌碌的人了!他們死到臨頭,還有這個理想、那個理想,結果呢,兩腿一伸,理想成了遺憾。

總結

簡要總結一下,毛姆從一開始就”設計“了自己的人生之路,事實上,在之後的生活中,他也逐漸實現了自己所“設計“的人生。在這個過程中,他持續地探求何為人生的意義,最後發現生存本身就是意義,如果還有其他,那就是不隨波逐流,充分發揮自己的才能和實現自己的人生願望。

不執著於意義,而去真實地去生活,每個人都是自己的河流,流過四時變換,也流過起起伏伏,每一條河流雖不盡相同,最後也都匯入大海。完成自己的使命。

WANG “mile” JIE
WANG “mile” JIE
qjidea.com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