枷鎖捆綁久了,成了印記。這印記會成為未來的勳章,或終其一生視為抹滅不掉的傷疤?
《人性枷鎖》是一本以半自傳體的形式寫成的小說,於1915年出版,為英國作家威廉.薩默塞特.毛姆所著,書中情感描繪的細膩、深刻,共122章,每章篇幅不大,很好閱讀,但需要細細品讀。以一個旁觀者的角度書寫,從主角菲利普童年時期開始,彷彿就有個枷鎖早已綁住了他。
初生的嬰兒,幾乎無法區別自己的身體和周圍的物體,他會懵懂地玩著自己的腳趾,就像玩弄身邊的波浪鼓,並不覺得腳趾是自己的;只有達到一定程度的痛苦,他才能理解肉體的存在。必須經歷同樣的過程才能讓人意識到自己是獨立的個體。但這裡也有不同,儘管每個人都能感覺到他自己的身體是獨立、完整的有機體,但並非人人都能擁有完整、獨立的人格。____ 選自《人性枷鎖》
菲利普的跛腳,讓他在童年時遭遇同儕的霸凌,也讓他漸漸地選擇封閉自己,像是一道又一道的枷鎖,雖然他試圖從信仰上找尋出路,但沒能從中找到出口,青少年時的他開始對信仰產生了疏離及懷疑。不順遂的成長歷程,也讓他開始思考自己內心的掙扎與焦慮。
即便本書是於1915年出版,但現今看來仍沒有太大的違和感。書中描述著菲利普成長過程中所經歷的求學階段、與同儕間的人際關係問題、與親友家人間的意見相左、隨年紀漸長感到一事無成的焦慮不安、愛上不愛自己的人而倍受折磨等等。
已有的事後必再有,已行的事後必再行,日光之下並無新事。
____ 《傳道書 1:9》
對小時候的菲利普來說,他無法逃脫的枷鎖,大概是他的跛腳,他曾禱告著希望有一天可以神奇地痊癒,也因這樣的外在條件,讓學生時期的他遭受同儕霸凌,有些活動他無法參與,也無法放膽自信的生活,一段長時間就像陷入黑暗裡,隨著年紀漸長才開始學著接受,用不一樣的方式及眼光看待自己以及身邊的一切。他明白了,這些曾令他痛苦的事,讓他培養了對藝術、文學的熱愛,使他擁有敏銳的藝術鑑賞能力,對於人生的境遇能有更多的省思能力。那些曾被視為枷鎖的,反而增添了他生命的豐富度。
生活當中大致會遇上的束縛,大致有以下,那道枷鎖可以是有形也可以是無形的:
一個人終其一生如果只是出生、工作、結婚、生子、死去,他的人生是否就毫無意義?____ 選自《人性枷鎖》
他遭遇了大多數人也有的處境,只是情況不同,本質都是想要掙脫那個困住自己的牢籠,在掙脫中變得麻木,從麻木中省思。他告訴自己,無論沮喪、興奮、歡樂或痛苦,他都要興然接受,因為他認為這讓他的人生圖案變得更豐富。我想在接受這些情緒之前,需要能清楚了解自己的情緒,釐清事件的本質,並且誠實面對它,這是一個過程,一個不可省略的過程。
之所以認為這個過程不可省略,是想起曾聽過一種因果的說法,當你遭遇不幸的事情,有人會告訴你「這是你上輩子欠他的,所以才會遭遇到這樣的事」,把事情直接總結到一個因素,然後接受,這很危險,若不假思索地告訴自己,情緒都要興然接受,只因這都是豐富人生的原料。
人生之所以豐富,確實是因為有了喜、怒、哀、樂,但同時也是因著更加了解自己,成長了,才會真正的感到豐富,沒有成長,都是苦毒,是掉入一圈又一圈的漩渦,無法逃離。
書中偶能看到些許無力、消極的想法,或許對於菲利普來說,那僅是觀察到的日常,是一種現實情況,無關消極與否。書中描寫到生離死別對於當時的某些窮人來說,是很自然的事情,對他們來說,突然失業或許比死亡來得可怕,面對孩子的出生,有時甚至沒有感到喜悅,更多的是焦慮。絕望比飢餓更令人難受。身為旁觀者的菲利普,也不知道究竟能做些什麼,或者說他有時覺得也不需要多做些什麼,因為看在他眼裡,等著他們的未來,似乎並不那麼美好,又或是只是旁人自以為的在幫助,幫助那些他們習以為常的生活。
困境的突破固然能讓人成長,但旁人的支持一樣重要,有時能感覺到他思想的複雜,但人生的情況如此多元,複雜也是可以理解的。
每個人都有缺陷,無論身體上或是精神上。____ 選自《人性枷鎖》
每一代人都在重複著瑣碎的輪迴。____ 選自《人性枷鎖》
歡迎加入我的沙龍,你的追蹤、愛心與贊助,對我都是很重要的鼓勵!
如果你也喜歡植物與花藝作品,也歡迎追蹤我的IG: 喜歡花藝的女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