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學家毛姆著名的小說《月亮與六便士》描寫的是一名英國股票經紀人在中年過後突然拋家棄子而嚮往成為藝術家的故事,而讓我想到這個例子的原因是翻開《請叫我遊民小姐!》這本書,也很驚喜地在書中看到作者遊民小姐寫道毛姆曾經說過:「你想幹什麼?我想遊手好閒。」
普世價值中的「成功人士」多半是相當勤奮,並且是達到名利雙收的狀態,但可曾想過一介平民要晉身所謂的「成功人士」需要付出多大的代價?放眼望去,可以同時擁有健康、美滿的婚姻、和樂的家庭應該鳳毛麟角,極為罕見吧?
作者「遊民小姐」其實一開始並非遊民,而是一名在職場上非常積極向上想要爭取好表現的廣告創意人,卻在長期睡眠不足之下導致睡眠障礙,最後還得了鬼剃頭而毅然決然離開職場,這也讓我想到自己過去的職場經歷,真的有一種「不離職就沒命」的既視感。
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第一個即是「生理需求」,也就是說如果無法好好吃飯及睡覺並擁有健康,根本連最低階的需求都達不到,遑論安全、社交、尊重、自我實現等更高層次的需求?所以我非常認同作者在發現健康拉警報的時候斷然離開職場,更佩服休息過後仍投入職場繼續打拼的衝勁,也因為有這五年的努力奮鬥,並且在不需要負擔家用並賣掉老家房子之後成為了真正的「遊民」,獲得了前所未有的自由時光。
「財富自由」是許多人嚮往的,但到底需要多少錢則因人而異,有些人需要吃好住好還要實現環遊世界的夢想,但有些人沒有太多的物質慾望,只要讓精神及心靈滿足即可,與其說是「財富自由」,對我及作者而言,擁有「時間自由」才是更具有魅力的,因為當我們不再被任何人所支配及指使,更不需要為了五斗米而做出許多委屈自己的事情,會更感受到自己身為一個人的尊嚴與自信,也更能用正向的心態去看待這個世界。
這本書向讀者揭示了許多國內外「遊民」的思想與實例,也挑戰社會過去認為不上班就是「遊手好閒」的刻板印象,更帶領讀者去思索理想的生活到底是什麼模樣?而非夙夜匪懈只換來疲憊的身心與千瘡百孔的身體,到頭來我們理想的生活是否窮得只剩下錢?抑或是等到真正能退休的時候卻忘了該如何好好安排自己的生活及適時地放鬆休息?
這絕對不是一本鼓吹大家離職當遊民的書籍,而是告訴大家這個世界應該包容多元的生活方式,也讓我們有機會重新審視自己現有生活的健康度,是否在「需要」與「想要」當中始終無法取得平衡?又或者是我們把「金錢」看成是我們人生的唯一追求,卻往往忽略了金錢以外更重要的東西?
對我而言,這本書不僅滿載作者的推薦書單及電影戲劇片單,而是有種惺惺相惜的感受,畢竟我也當了遊民七年,也深刻體會生活為己所用更能激發對生活的熱情與理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