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出旅館往主要街道走,不到50公尺的小溪邊,座落著一幢獨棟、傳統式沖繩老屋,看一眼就感到很熟悉。
怎麼會這樣?因為我已經在沖繩房仲網站上「研究」過很多次。
國頭村的租售物件向來很稀少,這幢一層樓、超過30坪的建物,含土地不到台幣150萬,又位在交通相對方便的聚落中心區域,因此被我列入移居沖繩的考慮名單。
繼續往前走,就會抵達「国頭村立辺土名小学校」。如果真的住到國頭村,這裡就是女兒就讀的學校了。
雖然很清楚說來簡單、執行起來困難重重,但此時站在校門口的我,腦中卻不由自主浮現出在此地長住的影像。
之前幾次到訪,都是在主要街道「辺土名大通り」商店街走動,還沒去過辺土名漁港看海。
從校舍旁的狹窄小巷往前走,短短50公尺後視野一開...結果看不到海,只看到防波堤和漁船。
雖然有些失望,但是轉頭一看巷口破舊、不起眼的老屋,門口那歷史悠久的招牌竟然是「波止場食堂」!
它在網路上可說是赫赫有名,不論是日本當地或台灣部落客,只要來到國頭村,幾乎都會特地到這家小食堂用餐。
最大原因就是遠近馳名、揚名海外的鎮店料理「豬排丼」,只要700日圓就能享用裝得滿滿一碗公、像座小山一樣的美味料理。
因為份量太大,據說老闆會隨料理附上一個塑膠食盒,讓你吃不完可以打包(因為只有老闆自己顧店,人手不足)。
老闆娘岸本照子女士從1975年10月、23歳那年,在這幢13坪的小屋內開始營業,40多年來店內販售的14種料理菜單從未變更。
可惜的是我連一次也沒來得及吃,就得知老闆因為膝蓋職業傷害,加上生意受到疫情嚴重影響,已經於2020/12/31停止營業,結束這段傳奇。
我在食堂右轉沿著港邊小路,打算走到盡頭(聚落內道路與國道58號交叉口)再折返,從熟悉的辺土名大通回旅館。
走沒幾步就見到一家咖啡廳,從嶄新的招牌與宣傳旗幟就知道剛開幕不久。 對於年輕人很少的沖繩北部老聚落而言,這種店開得下去嗎?這是我心中升起的第一個念頭。
因為今天已經喝過兩杯咖啡,早已超過「每日配額」,所以就沒有進去支持它了。
沒想到2023年10月中上網確認時,發現這家「お父さんのアトリエ リーフグリーン」還依然「健在」,咖啡、冰品、簡餐都有販售!希望下次去的時候它還屹立不搖,屆時我一定會去支持!
咖啡廳對面有一片小樹林,從縫隙間似乎能隱約看到海,看來應該不是私人土地,我便走進去瞧瞧。
沒想到一穿過樹林,就見到一個令我驚喜不已的「私房景點」。
雖然海灘不大,但面寬也有將近500公尺,而且水清澈得令人訝異,不遜於上次拍攝影片的伊計島大泊海灘。
或許是因為海灘並非細沙,而是顆粒較大的貝殼沙,較不適合戲水,所以才會如此冷門。不過也因此,對於喜愛清靜的我而言,這才是夢中情人般的夢想海灘!
繼續沿著防波堤走到聚落尾端,繞回辺土名大通往回走,這段就是熟悉的街景了。
時間是16:15,街上幾乎沒人、沒車,正好遇到從名護來的67號路線巴士進站。上次見到它是2014年第一次到沖繩單車環島時,沒想到再見面已經是5年後,我第八次到沖繩了!
話說30年多前,此處可不是如此落魄的景象!
當時國道58號是從辺土名聚落內通過(亦即與辺土名大通重疊),是南來北往車輛的必經之路,因此商店生意都很好。
後來因為交通流量增加,在聚落外挖掘一條全長175公尺的超短隧道「辺土名隧道」(辺土名トンネル),開闢了外環道路。
自此(1987)國道58與辺土名大通分家,車流不再進入聚落,辺土名聚落也就此沒落。
順道一提,隧道開通前國頭村的電視訊號接收很差。
1983年間(還未通車時),官方在隧道上設置了訊號中繼站(辺土名テレビ中継局),大大改善了鄰近地區的收視品質。
不過我想,這樣的「小確幸」應該遠遠無法彌補居民的經濟損失吧?
走著走著,見到一棟眼熟的三層樓獨棟建物,原來是年初曾經email詢問過的「Camp Hentona」。可惜他們只開放給「準備移居國頭村」者「試住」,所以未能入住。
話說回來,如果將來順利移居沖繩,即使先住在方便的那霸市,等熟悉環境後,應該就有資格能來試住了吧?
「知花青果店」是聚落中唯一能買到蔬果的雜貨店,之前幾次也曾來採買。櫃台還是同一位中年老闆娘,不過當然不可能記得我。
在此買了葡萄柚(從美國千里迢迢遠度重洋而來)、青菜(當地產),補充了缺乏的維他命,結束這短短1小時卻充滿回感觸的約會。
回旅館先到一樓用整理今天拍攝照片、影片,順便上網聯絡一些事(這樣才有出差的fu)。
網路電台正好播出「午夜巴黎」(Midnight in Paris)電影主題曲(很喜歡片中的氛圍,借DVD看了很多次),雖然是充滿舊時歐洲風情的音樂,聽來卻一點也不突兀,反而覺得和此地的氣氛很搭。
煮晚餐前先上頂樓看風景,行經正在打掃的高級房順便偷拍。
屋頂平台擺了好幾張桌椅,甚至連吊床也有,想開個小型派對也沒問題。除了整個聚落一覽無遺,周邊360度山、海景也盡入眼簾,讓我流連了好些時間。
早早煮晚餐,順便洗衣服、晾衣服(洗衣室在廚房後面),從頭到尾只見到工作人員來過一次。
洗完澡改到二樓廚房旁的交誼室繼續工作,依然沒見到半個人影。
20:00到頂樓看夜景。雖然住家不多,但能見到漁港燈火及遠處豪華飯店的燈光,又是有別於傍晚的另一番景致。
回到房間,發現不但房裡沒人,整層四樓也沒人!雖說剛開幕不久,但今天畢竟是週末,這也太誇張了吧?
我回想起2012年在格陵蘭Kangerlussuaq入住「Polar Lodge」旅館的情景(整棟旅館當晚只有我一個住客),雖然事隔7年,卻還是歷歷在目。
或許是因為我已經又成長了不少,也或許是因為小小的床位所帶來的安全感,因此並未感到任何不安,反而覺得很自在、很放鬆,很快就睡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