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愛好現代詩的年輕人,大概很難想像約莫十幾二十年前台灣的現代詩,充滿了晦澀的詞彙,閱讀起來常常像猜謎一樣。雖然會有這樣的風氣有其時代背景的因素,但對於讀者來說,有時還是會覺得那些詩人的作風太過頭。
所以幾個月前,在書局翻看《辛波絲卡談寫作》時,裡面其中一則內容,勸戒詩創作者不要用晦澀語言來展現詩人意圖時,內心感到共鳴,就打算敗一本回去。
在閱讀《辛波絲卡談寫作》時,深深感受到辛波絲卡原來和我想像的是那麼的不一樣。在讀辛波絲卡的詩作時,我感受到的是濃厚的人文關懷,所以在我心目中我一直覺得辛波絲卡是一個溫暖的太太。
但《辛波絲卡談寫作》中呈現的是辛波絲卡的另外一面:書裡他是一位文學刊物的編輯,他很真實、犀利、甚至毒舌的給予投稿者創作意見。閱讀此書時,我腦中常回想起余祥銓參加選秀比賽被小松、小柏批評的片段。
對於犀利言詞,辛波絲卡認為這樣率直的評述其實對於創作是有用的。也的確,在這本書中不時可以看到辛波絲卡的精闢見解。
不過,由於此書主要是集結他對創作投稿的意見回信,加上我們並無法看到那些投稿作品,所以很多時候辛波絲卡的文學見解變得很片面,東一段、西一段的,沒有一個很統合的編排。在看完整本書後,我將辛波絲卡的詩見解做出下列的統整:
首先,辛波絲卡認為創作必須要關心現實,而非寫一些虛幻、輕飄飄的東西,這樣作品才會有力量。然而詩創作有品質,詩語言的使用是重要的。詩語言不宜平庸,平庸是文學創作的大忌。
然而詩語言也不宜太過晦澀,不要刻意展現這是現代詩的意圖。也不要塞入太多意象,這樣會讓詩變成猜謎。辛波絲卡說:「隱喻並非詩的珍稀物,語言、隱喻的創新才是。」
在詩語言使用上的大方向確立後,再來就是要求詩語言的精鍊了。在這裡,我感受到辛波絲卡會在作品角色與讀者之間不時換位思考。
辛波絲卡會要求創作者將自己帶入作品(的角色)中,思考在這立場會使用什麼樣的語言或意象。但他也會要我們創作者以讀者的角度去感受作品。例如寫詩時,作者有時難免會有誇大的形容,寫出類似「巨大的悲傷」、「深淵」、「末日」這些意象,而讀者卻活在風和日麗的日常裡,這時就會產生了落差。類似的,「正義」、「自由」、「真理」這類崇高的詞彙,因為太崇高、太珍貴了,一般人平常不會用,創作時也不盡量要濫用。
總的來說,《辛波絲卡談寫作》是辛波絲卡回覆創作投稿的意見函集結,所以裡頭不會有太多宏大的文學觀點,而是對於新進創作者的意見提點。這樣的文學意見是很細緻且直接的,對於當代台灣的詩創作其實也極具參考價值。
大抵來說,書中辛波絲卡沒有刻意強調某某文學主義,而是更加強調文句是否帶有新意、帶有詩意,這可能會比你要傳達什麼內容更重要也不一定。詩句的呈現,不能太過平庸,但也不能刻意炫技、刻意暴露自己的情緒。文句在雕琢、修飾時,作者必須不時的把自己帶入意境之中,選出詞彙最好的使用方式。但同時也得考慮讀者,不宜過度自溺。
這些觀點其實也反映出辛波絲卡的特色,我們或許可以在他的作品中感受到情緒的張馳,但卻很少看到他的作品在形式上有爆衝的傾向。這是一個經過千錘百鍊的大師所擁有的功力,《辛波絲卡談寫作》讓我們有機會從側面了解到辛波絲卡的詩是如何誕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