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來就是陪你一段,只有你自己能陪你一輩子。

2023/06/19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知「道」的心法,提升你的幸福感!

如果你想修道?也願意付諸行動,老子先告訴你修道的人是什麼樣子?

「古之善為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

善為道者,善為士者,都可以,善為道之士。就是,古代修道的人的狀態是什麼狀態呢?
微、妙、玄、通,深度深到一般人看不出來。

修道的人看起來總是瘋瘋癲癲,像什麼都無所謂,像平凡人一樣。

「微」思想的精微。

一般的人想得較淺,不信因果妄作,造成生態的污染。修道的人懂得往自己內在不斷思辨。這跟潛意識有關,冰山理論中95%的潛意識都在冰山下,當往內在不斷思辨,知道的狀態會不斷往潛意識下降。一般人沒有在此探究,也就難以將潛能發揮。


「妙」奇妙,巧妙、奧妙、玄妙,微極而妙。
「玄」深奧,對外一切都無所謂,妙極而玄。
「通」通達,一切形而下的事物,玄則無所不通,而深不識。

這也是佛家講的「明心見性」,講學佛開悟。

某個領域的專家,就很難做到,懂得表象後的邏輯並「通達無礙」!

再説修道的人兩個很重要的功夫。

「致虛極、守靜篤。」

「致虛極」
致虛。「致」,到達,令他發生,到達心中沒有執著的狀態。
要把致虛,守靜都發展到最「極」的狀態,發展到最高的境界的意思。

也是「止於至善」那個至善的狀態。

「大學」,「君子無所不用其極」。
是指你要作為君子,要把一切善的,好的都發揮到極致的那個狀態。

「守靜篤」。
「靜」,無欲。指內心沒有外在主動性的求,無所求的狀態。
「篤」,實,厚實,是精神狀態很真誠無雜染的一種境界。

禪宗打坐狀態,也是老子說的「致虛極、守靜篤。」

「靜」,也是一種很好的療癒方式,能達到精神的提升,並帶來健康和幸福。

現代人文明病那麼多,大多數人會追求「療癒」,
打坐、頌缽、禪畫、正念、寫作...,都是能幫助我們紓解壓力和焦慮,是放鬆心情的術(方法)。
很多人沒機會了解「道、法、術」,沒能掌握掌握道(自然的法則、本质规律)。只在術(方法)上入門,花時間,那樣很不切實。

大學七正,七個修證的層次,知、止、定、靜、安、慮、得。
知止而後能定,定而後能靜,靜而後能安,安而後能慮,慮而後能得。
靜在動中,這講究思慮的極細微,因此,要能靜,是很重要的事。

日本作家渡邊淳一,說「鈍感力」。
鈍感力是什麼?
是要你學會對很多事情不要那麼敏感,學會模糊一點,
凡事太清楚,也會被人當成計較。
有人來就是陪你一段,只有你自己能陪你一輩子。

鈍感力,就是「靜」的一種層次,無所求的狀態。
能「靜」得下來,你也就能知「道」,
這激發我們的創造力和直覺力,
能「虛」掉心中的觀念執著。
專注的做你想做的事,
不必擔憂、不受干擾、不會搖擺,
正在往正確的道上前進,
感覺人生無比清爽,而你也能真正幸福。

➤老子說的是第一手的正念心理學

∷∷∷∷∷∷∷∷∷
from.老子書第三講 修道心法
「老子書」又稱「道德經」有81章;上經第1章說「道」的層次跟原理。其他到37章都在講功能跟本體。下經從38章開始說「德」在不同層次的用。是「道」形而下在「德」上面發揮功能作用時,產生各式各樣不同層次的面向。
你必須知道,老子說過「道不可割」,因為道是一個整體,如果把這個整體用一個圓做比喻,因不得已而把古經典分章節才能被「說」,每個章節就像缺角的圓,缺一角缺一塊。本來就很難看到全貌。

#見真
Cchuan Huang
Cchuan Huang
留言0
查看全部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