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費限定

你有做好被評論的準備嗎?經營自媒體的掙扎與成長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0 分鐘
套一句不知哪位老前輩聽來的老觀念:不管是什麼樣的聲音,都是對身心自我的修練──即使我不認同傳統觀念上應該要一概接受的作為,但部分同意我們確實沒有必要過度在乎、反駁,甚至與對方怒言相斥。

盡可能去省思沒做好的地方,擷取適合自己的養分。該堅守立場的時候,雖然不至於需要退讓,但也要深刻思索採取的手段軟硬。

你有做好被評論的準備嗎?

最近有網路公眾人物上節目表示只要批評某某政黨或人物就會被「抄家」,認為失去言論自由;可想而知,這個議題也掀起筆戰,畢竟對於熟悉與經歷過二二八與白色恐怖的臺灣人來說,真正的抄家、限縮言論自由是極權政治的暴政行為,當年如創辦黨外雜誌或書寫社會政治的鄭南榕、李敖皆因「言論自由」被捕;1980年更有「林宅血案」可謂名符其實的「抄家」──在有如此悲慘的歷史背景之下,網路公眾人物仍舊固執己見,忽視歷史符號背後的深重意涵,也使得後續「炎上」效應變本加厲。

當然,這些都不過是題外話,我只是想利用這個事件為引子,以自媒體經營的思維來說明:撇除掉額外的爭議,這些網路公眾人物也確實做出了最壞的公關示範。對於自媒體而言,「流量」既能帶來利益與名氣,卻也會因隨言語和態度帶來負面效應,可以說是一把雙面刃。因此要如何掌控好說話的分寸,理智面對各種聲音,並且有效處理、運用正負流量為自己帶來最大利益,就是身為一名自媒體人要花心思面對的漫長課題。

我記得以前有談論不少次如何面對「讀者意見」,也提到我們是沒有辦法控制讀者如何解讀你的文字;只是當時很多人都誤會那篇文章在談「作者已死」,但我真正的用意是想告訴大家:

「你沒辦法完全操控讀者的想法,各種情況都有可能會發生」。

舉例來說,就像我現在寫的這篇文如果丟到網路上,一定會有讀者看到第一段就打開留言準備痛罵我、貼上各種標籤──這就屬於一種無法控制的情況。

作者自然清楚自己的文章重點何在,可是總會有缺乏耐心與理性的讀者不願深入詳讀,抓著隻言片語就瘋狂嘲諷飆罵、望文生義,曲解你的意思。

不過當然了,也有些例子是,讀者確實好好讀過了你的文章,可是他就是打從心底不認同你;甚至,不斷提出你認為已經解答過或是無法理解的質疑。

上述兩種情形,我想應該是每一名寫作者或多或少經歷過的,我相信當下也非常不好受🤣不過我並沒有打算回答若是碰上這類狀況究竟該怎麼應對(畢竟根據情境不同也會有各種變化,沒有最佳解嘛),我只是想單純分享一下自己的經驗。

你有做好被評論的心理準備嗎?我相信任何一個新手寫作者都沒有。

我記得自己剛開始在方格子寫作時,其實是非常害怕把文章發出去,因為當時老是覺得自己的文筆不成熟、觀點太幼稚。不過等到文章發出去,才知道根本沒有人會看。

咦?這不就完全不用擔心會被評論嗎?

不不不!問題就恰好在於,正因為文章一直沒人看,也就以為「不會有人在意」;此外,其實偶爾還是會有幾個讀者簡單點閱一下然後按愛心,但從不留言,因而就此誤以為自己的觀點被人接受、是沒有問題的。

漸漸習慣以後,寫起字來就越來越自然,而這也是我以前常說先寫再說的好處。

可是等到某天收到留言批評或者指教時,才驚覺自己沒那麼喜歡與自身立場相悖的意見。

我以前曾寫過討論本土奇幻的文章。有趣的是,這篇文章好像是2019寫的,可是隔了一年多才因為某某評論網的轉載而被人注意到。文章的迴響出乎我料想,吸引不少人注意,可想而知也招來許多對於「對本土奇幻認識不深」的質疑與指責。

在那個當下,我內心其實覺得很不滿。因為我認為自己寫得已經很清楚了,我沒有否定本土奇幻的存在可能性,也沒有貶低本土創作者努力的意思,我也知道奇幻文學在國外或多或少也是經歷過衝撞與辯論得以產生;然而當時的評論仍舊朝著這些方向斥責。

如果是你?你會如何面對這種局面?

所幸,我很快就意識到「這是我必須好好面對的課題」。靜下心來,好好讀著這些評論,即使有不滿之處,但確實有指出我的盲點。深呼吸後,我就接受了這樣的狀況。我想我大概是從那時才開始慢慢學習培養「面對評論的心態」。

事後,這些討論就隨著時間慢慢被沖淡,後續並沒有掀起什麼波瀾。我想我採取了正確措施。

可是如果當時的我採取的是用更強烈的言詞和情緒去回應、甚至四處海巡留言呢?

喔,天啊,我想今天我就不會在這裡寫字,朋友!

另一個經驗,是我在PTT某個小說討論版看到,有位自我推薦的奇幻小說家想介紹自己的作品,卻因為後續收版友各種「褒貶不一」的回饋,因而連連撰文回應、態度逐漸不對勁;到了最後,他直接暴氣、指控他人,結果招來負面印象──這就是很糟糕的公關示範。一時賭氣的應對,反而弄巧成拙,不久沒保護好作品,連自己的名聲都賠掉。

套一句不知哪位老前輩聽來的老觀念:不管是什麼樣的聲音,都是對身心自我的修練──即使我不認同傳統觀念上應該要一概接受的作為,但部分同意我們確實沒有必要過度在乎、反駁,甚至與對方怒言相斥。

盡可能去省思沒做好的地方,擷取適合自己的養分。該堅守立場的時候,雖然不至於需要退讓,但也要深刻思索採取的手段軟硬。

這是非常難熬且找不到基準的學習過程,也常常會陷入掙扎:究竟我們該堅持自我,還是追隨他人喜好?如果以息事寧人的心態而論,我覺得大多數新手寫作者都會選擇後者吧!其實很有道理。畢竟過分堅持自我且不願正視自身不足,有時也會在無意間傷害到別人,也就如開篇所提到的近期爭議一樣。

這也是為什麼我會說「面對評論」,是屬於自媒體創作者們所需要面對的課題。這個題目非常不容易,即使像現在的我,有時還會覺得某些反對意見聽起來很刺眼、不舒服;不過過去經驗總是能在第一時間提供我解方,我現在也有了很不錯的解決方法:

傾聽、尊重、省思,心裡默念「感謝你的意見」。

不能說是已經有了心理準備,但我至少有個好辦法,可以讓自己坦然面對。





大家好,我是Moonrogu,是一位奇幻小說家,同時也是在方格子深耕數年的文字創作者。你可以透過追蹤,即時掌握並閱讀到我的小說創作、文字觀點,以及我在這幾年以來累積的創作心得。希望能讓大家收穫滿滿,也期待你們加入我的社群,與我互動。

追蹤社群FB粉專 |噗浪Plurk方格子社群沙龍「意識旅者之地」

Moonrogu奇幻小說連載房間正式營運中!「炬時秘典:數位出版小說集」

Moonrogu首個收費專題只要299元,就能永久暢讀我的奇幻創作觀和經驗談「奇幻寫作事:想像世界的創作旅程」

歡迎追蹤我的方格子,並成為Premium會員閱讀我的Premium限定內容。同時也誠摯邀請你,如果你認同我的創作價值,可以透過贊助連結給予我支持!

以行動支持創作者!付費即可解鎖
本篇內容共 4215 字、1 則留言,僅發佈於菜鳥談你目前無法檢視以下內容,可能因為尚未登入,或沒有該房間的查看權限。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Moonrogu-avatar-img
發文者
2023/10/23
被罵怕怕啦!但除了情緒反應,還有沒有更好的處理方法提及了這篇文章,趕快過去看看吧!
avatar-img
Moonrogu的歡樂鳥窩
14.9K會員
2.0K內容數
Moonrogu的歡樂鳥窩是個Moonrogu主觀觀點的集中地,你可以在這看到奇幻小說、創作觀點、平台生態觀察,以及不定時的討論互動。
2025/04/25
要想重新啟動寫小說的開關實在不是很容易,很多寫小說特有的思考方式,真的需要長久運作才能維持住;但也正因為我脫離小說許久、又經歷漫長的休憩,我偶然得到了「沉澱」的機會。我發現,雖然沒有寫小說,但大腦卻堆積了大量的「養分」,等待我吸收、分解,然後化為寫作的能量。
Thumbnail
2025/04/25
要想重新啟動寫小說的開關實在不是很容易,很多寫小說特有的思考方式,真的需要長久運作才能維持住;但也正因為我脫離小說許久、又經歷漫長的休憩,我偶然得到了「沉澱」的機會。我發現,雖然沒有寫小說,但大腦卻堆積了大量的「養分」,等待我吸收、分解,然後化為寫作的能量。
Thumbnail
2025/04/15
以現狀來說,創作者的機會其實還是很充沛多元的。只是由於近幾年創作者數量遽增,也可能讓不少人有「僧多粥少」的感受。然而我認為關鍵問題,其實在於很多人還是習慣聚焦實體出版,卻忽略了其它的發展手段,這都是對整體數位市場環境不夠了解所造成的情形。 我認為,既然選擇投入數位市場,那就應該試著換一套思維
Thumbnail
2025/04/15
以現狀來說,創作者的機會其實還是很充沛多元的。只是由於近幾年創作者數量遽增,也可能讓不少人有「僧多粥少」的感受。然而我認為關鍵問題,其實在於很多人還是習慣聚焦實體出版,卻忽略了其它的發展手段,這都是對整體數位市場環境不夠了解所造成的情形。 我認為,既然選擇投入數位市場,那就應該試著換一套思維
Thumbnail
2025/04/13
現在請跟著我想像一下,稿紙是一張地圖,筆(好啦或者鍵盤手機)是你的油燈(好啦手電筒好不好)。 而你,是個冒險者,身處在這片地圖中心,周遭全是黑暗迷霧──你,要怎麼揮開迷霧的糾纏,開啟視野呢?
Thumbnail
2025/04/13
現在請跟著我想像一下,稿紙是一張地圖,筆(好啦或者鍵盤手機)是你的油燈(好啦手電筒好不好)。 而你,是個冒險者,身處在這片地圖中心,周遭全是黑暗迷霧──你,要怎麼揮開迷霧的糾纏,開啟視野呢?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大家好,我是一名眼科醫師,也是一位孩子的媽 身為眼科醫師的我,我知道視力發展對孩子來說有多關鍵。 每到開學季時,診間便充斥著許多憂心忡忡的家屬。近年來看診中,兒童提早近視、眼睛疲勞的案例明顯增加,除了3C使用過度,最常被忽略的,就是照明品質。 然而作為一位媽媽,孩子能在安全、舒適的環境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的「媽」呀! 母親節即將到來,vocus 邀請你寫下屬於你的「媽」故事——不管是紀錄爆笑的日常,或是一直想對她表達的感謝,又或者,是你這輩子最想聽她說出的一句話。 也歡迎你曬出合照,分享照片背後的點點滴滴 ♥️ 透過創作,將這份情感表達出來吧!🥹
Thumbnail
我害怕別人的觀看、回應或批評 對於想要低調,不想被注目的人來說,文章被閱讀,其實需要一段時間的調適。我在剛開始投稿報紙、雜誌,還有出版第一本小說時,自己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心理建設。 投稿報紙時,第一個想到的是要用筆名或本名? 用筆名的話 真實性要寫多少?哪些是改編,做過修飾的?熟人說他認為是在
Thumbnail
我害怕別人的觀看、回應或批評 對於想要低調,不想被注目的人來說,文章被閱讀,其實需要一段時間的調適。我在剛開始投稿報紙、雜誌,還有出版第一本小說時,自己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心理建設。 投稿報紙時,第一個想到的是要用筆名或本名? 用筆名的話 真實性要寫多少?哪些是改編,做過修飾的?熟人說他認為是在
Thumbnail
套一句不知哪位老前輩聽來的老觀念:不管是什麼樣的聲音,都是對身心自我的修練──即使我不認同傳統觀念上應該要一概接受的作為,但部分同意我們確實沒有必要過度在乎、反駁,甚至與對方怒言相斥。 盡可能去省思沒做好的地方,擷取適合自己的養分。該堅守立場的時候,雖然不至於需要退讓,但也要深刻思索採取的手段軟硬。
Thumbnail
套一句不知哪位老前輩聽來的老觀念:不管是什麼樣的聲音,都是對身心自我的修練──即使我不認同傳統觀念上應該要一概接受的作為,但部分同意我們確實沒有必要過度在乎、反駁,甚至與對方怒言相斥。 盡可能去省思沒做好的地方,擷取適合自己的養分。該堅守立場的時候,雖然不至於需要退讓,但也要深刻思索採取的手段軟硬。
Thumbnail
被批評、指教,其實不算什麼大事。在寫作領域混久了,見過世面,多少會遇上這類情況,我們偶爾也需要不中聽的聲音來指正我們的盲點和錯誤觀念;然而,過多的聲音就會變成雜音,尤其當你無法辨別哪些聲音是你真正需要的實用意見,反而會影響到寫作心態。
Thumbnail
被批評、指教,其實不算什麼大事。在寫作領域混久了,見過世面,多少會遇上這類情況,我們偶爾也需要不中聽的聲音來指正我們的盲點和錯誤觀念;然而,過多的聲音就會變成雜音,尤其當你無法辨別哪些聲音是你真正需要的實用意見,反而會影響到寫作心態。
Thumbnail
經營自媒體100個常見Q&A 問題1:親友知道你在經營自媒體,突然變成酸民怎麼辦?(上) 經營自媒體,就是一路打怪的過程,每一行動都反應你的心態,能堅持走下去每天都要做的是就和自我對話,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個話題最常被問到的問題? 問題1:親友知道你在經營自媒體,突然變成酸民怎麼辦?
Thumbnail
經營自媒體100個常見Q&A 問題1:親友知道你在經營自媒體,突然變成酸民怎麼辦?(上) 經營自媒體,就是一路打怪的過程,每一行動都反應你的心態,能堅持走下去每天都要做的是就和自我對話,所以今天我們就來討論一個話題最常被問到的問題? 問題1:親友知道你在經營自媒體,突然變成酸民怎麼辦?
Thumbnail
如果你也有經營平台或是寫文章的經驗,應該會知道不論是什麼觀點,講得多有道理,都會有一群持反面意見的人。其實只要稍微有一點點的名氣之後,你就一定會引來一些的挑戰,這對很多人來說是不容易面對的,而我經營這些社群兩年多以來,當然會面對一些不同觀點的討論。所以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我的三大建議:
Thumbnail
如果你也有經營平台或是寫文章的經驗,應該會知道不論是什麼觀點,講得多有道理,都會有一群持反面意見的人。其實只要稍微有一點點的名氣之後,你就一定會引來一些的挑戰,這對很多人來說是不容易面對的,而我經營這些社群兩年多以來,當然會面對一些不同觀點的討論。所以今天想跟大家分享我的三大建議:
Thumbnail
心理學上,獲得或失去同樣的東西,造成的心理影響卻是不同程度的,人們會更加在意失去的東西,以及負面的批評。 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人人都可以發聲,一百個人就可能會有一百個不同的觀點與角度,所以想要得到所有人的認同是極其困難的,但人偏偏又更在意負面的聲音,常常陷入其中不可自拔。
Thumbnail
心理學上,獲得或失去同樣的東西,造成的心理影響卻是不同程度的,人們會更加在意失去的東西,以及負面的批評。 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人人都可以發聲,一百個人就可能會有一百個不同的觀點與角度,所以想要得到所有人的認同是極其困難的,但人偏偏又更在意負面的聲音,常常陷入其中不可自拔。
Thumbnail
我害怕別人的觀看、回應或批評 對於想要低調,不想被注目的人來說,文章被閱讀,其實需要一段時間的調適。我在剛開始投稿報紙、雜誌,還有出版第一本小說時,自己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心理建設。 投稿報紙時,第一個想到的是要用筆名或本名? 用筆名的話 真實性要寫多少?哪些是改編,做過修飾的?熟人說他認為是在寫誰,問
Thumbnail
我害怕別人的觀看、回應或批評 對於想要低調,不想被注目的人來說,文章被閱讀,其實需要一段時間的調適。我在剛開始投稿報紙、雜誌,還有出版第一本小說時,自己經過了一段時間的心理建設。 投稿報紙時,第一個想到的是要用筆名或本名? 用筆名的話 真實性要寫多少?哪些是改編,做過修飾的?熟人說他認為是在寫誰,問
Thumbnail
這兩三年在網路平台上寫學術論文以外的文章,被邀過稿,也曾經被邀一起合寫書,隨和不多問而且太相信別人,因此吃過虧之後更覺得,著作權益最好在有人邀約合作之前,就自己先預習一下。
Thumbnail
這兩三年在網路平台上寫學術論文以外的文章,被邀過稿,也曾經被邀一起合寫書,隨和不多問而且太相信別人,因此吃過虧之後更覺得,著作權益最好在有人邀約合作之前,就自己先預習一下。
Thumbnail
這無非是一個自媒體的大航海時代,四處都是機會,但也充滿了各種風險與暗流,如果我想成為自媒體,我是否該馬上做?還是該再等待一下,觀望有沒有更好的機會?🤔 一、做最好的自己,別理酸民 二、訂閱服務要做的三件事 三、要長紅不要暴紅
Thumbnail
這無非是一個自媒體的大航海時代,四處都是機會,但也充滿了各種風險與暗流,如果我想成為自媒體,我是否該馬上做?還是該再等待一下,觀望有沒有更好的機會?🤔 一、做最好的自己,別理酸民 二、訂閱服務要做的三件事 三、要長紅不要暴紅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