創作者如何面對謾罵與回應低迷?「不反諷」與「縮小自己」 -【人性兵法EP11】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8 分鐘

在我這篇《網友公審RISU社團,是正義,還是不懂情慾全貌?》文章留言處出現了對我的謾罵,有位「查理」以"狗急跳牆"這樣的激烈言詞指責我,
我想藉機分享一下多年來創作心得和我的理念。

媒體創作者碰到指責甚至謾罵是屢見不鮮的事,但非每個人都能輕鬆自如應對,
有的創作者將爭議視為機會,時常操作爭議話題來獲得流量,
也有很多創作者不想淌渾水,在用詞上就選擇保守,或做一些歲月靜好的主題,
但你總有你認為覺得對且必須要說出來的話,你不願隨波逐流,
也有可能你再怎麼小心,一個用詞不準確或就算再三檢查,
隔天一早起床都可能看到自己的創作被指責謾罵,甚至是騷擾霸凌。

小心再小心的自我審查並不會讓你輕鬆收穫你想要的,
步步驚心的創作之途能怎樣獲得不動泰山之力,在此我想和你分享3點:

他們不是酸民

有些人碰到被指責就直稱對方酸民,這樣分類很輕鬆很好用,
感覺藉由"酸"這個字去矮化、貶低不認同自己的人,可以獲得自己的提升,
我覺得還好,沒這麼好用。

把他們當作"酸民",其實妨礙了自己看得更全面,
已經先入為主討厭對方,那接下來的互動就是這2種:
1. 拒絕理解更多想法、世界的全貌,阻礙自己進步
2. 激烈言詞反諷對方,並不會成功矮化對方,而是給自己帶來精神傷害

在網路上看到自己認為不對的話,開小號去罵對方這種事我也幹過,
起初會覺得以匿名方式去羞辱對方還可以保護自己,好爽好爽😋
但事實證明,對方只會嘲諷回來,於事無補,
你既傷不到他,又氣到死,累積更多心理創傷和壓力。

經過這4年痛苦的精神時光屋磨練之後,
我體悟到「用激烈言詞嘲諷、攻擊他人」是創作者要三思的事,
因為「創作者=公眾人物」,哈哈!沒想到吧
我們的作品公開後就是任何人都可以評論,
我們可以分享理念,進而吸引眾人,甚至號召群眾,
無論是用一張簡單的圖、一句公開笑話,還是一部影片,
公開的創作者就是公眾人物,受到評論是一定的,

不同的聲音代表不同市場,人們的批評裡都透露了他們真實想法,
能洞悉人性就能掌握消費者心理,
他們為什麼罵,代表著背後可能有龐大的市場趨勢。

明白批評者的人性,幫助自己打開市場

日前我在方格友鄭書羽先生版上就應證了這件事,
有些文章在討論到女性性自主,以及約砲、出軌的話題時,
便有一些網民在下方留言,非常堅持、捍衛他們固有的想法,
他們會急著跳出來用道德或激烈言詞去反對你的聲音,
但就是大聲反對,也無法抹去這些事實的存在。

我非常能共感這些人的感受,這些人大多是結婚10、20年以上的丈夫,
當我明白別人的恐懼時,我就知道他們想聽的話是什麼,他們想要的是什麼。

這些性開放的現象直搗他們最深層的恐懼,
「我所信任了一輩子的婚姻,堅持了一輩子的理念,可以這麼脆弱。」
我也害怕被劈腿,我曾被劈腿,
我並非左派,而是硬著頭皮去了解的右派,
但我明白因為恐懼而拒絕了解甚至控制,很有可能讓自己做出極端行為,
因為
「她是自由的,她們永遠是自由的。」
她會不會留下,做最後決定的都是她,
我們能做的是專注在自己身上,讓心態樂觀、身體健康,
愛自己也愛別人一舉兩得,摸蜊仔兼洗褲。
不諱言我曾經也試圖控制別人,當我"被迫"去了解女性的想法後得到突破,
控制別人的想法少了,我的目光轉向了讓自己變更好、更有趣的念頭,
這就是「隧道效應」。
當我們陷入隧道效應渾然不知,能看到、感受到的就會局限在「恐慌的象限」,
急著想要解決恐慌,就會試圖去控制、抹除恐懼,好奇心會降到極低,
而人生更多可能性、更多美妙的人事物、悸動的感覺,就完全被蓋過。

想著控制的念頭,就讓時間白白流走

想著控制的念頭,就讓時間白白流走

這張圖很重要,可以的話請你多看幾次。

每一種聲音扮演一種腳色,
他們不是酸民,是選擇在別人人生中扮演這樣的腳色,
激烈言詞的聲音會襯托溫和言語的力量。

「一種聲音代表一種市場。」
我最多就叫你鄉民而已🤔。

查理獨角獸 chu chu shoe~

查理獨角獸 chu chu shoe~

謾罵的聲音代表某一種市場,他為何如此急於抹除恐懼,
他動怒的原因為何?這樣的人會是社會上哪一個階層背景?
在資深廣告人東東槍的《文案的基本修養》一書裡特別著重探討。

在我《網友公審RISU社團,是正義,還是不懂情慾全貌?》一文之中,
從沒有提到"外流和犯罪切割",我一直提到"被迫外流就是性暴力",
說我硬要切割,這是試圖貼標籤、汙名化,
查理獨角獸沒有看清楚我的立場,我從來都是在說
「請大家了解情慾面貌,如果沒有謹慎調查、明白這些平台可能帶有"營利目的",就先入為主定調"加入的女性只是為了防止自己被外流"、"加入的男性就是噁男",那就太過武斷,而且傷害到很多人」。

RISU社團事件是個關係複雜的社會現象,
是「提供者」、「試圖營利者」、「觀看者」、「平台」之間的複雜關係,
就如職棒簽賭,有「組頭要求球員涉賭」比如「試圖營利者」,
「涉賭球員」比如「提供者」(提供非法物件或服務,可分自主提供或非自願),
「賭客」比如「觀看者」,
有人檢舉簽賭,但認定罪該由「賭客」承擔全部責任與罵名,
而「組頭」和「涉賭球員(自主接受利誘或被脅迫)」卻不詳察嗎?

你可以問一句有在社團裡的臉友:
「你為什麼在外流社團裡,你抱著怎樣的想法進去的?」
可你應該是沒有問。

我認為要負更大責任的是「試圖營利者」和「平台」,
有人去組織這樣的社團,才產生這樣的群聚,
也有不少人指出持續檢舉社團也沒用,這就是臉書的缺失,
如果根本沒有可上傳的平台、沒有人開社團,沒有人上傳,
你就是想看也看不到。
當然加入觀看的人也有助長的問題,
但誰造成的破壞力更大不去詳查,而第一時間定調全是男性觀眾的錯,
那後果是什麼,
是加重兩性對立,讓更多人感到恐懼,增加整體社會壓力和成本,
哪一天會爆炸?且後果會是全體承擔。

要去了解背後原因,這很重要。

創作者審視自己策略,而非要求讀者配合

有網友在臉書討論「辛苦創作但大家都不回應、不按讚」,
然後配合下面這張圖,引起巨量臉友湧入討論。

宇希的圖,用可愛來表達不滿,太天使了吧!

宇希的圖,用可愛來表達不滿,太天使了吧!

也有網友回應說:
「我有個朋友每次都只把寫的文章貼一半,如果按讚數夠多他才貼剩下一半,
他覺得大家都看但不留言不按讚,這樣子的風氣很不OK。」
天啊,這就是我持續YT創作3年間不斷湧出的念頭阿!

雖然我也很討厭這樣的風氣,
但自己創作和大量觀察別人創作我得到了答案,
創作者要鑽研的應該是「行銷手法」,去檢討市場是於事無補的作法。

為什麼大家都光看不留言、不按讚?原因我告訴你:
1. 人都會覺得自己的更好、自己才是對的。
我也有這個盲點,所以我現在會去給別人留言、按讚。

2. 可以提醒他們、要求他們。
有些頻道會在特定時間點提醒觀眾按讚,
然後你就會發現,按讚數在那時會飆升,這很好玩,
很多人根本是忘了,他們根本沒這個習慣。
就像購物台會一直提醒觀眾「打電話打電話」,
這就是行銷學的「Call To Action 」CTA,行動呼籲。

3. 網民可以酸你,可你能酸網民嗎?
消費者可以公然嫌你產品差服務差,但賣家能公然酸消費者吝嗇、窮嗎?
不行。
創作者要想的是吸引消費者,
換個主題、蹭個流行話題、調整語氣、打光後製拍攝怎樣更舒服,
想辦法留住觀眾多一秒,他就多1秒的衝動買你的東西。

所以「了解人性」是非常、非常重要的,
去了解它也是防止自己一個念頭造成犯下大錯,這是保護自己。


其他有關創作、人性的好文,若你有空還請參考一下,謝謝你:
公司行號的Youtube為什麼都做不太起來?
我為什麼對性工作者感到"憤怒",我的自我提問
從「RISU情慾社團公審」事件,反觀到台灣女性的優點
開小店,負評你還是忍忍吧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了解人性」是非常、非常重要的!寫得真好!!
好學-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6/08
社畜逃脫筆記(小倉鼠) 真的,了解人性可以少走很多彎路
我有回頭去看了那篇,您說那位格友,他前面的論點我大致讚同,只是後面不知道為什麼要順口多一段人身攻擊的話。「網友公審RISU社團,是正義,還是不懂情慾全貌?」這篇文章我看了第二遍,才找到您說的「確實是真真實實的性暴力」這句話。對不起,是我眼睛不好…
好學-avatar-img
發文者
2023/06/06
阿魯貓的閱讀流水帳 我也不懂他前面還ㄍㄧㄥ的好好的,後面怎突然爆炸了🧐?性暴力我是絕對反對的,只是我想著重在「人性全貌」探討,網路創作就是這樣,寫得詳細觀眾覺得太長看不下,寫得簡短被斷章取義。有些人是這樣,只要他想聽到的論點作者讚揚得不夠大聲,拍手拍得不夠大力,他們就會說"你是反對派"、"你縱容壞想法",一定要歌功頌德他們想聽的。謝謝您的那句對不起,但我覺得不是大事啦XDD 還是謝謝
avatar-img
是我啦,我好學啦
162會員
165內容數
大量的人性洞察。
2023/08/28
人生在世最難做到的事情之一就是"覺得自己受委屈時還不爭辯",因為這個決定很反人性,特別是在這個"講求自我"的時代,以牙還牙才是"有個性"。 幾天前我看到一則用餐途中椅子突然崩垮造成餐廳客人脊椎受傷必須停工治療一年的新聞,事發店家毫不推託找理由立刻答應後續賠償。 我感到這位客人真的很衰之餘,也覺得
Thumbnail
2023/08/28
人生在世最難做到的事情之一就是"覺得自己受委屈時還不爭辯",因為這個決定很反人性,特別是在這個"講求自我"的時代,以牙還牙才是"有個性"。 幾天前我看到一則用餐途中椅子突然崩垮造成餐廳客人脊椎受傷必須停工治療一年的新聞,事發店家毫不推託找理由立刻答應後續賠償。 我感到這位客人真的很衰之餘,也覺得
Thumbnail
2023/08/21
是什麼讓我們失去從容不迫的優雅?
Thumbnail
2023/08/21
是什麼讓我們失去從容不迫的優雅?
Thumbnail
2023/08/16
理科太太訪問HowHow的影片曾提到,HowHow小時候家人給了他非常多安全感,讓他求學和創業之路都走得很沉穩。 很多人把安全感和金錢人脈混淆,因為很多父母把這樣觀念帶進家庭教育。 但不是每對父母都能獲得社會地位上的成功,就算有名有利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也是滿街走,安全感才是父母給孩子最巨大的資產,它
Thumbnail
2023/08/16
理科太太訪問HowHow的影片曾提到,HowHow小時候家人給了他非常多安全感,讓他求學和創業之路都走得很沉穩。 很多人把安全感和金錢人脈混淆,因為很多父母把這樣觀念帶進家庭教育。 但不是每對父母都能獲得社會地位上的成功,就算有名有利缺乏安全感的孩子也是滿街走,安全感才是父母給孩子最巨大的資產,它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欸!這是在哪裡買的?求連結 🥺」 誰叫你太有品味,一發就讓大家跟著剁手手? 讓你回購再回購的生活好物,是時候該介紹出場了吧! 「開箱你的美好生活」現正召喚各路好物的開箱使者 🤩
Thumbnail
目前因為我部落格的瀏覽量持續上升,已經開始有人在我的文章裡面留言,當然我也一直鼓勵看我文章的人留言,因為這樣才能激盪出火花,也比較有調整的方向。 相信很多人對於寫作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想要用寫作來推廣自己,但是一旦看你文章的人變多之後,就一定會開始出現酸民來打擊你的自信心。想到這裡,很多人就不太敢寫
Thumbnail
目前因為我部落格的瀏覽量持續上升,已經開始有人在我的文章裡面留言,當然我也一直鼓勵看我文章的人留言,因為這樣才能激盪出火花,也比較有調整的方向。 相信很多人對於寫作是既期待又怕受傷害,想要用寫作來推廣自己,但是一旦看你文章的人變多之後,就一定會開始出現酸民來打擊你的自信心。想到這裡,很多人就不太敢寫
Thumbnail
經營自媒體的過程中,你會不停地遇見酸民,有時這位酸民就住在你心中,就是你自己的自我懷疑,這時你要怎麼讓自己抵制酸民,讓自己持續下去呢? 今天這篇文章是每位經營自媒體在經營路上必看的,通過這些心路歷程的轉折,你的路徑將日漸明朗! #打怪前,先判斷是盟友還是仇敵?: 看到這裡你應該知道,通常我們會
Thumbnail
經營自媒體的過程中,你會不停地遇見酸民,有時這位酸民就住在你心中,就是你自己的自我懷疑,這時你要怎麼讓自己抵制酸民,讓自己持續下去呢? 今天這篇文章是每位經營自媒體在經營路上必看的,通過這些心路歷程的轉折,你的路徑將日漸明朗! #打怪前,先判斷是盟友還是仇敵?: 看到這裡你應該知道,通常我們會
Thumbnail
中秋連假第一天我收到來自匿名的酸言酸語。
Thumbnail
中秋連假第一天我收到來自匿名的酸言酸語。
Thumbnail
直接點免下載,🎧Podcast節目: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1621682685 #面對酸民也有SOP!四步驟解決你的煩惱! 1 仔細傾聽 2拉開距離 3做出選擇 4採取行動 #酸民的投射心理 #全白洋裝沾上小小污點 #最嚴厲的大魔王原來在這裡
Thumbnail
直接點免下載,🎧Podcast節目:https://podcasts.apple.com/podcast/1621682685 #面對酸民也有SOP!四步驟解決你的煩惱! 1 仔細傾聽 2拉開距離 3做出選擇 4採取行動 #酸民的投射心理 #全白洋裝沾上小小污點 #最嚴厲的大魔王原來在這裡
Thumbnail
心理學上,獲得或失去同樣的東西,造成的心理影響卻是不同程度的,人們會更加在意失去的東西,以及負面的批評。 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人人都可以發聲,一百個人就可能會有一百個不同的觀點與角度,所以想要得到所有人的認同是極其困難的,但人偏偏又更在意負面的聲音,常常陷入其中不可自拔。
Thumbnail
心理學上,獲得或失去同樣的東西,造成的心理影響卻是不同程度的,人們會更加在意失去的東西,以及負面的批評。 在這個互聯網的時代,人人都可以發聲,一百個人就可能會有一百個不同的觀點與角度,所以想要得到所有人的認同是極其困難的,但人偏偏又更在意負面的聲音,常常陷入其中不可自拔。
Thumbnail
所有人都會在不自知的時候攻擊他人,這是生物的天性。 我們理當為了自己而活;但在進入工業時代後從原始的打獵變為——打工。 從本來的為自己活變為;為別人活。
Thumbnail
所有人都會在不自知的時候攻擊他人,這是生物的天性。 我們理當為了自己而活;但在進入工業時代後從原始的打獵變為——打工。 從本來的為自己活變為;為別人活。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