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秘密」與量子物理中「觀測者效應」關聯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1 分鐘

愛因斯坦提到:「原則上由觀察到的數值來建立一個理論是不對的。實際上往往相反,反而是你用的理論決定你能觀察到甚麼。」

波耳(Niels Bohr)的「互補原理」:光波粒二象性(wave-particle duality)。

「沒有一種角度可以窮盡真實,不同的觀點可能都有價值,卻是互相排斥的。」

「互補原理可以得知用不同的儀器觀測同一物體竟然會出現不同的現象。我們只能透過儀器來認識這個世界,而由不同的儀器所看到的世界也是不同的。」

海森堡的「測不準原理 (uncertainty principle)」:

「你愈知道一個粒子在哪裡,就越不知道他將往何處衝去,這並不是因為我們的測量誤差或是儀器的解析度不夠,而是一個自然界的本質。」

萬物都是原子組成的,而原子又是由帶正電的原子核與帶負電的電子組成。原子的質量主要集中在原子核,是電子的1,836倍。電子質量最多佔整個原子不到0.05%。而電子雲是原子核大小的10,000倍。

可以說原子內物質(質量)都是“無”比“有”還要多,

能量比物質還要多。

驗證老生常談:

我們的思想決定了我們怎麼看(用什麼觀察)這世界,這世界透過能量回應你的觀測意念(觀測而得的“數值”)。

我們能觀察到的世界便是我們認知世界的「投影」。

小延伸:我們常常透過名人的「座右銘」來作為認識這個人的意念縮影,而我更傾向聽取一個人自我闡述對這「座右銘」的解讀或對他/她產生的影響。也便是瞭解他之所以為他的「觀測意念」如何產生能量投影。

進階:所以我們能夠指揮善用「觀察者效應」,將主觀(測量)意念能量投射,轉換成實質(客觀)世界回應結果。

(決定瞭解哪些多重宇宙,也取決在自我的專注面上)

最後以汽車大王 亨利福特 所言作為指引,

「不管你覺得自己行還是不行,你都是對的。」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安德魯的外貿協會 的其他內容
**三個大家都知道但你更要實踐的心理學習** 我覺得受用也要讓你們知道。
週末帶汪汪隊迷的姊妹去朝聖汪汪隊新電影。進電影院前,透過預覽預告片,瞭解故事大綱是講述各狗狗們獲得超能力變身為威力狗,從如何獲得能力、到體驗能力過程,再到運用特殊能力處理遇到的問題為故事發展軸線(即便是兒童卡通觀影感,我也懂不暴雷的禮貌😆)。 看完感受除了劇情直接表達的,類天生我才必有用,
每次比較就像在地圖上刻畫出你現在狀態的位置,讓每次比較變成你的GPS,清楚的讓自己知道你現在在哪
固定型思維者多半會將單件事物的成敗連結到自我天賦能力上,如挫敗了就會歸因於就是自己能力差,就是無法做好。 成長型思維者不會因為單次的挫敗灰心喪志,會認為那是目前單次事件的失敗,並會在下次持續累積成長並做得更好。具體來說會針對事情的檢討而不針對自我能力懷疑沮喪。
開車時聽到一段對談,出自於打造出蛋黃酥界愛馬仕的世界冠軍麵包師傅 陳耀訓。他闡述最初參加法國麵包大賽,未能夠得到評審青睞,主因是他對台灣自己的食材不夠瞭解,以至於說不出所選用食材背後的緣由(故事),並提到,可以做出很棒歐式麵包的師傅很多,但要做出好吃獨特又能贏得評審芳心與消費者買單的麵包,又是另一回
*從口袋內僅有的30元開始* 小姐妹倆最近熱衷於寶可夢卡匣。 這週六,又到了依約兩週一次的捕抓寶可夢時間,兩姊妹好是期待。 但跑了幾家機台,都貼出官方告示,正在準備下一波卡匣發售,目前暫停捕捉(遊戲)。 當然姊妹倆好是失望落寞,
**三個大家都知道但你更要實踐的心理學習** 我覺得受用也要讓你們知道。
週末帶汪汪隊迷的姊妹去朝聖汪汪隊新電影。進電影院前,透過預覽預告片,瞭解故事大綱是講述各狗狗們獲得超能力變身為威力狗,從如何獲得能力、到體驗能力過程,再到運用特殊能力處理遇到的問題為故事發展軸線(即便是兒童卡通觀影感,我也懂不暴雷的禮貌😆)。 看完感受除了劇情直接表達的,類天生我才必有用,
每次比較就像在地圖上刻畫出你現在狀態的位置,讓每次比較變成你的GPS,清楚的讓自己知道你現在在哪
固定型思維者多半會將單件事物的成敗連結到自我天賦能力上,如挫敗了就會歸因於就是自己能力差,就是無法做好。 成長型思維者不會因為單次的挫敗灰心喪志,會認為那是目前單次事件的失敗,並會在下次持續累積成長並做得更好。具體來說會針對事情的檢討而不針對自我能力懷疑沮喪。
開車時聽到一段對談,出自於打造出蛋黃酥界愛馬仕的世界冠軍麵包師傅 陳耀訓。他闡述最初參加法國麵包大賽,未能夠得到評審青睞,主因是他對台灣自己的食材不夠瞭解,以至於說不出所選用食材背後的緣由(故事),並提到,可以做出很棒歐式麵包的師傅很多,但要做出好吃獨特又能贏得評審芳心與消費者買單的麵包,又是另一回
*從口袋內僅有的30元開始* 小姐妹倆最近熱衷於寶可夢卡匣。 這週六,又到了依約兩週一次的捕抓寶可夢時間,兩姊妹好是期待。 但跑了幾家機台,都貼出官方告示,正在準備下一波卡匣發售,目前暫停捕捉(遊戲)。 當然姊妹倆好是失望落寞,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了光的物理學,特別是光電效應與波粒二象性之間的關係。透過分析謝育哲的文章《光之物語——光的身世之謎》,讀者能更好地理解光在物理學中的重要性及其背後的歷史與實驗過程。文章對於近代物理的理解過程以及學術界的發展也提供了簡要的評價,並引發了對波粒二象性概念的深入思考。
Thumbnail
我們所感知的世界,其實是大腦根據感官輸入所建構出來的。這個建構過程可能受到我們的經驗、記憶、情感等因素的影響,因此我們所感知到的世界並非客觀世界的完全反映。 我們用語言來描述世界,但語言本身就具有模糊性。相同的詞語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會有不同的含義。不同的語言之間也有思維的先天限制與隔閡。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人們對意識和物質之間的關係有著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認為,物質是一切的基礎,意識只是物質世界中的一種現象。這種觀點被稱為物質主義或實證主義。根據這一觀點,我們的思維、感受和意志都是由大腦中的物理和化學過程決定的。 另一方面,也有些人相信意識是超越物質的存在。他們認為,物質世界可能只是一
Thumbnail
愛因斯坦: “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有限,而想像力無限,它包含了一切,推動著進步,是人類進化的源泉。” “邏輯會帶你從A點到達B點,想像力將把你帶到任何地方。” “創新不是由邏輯思維帶來的,儘管最後的成果需要一個符合邏輯的結構。” … …….. 愛因斯坦的名言中,曾一度提昌過想
量子是什麼,有什麼特性 1. 波粒二象性 這是量子力學中最奇特的概念之一,指的是粒子(如電子、光子)具有同時顯示波動性質和粒子性質的特性。譬如,光在某些情況下表現為波(如干涉和衍射現象),而在其他情況下又表現為粒子(如光電效應)。 2. 不確定性原理 由海森堡提出的不確定性原理指出,我們不能同
Thumbnail
1.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2. 能量看不到,卻統籌物理世界(形而上統籌形而下) 3. 數學與物理的不同:數學「定理」:絕對真理,不因時空轉換;物理「定律」:找到自然背後的律,而非證明 4. 數學的本質:建立在不能再問的「公理」上 5. 歐式平
Thumbnail
意識具有波粒二象性,處於知與不知之間的變化,需要觀察和關注才能展現。文章講述了量子實驗和意識之間的類似性,以及對自我本質的認知。說明恆久不變的變化、對生命及存在的愛和厭惡的觀念。
Thumbnail
人的心念皆有能量,當你心念越正向能量更高,進而可以影響自己及他人,當你負面思考越多能量就越低,時時觀照自我心念正向思考。 意識的能量級別由振動頻率決定   科學早已揭示出,宇宙間萬物的本質是能量。宇宙中的一切都靠能量的轉變而運作。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式說明:物質的本質就是能量。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
Thumbnail
在創作的路上真的很多人問我說 到底要怎麼做出符合自己期待 但又可以表現得很有美感的作品?🥹 這個問題真的應該是每個創作者都一直在學習的課題吧!
Thumbnail
本文深入探討了光的物理學,特別是光電效應與波粒二象性之間的關係。透過分析謝育哲的文章《光之物語——光的身世之謎》,讀者能更好地理解光在物理學中的重要性及其背後的歷史與實驗過程。文章對於近代物理的理解過程以及學術界的發展也提供了簡要的評價,並引發了對波粒二象性概念的深入思考。
Thumbnail
我們所感知的世界,其實是大腦根據感官輸入所建構出來的。這個建構過程可能受到我們的經驗、記憶、情感等因素的影響,因此我們所感知到的世界並非客觀世界的完全反映。 我們用語言來描述世界,但語言本身就具有模糊性。相同的詞語在不同的情境下可能會有不同的含義。不同的語言之間也有思維的先天限制與隔閡。
Thumbnail
在現代社會,人們對意識和物質之間的關係有著不同的看法。有些人認為,物質是一切的基礎,意識只是物質世界中的一種現象。這種觀點被稱為物質主義或實證主義。根據這一觀點,我們的思維、感受和意志都是由大腦中的物理和化學過程決定的。 另一方面,也有些人相信意識是超越物質的存在。他們認為,物質世界可能只是一
Thumbnail
愛因斯坦: “想像力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有限,而想像力無限,它包含了一切,推動著進步,是人類進化的源泉。” “邏輯會帶你從A點到達B點,想像力將把你帶到任何地方。” “創新不是由邏輯思維帶來的,儘管最後的成果需要一個符合邏輯的結構。” … …….. 愛因斯坦的名言中,曾一度提昌過想
量子是什麼,有什麼特性 1. 波粒二象性 這是量子力學中最奇特的概念之一,指的是粒子(如電子、光子)具有同時顯示波動性質和粒子性質的特性。譬如,光在某些情況下表現為波(如干涉和衍射現象),而在其他情況下又表現為粒子(如光電效應)。 2. 不確定性原理 由海森堡提出的不確定性原理指出,我們不能同
Thumbnail
1. 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2. 能量看不到,卻統籌物理世界(形而上統籌形而下) 3. 數學與物理的不同:數學「定理」:絕對真理,不因時空轉換;物理「定律」:找到自然背後的律,而非證明 4. 數學的本質:建立在不能再問的「公理」上 5. 歐式平
Thumbnail
意識具有波粒二象性,處於知與不知之間的變化,需要觀察和關注才能展現。文章講述了量子實驗和意識之間的類似性,以及對自我本質的認知。說明恆久不變的變化、對生命及存在的愛和厭惡的觀念。
Thumbnail
人的心念皆有能量,當你心念越正向能量更高,進而可以影響自己及他人,當你負面思考越多能量就越低,時時觀照自我心念正向思考。 意識的能量級別由振動頻率決定   科學早已揭示出,宇宙間萬物的本質是能量。宇宙中的一切都靠能量的轉變而運作。愛因斯坦的質能方程式說明:物質的本質就是能量。 美國著名的心理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