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我很喜歡看到你們在板上吵架】 炒作流量黑帽手法

更新 發佈閱讀 3 分鐘
raw-image


這是【黃標粉專經營筆記】的第5集,開始認真經營粉專至今已經超過三個月時間,追蹤數也從原本的1800人,發展至今天的4200人,超過一倍的追蹤數。


這段時間以來國際上沒有發生太多像烏克蘭這樣,可以與台灣進行對比的國際事件,所以我想應該可以說是自己的流量經營策略開始見效了吧。


以下分享的是自己這陣子以來檢視自己、觀察別人所獲得的經營心得,集大成寫給社群粉絲的一篇文章。


隨著選舉快要到了,社群媒體想必是「各方勢力」的兵家必爭之地,最近也開始看到一些政治、民生議題的粉專、社群或是KOL開始使用這樣的黑帽手法...


純粹分享,如果你早就知道也沒關係!


【其實我很喜歡看到你們在板上吵架】

Hi~我是Yeti,距離選舉越近,有件事情我越想跟大家講那就是:「#其實我很喜歡你們在我板上吵架」。

* 醜話在前:文章沒看完就留言罵我的人,我也只會叫你回頭把文章看完。

比起對本站經營可能的負面影響,我更想透過自己淺薄的經營經驗,推測一些接下來可能發生的狀況(也許正在發生)。

「鼓勵高價值的內容、鼓勵社群成員的互動」我對於FB這部分的社群政策抱持著正向的看法。

不過你可曾想過,FB是如何去判斷一篇內容的價值?

是作者文筆優秀?詞彙精美?還是內容對社會有正面意義?


「量化數據的分析,是較簡易、低成本的做法」

(至少GPT語言模型出現前是如此)


這些量化數據的來源,不外乎幾個面向:貼文長度、停留時間、互動性(心情、分享與留言),聰明的你一定發現,這幾個面向其實是環環相扣的。


像是,貼文越長、停留越久,所以除了增加內容量,還可以透過調整段落、閱讀節奏,來增加你閱讀的時間。


另一個我想提的,就是「互動」了。


如果在「鼓勵社群成員的互動」的彩虹泡泡中,我們看到的景象應該是一篇優秀的報導,下方有來自四面八方、不同背景成員,正向的討論著如何讓人類世界更加美好。


可惜的是在實際經驗中無論你留了什麼內容,在FB演算上都只是「一個互動數據」。


那麼,什麼狀況會讓人「快速留言、回覆、反覆閱覽還樂此不疲」呢?

你知我知,就是「在口誅筆伐中戰勝他人的那種優越感」


我們可以試著回想,你是不是曾經也有那種與網路上素未謀面的人,在可能只是塗鴉牆推薦的貼文中爭鋒相對的場景?


然後為了吵贏對方,你還要反覆搜尋回到那篇貼文底下,為了只是在第一時間反駁對方?


「這也是為何許多新聞議題下,會有這麼多免洗帳號四處引戰。」
「這也是為何有許多KOL愛在社群上,刊登一些爭議話題。」


早先加入的狗友應該還記得之前《19式路上跑》以及《投降後果》的貼文,一眾小粉紅在貼文下方鬧事,讓這兩篇的觸及創下本站新高。


「你們吵架,我賺互動量,FB就會認為是好內容拉高觸及度,然後我就更容易將想要擴散的訊息透過塗鴉牆的推薦散佈出去,然後讓更多人來吵架,形成這個負向循環。」


大選將至,一定會有更多來自各方的網軍、公關公司藉由這類手法來炒作特定訊息、流量,間接影響選情。(也許他們的手法又更加推陳出新了,我不知道)


想給大家的建議是,當在社群上被一則貼文、留言惹怒時,建議先深吸一口氣,思考這則貼文內容本身,是否值得被討論、散佈。


回到頭來看「其實我很喜歡你們在我板上吵架」這句話,其實是很網軍們的心聲,你們越吵他們越爽。


但在【Tac.Dog 戰術狗】這板上,Yeti 希望看到的是「大家知識的對等交流、敞開心扉的深度討論」,這對整體台灣的民防與後備教育環境才會產生正向的影響。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avatar-img
我是 Yeti,不是雪球的沙龍
25會員
32內容數
雖說「吾日三省吾身」,但你離職後也跟我一樣不斷反省自己、反省老闆、反省公司或職場嗎?這是個紀錄Yeti離職創業後的反省日記,包含了職場自省、創業心得與耍廢情報,是個濃厚系個人色彩的地方,一不小心會成別人的毒雞湯,請謹慎服用。
2023/11/20
「你怎麼都沒邀請對貼文按讚的人,來給專業按讚呢?」新加入協助粉專管理的小編這麼問我。 是的,比起按讚人數或追蹤人數的增長,我更在意的是所有追蹤粉專的朋友是否「真的是我們內容的受眾」? 這是【黃標粉專經營筆記】的第 7 集,延續上次的內容,我將談談為何「粉絲結構」如此的重要?
Thumbnail
2023/11/20
「你怎麼都沒邀請對貼文按讚的人,來給專業按讚呢?」新加入協助粉專管理的小編這麼問我。 是的,比起按讚人數或追蹤人數的增長,我更在意的是所有追蹤粉專的朋友是否「真的是我們內容的受眾」? 這是【黃標粉專經營筆記】的第 7 集,延續上次的內容,我將談談為何「粉絲結構」如此的重要?
Thumbnail
2023/11/17
我對於粉絲專頁推薦功能的三個想法 第一、往好處想 - 無論如何你的粉專內容都將隨著FB的政策觸及到更多人 第二、但往壞處想 - 你的內容有可能因觸及到不這麼喜歡的人被隱藏 再者、往更壞的方向想 - 你可能吸引到並非真正認同粉專「核心價值」的受眾 等等,第三點怎麼想都比第二點好呀?要回答這問題 就得
Thumbnail
2023/11/17
我對於粉絲專頁推薦功能的三個想法 第一、往好處想 - 無論如何你的粉專內容都將隨著FB的政策觸及到更多人 第二、但往壞處想 - 你的內容有可能因觸及到不這麼喜歡的人被隱藏 再者、往更壞的方向想 - 你可能吸引到並非真正認同粉專「核心價值」的受眾 等等,第三點怎麼想都比第二點好呀?要回答這問題 就得
Thumbnail
2023/10/31
如果我有這樣一套能在 3 個月內打造出高互動的粉專的方法 你會想知道嗎? 想知道的朋友請留言+1 你好我是Yeti,來自CoUP! 職人創業家, 一個幫助專業工作者學習打造「知識網絡」的好地方。 如果你有任何製作課程方面的問題想要聊聊,請點這
Thumbnail
2023/10/31
如果我有這樣一套能在 3 個月內打造出高互動的粉專的方法 你會想知道嗎? 想知道的朋友請留言+1 你好我是Yeti,來自CoUP! 職人創業家, 一個幫助專業工作者學習打造「知識網絡」的好地方。 如果你有任何製作課程方面的問題想要聊聊,請點這
Thumbnail
看更多
你可能也想看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還在煩惱平凡日常該如何增添一點小驚喜嗎?全家便利商店這次聯手超萌的馬來貘,推出黑白配色的馬來貘雪糕,不僅外觀吸睛,層次豐富的雙層口味更是讓人一口接一口!本文將帶你探索馬來貘雪糕的多種創意吃法,從簡單的豆漿燕麥碗、藍莓果昔,到大人系的奇亞籽布丁下午茶,讓可愛的馬來貘陪你度過每一餐,增添生活中的小確幸!
Thumbnail
完美的溝通,是來自於雙方產生共鳴,尤其是網路圈粉的世代,有觀眾才是英雄~ 在這世代,網路分享成了讓別人認識自己最快速的工具,先不談是否對這世界有什麼影響力,圈粉很厲害的朋友,很多是因為分享的內容更符合了觀眾的需要,或是本身就是超強人緣吸引機,如果真的有心要在網路世界獲得一席之地,確實是該思考分
Thumbnail
完美的溝通,是來自於雙方產生共鳴,尤其是網路圈粉的世代,有觀眾才是英雄~ 在這世代,網路分享成了讓別人認識自己最快速的工具,先不談是否對這世界有什麼影響力,圈粉很厲害的朋友,很多是因為分享的內容更符合了觀眾的需要,或是本身就是超強人緣吸引機,如果真的有心要在網路世界獲得一席之地,確實是該思考分
Thumbnail
以下分享的是自己這陣子以來檢視自己、觀察別人所獲得的經營心得,集大成寫給社群粉絲的一篇文章。隨著選舉快要到了,社群媒體想必是「各方勢力」的兵家必爭之地,最近也開始看到一些政治、民生議題的粉專、社群或是KOL開始使用這樣的黑帽手法...
Thumbnail
以下分享的是自己這陣子以來檢視自己、觀察別人所獲得的經營心得,集大成寫給社群粉絲的一篇文章。隨著選舉快要到了,社群媒體想必是「各方勢力」的兵家必爭之地,最近也開始看到一些政治、民生議題的粉專、社群或是KOL開始使用這樣的黑帽手法...
Thumbnail
在經營粉專的初期,如何在不花錢的情況下,借力使力累積粉專流量,相信是許多初學者感興趣的一部分? 撇除時事帶來的機會,總結「戰術狗」經營至今的心得,我認有三 - 「內容」、「角色」與「互動」。 內容為王,但好的內容不只是「寫得好」 討論社群貼文時,很多人會過度把重點放在內容所提供的「價值
Thumbnail
在經營粉專的初期,如何在不花錢的情況下,借力使力累積粉專流量,相信是許多初學者感興趣的一部分? 撇除時事帶來的機會,總結「戰術狗」經營至今的心得,我認有三 - 「內容」、「角色」與「互動」。 內容為王,但好的內容不只是「寫得好」 討論社群貼文時,很多人會過度把重點放在內容所提供的「價值
Thumbnail
過去一週「戰術狗」的追蹤人數從1800位直線上升到2600位,增加了近800個追蹤數,而按讚數也增加了500多。 以個人經驗來說其實我不知這樣算快還是算慢,但對「漲粉」這件事的觀察,我自己感覺再過2000人後,流量就開始呈現指數型的增長。 這週讓我體會最深的,大概是如何「寫出讓人願意分享的文章」
Thumbnail
過去一週「戰術狗」的追蹤人數從1800位直線上升到2600位,增加了近800個追蹤數,而按讚數也增加了500多。 以個人經驗來說其實我不知這樣算快還是算慢,但對「漲粉」這件事的觀察,我自己感覺再過2000人後,流量就開始呈現指數型的增長。 這週讓我體會最深的,大概是如何「寫出讓人願意分享的文章」
Thumbnail
一、連結放在貼文的流量成效好嗎? 經過多次測試,連接盡量不要放在貼文中,可以放在留言處,總體觸及率較高 二、hashtag 要標註嗎?標越多越好嗎? 先不要亂標,找到自己的TA,訂位好自己的產品再標,不是什麼都標,會讓fb演算法搞昏頭,更不知道你的粉專訂位在哪? 經個人經驗,原則上不標has
Thumbnail
一、連結放在貼文的流量成效好嗎? 經過多次測試,連接盡量不要放在貼文中,可以放在留言處,總體觸及率較高 二、hashtag 要標註嗎?標越多越好嗎? 先不要亂標,找到自己的TA,訂位好自己的產品再標,不是什麼都標,會讓fb演算法搞昏頭,更不知道你的粉專訂位在哪? 經個人經驗,原則上不標has
Thumbnail
什麼的圖文回應高?三個提問技:選擇題、 一句話快速回答、點名。 圖片中用編號。 選擇題的答案若有轉折,會降低使用者回答意願。 答案盡量選二分法,簡單明瞭。 一句話快問快答,目的不在於百花齊放的答案,而在於一呼百應的效果。
Thumbnail
什麼的圖文回應高?三個提問技:選擇題、 一句話快速回答、點名。 圖片中用編號。 選擇題的答案若有轉折,會降低使用者回答意願。 答案盡量選二分法,簡單明瞭。 一句話快問快答,目的不在於百花齊放的答案,而在於一呼百應的效果。
Thumbnail
Facebook 是所有品牌操作數位行銷的兵家必爭之地,「經營社群」一詞在台灣幾乎等同營運Facebook 粉絲專頁。然而隨著臉書演算法不斷調整,粉絲專業經營者也遇到前所有的挑戰,本篇提出應對來自臉書挑戰的行銷對策。
Thumbnail
Facebook 是所有品牌操作數位行銷的兵家必爭之地,「經營社群」一詞在台灣幾乎等同營運Facebook 粉絲專頁。然而隨著臉書演算法不斷調整,粉絲專業經營者也遇到前所有的挑戰,本篇提出應對來自臉書挑戰的行銷對策。
追蹤感興趣的內容從 Google News 追蹤更多 vocus 的最新精選內容追蹤 Google New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