賽局理論 三個基本概念

賽局理論 三個基本概念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2 分鐘
raw-image

柏拉圖效率優勢策略奈許均衡,是賽局理論中三個基本概念

舉例來說如果兩個攤販事先商量好分散,以馬路的中間為界,在右側的中間與左側的中間分別擺攤,兩家平等賺錢,還可以確保消費者的購物距離是最短。而這種方法稱為"柏拉圖改善"在不傷害任何人的利益同時,還能使至少一人的境遇變得更好。如果一個局面已經沒有柏拉圖改善的空間,這個局面就是柏拉圖效率。但依現實面來看,商店會聚集在中間,這樣顯然是不符合柏拉圖效率,但為什麼會不符合呢?因為柏拉圖效率是屬於一個不穩定的賽局,一但有一方偷偷將攤位移到馬路中間,就會傷害到對手和消費者利益,但這樣對他自己本身卻是有利的。

理想青年都喜歡柏拉圖效率,但賽局理論告訴我們穩定的賽局才能長久

囚徒困境

raw-image

如果依照表格上,兩個囚犯的最佳結果是雙方都不認罪,判兩年。但賽局理論要求我們每次判斷時都要考慮對方會怎麼做,然後你應該如何應對。就囚犯甲的角度來看,認罪會是他的最佳策略,因為如果囚犯乙不認罪,而甲認罪,這樣甲只需要被關一年;若甲不認罪,而乙卻認罪,這樣甲會被關五年,而雙方都認罪的話,只要被關三年。因此雙方的最佳策略就是都認罪。這就是所謂的"優勢策略",選擇這個策略,不管對手怎麼做,對你來說都是最好的。作為一個理性的人,如果賽局中有優勢策略,就一定要選他。由此可見,囚犯甲的優勢策略是認罪,而囚犯乙也是如此。這個結果是穩定的,任何一方都不會改變策略,這就是"奈許均衡"

奈許均衡:在這個策略組合裡,沒有任何一方願意單方面的改變自己策略。因為大家都不願意先變,這種局面就改變不了,商家聚集在同一點也是一種奈許均衡。評估一個局面不能看它是否對整體來說是不是最好的,它還要讓每個參與者都不願意單方面的改變。



avatar-img
侑楙的沙龍
8會員
51內容數
留言
avatar-img
留言分享你的想法!
侑楙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高手賽局緒論
做什麼都要留一點空間,留出餘地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三十支車輪輻共用一個中間的車輪轂,車輪轂因為中間空無,所以才有車子的用途。 *轂:車輪中間的圓木,中空,可以讓車軸穿過。 老子在此說明的是"有"和"無"的關係,它們是統一對立的關係。
領導者是這樣練成的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你能不能把肉體和精神合在一起,達到一種和諧的狀態,轐讓形神分離。 這是老子告訴我們的一個理念,因為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是形和神分離的。人們往往會用過度的欲望,去驅使自己的身體,結果導致身體的崩潰。身體能做的事是有限的,但在我們的欲望驅使下,為了獲得
道德經 第九章 保富之道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有一個裝滿水的器皿,你端起它,水會溢出來,這樣倒不如適可而止。 這句話是說,如果你做任何事都把它裝到很滿再去做,這樣就沒辦法做了,你倒不如放下它。我們做事不要做太滿,要為自己留一點後路,留點餘地。
道德經 第八章 活得強大的智慧 上善似水:領導者的品性跟水相近。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水善利萬物,滋養眾生,又非常安靜,只往低處流,處於眾人最厭惡的地方,這樣的特色近似於道。 在現今的社會中,大家都喜歡往高處爬,享受著社會地位被抬高,受到大家的景仰、崇拜,而討厭在地勢低的地方。
道德經 第七章 克服私心,是我們一生的修練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是因為它不為自己謀去福利,所以就能長久。 老子在揣摩天之道時,他認為天之道有生養萬物的特點,讓世界繁榮,但它卻隱於身後,不說自己是主人,也不為自己謀取一分一毫,結果大家反而離不開它。
高手賽局緒論
做什麼都要留一點空間,留出餘地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三十支車輪輻共用一個中間的車輪轂,車輪轂因為中間空無,所以才有車子的用途。 *轂:車輪中間的圓木,中空,可以讓車軸穿過。 老子在此說明的是"有"和"無"的關係,它們是統一對立的關係。
領導者是這樣練成的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你能不能把肉體和精神合在一起,達到一種和諧的狀態,轐讓形神分離。 這是老子告訴我們的一個理念,因為我們絕大多數人都是形和神分離的。人們往往會用過度的欲望,去驅使自己的身體,結果導致身體的崩潰。身體能做的事是有限的,但在我們的欲望驅使下,為了獲得
道德經 第九章 保富之道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有一個裝滿水的器皿,你端起它,水會溢出來,這樣倒不如適可而止。 這句話是說,如果你做任何事都把它裝到很滿再去做,這樣就沒辦法做了,你倒不如放下它。我們做事不要做太滿,要為自己留一點後路,留點餘地。
道德經 第八章 活得強大的智慧 上善似水:領導者的品性跟水相近。 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眾人之所惡:水善利萬物,滋養眾生,又非常安靜,只往低處流,處於眾人最厭惡的地方,這樣的特色近似於道。 在現今的社會中,大家都喜歡往高處爬,享受著社會地位被抬高,受到大家的景仰、崇拜,而討厭在地勢低的地方。
道德經 第七章 克服私心,是我們一生的修練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天地之所以能長且久,是因為它不為自己謀去福利,所以就能長久。 老子在揣摩天之道時,他認為天之道有生養萬物的特點,讓世界繁榮,但它卻隱於身後,不說自己是主人,也不為自己謀取一分一毫,結果大家反而離不開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