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憶是如何產生的?

更新於 發佈於 閱讀時間約 3 分鐘

記憶是一種動態的過程

記憶意味著穿越時空。我們所說的「記憶」是由不同的元素(圖像、聲音、氣味、情緒)組成的,這些元素是不同但相互關聯的註記系統運作的結果。為了形成記憶,必須進行某種形式的學習。記憶是人腦對過去經驗的儲存和再現。記憶的形成是一個複雜的過程。

也就是說,必須取得資訊。一旦獲取信息,就必須將其保留在內存中直到需要時為止。最後,這些資訊被使用;我們從記憶中檢索資訊並將其置於活躍狀態。記憶研究者將記憶的這三個階段標記為編碼、保留和檢索,很好地代表了整個記憶過程

編碼階段是指如何將新資訊放入先前資訊的上下文中。個體對事件的編碼不同。如果您必須對單字「table」進行編碼,則可以透過指定物件「table」的外觀(大小、形狀)的視覺代碼或透過指定該字的含義(包括該字的情感)的語義代碼來實現。

這個「table」通常會在你身上觸發。

記憶痕跡的強度取決於編碼的深度:
刺激處理的程度越深,形成的痕跡就越有可能持久。

raw-image

記憶的形成可以分為以下四個步驟:

  1. 編碼:將新的信息轉換成神經信號,並儲存在大腦中。編碼可以是短期記憶,也可以是長期記憶。
  2. 儲存:將編碼後的信息儲存在大腦中。長期記憶通常儲存在大腦皮層中,而短期記憶通常儲存在海馬體中。
  3. 回憶:將儲存的信息從大腦中提取出來。回憶可以是主動的,也可以是被動的。
  4. 遺忘:大腦會逐漸遺忘一些信息。遺忘的原因有很多,包括信息的干擾、信息的缺乏使用等。

記憶是一種動態的過程,會隨著時間的推移而發生變化。長期記憶會逐漸穩定,但也可能會發生遺忘。遺忘是記憶的一個正常過程,但過度的遺忘(壓抑)可能會導致記憶障礙。

raw-image

記憶是一種參考

當活細胞試圖將自己複製到另一個細胞時,它會在活細胞中自動創建。在這個過程中,一個細胞依照自己的形象製造出另一個細胞。一個細胞需要一個關於新細胞應該是什麼樣子的參考,而這個參考就是它自己的記憶。所以,它不是細胞的隨機生長,複製其實是由細胞記憶控制的。

對於更高級的生命形式,這種記憶儲存在 DNA 中,它指導細胞成為特定類型的物種。人類兒童出生時只有兩百萬個細胞,隨著他的成長,這些細胞的數量會增加約三十倍,使體重達到成人的水平。但成年人仍然是人。

意思是貓不可能長大成為豹子,這是因為基於所有生物體的細胞記憶的受控生長。我還沒有看到任何心靈或神經系統參與其中。這只是無意識的複製/貼上,或者我們可以說編碼/解碼

在整個演化過程中,記憶是成長機制獲得方向的參考,成為特定的事物,而不僅僅是隨機的事物。皮膚碎片不斷地從我的臉上脫落,三個月後,我所有的臉部細胞都被新的細胞取代。但我的臉看起來還是很相似,只是因為我DNA中的記憶,我的細胞一次又一次地參考那裡變成了我

我們的細胞非常忙於複製貼上,這就是為什麼演化是一個極其緩慢的過程,因為一個輕微的偏差就需要數千年的時間。


記憶可以被看作是一種穿越時空

從某種意義上來說,記憶可以被看作是一種穿越時空的行為。記憶是我們對過去經驗的儲存和再現。當我們回憶起過去的某件事時,我們就將自己帶回到了那個特定的時刻。我們可以感受到當時的感受、看到當時的景象、聽到當時的聲音。

在這個意義上,記憶就好像是一扇窗戶,可以讓我們看到過去。我們可以通過記憶來了解過去,從而更好地理解現在和未來。當然,記憶也只是一種主觀的體驗。我們對過去的記憶可能並不完全準確,也可能會受到我們當下的狀態和情緒的影響。

但是,即使記憶並不完全準確,它仍然是我們了解過去的重要途徑。通過記憶,我們可以學習到過去的經驗,從而避免重蹈覆轍。因此,我們可以說,記憶意味著穿越時空,但這種穿越是主觀的、有限的。


raw-image
avatar-img
83會員
718內容數
📌人活在自己的語言中,語言是人「存在的家」,人在說話,話在說人。語言文字為我們建立了一個平行於現實世界的精神家園,於是,不論我們行了多遠的路,靈魂總有可棲之處。 享受獨處,張開雙臂享受屬於自己的自由。 iamk.cc/WfQ82C 💚🔆🌷⚘️🌵🌲☘️🌳🌱🌟🌹🌙🖋️🌱💕🎨🌿
留言0
查看全部
avatar-img
發表第一個留言支持創作者!
⏳熵妮的沙龍☆ 的其他內容
一個想法可以塑造一個社會及其對各項徵稅、政策的考慮。富人創造就業機會這個想法是一個信念,但有時我們的想法,即使我們確信是真的,也可能對數千人來說是大錯特錯。 政策制定者相信富人是就業創造者,因此應該不繳稅。但事實並非如此。我已經啟動或幫助啟動的數十家公司,並初步聘用了很多人。
毫無疑問,阿道夫·希特勒領導的納粹德國實施了“最終解決方案”,旨在殺害所有猶太人。但是,以色列總理本傑明·內塔尼亞胡在本週的演講中表示,這不是希特勒的想法。相反,他指的是耶路撒冷當時的大穆夫提哈吉·阿明·侯賽尼 (Haj Amin al-Husseini),
探究某個企業為何搖搖欲墜,我們必然會發現反社會人格者在其中努力攪局。在一個瀕臨破裂的家庭裡,我們通常找得到某個具有這種人格特質的成員。 當生活變得艱困起來,走向失敗時,一個受過訓練的觀察者只要仔細地檢視那個區域,就會發現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反社會人格者在搞鬼。 有研究說,每25個人就有一個
第三者定律 個體和國家之間的衝突和暴力存在已久,而造成的原因卻一直是個謎。巴比倫: 不毛之地:如果迦勒底城消失,如果巴比倫化為塵土,如果埃及變成一塊貧瘠的土地,如果西西里曾有160個繁榮的城市,但在西元零年之前成為廢墟,最後變成沙漠,儘管人類付出勞力、善用巧思、祈求禱告與意圖改變,但這一切仍然發生
每個兒童都應該享有感到安全、有保障和受到保護的基本權利。但並不是每個孩子都這樣。 在成長過程中,為我們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是我們的父母和家庭成員在情感、心理和生物方面的責任。但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接受這種責任,都意識到這種責任,或者有能力履行這種責任。
就因為每一個人都不完美 每一個人都有優點與缺點 所以我們會談生命的成長,談修行 最重要的是去平衡自身的陰陽 唯有自己平衡了,你才有能耐去面對未平衡好自己陰陽的他人。你也才能與任何一個他人一一創造協和的陰陽。
一個想法可以塑造一個社會及其對各項徵稅、政策的考慮。富人創造就業機會這個想法是一個信念,但有時我們的想法,即使我們確信是真的,也可能對數千人來說是大錯特錯。 政策制定者相信富人是就業創造者,因此應該不繳稅。但事實並非如此。我已經啟動或幫助啟動的數十家公司,並初步聘用了很多人。
毫無疑問,阿道夫·希特勒領導的納粹德國實施了“最終解決方案”,旨在殺害所有猶太人。但是,以色列總理本傑明·內塔尼亞胡在本週的演講中表示,這不是希特勒的想法。相反,他指的是耶路撒冷當時的大穆夫提哈吉·阿明·侯賽尼 (Haj Amin al-Husseini),
探究某個企業為何搖搖欲墜,我們必然會發現反社會人格者在其中努力攪局。在一個瀕臨破裂的家庭裡,我們通常找得到某個具有這種人格特質的成員。 當生活變得艱困起來,走向失敗時,一個受過訓練的觀察者只要仔細地檢視那個區域,就會發現有一個或一個以上的反社會人格者在搞鬼。 有研究說,每25個人就有一個
第三者定律 個體和國家之間的衝突和暴力存在已久,而造成的原因卻一直是個謎。巴比倫: 不毛之地:如果迦勒底城消失,如果巴比倫化為塵土,如果埃及變成一塊貧瘠的土地,如果西西里曾有160個繁榮的城市,但在西元零年之前成為廢墟,最後變成沙漠,儘管人類付出勞力、善用巧思、祈求禱告與意圖改變,但這一切仍然發生
每個兒童都應該享有感到安全、有保障和受到保護的基本權利。但並不是每個孩子都這樣。 在成長過程中,為我們創造一個安全的環境是我們的父母和家庭成員在情感、心理和生物方面的責任。但並不是所有的父母都接受這種責任,都意識到這種責任,或者有能力履行這種責任。
就因為每一個人都不完美 每一個人都有優點與缺點 所以我們會談生命的成長,談修行 最重要的是去平衡自身的陰陽 唯有自己平衡了,你才有能耐去面對未平衡好自己陰陽的他人。你也才能與任何一個他人一一創造協和的陰陽。
你可能也想看
Google News 追蹤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什麼是記憶? 記憶如何幫助我們——以及為什麼它們有時會失敗 心理學家如何定義記憶 記憶是指對於資訊的獲取、儲存、保留、隨後檢索資訊的心理過程。記憶涉及三個主要過程:編碼、儲存和檢索。 人類記憶涉及保存和恢復資訊的能力。然而,這個過程並不完美。有時我們會忘記,或記錯事情。有時候,資訊一開始就沒
Thumbnail
【忘記。】 「你會忘記,但是又會因為『忘記』這個關鍵字而記得。」 你會忘記投胎轉世之前的記憶,但是又會在意識到「有什麼『忘記』了」的疑惑中逐漸記起來。 「忘記」是一個「無門之門」,表面上好似一個概念或形容詞,實際上是一個「鑰匙或關鍵字」,它將帶你回到接收「忘記指令」的那個瞬間,於是你透過那
Thumbnail
左右腦,左腦: 語言功能、數學、邏輯問題,詮釋家,捏造細節或自圓其說,注重邏輯和次序,如果某是不合哩,會自行編造一套蠻合理說詞;右腦: 空間認知,觸碰、視覺-動作協調任務,實事求是。 你過去的記憶力是不可靠的,你會對當下環境的認知有所選擇性,大腦會填入許多不切實際的細節,而漏掉一些可能很重要的
Thumbnail
1. 什麼是記憶力 記憶力是人腦儲存、保留和回憶信息的能力。它是我們學習、思考和日常生活的基礎。記憶可以分為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短期記憶容量有限,通常只能保留幾秒到幾分鐘。長期記憶則可以儲存大量信息,並保留很長時間。良好的記憶力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效地學習新知識、解決問題和完成各種任務。 2
Thumbnail
喜歡編故事的大腦     大腦無法記住零碎片段的訊息,通常必須把那些新的資訊跟腦中原本已記住,也就是已經存在的訊息連結,才能永遠記錄下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的大腦很喜歡自己編故事,也就是我們潛意識中會不斷地把外界的訊息合理化
「第一大腦儲存事物與概念的記憶,是分佈式儲存在一個龐大的神經網路。」 這好像蠻有道理,也解釋了寫作的時候,感覺很多回憶透過寫著寫著都連結起來。 所以,其實很多想法就在我們的腦子裡,但要怎麼有效將這些想法叫回來不容易。 我研究卡片盒筆記法收穫最大的,是把想法編號做索引的這個操作。
Thumbnail
大腦無法記住零碎片段的訊息,通常必須把那些新的資訊跟腦中原本已記住,也就是已經存在的訊息連結,才能永遠記錄下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的大腦很喜歡自己編故事,也就是我們潛意識中會不斷地把外界的訊息合理化,那些零零碎碎的訊息,大腦自己會去從原本已有的背景知識以及經驗中,去提取相關的訊息來填
Thumbnail
(2022/12/20所撰舊文) 若試圖用世間能夠理解的詞彙的話,我認為業似乎就如同「記憶」 這種「記憶」包含各種意義層面上的記憶,有無形的(能量)、有物質的 而這份記憶能夠從各種形式與位置上被儲存與讀取 例如身體(基因),頭腦(記憶/創傷/慣性),天賦(天生的專長),經歷(量子糾纏?/
從記憶的碎片中,開始慢慢的拼湊,試著得到完整的圖案。或許會跌跌撞撞,或許會一路順暢,而你也只能選擇享受這熟悉又陌生的旅程。 夢境是淺意識的反射;即便表面波瀾無驚 試著嘗試各種方法,希望能找到答案。想再次從他們的口中獲得讚賞,告訴自己已做得很好,放過自己吧,好好的休息。你該停下來,別再東奔西跑的尋
Thumbnail
現代社會跟以前不同了,人人都有一支手機,只要打開就可以獲得各種資訊。過去想要辦卡或是開戶就要跑一趟銀行,然而如今科技快速發展之下,金融App無聲無息地進到你生活中。但同樣的,每一家銀行都有自己的App時,我們又該如何選擇呢?(本文係由國泰世華銀行邀約) 今天我會用不同角度帶大家看這款國泰世華CUB
Thumbnail
嘿,大家新年快樂~ 新年大家都在做什麼呢? 跨年夜的我趕工製作某個外包設計案,在工作告一段落時趕上倒數。 然後和兩個小孩過了一個忙亂的元旦。在深夜時刻,看到朋友傳來的解籤網站,興致勃勃熬夜體驗了一下,覺得非常好玩,或許有人玩過了,但還是想寫上來分享紀錄一下~
什麼是記憶? 記憶如何幫助我們——以及為什麼它們有時會失敗 心理學家如何定義記憶 記憶是指對於資訊的獲取、儲存、保留、隨後檢索資訊的心理過程。記憶涉及三個主要過程:編碼、儲存和檢索。 人類記憶涉及保存和恢復資訊的能力。然而,這個過程並不完美。有時我們會忘記,或記錯事情。有時候,資訊一開始就沒
Thumbnail
【忘記。】 「你會忘記,但是又會因為『忘記』這個關鍵字而記得。」 你會忘記投胎轉世之前的記憶,但是又會在意識到「有什麼『忘記』了」的疑惑中逐漸記起來。 「忘記」是一個「無門之門」,表面上好似一個概念或形容詞,實際上是一個「鑰匙或關鍵字」,它將帶你回到接收「忘記指令」的那個瞬間,於是你透過那
Thumbnail
左右腦,左腦: 語言功能、數學、邏輯問題,詮釋家,捏造細節或自圓其說,注重邏輯和次序,如果某是不合哩,會自行編造一套蠻合理說詞;右腦: 空間認知,觸碰、視覺-動作協調任務,實事求是。 你過去的記憶力是不可靠的,你會對當下環境的認知有所選擇性,大腦會填入許多不切實際的細節,而漏掉一些可能很重要的
Thumbnail
1. 什麼是記憶力 記憶力是人腦儲存、保留和回憶信息的能力。它是我們學習、思考和日常生活的基礎。記憶可以分為短期記憶和長期記憶。短期記憶容量有限,通常只能保留幾秒到幾分鐘。長期記憶則可以儲存大量信息,並保留很長時間。良好的記憶力可以幫助我們更有效地學習新知識、解決問題和完成各種任務。 2
Thumbnail
喜歡編故事的大腦     大腦無法記住零碎片段的訊息,通常必須把那些新的資訊跟腦中原本已記住,也就是已經存在的訊息連結,才能永遠記錄下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的大腦很喜歡自己編故事,也就是我們潛意識中會不斷地把外界的訊息合理化
「第一大腦儲存事物與概念的記憶,是分佈式儲存在一個龐大的神經網路。」 這好像蠻有道理,也解釋了寫作的時候,感覺很多回憶透過寫著寫著都連結起來。 所以,其實很多想法就在我們的腦子裡,但要怎麼有效將這些想法叫回來不容易。 我研究卡片盒筆記法收穫最大的,是把想法編號做索引的這個操作。
Thumbnail
大腦無法記住零碎片段的訊息,通常必須把那些新的資訊跟腦中原本已記住,也就是已經存在的訊息連結,才能永遠記錄下來。     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我們的大腦很喜歡自己編故事,也就是我們潛意識中會不斷地把外界的訊息合理化,那些零零碎碎的訊息,大腦自己會去從原本已有的背景知識以及經驗中,去提取相關的訊息來填
Thumbnail
(2022/12/20所撰舊文) 若試圖用世間能夠理解的詞彙的話,我認為業似乎就如同「記憶」 這種「記憶」包含各種意義層面上的記憶,有無形的(能量)、有物質的 而這份記憶能夠從各種形式與位置上被儲存與讀取 例如身體(基因),頭腦(記憶/創傷/慣性),天賦(天生的專長),經歷(量子糾纏?/
從記憶的碎片中,開始慢慢的拼湊,試著得到完整的圖案。或許會跌跌撞撞,或許會一路順暢,而你也只能選擇享受這熟悉又陌生的旅程。 夢境是淺意識的反射;即便表面波瀾無驚 試著嘗試各種方法,希望能找到答案。想再次從他們的口中獲得讚賞,告訴自己已做得很好,放過自己吧,好好的休息。你該停下來,別再東奔西跑的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