者:陳華夫
於是
腦神經記憶網絡是由「語義記憶網絡」與「內隱記憶網絡」組成(如下圖所示):
於是我們來到關鍵點了,在
神經元細胞裡的
記憶是如何儲存、
索引、
回憶、及
遺忘?
任何
信息進入大腦,都得經過大腦的
編碼過程─即檢索
腦神經記憶網絡中之相關
記憶,與之比較,而產生此
信息與現存的
記憶之
關係。而就是此
編碼得出的
關係經過
調幅腦波傳導致
腦神經記憶網絡某些部位,最終被儲存的在一個或多個
神經元細胞。而什麼是
關係呢?哲學家
休謨認為存在有七種哲學
關係:同一、空間、時間、數量、性質、對立、因果等。而我認為亦記憶課題中,還要加上第八種
關係:
價值(如上圖所示)。
舉個例子來解釋:當你的大腦看到一隻「漂亮的柴犬」,你的大腦首先檢索你
記憶中的「狗」之
概念,(若是找不到,表示你以前沒有看見過「狗」,大腦就會建立個新的「狗」之
概念。若是已經有了「狗」之
概念),然後比較、判斷是否類似以前看過的「柴犬」(同一
關係)?一隻還是兩隻(數量
關係)?會咬人是溫順(性質
關係)?能否看門(
價值的
關係)?最後再加上時(時間)、地(空間)的
關係,將之儲存為新的
記憶。於是人的
記憶就是一個相互
聯繫、並相
關係的複雜、龐大的
腦神經記憶網絡:
(1)學習是增加新的記憶:
學習開車、打桌球、修理汽車、畫畫、拉小提琴、騎自行車等,大腦會接收到很多身體肌肉控制與回饋的
信息,經
編碼處理後,會擴增「內隱記憶網絡」,而學會很多技能與運動;而學習
知識會擴增「語義記憶網絡」,有助於
思想家優化其
創造力與
思想。
(2)人是如何回憶?如何增強記憶力?
當我們遇到某個認識的人,卻想不起他的名字,就努力
回憶。就如同到圖書館此本書,並需要
索引。
回憶的
索引就是當初儲存此記憶的某些
關係(同一、空間、時間、數量、性質、對立、因果)。所以
索引一定是存在的,只是
遺忘了。
(3)如何避免遺忘,增強記憶力?
記憶儲存在
神經元細胞(如下圖所示):
(圖:腦神經記憶網絡內的互相聯繫藉由神經元之突觸,圖片來源:陳華夫製作)
底下詳細解釋:
赫拉利寫作成功之處就在赫拉利解釋「
智人」(Homo sapiens,即通常所謂的人類」)這個物種的演化時,並不訴諸
拉馬克的「
獲得性遺傳」及「
用進廢退」,也不訴諸
達爾文的《
物種起源》之「物競天擇」進化論。他訴諸的是各種故事
基模,例如,「大約7萬年前,「認知革命(Cognitive Revolution)讓歷史正式啟動」(12頁)、「在認知革命之後,傳說、神話、神以及宗教也應運而生.... “討論虛構的事物”正是智人語言最獨特的功能.... “虛構”這件事的重點不只在於讓人類能夠擁有想像,更重要的是可以“一起”想像,編織出種種共同的虛構故事,不管是《聖經》的《創世記》.....」(33頁),而更令人驚訝的是,全書432頁中,「虛構
故事」這一詞彙,貫穿全書,出現了55次,最後一次出現在351頁。